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祿豐最美巡禮汪玉仁家庭 一個曾用肩膀托起孩子希望的父親

有這樣一家人,他們是千家萬戶中普通的一員,他們是大千世界裡平凡的一戶,但就是這樣一戶平凡普通的人家,用自己的勤勞、樸實、寬容、相敬和愛護演繹著最真實的幸福,享受著最舒心的生活。這個家庭共六口人,戶主叫汪玉仁,今年39歲了,是祿豐縣碧城鎮貓街村委會汪家房村的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民,膝下一兒一女,女兒今年上初三,兒子上小學,夫妻兩人尊敬長輩,樂於助人,遇到困難永不抱怨,成為大家學習的好榜樣,受到鄉里鄉親的一致稱讚和好評。

祿豐最美巡禮汪玉仁家庭 一個曾用肩膀托起孩子希望的父親

古訓有言: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汪玉仁和妻子胡瓊仙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夫妻兩人用自己的雙手種莊稼來維持生計,雖有辛苦,但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生活雖然拮据,但妻子胡瓊仙總是掛念著家中的兩個老人,經常給公公婆婆添置新衣服,買他們喜歡吃的東西,生病了帶他們到醫院及時就醫,寸步不離的守在病房前。公婆逢人就誇讚兒子兒媳孝順,也讓村裡的老人們羨慕不已。生活中每當發生摩擦時,他們都能設身處地的換位思考,從而較好地解決問題;家庭中出現矛盾時,大家能互相體諒、尊老愛幼、寬容謙讓,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的文明家風。

祿豐最美巡禮汪玉仁家庭 一個曾用肩膀托起孩子希望的父親

都說天下最無私的愛是父母對子女的愛,從嬰兒時期的嗷嗷待哺到長大後成家立業,父母永遠都在盡心盡力地呵護著兒女們。汪玉仁的女兒汪紅玲今年15歲,在祿豐縣碧城鎮貓街中學上初三。汪紅玲在三歲時突發急性脊髓炎,自此,肚子以下部位就沒了知覺,腿腳也逐步萎縮、無法行走。這對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來說無疑是一個打擊,但是這個家庭並沒有被擊垮。

祿豐最美巡禮汪玉仁家庭 一個曾用肩膀托起孩子希望的父親

為了讓女兒重新站起來,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樣生活,汪玉仁夫婦曾多次帶著她到昆明、北京等地四處求醫,但都是高興而去,失望而歸。在生活中,由於身體的劣勢,汪紅玲曾受到過很多冷眼,但她並不因此而自我封閉,反而養成了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性格。她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也慢慢接受自己殘疾的事實,在學習上努力奮進,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為了讓女兒也能像其他孩子一樣坐在教室裡上學,父親汪玉仁就這樣天天揹著她上下學,無論颳風下雨,無論嚴寒酷暑,這一背就是10多年。

祿豐最美巡禮汪玉仁家庭 一個曾用肩膀托起孩子希望的父親

從三歲開始,女兒汪紅玲就趴在汪玉仁的背上求學,無論寒暑,無論遠近,汪玉仁用自己並不寬闊的肩膀,支撐起身有殘疾的女兒的上學夢。十多年的負重使汪玉仁的膝蓋磨損得很厲害,經常會感到疼痛,為了不讓女兒發現,他總是忍著,實在疼得厲害,就吃兩片止痛片,從不在女兒面前抱怨,因為他知道,他是女兒的依靠。如今,父親的背駝了,腰彎了,每次看到父親佝僂的身影,汪紅玲總是情不自禁的流淚,也在心裡暗暗發誓自己要努力學習,無論未來有多艱難,她會努力學習,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祿豐最美巡禮汪玉仁家庭 一個曾用肩膀托起孩子希望的父親

汪玉仁說對於未來,他只希望自己的倆個孩子都能好好讀書,靠知識改變命運,希望汪紅玲也能越來越好。為了給孩子看病,現在汪玉仁夫妻倆承包了10多畝田地種植小蔥,辛勤勞作,每年有五六萬元的收入,近些年,家裡也逐漸添置了電動車、麵包車,生活也漸漸步入正軌,我們堅信這樣一個有愛的家庭一定會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