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1 宗教和邪教的區別

什麼是邪教

“邪教”是與宗教相對應的一個概念。在我國曆史上,“邪教”問題發端較早,又一直是一個最為突出的社會問題,是朝朝代代都嚴厲打擊和整治的對象。歷史上的邪教,民間俗稱為妖術,都是以秘密結社活動形式表現的,且門類繁多,主要表現為“道”、“門”、“邦”、“會”等形式。從東漢末出現第一個有記載的秘密教門,即“五斗米教”,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邪教”在中國原先是專指歪曲、利用某些信仰因素從事非法活動,給社會和人民群眾造成危害的邪惡勢力及其非法組織。1999年10月,我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組織和利用邪教組織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邪教組織從法律層面上作了如下界定(即定義性表述):邪教組織是指冒用宗教、氣功或其他名義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製造、散佈迷信邪說等手段蠱惑、矇騙他人,發展控制成員,危害社會的非法組織。這一概念,包含四個要素:第一,邪教冒用宗教、氣功或者其他名義,形成反社會的邪說;第二,邪教以其邪說作為控制其成員的手段;第三,邪教實施的是危害社會的行為;第四,邪教組織是非法組織。

什麼是宗教

宗教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是人類在原始社會最初對自然崇拜的基礎上逐步發展演變而來。換句話說,宗教就是一種信仰,是一種精神寄託,是人們頭腦中的精神存在。從當今世界宗教的種類來看,傳統的、影響廣泛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道教、印度教、猶太教等,其中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最為著名,被稱為“世界三大宗教”。

宗教與邪教的區別

一是宗教有宗教經典、宗教教義和宗教教規三大要素,並以其經典為依據,發揮積極因素,為社會進步、人類文明和世界和平做出努力和貢獻。如伊斯蘭教有《古蘭經》、基督教有《聖經》等。而邪教常常利用宗教的一些名詞術語,斷章取義甚至恣意歪曲來妖言惑眾,或者編造出一套歪理邪說矇騙群眾。如“法輪功”的《轉法輪》、“門徒會”的《閃光的靈程》、“實際神”的《話在肉身顯現》等。這些所謂的教規教義既不符合邏輯,更沒有科學依據。

二是宗教的教派名稱和禮儀形式雖各有不同,但其宗教道德、宗教倫理有抑惡揚善、濟世益人等共通之處,要求信教群眾要為國家、為社會、為人群儘自己的本份,提倡“愛教愛國、護國利民”。而邪教如“法輪功”,雖口口聲聲宣揚“真、善、忍”,卻對練功群眾實施“精神控制”,摧殘身心,搜刮錢財,甚至煽動練功群眾鬧事,製造駭人聽聞的惡性事件。

三是宗教大都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如我國的道教、佛教,國外的基督教、天主教等,其存在的年代十分久遠,並有傳承文明、發展教育、延續文化的功能,在國內外影響很大。而邪教大都是迅速冒出來的極端功利化組織,沒有任何文化內涵。

四是宗教對其信仰對象或宗教領袖以及信教群眾的人品道德有很高的要求,如對人生要捨己奉獻,對世物要博愛平等,對道德要謙卑學效,主張各教派之間相互平等,提倡和衷共濟,人類應當和睦相處等。而邪教卻極力神話教主,大搞“教主崇拜”,煽動信徒對現實不滿,對抗政府和社會,鼓吹“唯我獨尊”,對傳統宗教極力貶低、褻瀆和詆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