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有毒!雨後的野蘑菇千萬別亂採,趕快來對照

達州晚報官微報道:

天氣高溫

雨水增多

好多人覺得

雨後正是採蘑菇的好時節

有毒!雨後的野蘑菇千萬別亂採,趕快來對照

有毒!雨後的野蘑菇千萬別亂採,趕快來對照

達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提醒市民,採蘑菇時一定要注意辨別,慎食用!

有毒!雨後的野蘑菇千萬別亂採,趕快來對照

有毒!雨後的野蘑菇千萬別亂採,趕快來對照

據瞭解,我國約有毒蘑菇180多種,其中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30多種,毒蘑菇毒性非常強,中毒的臨床表現複雜多樣,一般分為胃腸炎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臟器損害型、日光性皮炎型五種類型,其中臟器損害型最為嚴重,死亡率極高。

野生蘑菇是否有毒,公眾難以識別,常因家庭誤食而中毒,中毒多發生在野生毒蘑菇生長的陰雨季節,以散發為主,食用幹毒蘑菇也可引起中毒。

是不是以為顏色鮮豔的才是毒蘑菇?

松樹下的蘑菇就是無毒的?

蘑菇生了蟲就沒事?

有毒!雨後的野蘑菇千萬別亂採,趕快來對照

太天真!

今天就帶你

遠離毒蘑菇的辨別誤區

↓↓↓

毒蘑菇的識別誤區:

誤區一:顏色豔麗的蘑菇才有毒。

目前民間普遍認為鮮豔的蘑菇有毒,顏色普通的蘑菇沒毒。事實上,根據顏色與形狀不能簡單區別蘑菇是否有毒,不能“以貌取菇”。

有毒!雨後的野蘑菇千萬別亂採,趕快來對照

橙蓋鵝膏菌,無毒

誤區二:松樹底下的蘑菇沒有毒。

有人說,長在陰暗、潮溼地方的蘑菇有毒,長在松樹下等清潔地方的蘑菇無毒。但白毒傘等一些有毒種類就是生長在乾淨整潔的松林中,因此不能簡單判斷。

有毒!雨後的野蘑菇千萬別亂採,趕快來對照

亞稀褶紅菇,有毒

誤區三:毒蘑菇往往有鱗片、粘液。

在一些人看來,有分泌物的蘑菇有毒。然而,有一些有毒蘑菇具有高級“偽裝術”,如亞稀褶黑菇表面光滑,沒有鱗片和粘液,菌杆上也沒有菌托和菌環。一旦誤食以後,會導致溶血癥狀,嚴重時可能因器官衰竭致死。

有毒!雨後的野蘑菇千萬別亂採,趕快來對照

雞油菌,無毒

誤區四:蘑菇生蟲就沒毒。

很多人堅信,生蛆、生蟲的蘑菇沒有毒,因為蟲子吃了毒蘑菇都沒有死。實際上許多劇毒的蘑菇成熟後同樣會生蛆、生蟲。有一些對蚊蟲、果蠅無害的蘑菇,卻對人有致命傷害。例如豹斑鵝膏經常被蛞蝓取食,但人類吃了就會中毒。

有毒!雨後的野蘑菇千萬別亂採,趕快來對照

灰花紋鵝膏,有毒

誤區五:毒蘑菇遇銀器會變色。

民間流傳著將蘑菇跟銀器、大蒜、大米或燈芯草一起煮,可致銀器變色;毒蘑菇經高溫烹煮或與大蒜同煮後可去毒。實際上,這個鑑別方式毫無科學依據,大蒜並不能起到解毒作用,銀器等也不會在與毒蘑菇同煮時變色。

有毒!雨後的野蘑菇千萬別亂採,趕快來對照

花臉蘑,無毒

8招辨別毒蘑菇:

1

看生長地帶。可食用的無毒蘑菇多生長在清潔的草地或松樹、櫟樹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長在陰暗、潮溼的骯髒地帶。

2

看顏色。有毒蘑菇菌面顏色鮮豔,有紅、綠、墨黑、青紫等顏色,特別是紫色的往往有劇毒,採摘後易變色。

3

看形狀。無毒蘑菇的菌蓋較平,傘面平滑,菌面上無輪,下部無菌托,有毒的菌蓋中央呈凸狀,形狀怪異,菌面厚實板硬,菌稈上有菌輪,菌托稈細長或粗長,易折斷。

4

看分泌物。將採摘的新鮮野蘑菇撕斷菌稈,無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個別為白色),菌面撕斷不變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濃,呈赤褐色,撕斷後在空氣中易變色。

5

聞氣味。無毒蘑菇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有怪異味,如辛辣、酸澀、惡腥等味。

6

測試。在採摘野蘑菇時,可用蔥在蘑菇蓋上擦一下,如果蔥變成青褐色,證明有毒,反之不變色則無毒。

7

煮試。在煮野蘑菇時,放些許大蒜或大米同煮,蘑菇煮熟,大蒜或大米變色有毒,沒變色仍保持本色則無毒。

8

化學鑑別。取採集或買回的可疑蘑菇,將其汁液取出,用紙浸溼後,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鹽酸或白醋,若紙變成紅色或藍色的則有毒。


達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羅天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