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陽的漿麵條和河南南陽的漿水面一樣嗎?

藍毛王


其實無論是漿麵條還是漿水面都是一種人們愛吃的麵條,只不過說不同的地方叫法不同而已,自己感覺這種麵條在我們老家也有,在我們那叫法又不一樣了,在我們那叫做糊塗面,至於說做法和味道都是差不多的。



漿麵條在河南的好多個城市都有吃的,而且都還是一個挺不錯的麵食,在河南很多地方都是喜歡吃麵條的,而漿麵條又有點像糟麵條似的,吃起來的話不勁道,但是像成了一鍋糊塗面,所以說在我們那也就有了糊塗面的叫法。


其實在南陽漿麵條也算不上有多大的名氣,因為南陽也是一個相當愛吃麵條的城市,像南陽的方城燴麵就力壓河南其他好多地方的燴麵,還有新野的板面和臊子面,以及南陽的窩子面也都是挺好吃的,不知道你們都吃過沒有?


商丘身邊事兒


漿麵條和漿水面完全是二種麵食,各有特色,分別是老洛陽人和老南陽人的喜愛!

洛陽漿麵條別名漿飯,主要原料是綠豆酸漿和麵條,配菜是芹菜、黃豆、花生、紅蘿蔔絲、菠菜。

據說,東漢年間,光武帝劉秀為躲避王莽追殺,日夜奔走,數日水米未進。一日深夜行至洛陽附近,見到一戶人家。便想討些飯食,可主人貧窮,只有幾把乾麵條,一些已經放酸的綠豆磨的漿水。劉秀飢餓難耐也顧不了許多,主人就用酸漿,把麵條、菜葉、雜豆下入鍋內燒熟。劉秀狼吞虎嚥,竟然覺得香氣撲面而來,吃得那津津有味。後來,劉秀當了皇帝,即便天天山珍海味伺候,但依然對當年落難中的漿麵條念念不忘,以至於御宴中就有了漿麵條這道菜。

吃漿麵條,根據的自己的口味放入辣椒、韭花醬味道會更佳。

洛陽漿麵條有一個特點,放涼後重新加熱食用更有味道。所以民間有"漿飯熱三遍,拿肉也不換"、"漿飯熱三遍,金子也不換"、"漿飯熱三遍,給個縣官也不幹"等多種說法。

南陽漿水面的主要原料是新鮮小芹菜、豆腐。做法:芹菜切成小塊,放入油鍋裡翻炒,倒入稍多的醋,不放其他任何調料。再放入稍多點白開水。 盛出放入盆內蓋嚴實,發酵一個小時以上,時間長點更好,比如早上做好,中午或者晚上用。 吃飯前將湯倒入鍋裡,放入蒸過的豆腐丁丁,再加入鹽(少放)、雞精、味精等。比較細的麵條最好是圓圓的那種棍棍面煮熟,放入湯汁,湯汁要多放點,非常好吃的哦。


藍毛王


謝謝邀請,漿麵條對於外地遊客來說,可能很陌生。但對於河南人來說“漿麵條”可謂是“美味佳餚”了,對於洛陽人來說乃是原汁原味的產地,洛陽漿麵條是洛陽的傳統美食,是以綠豆漿發酵製作麵漿,經特殊工藝而成的麵條。

洛陽、汝州、新鄭等地漿麵條,製作簡單,成本低、味道美、易於消化,酸味獨特,鹹香適口,因而自古以來流傳不衰,成為頗具濃厚地方特色的地方名食。漿麵條不同於漿水面。

瞭解完洛陽漿麵條,我們再來看看漿麵條的來歷。關於漿麵條在洛陽有兩個歷史傳說,其一是漿麵條是起源於河南省新安縣,當時是以豌豆漿麵條著稱,歷史悠久。據傳在明朝正德年間,該縣一個姓史的人開了個飯店,生意很興隆。有一年小麥欠收,豌豆豐收,飯店天天賣豌豆麵飯,一時生意蕭條。

一天,京城一位欽差大臣帶隨從路過此店吃飯,店主因無上等米菜下鍋急得團團轉。當他看到盆裡磨碎的豌豆和桌上的麵條時,急中生智,用椒葉、藿香等作作料,用豌豆漿作湯下入麵條,做了一鍋豌豆漿麵條。欽差大臣吃後十分滿意。此後店主便新增了漿麵條這一食譜,小店生意又興旺起來,從此,這漿麵條便成了河南的一道名吃。

劉秀狼吞虎嚥,竟然覺得香氣撲面而來,吃得那叫津津有味。日後劉秀當了皇帝,雖然有山珍海味伺候,卻依然對當年落難中的漿麵條念念不忘,以至於御宴中就有了漿麵條這道菜。

洛陽漿麵條雖然比不上那些山珍海味,但是這種洛陽人飯桌上的美味佳餚,您不來一碗的話,是要終身遺憾的。


微同城鄭州


河南好多地方都有漿水面;做為地道的洛陽人吃過安陽的駐馬店的漿水面;和洛陽的漿麵條相比;洛陽的漿麵條更注重突出漿的清香、突出漿的本味;佐料偏少;而其它地方的漿水面香味偏重;如駐馬店地區的粉漿面作料味偏濃;且放有芝麻葉。


日乾夕惕


方城縣的漿麵條同樣是大多數人的喜愛。它是前天晚上把麵糊發酵致酸待第二天用,第二天把麵條下鍋煮熟,然後和上前天備好的酸麵糊,再加入調料就成了,一般到吃飯時再加入調好的黃豆和辣椒油。真漂亮真有味。老年人都說吃漿麵條開胃健脾,真是人見人愛吃上一口。


wcsyG


河南都叫漿麵條,或者是叫粉漿麵條。洛陽地區一般用綠豆做粉漿,南陽一般用豌豆做粉漿。南陽的鎮平,淅川有漿水面,和湖北棗陽相似,有漿水面,還有陝西和甘肅天水,都是漿水面。漿麵條是豆類磨粉發酵後,做成麵條,加有粉芡,有點粘稠。而漿水面是面水加芹菜發酵,做成麵條,不加粉芡,清湯爽口。南陽方城不止有燴麵,也是粉漿麵條的發源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