03.03 农村俗语“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浪打沙”,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老农民说事


关于“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浪打沙”这句俗语,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会见到过这样的例子,即使没见过也听别人讲过,它具体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小帮手给大家简单说说:

先说“兴家犹如针挑土”,如果单从字面意思来看,家庭要兴旺,就好比用针挑土,针挑土大家都知道,非常难,针那么细,有时每次只能挑一点点,用此来形容,说明兴家是很不容易的,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观察下,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好一些的,大部分都是通过辛勤劳动得来的,我们只看到了它光鲜的一面,但却看不到它背后累死累活的那一面,想要家庭兴旺,确实不容易,有多少朋友为了家庭,在外风雨漂泊,有时一年才能回老家看一次,目的就是要多挣些钱,才能让自己家庭的日子过得好一些,即使是做生意的老板,刚开始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常说,风雨过后见彩虹,但是这个坚持度过风雨的过程,只有自己能体会到,兴家犹如针挑土,谁经历谁知道。

再说“败家犹如浪打沙”,这句也不难理解,单从字面意思来分析,家庭衰败很快,犹如浪打沙,去过海边的朋友都知道,沙子堆的再牢固,一个浪拍下来,全部打散,说明这件事非常容易,估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比如某个家庭,家里很有钱,但是,从此以后自我得到满足,不在去努力奋斗,一直在吃老本的话,用不了多久,兴旺的家庭就会衰败,为什么?道理很简单,挣钱容易花钱难,等到一个人堕落之后,想在翻身,可就难了。特别是好赌之人,家里即使有百万千万,一旦染上嗜堵的毛病,就等着家庭衰败吧。

都说花钱容易挣钱难,人人都知道的大道理,一时的成功不代表一世都成功,既然有机会能让家庭兴旺起来,那就好好珍惜,千万不要轻易满足,沉迷于当前的生活中,人的一生,都是在往上走的,这样,家庭兴旺会一直持续,一旦往下走,刹车都刹不住,就好比骑自行车爬坡,骑到坡顶,花费了2个小时,而下坡只要20分钟,这是一样的道理,所以,珍惜目前所拥有的,不要轻易挥霍,等到失去后再后悔,说什么都晚了,你说呢?


农民的小帮手


农村俗语"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浪打沙",意在说明一个家庭走向兴盛很不容易,需要长时间一点一点积累,就比用针来挑土放进框里一样。但是,兴盛起来的家庭走向衰败就很容易,就跟大浪淘沙一样,瞬间的事情。



这句农村的俗语,没有时代限制,放在古代可以成立,放在当代依旧具有教育意义。谁的成功,都是每天每夜勤劳奋斗,一滴一滴汗水付出得来的;谁的财富,都是一天一天慢慢积累起来的。时间+坚持+奋斗=成功。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就拿现在中国非常成功的商界大佬马云先生来说吧,1994年开始创业,5年之后创立阿里巴巴;2014年9月19日在纽约挂牌上市,人生达到巅峰。这其中,历经20年时间。



然而,总感觉不公平,长期积累起来的成果,却可以在一夜之间毁于一旦。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就拿老家农村的过去首富来说吧。当年起家也是不容易,一点一滴积累,起先贩卖辣椒;后来,开起拖拉机帮人拉货,在开拖拉机这段时间还兼顾养猪,最高峰时期,养了300多头猪,而且正好遇上好行情,养猪赚了不少钱,成为了村里第一个买小车,第一个起楼房,第一个在县城买房的首富。然而,不知道什么时候染上了赌瘾,一个春节,就输掉了30万,还背上15万的外债。相当一夜之间回到了解放前。



总结:人生一辈子不容易,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财富要懂得珍惜,多做善事。

好了,以上是我个人有关于《农村俗语"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浪打沙"这句话讲什么,有没有身边的案例?》问题的看法,大家觉得怎么样?如果有不同意见或者对本人观点有疑问的,欢迎评论指正。


有点意思的事儿


俗语“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浪打沙”,是劳动人民对家庭兴衰的难易的准确描述。

“兴家犹如针挑土”!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很明白这个道理,家庭的兴旺需要艰难的拼搏;家庭的兴旺需要诸多的心血与汗水;为了家庭的兴旺发达幸福,有时候冒着生命的危险去顽强奋斗。以我个人为例,辛辛苦苦几十年,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仅仅依靠出卖体力劳动来换取家庭的幸福生活,毕生精力能够维持一般的生活就是不错了。

“兴家犹如针挑土”,此话我真的相信。一般人真正的兴家不在于自己,而在于自己的后代,培养不出一个好的儿女,何谈家庭兴旺呢?


“败家犹如浪打沙”!


上面我说过,没有好的儿女,根本谈不上家庭的兴旺。如果家庭里面出了败家子,真的是“败家犹如浪打沙”!

浪的那股冲劲,没有凝聚力的沙子咋能经得起大浪的冲击。“兵败如山倒”“家败如楼倾”!

大厦之将倾,谁能挡得住呢?一个家庭微薄的力量,咋能经得起家庭衰落的打击。即使你有万贯家财,家庭里面的“败家子”是很容易给你败光的。


小时候听大人们讲过败家子的故事。据说古时候山西省原平市有个叫“寇五子”的人,他的父辈是当时的富豪,因经商而发财,其家里的金元宝数不胜数。为了给后代留下遗产,盖房子时候把金元宝放入房顶的筒瓦下面。算是留给后辈的遗产吧!

“寇五子”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败家子。他喜欢赌博,每次都是偷偷的拿着元宝去赌博。在被家里发现的时候,不听劝告继续赌。结果把父母都气死了,最后输光了家里的全部元宝,因赌债把房子也卖了,致使倾家荡产。买了房子的人在返修的时候,发现瓦下面全部都是元宝。寇五子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是败家犹如浪打沙啊!

当今社会上像这样的人也为数不少,只不过是败家的花样不一样。一个家庭的衰败,如同一个朝代的更迭,是大势所趋,任何人都抵挡不住的!


换个活法怎么样


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赚钱好比针挑土,花钱好比水冲沙。大家看看是不是和问题之中的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浪打沙是一个意思呢。都是再告诉人们,发家致富创造财富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败家毁家却是非常容易,有一个败家子就能毁掉一个家庭。

财富的获取是非常艰难的,这一点儿很多朋友会不认可。如果不是投机倒把或者玩弄权术,规规矩矩的卖苦力,是没有办法改变一个家庭现状的。农民就是例子,在土地上辛苦一年,排除掉种子农药人工,一亩地挣不了多少钱。很多农民,一边种地,一边做些其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方便贴补家用。一年所剩余的,都是节省下来的,农村人常说是从牙缝里省下来的。

财产的获取,讲究开源节流。节约是一种方式,更重要的是开源。可是很多家庭,想在贫瘠的家庭生活中计划出本钱,太难了,很多行业,貌似看着挣钱,但人要吃饭、要穿衣、要应酬、要各种支出,辛苦一年下来也剩不下多少。患得患失,很难开源。辛辛苦苦积攒了些钱,貌似有些家底了,可是破船偏于顶头风,楼房总遇连阴雨。如果一个突发情况,就会全搭进去。重伤医疗和重病医疗,都是损人伤财的事情,估计这些大家都屡见不鲜了,也就不在这里举例子。

财富积累千辛万难,但是败家陨业,却在朝夕之间。俗语经过千百年的流传,总有很大的警醒作用,告诉大家成由节俭败由奢,人生路长,指不定谁辉煌,莫欺少年穷,时刻警醒着众人。


海棠小醉


农村俗语“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浪打沙”,这句话讲什么?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


“兴家犹如针挑土” 这是指我国传统节俭、从一点一滴做起来的美德,任何财富和美好的生活造就的家业兴旺,都是犹如用针尖挑沙粒一样,一丝一毫慢慢积累起来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从小就接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爱惜劳动成果,传统勤俭持家思想,从上到下的节俭之风从来没有更断过,中国人爱存钱、很节俭,世人皆知。也正是因为慢慢财富积累,才能有着兴家立业的辉煌成就。


败家犹如浪打沙,有句俗语“来的容易去的也容易,”有些含着金汤匙出身的人,自然是体会不到家庭的创业之艰难,生活之困苦,从小在溺爱的环境中长大,根本就不用操心钱的问题,“富不过三代”往往这时候就会出现了,发现越有成就的人,对于子女的溺爱越容易超出我们平常的范围,大概是因为事业耽误太多时间,感觉亏欠子女,只有在经济上或者别的方面进行弥补,而在叛逆期成长的孩子,在这种环境下,往往会做出一些出格之事。



棒奔霸一个朋友,发小,我俩从小一起长大,他爷爷天生就有经商头脑,改革刚刚开放,就把货郎担子换成了摆摊一张床,然后有换成门市,我记得我小学时候,他爷爷就把在市里有工作的他父亲叫了回来,做生意批发小百货,那时候晚上爱去他家玩,见到最多的是,他们全家在整理钱,那时候面额都小,分币、角币还很多,为的让他父亲进货时候方便,每次进货头一天晚上都是全家整理钱,那时候见到一堆一堆的钱真的机会很少。


后来他们家生意越来越好,我朋友只上到初中二年级就辍学回家帮忙了,随着时间的流逝,等我高中毕业后,他们家已然成为了我们那条街的首富,地产置办了很多,家里什么都不缺,我朋友结婚也很早,有个儿子,我从小看他长大的,孩子长的眉清目秀一表人才。很受人喜爱,随着后来我参加工作,他继续做着生意,但是来往还是后那多的。


可后来我有一天在家,他儿子来找我,跟我说有急事要跟我借几千块钱,看他样子很着急,我赶紧去给他拿钱,那时候他大概18~19岁,递给他钱时候我随口问了一句,你给我借钱你爸知道吗?天答到,这是问跟你借的钱,跟他爸没关系,我一听觉得不对,说那我给你爸打个电话问问?他听到这话,说那我先不借了,然后就走了,我跟我朋友打电话一问,朋友说,千万不要借钱给他,他那儿子已经在外借了几十万的外债,我朋友已经还了很多很多,问题是要账的还是络绎不绝。




他家是做批发的,他儿子把上面的供货商、下面的客户,只要认识的,钱都借遍了,花那去了?谁也不知道,有的说是赌博、吃喝、挥霍,反正除了外债什么都没有,最牛掰的是去骗回来一大车货,说是他家让他去进货的,人家都跟他家多年交情了,没人怀疑他,他拉回来之后转手就给便宜处理掉换成钱,跟着几个朋友天南地北玩去了……


债务自然要我朋友来还,虽然家庭很殷实,但也禁不住这样折腾啊,加上这几年生意不景气,真的家败犹如浪淘沙,他们几代人积攒下来的家业,在他儿子这轻描淡写的就给断送了……我跟他儿子交谈过好几次,他从来没有认为自己做的不对,还一直认为那是他的本事,我真的无言以对,也许败家玩意、讨债鬼好像是真的存在的……


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切记不能挥霍浪费,“由检入奢易,由奢入检难”是很有道理的。


欢迎大家补充评论加关注谢谢


棒奔霸


农村俗语"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浪打沙",这句话讲什么?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事?


农村有很多的老话,这都是老一辈人在生活实践中的总结,甚至有一些老话是智慧的结晶,那么农村老话"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浪打沙",这句老话讲的是什么意思呢?

一、兴家犹如针挑土

老话"兴家犹如针挑土"的意思是:要想家里富裕兴旺,必须要经过艰苦奋斗像细针一点一点挑土堆积成土山一样才行,家庭兴旺是要靠经历了艰难困苦、流血流汗积攒起来的聚积财富。


二、败家犹如浪打沙

老话"败家犹如浪打沙"这句话的意思是:家里不管有多少财富,而败家容易像大浪打在沙堆上一样,一下子就被大浪冲垮掉。好比家有万贯,经不起吃喝嫖赌最后输的一贫如洗。

三、真人真事的例子

我身边就有这样人和事,我们村里有个26岁的男孩,化名小峰,他家原先是我们村里比较数一数二的富裕户,小峰是家里的独生子,他爸爸这人聪明能干,自己办的一个模具小厂,刚办厂时,资金不够,东家借西家凑,总算把小厂办起来了,常见小峰的爸爸累的跑里跑外忙生意,挺不容易的,终于2年过后把借款还完,家里也盖起了三层小洋楼,买了车,村里好多人都比较较羡慕他家,夸奖小峰爸爸能干。‘


正当村里人把小峰家羡慕嫉妒时,他家出事了,十几天他家从高高在上的富裕户一下子跌倒深谷,因小峰不拿气,跟村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在一起鬼混,凭着自家有钱大吃大喝,他家父母忙生意,也没有时间管他,再说有是家里独苗,要钱给钱,要车买车,惯的孩子不成样。


这时候的小峰就象脱了僵绳的小野马,天空任鸟飞,胆大包天,小峰背着父母借高利息跟几个混混跑到澳门去赌博,一下输掉2000千多万,等父母知道也晚了,最后的结果是:厂关门,家里的存款、房、车全部还了高利息,家里一贫如洗,从此他们又回到了过去的老房子里住,回到了原点,小峰的爸爸愁的一夜白了头,心里的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结束语:这正是应了"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浪打沙"这句老俗话!

[欢迎广大朋友专注三农,我是开心果,愿意互相交流,谢谢大家阅读]


农户开心果


我们当地叫“起家就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浪淘沙”,意思差不多!就是说起家就象针尖挑土一样,一点一滴积累,才能兴家,但败家就象大浪淘沙,排山倒海一般。

起家不容易,但败家却容易多了。农村人常用这句俚语告诫和教育晚辈,在劝架时,也经常叫到用这句俚语。我小时候,父母长辈常用这句话教育我,要节俭,花钱不能大手大脚,赚钱不容易,不能乱花钱,不能做败家子,“起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浪淘沙”。



所谓败家,在农村指吃、喝、嫖、赌,好逸毋劳,不务正业,花钱不数,整天在外鬼混的“二流子”。败家子,没有创造,没有积累,又没有厉行节约,所以,没有财富,家庭财产给败家子,很快就败光了!


长江三农


在农村这片古老的沃土上关于“持家”的名言警句数不胜数。“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浪打沙”这句话说的就是挣家业相当困难,往往是几代人努力辛勤的汗水加上智慧的结晶才积累出相当的财富;而败家往往是通过一代人甚至是几年的功夫就变得一贫如洗的!之所以挣家业不容易那是因为财富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自古就没有天上掉馅饼这一道理,让人感觉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背后往往是一个“陷阱”!所以真正通过自己苦心经营的人都知道赚钱的不易,所以都很勤俭节约。但是败家可就不是个积累的过程而是大水冲毁堤坝的过程!往往一瞬间就耗尽了几代人攒下的家底。过去败家的人无非一是好赌,二是好嫖,这两个不良嗜好残害了多少大户人家,真是害人不浅啊!老理说的好“十赌九诈”,做赌的人没有不玩鬼的,耍钱鬼耍钱鬼这里面要是没有鬼开赌的人根本赚不到钱。不好赌的人赌庄会让你不断的赢钱,感觉这钱来的太容易,这时人的贪婪暴露无遗,当陷入其中无法自拔的时候赌庄就会让你输钱,越是输钱就越想翻本结果一夜之间变成了穷光蛋!而“嫖”也是害人不浅的,风尘妓女往往消费特别高,为了和这些妓女交往就得挥金如土,最后往往还容易因为这些红颜祸水败光家业,从古到今数不胜数!


骏景农业


谢谢您的提问。

这句话我是第一次听,我的理解是一个家庭的维系致富,是非常艰难曲折而精打细算,来之不易。反之,如果一个家庭要败散倒霉的话,就像水浪打沙一样,一阵子消失殆尽,失去原本。

而这样的例证在我们当地屡见不鲜,代代有别。特别是当一个家庭失去了前辈,没有了财路,并且出现了不走正道的败家子,一个家庭一下子"树倒胡松散",身败名裂,一贫如洗,完不腹体。所以,治家不易,毁家不难。


喜205409161


这是对勤俭节约持家与败家子的鲜明写照。是啊,家和万事兴,兴家需要点滴的财富积累,而败家确是很快的,其实赌博比起大浪淘沙败家败的更快。题主题的这两句虽然很复合兴与败的事实。确有些生硬不俗。

过日子的女人为家的复兴做出了耐心的贡献。使家一点一点富有,兴旺而持久。而不会过日女人借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都是在苦难中熬过来的。

有这么个真实的故事,60年挨饿,有个村只有老北风家死了丈夫。本来嘛大家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三线妇女们给高级社里捡玉米。大家干着活就偷偷的把干玉米粒揉在了兜里往家带。而老北风的妻子只顾自己饿的拣嫩玉米啃着吃,代回家的干玉米粒就少。

后来水田地大量的草仔,大家都去扫草仔,救了大家的命。石碾子推出的草仔米还有营养,很香甜。老北风由于有病在吃不饱,后来就死了,老北风家成了五保户,后来进了敬老院,好象活到了100岁才自然老死了。

就说细水长流的日子长远,大手的花钱浪费了,到急用的时候就做难了。所以说平常省一口。难时有几斗。这道是以前大家常听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