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讀懂保險公司怎麼掙錢,你會更懂投保


讀懂保險公司怎麼掙錢,你會更懂投保


保險公司往往給我們“錢多多”的印象,還記得2016年鬧得沸沸揚揚的姚老闆頻頻舉牌萬科,背後就有前海人壽資本參與。

但說起保險公司為什麼這麼有錢,保險公司是怎樣賺錢的,大家有沒有認真琢磨過這個問題?奶爸今天就來說一說這個話題。相信這對我們瞭解保險、學會如何投保會有一些幫助。

  • 保險公司為什麼那麼有錢?
  • 保險公司是怎麼賺錢的?
  • 保險公司那麼強大,投保人豈不是很弱勢?


一 、保險公司為什麼那麼有錢?

在中國,不是阿豬阿貓阿狗都能賣保險的哦。

奶爸這裡說的賣保險,指的是保單最終的承保人。你去旅行在攜程上買意外險,攜程不是賣保險給你的人,承保的實際上是平安人壽或者中國人壽之類具有保險牌照的保險公司。

根據保險法,必須要持有銀保監會批准的保險業務經營許可牌照,並接受賠付能力監管,才可以買保險。


讀懂保險公司怎麼掙錢,你會更懂投保



而這個牌照可值錢了!

從保險法上來說,至少要有2億元人民幣實繳資本

所以說,能開保險公司的本身就是土豪

有行業專家甚至估算,現實中沒有20億以上真金白銀是很難辦成這事的。

實際操作中還有一系列苛刻的條件,比如:主要股東具有持續盈利能力,信譽良好,最近三年內無重大違法違規記錄。因此,拿這個牌照非常不容易。

有了這個牌照,經營良好的保險公司,利潤也是相當可觀的呢!


讀懂保險公司怎麼掙錢,你會更懂投保


四大上市壽險公司上半年每天賺3.6億元

隨著上市險企陸續披露今年上半年業績,國壽股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新華保險4家公司今年上半年合計實現淨利潤為659億元,相當於每天賺3.6億元。

特別是平安人壽,今年上半年實現營運利潤355.95億元,每天賺近2個億,同比增長24.7%;

發現上面說的牌照值錢了沒,經營得好就像印鈔機一樣有沒有!


讀懂保險公司怎麼掙錢,你會更懂投保



當然,保險行業和互聯網行業有點像,頭部效應比較明顯。

有人賺,也有人虧。

今年上半年,有43家險企盈利,合計實現淨利潤943億元;有36家虧損,合計虧損93.62億元。總體上,大型壽險公司盈利能力遠高於中小險企。

二、保險公司是怎麼賺錢的


不知道作為讀者的你,今年給保險巨頭貢獻了多少錢?

我們買保險年年繳那麼多錢,都沒理賠過,保險公司是通過這種方法把我們的錢賺去了嗎?

如果你是這樣想,那就太小看保險公司了。

奶爸給你說說保險公司是怎麼賺錢的,他們主要利潤來源於:死差率、費差率、利差率。

死差率

保險公司的被保險人實際死亡率與預計死亡率的差異。保險公司根據過往數據預期購買某壽險產品每10W人中有10人死亡(所謂的預定發生率),但最後只有6人死亡,4個人沒有在期限內死亡而不用賠付的部分,就是保險公司的死差收益,反之就是死差損失。

根據產品不同,目前國內人身險產品常用的定價參考包括最常用的法定的《中國人壽保險業經驗生命表(2010-2003)》、《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06-2010)》,也包括再保險公司提供的發生率和保險公司的自身承保經驗。


費差率

保險公司的實際經營費用支出與預計費用的差異。如果保險公司運營一個產品預計發生1000萬費用,實際經營費用只用了800萬,那麼結餘的200萬就是費差益,反之就是費差損。

保險公司運營一個產品的費用包括代理人佣金、營銷推廣費用、店面經營費用等等。


利差率

劃重點的時候到了,這裡是保險公司利潤的主要來源。和銀行的存款貸款有點類似,保險產品的保費也會有定價利率,比如說是3.5%((所謂的預定利率)),但是實際保險公司拿了你的保費去進行投資後獲得的回報是5.5%,那麼5.5%-3.5%=2%就是利差益,反之就是利差損。

一般來說,預定利率越高,對消費者來說,保費就越便宜;同時也就意味著需要更高的投資收益,保險公司才能盈利。


讀懂保險公司怎麼掙錢,你會更懂投保


實際投資率前十強:短期和長期前十強均高於6.5%

這些年,保險公司基本上就是靠這三差,賺走了我們的錢。

保險公司的賺錢能力和它的規模並沒有明顯的相關性,每家保險公司的賺錢能力也是參差不齊,不談宏觀大環境的話,衡量保險公司的賺錢能力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 投資能力

投資收益佔了保險公司收益的大頭,當然大家千萬別簡單認為大公司就會強,小公司也有很好的資管團隊,大公司投資失敗的時候。

2. 銷售能力

銷售能力是保險公司賺能能力的直接體現,擁有龐大線下代理人隊伍的傳統壽險公司的銷售能力優勢非常明顯。

3. 定價能力

奶爸認為定價能力與銷售能力是正向掛鉤的,而且是強綁定。運營一款產品如果賣不出去,在新產品開發的過程中就很難談得上議價權。

其實國內大多數保險公司都是靠利差獲得高額利潤的。即靠保險公司靠拿著投保人的保費去投資,實現“錢賺錢”。保險公司財力雄厚,因此,在投資市場上是比較有主動權的。

比如“平安爸爸”,業務範圍非常廣:保險、銀行、投資業務等,能賺錢不犯法的幾乎都幹了,拿著我們投保人的錢翻滾,甚至能影響深戶股市的指數的走勢。

不過,大家不用擔心保險公司把錢都拿去投資,沒錢理賠,理賠的錢受到銀保監會爸爸的嚴密監管,詳細見:銀保監會,神一般的存在!

保險公司必須保證償付能力之餘,進行投資。這時候想起16年的寶能了嗎?他們的投資項目都是相對穩妥的。



三、既然保險公司那麼強大


投保人豈不是很弱勢?


讀懂保險公司怎麼掙錢,你會更懂投保



這話說的好像很有道理,但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誤解。

奶爸不是要為保險公司開脫,然而認為保險公司圖謀通過惡意拒賠來獲利,這種想法多少是有點幼稚的。

如果保險公司以這為主要利潤來源,你想想每天保險公司門口是不是應該堵滿了拿著臭雞蛋的老百姓。

保險公司不會輕易拒賠

理賠難這種情況會有,但是並不是所有案例都這樣。

奶爸認為,理賠難一部分情況是因為我們投保人本身對自己的保險合同不瞭解造成的,而另外一部分是因為代理人脫離合同的承諾造成的。

保險公司拒賠與否,一般是按照合約辦事,理賠的時候對著保險合同,該賠的賠;甚至不該賠的,迫於輿論壓力賠了都有可能。保險公司都很在意自身的品牌聲譽的。

學會看保險合同你就不會弱勢

別管是代理人、經紀人還是親戚,奶爸建議你在投保之前,就應該詳細瞭解你即將要投保的產品,保障內容有哪些,理賠條件是哪些,心裡面大概要有個數。

有些同學反映,諸如重大疾病保險中的條款實在“繁瑣冗長”,但是正是因為“繁瑣冗長”,才能保證疾病的可量化性,才能在實務中進行鑑定操作。

索賠“不符合保險條款定義”是保險公司最經常做出的拒賠理由,也正是這種“拒賠”經常莫名造成保險公司故意不賠的形象。


讀懂保險公司怎麼掙錢,你會更懂投保



實在還是看不懂,或者沒那個時間翻閱做得像本言情小說那麼厚的保險合同?

奶爸這裡也支你兩招,就看保險條款裡“保險責任”“除外責任”那兩節,該瞭解的核心內容都在裡面了。

最後說兩句

有錢人/企業的真正的賺錢辦法是“錢生錢”。

別老想著保險公司企圖通過拒賠來賺你的錢,他真正掙錢的方式是:拿著你給保費去賺更多的錢。萬一你出事了,該賠的他還是要賠。

另外,還是真的告勸一下大家,學一下怎麼看合同,少被別人忽悠,關於怎麼看保險合同,奶爸後續也會繼續和大家詳細談一下,歡迎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