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走一趟西藏,對人的改變有多大?

人生資本論


我過去兩次西藏,一次是2013年9月份坐火車去的,在拉薩呆了兩天就離開了。一次是2014年5月份騎的自行車,歷時40天,從咸陽開始騎行3800多公里到達拉薩。

第一次坐火車去,只是純粹覺得好玩,聽別人說西藏涼快,所以就想去避避暑。但在回家的路上,聽到一位常年在西藏工作的大哥跟我提到每年有很多人會騎自行車去西藏,我聽後感到非常好奇,回到家後我一直沒忘這件事情。所以我就查資料,想弄明白西藏到底有什麼神奇的地方,能夠吸引那麼多人不遠萬里騎自行車去朝拜他,當然得到的答案大部分是因為路上風景漂亮,僅此而已。

可是我的心裡總是毛毛的,總有一股衝動,總想親自騎車去走一遍,去體會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現在想起來,我覺得我那會也有想向別人顯擺的心理)。於是我開始買自行車,買各種裝備,查攻略,規劃線路。可是對於第一次想獨自一人去那麼遠的地方的我,經過再三考慮路上可能會遇到一些意外,我選擇謹慎一點,於是我先從騎行短途線路開始,慢慢積攢經驗,慢慢訓練體力。到14年元旦,我決定試騎一段長途為川藏線做更好的準備,於是我選擇向南走,去海南。經過一個月的時間,31天時間,我到達海南,並且完成環島線路。經過這次旅行後,我對我的川藏線充滿了信心。接著就是準備裝備,再三規劃線路,充分驗證。14年五一一放假我就出發了,最後經過40多天,我到達了拉薩。一路上我遇到很多騎友,看到許多美麗的風景,那些風景讓人沉醉,讓人感到不可思議。我每天晚上都會制定第二天的騎行目的地,跟騎友商量吃飯等問題,然後第二天盡力去完成,這樣的過程重複了40多天,這是一種對心的歷練。

從西藏回來後我我一直在想,我到底從這次騎行當中收穫了什麼,我覺得主要有兩點:

1.見到了那麼多的人與風景,我變得不再狹隘,對任何新的事物多了一份包容與探索欲。對任何事不再輕易下結論,先接觸,先觀察。

2.生活中沒一個階段都給自己制定一個目標,然後去儘量去完成他。當你完成的時候,那簡直就是一種精神上的巔峰體驗。



火eye金睛


西藏風景秀麗,藏族人民對我非常好,我們漢族和藏族永遠是兄弟姐妹。😄🙏🙏



2018年6月我經過輾轉從哈爾濱到北京、從北京到西安、西安坐飛機去了西藏,剛下飛機並沒有感受到什麼高原反應。我從貢嘎機場坐了1個小時的大巴到了拉薩,我在布達拉宮附近找了一家條件非常好的賓館,一天才200元人民幣。之後我就去了布達拉宮和羅布林卡,結果玩完後身體好像被掏空了一樣,這就是高原反應。



賓館的經理說我必須要馬上休息,因為我剛下飛機後身體血液裡的含氧量比較高,所以沒有高原反應。可是經過一天的遊玩,我血液裡的含氧量迅速下降,我買了一盒紅景天口服液喝了,可是沒有太大的效果。就這樣我迷迷糊糊的在西藏暈了3天。



我在拉薩的三天裡去了布達拉宮、羅布林卡、大小昭寺、色拉寺、藥王山摩崖石刻等地方,確實讓我看到了西藏人民對藏傳佛教的虔誠信仰。



我在色拉寺外的一家大型飯店吃了一頓飯,一大盤西藏醬牛肉才賣25元(我都吃不了),一大碗牛肉麵才5元(類似李先生加州牛肉麵那麼多的量),真便宜。我附近大約有西藏300名藏族同胞在吃飯,就我一名漢族人。



這些西藏同胞對我非常好,他們把自己做的特色小吃、麵包、酥油茶免費送給我,讓我很感動。因此我對西藏人民的印象非常好,我認為漢族和藏族就是兄弟姐妹,祝福西藏人民平安幸福,扎西德勒。


香堂風子


去一趟西藏旅行,不能說對你的一生當中的影響會有多大改變?或者說怎麼樣吧,但是最起碼每個去過西藏的人心裡都會有一個觸動

比方說,西藏的景色真的是太美了,藍天白雲,伸手就可以摸到雲,而且沒有霧霾,空氣特別的新鮮,還有的比方就是說,西藏人的信仰真的太濃厚了,三步一拜,今天能看到那些長磕頭去朝聖的人們,尤其是在大昭寺門前,總不會去斷去朝拜的那些人。



我曾經在大昭寺呆過四五天。每天中午大概一點左右,我就拿一壺水,然後坐在大昭寺門前,看著窗外的人來人往,看著有人拿著暖水瓶,拿著墊子,在大昭寺門前磕長頭,我那時候什麼都不想,一下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我就感慨他們的信仰,他們這樣子做,沒有別的要求,只想要為自己,為家人去祈福。

在西藏,你會總想要想方設法的融入到他們一起。在拉薩,在大昭寺,有幾個朋友,他們就是說,如果他們在拉薩一天,他們每天晚上的12點回去騎個電動車,拉著兩箱礦泉水,看到大昭寺門前,晚上12點還有磕長頭的,就給他們旁邊放一瓶水,只要他們在拉薩一天,他們就會這樣去做一天,確實是,這個可以說是西藏對他們的一些改變,但是我看到以後,也對我有些改變,
所以說,他們對你的改變,是你每個人進行了感受,進行了轉化以後,自身自認為理解了一些的改變。


丁丁旅行


從2012年到現在,去了三次西藏了。其中第二次是2015年暑假,還跟一班朋友一起徒步墨脫,走了九天。去年寒假從拉薩飛尼泊爾,看到了壯美無比的雪山群。去西藏對我的改變有多大?

沒有多大的改變,西藏只是我非常喜歡的地方之一。別的地方一樣有非常美好、激動人心之處,比如廣東南海之濱波瀾壯闊,呼倫貝爾草原一望無垠的草原,山西遍地的古建築,江南小橋流水人家和文采風流,大東北的茫茫雪原,新疆的無垠戈壁,等等,都一樣會非常喜歡。

與其他地方相比,西藏最獨特的就是壯美的高原、山川和信仰。但是,第一次去西藏,從拉薩坐火車出來,再從格爾木轉汽車去敦煌,一路讀了戈爾斯坦《喇嘛王國的覆滅》,這一本厚厚的大書講述了我們看起來神秘無比的藏傳佛教在晚清以來內部的勾心鬥角以及與中央之間分分合合,宗教背後許多現實利益的考量,讓我對藏傳佛教不再覺得神秘,算是祛魅了。雖然再去西藏還是喜歡跑各種寺院,看著喇嘛們辯經,即使什麼也聽不懂,可是還是喜歡那種宗教信仰的氛圍。

西藏的山川壯美有其他地方所沒有的美。比如坐飛機從拉薩到加德滿都一路上都是無窮無盡的雪山,彷彿天上仙境,比如從派鎮看著南迦巴瓦神山,在極為原始的路上走了九天,中間休息了兩天,翻過雪山,數百米的瀑布奔流而下,一直走到熱帶氣候的墨脫,到處都如同仙境一般。

我喜歡西藏那種粗礪、開闊、純淨,在那樣的山川裡,人能夠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微不足道。不知為何,每每在西藏,都會有這樣的感受,雖然覺得自己很渺小,但卻有一種發現人生真相的喜悅。這是西藏的雪山、聖湖、藍天和信仰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到我的。


考貳拉


我已經7次進藏,計劃月底一個人摩旅環華,將會是我第八次重返西藏了。(即將到來的是我第8次進藏,一個人騎摩托車的獨自旅行,想了解此次的行程的朋友們,記得關注哦)


西藏,一個雪域高原上的極地!

我第一次見到你,是從50人民幣上。

我再一次見到你,是從電視上。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通車了,從那時,我心中有了你,決心一定要見到你。

從06年心裡想進藏,可是各種各樣原因都去不成,直至8年後的2014年終於圓夢了。

可從圓夢後又中毒了。


2014年4月一個晚上,躺床上玩手機,忽然間腦海裡閃過一念頭,去西藏,開車自駕去。當即和一發小通了微信,去西藏吧,他想也沒想馬上答,去,我們去西藏。這個晚上睡不著了,一直在溝通各種各樣行程安排,過幾天廣州一朋友也得知去西藏,他也動心了。這次的行程從一開始就是一波三折的,各種各樣問題的出現,家人的問題,工作的安排,時間的調節,最後還是如約的出發了,我們的第一次西藏!用時42天,行程13000公里,廣東出發,雲南,西藏,青海。從14年西藏回來後,中了藏毒,對那片天空念念不忘,所以2016又再次出發。用時37天,行程16000公里,廣東出發,四川,西藏,新疆。

2017年,我瘋狂的一年,4次往返西藏,三次飛機,1次自駕。

2018年2月春節,陪同家人再次自駕進藏。


遺憾的是,火車進藏還是沒有完成,我還會回來的。

我走過的西藏線

2014年滇藏舊線,青藏線

2016年川藏線318,新藏線219,阿里線

2017年滇藏新線丙察察,川藏線317

2018年滇藏線,川藏線

2018年,摩旅環華,待繼……

7次西藏,認識了很多朋友,見識了祖國大美河山,信仰的力量。

出門在外,安全第一!安全第一!安全第一!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喜歡旅遊的朋友們,如果你們對西藏旅遊有什麼問題,可以給我留言或者添加關注,我會第一時間儘快回覆。(即將到來的是我第8次進藏,一個人騎摩托車的獨自旅行,想了解此次的行程的朋友們,記得關注哦)


小劉摩旅環中國


我於2017和人組隊騎行從成都出發走318進藏,分享真實經歷。


從發第一天成都陰雨菲菲,我們一行五人出發,然後進入連綿不絕的蜀山,作為一個內蒙古糙漢子哪見過這樣的美景,心情及其興奮,絲毫不覺得勞累。幾天後就開始翻了,腳底像有千斤重一樣跟本登不動,心裡有了想放棄的想法但礙於面子嫌丟人,誰也不講出來再堅持著。之後我們才發現累早了,更累的日子還在後面呢!幸虧我們有隊友我們互相等待,鼓勵、咬著牙終於10天后我們進藏了。讓我們明白了有時候堅持堅持就過去了。



進藏後,那藍天、白雲、穿天的雪山、無垠的高原草場,但隨之的是看不到頭的坡路,有時爬的想把自行車扔掉就回家了,一次次告訴自己堅持堅持,一次次的克服了難關。當然給我更大的恆心的還是藏族人民的熱情和那些朝拜的信仰者。事不如人願,我在怒江的時候有了高反,沒有辦法只能返程,隊友沒有拋棄把我送回了成都,我們約了下次。


最後我總結這趟西藏行,教會了我

1.團隊要團結一心、志同道合。

2.做事要向爬坡一樣,想要放棄的時候告訴自己再堅持一下,馬上要到了。

3.做人要有方向,對物質的追求要適量,要做的簡單,幸福指數要高(雖然我們不能做到像藏人一樣無慾,有信仰)


逐夜夢想家


好👌問題

我的回答是對我人生的改變還是很大的。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走進西藏是很多人一生魂牽夢繞的夢想,提前做好準備,馬上行動夢想立刻照進現實。



我走的是滇藏線。這條進藏經典線路,從雲南麗江開始這裡是一個重要的進藏門戶,驢友的集散地。全國各地的遊客會到這裡集結然後再出發。過了麗江開始走進香格里拉,這路上經常可以看到有徒步的,有騎自行車,有開車自駕遊的,共同的目的地西藏。

我是2012年3月12日開始出發的,走進西藏是要去看珠穆朗瑪峰的,但到了香格里拉住進了酒店後才知道,我那個時候進藏由於大雪封山,可以到拉薩但去不了珠峰大本營。我只能另作安排了。



走進西藏的路上美麗風景如畫。美麗的梅里雪山🏔️,虎跳涯的震撼,哈爸雪山的雄偉,翻越白馬雪山的艱辛,那時由於到處在修路,所以進藏的速度不會太快。

從香格里拉到奔子蘭到亡康這段路的交通工具變化萬千,坐一次班車🚌有時只走二十公里。所以我有時坐摩托車,有時坐麵包車🚐,有時坐拖拉機🚜,有時坐轎車🚗,有時坐越野車,總之很少能坐上班車,有時幾天在路上都見不到一部班車。

這跟我們沿海城市型成很大的反差。不過在這麼難走的路上有藏民一步一個腳印👣地扣頭進藏,讓你見識信仰的力量有多強大。



在西藏你可親身體驗溫差的變化萬千,在亡康的滴水成冰,在巴塘的陽光明媚,好像轉眼之間夢迴故鄉。到了世界高城理塘,讓你在30分鐘內體驗暴風雪的感受,從開始到結束,來去匆匆。這些其實跟我在市場上搏殺的感受有異曲同工之妙。不曾經歷就不曾經驗。



磨刀不誤砍柴工,花一個月時間走進走出西藏,讓我從創業失敗到東山再起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生命是一種體驗,幸福是一種感覺。我已創業十年,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不忘初心,奮勇前進。。。


財智亮劍李成


作為一個喜愛旅行的人,去了兩次藏區,2014年帶著一家三口自駕走雲南一路到了香格里拉,此後中毒慢慢加深,2015年還是一家三口自駕川藏線去的西藏,計劃2020年帶著一家四口走川藏北線、新藏線再來一次西藏之旅。

對於“走一趟西藏,對人的改變有多大”這個問題,別人我不知道,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感受和收穫。

確實有心靈的洗禮

記得第一次進入藏區,在香格里拉的松贊林寺遊覽,看著三三兩兩靜默前行的僧侶,走進寺廟大殿內看見潛心誦經的喇嘛,突然有一種肅穆的感覺,從不信佛的我虔誠的拜了一個遍,出來的時候感覺身心都不一樣了。

自駕進藏的路上,在進入昌都地區後,時不時會見到磕長頭去拉薩朝拜的藏民,雖然路上的車輛很多,熙熙攘攘的,但是絲毫不會影響到他們專心的誦經、三步一叩頭的向著心中的聖地前進,這種執著、純潔的行為,完全沒有任何利益的驅使,那種震撼,不身臨其境,很難用言語表達。


放鬆疲憊的身心,脫離世俗的煩惱

現在這個社會,像一臺高速運轉的機器,每個人都是機器上的零件,很難停下來,長時間這樣快節奏的為了工作、家庭、房子、孩子的生活節奏,導致身心疲憊。一次說走就走的西藏之旅,擺脫各種世俗的干擾和煩惱,安心的欣賞美景,感受藏區人文的震撼,對於一個人心理狀態的調節非常有幫助。

我在去西藏之前,工作了16年,整天像個陀螺一樣快速的轉動,加班、出差、做項目、投標,感覺人生就不是為了自己在努力,終於忍不住請了假,踏上了嚮往已久的旅途,在踏上藏區土地的那一刻,切身的感受到了一種輕鬆的感覺。


放飛一顆躁動的心

每個人都有一個躁動的心,只是在平時的學習、工作、家庭生活中受到了壓制,西藏是一個人人嚮往的地方,地球第三極,人間最後的秘境,這種嚮往能夠最大程度的刺激一個人探索未知、放飛心靈的慾望和訴求,去一趟西藏旅行,真的可以滿足這樣的願望。

自從去了香格里拉之後,松贊林寺的神秘威嚴,普達措的寧靜祥和,藏區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都深深的吸引了我,更放飛了我那顆躁動的心,這才有了2015年的西藏自駕之旅。


意識到生活中不僅僅只有工作和家庭,還有大自然的美景

很多人覺得旅行就是從自己住膩了的地方,去到別人住膩了的地方,沒有什麼意義,還浪費錢、浪費時間。

西藏完全不同於哪些內地的旅遊城市,西藏帶給我的是一種大自然的美,天然去雕飾,印刻在心中無法忘懷,也真是這種印象和牽掛,才會讓自己覺得,努力的奮鬥,是有所追求的。

學會了斷舍離,學會了放棄

我不確定是否跟去了西藏有關係,在進藏的路上,經歷過嚴重的高原反應,經歷了各種挑戰,在過通麥天線的時候,在懸崖路上會車,輪胎距離懸崖邊只有5釐米左右了,生命就像懸在一線之間的感覺,經歷了這些之後,真實的感受到生命的價值、健康的可貴、家庭的重要、心愛的人的無可替代,有了這些感覺之後,慢慢的會覺得工作、事業、地位、金錢,真的沒有那麼重要了。

西藏回來之後沒有多久,為了更好的照顧家庭,讓自己疲憊的身體慢慢恢復,選擇了調換到一個相對輕鬆的部門,在二胎兒子出生之後,乾脆辭職回家做起了全職爸爸,也計劃在孩子3歲開始,帶著孩子開啟親子旅行的生活。

斷舍離,學會放棄,是我最大的收穫。



西藏回來終於懷上二胎了

我是獨生子,在2013年單獨二胎政策出來之後,就一直努力中,但作為70後,年齡大了,身體條件不如以前,生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失敗了幾次之後,已經放棄了,誰知道去了一趟西藏,回來之後沒多久就順利的懷上了,有了現在的元寶,也有了將要發生的父子倆親子旅行的故事。


我是元寶爸爸,親子旅行、自駕旅行愛好者,多平臺獨立撰稿人,分享專業的自駕旅行、親子旅行等旅行知識和經驗!歡迎關注我,留言討論和交流溝通。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自駕趣旅行



我是2014年7月去的西藏,就這一次確實改變了我很多,當然主要是思想層面的:


首先是,知道了國內最值得去旅行的名單裡肯定有西藏,而且我肯定會再去,原因是,對我而言,清楚的意識到了信仰對一個人的重大意義。在漢族聚集區省份居住的朋友,一般也都會去寺廟,但不會像藏族百姓那樣虔誠無比,等我作為一個遊客去了那些西藏著名的寺廟像布達拉宮大昭寺後,自己的信仰需求和興趣也被激發出來了。

其次,對於藏傳佛教文化和藏族人有了一個客觀和清晰的認識,他們不但友善憨厚,而且也是一群非常有原則的人。我們的藏族司機近50了,因為恪守他的信仰和飲食習慣,一路之上很少跟我們一起吃飯,在回拉薩的最後一頓飯時我們一定要請司機一起吃飯,他就只吃他自己點的那份幹牛肉,別的菜他都說不能吃,讓我們感覺特別虧欠他。也許,這就是藏族人的習慣,儘管知道客人熱情,但還是按照他們的習慣規規矩矩的生活,這在大城市人來說很難做到。

再次,我知道自己的抗高原反應能力到底如何了。在去之前總覺得我不會有高原反應,但實際上完全是自我感覺。從我落地拉薩到從珠峰大本營返回日喀則,在拉孜縣城吃完一頓中飯時為止的五天時間裡,幾乎每天都被高原反應折磨著,最痛苦的是第三天到江孜縣城時,頭痛無力到根本無法參觀非常有名的白居寺。但我最終熬住了全程沒有吸一口氧氣,說明只要我有毅力,什麼困難都可以克服。


紀實攝影黃華


前年去了西藏,現在已經完全變了一個人。


西藏之行本來不在我的計劃中,想去西藏,但是不想匆匆忙忙的去,再匆匆忙忙的回來。想等到自己有資本安心的在西藏呆一段時間,慢慢的去感受高原陽光與空氣,感受大山,在藍寶石一樣的湖邊發呆,任由陽光把皮膚曬成醬紫色,大口喝著酥油茶,混在大昭寺前的人群中轉經。結果,事與願違,夢想拗不過現實。

去之前家裡人不同意去,一個大齡剩女,不好好在家待著趕緊結婚,天天到處跑。我抗爭了很久,最後屈服了,達成條件,帶上我媽一起去,一回來就結婚,從此以後哪都不去,安心的做一個乖巧的某人的妻子。我以為帶上我媽,她跟我一起去感受下美景,知道我就算在陌生的旅途中也會過的很開心,她就不會再用結婚這件事來評價我,也不會逼我去嫁給一個不喜歡的人,僅僅為了完成結婚這個任務。

最後的結局,我既沒有一回來就結婚,我媽也沒有理解我,我倆之間的隔閡更深了,她覺得我出去旅遊就是不對,儘管她承認西藏的景色很美,但我還是本可以把這筆旅遊的錢省下來,在家裡待著跟某個相親對象好好相處。整個西藏之行對於我來說實在是太痛苦了,一方面想要我媽開心,一方面想著這是我人生中的最後一場旅行,所以想了很多東西。最終想明白了,我媽是不會理解我的,我一個勁的用我自以為好的方式去對她,她也會覺的很痛苦,所以我應該不要試圖去改變她的想法,那畢竟是她想出來的對於我來說最好的結果。我也不會隨便找個人結婚,不論對我還是對對方都是不負責任的表現,我要割棄自己最大的愛好去完成一個跟隨一輩子的任務,沒有信心做到。人一輩子很短,能做自己最好,做不到,哪怕接近一點,從此做什麼都先會想想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

現在慶幸自己當時及時明白了,人生是自己的,誰也不能隨便改變誰,誰也沒有資格隨便評價誰!不是每個人都會像我一樣帶著巨大的痛苦去西藏,所以改變什麼,應該因人而異,以上是我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