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明成祖朱棣到底是不是朱元璋的親生兒子?

圖秀三農


是朱元璋親生的應該沒有什麼問題,朱元璋的兒子很多(26個),從就藩的地區來看,最重要的三個地方:西安、山西、燕京,都安排的是“嫡子”。

西安秦王朱樉,嫡次子,西安是朱元璋打算定都的地方之一,還曾經派太子朱標去考察過。而且也是自古以來中國重鎮,漢唐故都,在明朝更是承擔了一部分邊防的任務,並且朱元璋還讓他做宗人府的宗人令,負責掌管明朝皇室九族的宗族名冊,撰寫帝王譜系等事。

山西太原晉王朱棡,是三子,山西對於明朝的邊防有多重要也不說了,提到明朝邊防主要就是山西的大同,河北的宣府、薊州,另外還有個遼東。宣大薊遼麼。

所以接下來就是四子朱棣了,在北京,後世所吹的天子守國門麼。

再看一下地理位置,西安、太原、北京,這一路向東,剛好是2、3、4子,佈防在邊境重要位置上。

還有一個重要的信息,朱棣的封地可是前朝國都啊,這個重要性是不是又要加分。

老朱是中國古代歷史上能力最頂尖的君王(甚至可以說是之一)這個沒有什麼疑義吧,這麼一個猛人,應當不會把不是自己骨血的人安排在這麼重要位置上的。

再從遺傳的角度來說,朱棣無論是相貌還是行事風格,都跟重八挺像的,這個毫無疑問。

當然,他是不是馬皇后所生,這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坊間流傳一個說法,說朱棣是元順帝的遺腹子,這個說法在時間上有矛盾,所以基本上可以說是個笑談:當年朱元璋攻陷大都,元順帝倉皇北逃。朱元璋來到元順帝的後宮,發現有一個姿容嬌美的美女,眉目含情、引人憐愛,朱元璋心下大喜,於是收她為妃子。而這個美女就是元順帝的妃子洪吉喇氏,太師洪吉喇特托克托的女兒,這時候洪吉喇氏已經懷孕,被朱元璋收留後生下一個男孩,即明成祖朱棣。

可是朱棣早在明軍攻克元大都前好多年就出生了,這個說法就有點兒像董鄂妃與董小宛的訛傳一樣,看看就好。



有人好奇朱棣的母親,這裡找幾個說法,大家自行推斷:

南京的太常寺,一個主要的功能就是管祖宗祭祀的,寺志記載:“孝陵祀太祖高皇帝、高皇后馬氏。左一位淑妃李氏,生懿文太子、秦愍王、晉恭王;左二位皇妃,生楚王、魯王、代王、郢王、齊王、蜀王、谷王、唐王、伊王、潭王;左三位皇貴妃,生湘獻王、肅王、韓王、沈王;左四位皇貴人,生遼王;左五位皇人,生寧王、安王;右一位妃,生成祖文皇帝。”右一位妃,生成祖文皇帝。這個證據的級別較高,值得參考。

另外,明朝的沈玄華在《敬禮南都奉先殿紀事十四韻》寫道:“高後配在天,御幄神所棲。眾妃位東序,一妃獨在西。成祖重所生,嬪德莫敢齊。”意思是說 妃的靈位之所以單獨放在西面,是因為她是明成祖的親生母親,因而明成祖獨獨突出她的位置,不與別的妃嬪放在一起。這種觀點得到了後世很多學者的支持,傅斯年、吳晗等歷史學家經過認真研究和考證,都認為成祖的親生母親就是 妃李氏。

還有國外的記載:洪武二十二年,朝鮮使臣權近曾在北京拜見了燕王朱棣,後來權氏著有《奉使錄》記載了這件事,其中寫到了成祖生母的忌日是七月十五日,而馬皇后的忌日卻是八月初十,以此論斷,朱棣的母親顯然不是馬皇后。


L劉JingWei


喜歡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朱元璋的兒子是非常多的,共有26位兒子,甚至很多都不知道自己的親生母親是誰~我們先來介紹下明成祖的資料~


朱棣,漢族,明朝第三位皇帝。朱元璋第四子。初封燕王,鎮守北平。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自稱“靖難”。四年,破京師(今江蘇南京),奪取帝位,殺方孝孺等人。永樂十九年,(1421年)遷都北京,以南京為留都。極力肅整內政,鞏固邊防,政績頗著。在文化事業上,加強儒家文化思想的統治,大力擴充國家藏書。

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時候,當時的朱棣只有7.8歲的樣子。朱棣出生於應天府。應天,是順應天命的意思。1356年,朱元璋渡江攻下集慶(南京),就將集慶改名為應天,意識就是順應天命的意思。同時又有了第四個兒子,照理應該好好慶祝一下。幾乎與朱棣呱呱墜地的同時,前線傳來陳友諒大軍壓陣,軍情緊急,他甚至對自己的這個兒子都來不及看上一眼,便又到前線指揮打仗去了。


至於怎麼樣為這個孩子取個吉祥名字,他就更沒有功夫去琢磨了。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舊曆年底,朱元璋準備轉過年頭就要正式登基做皇帝了,看到自己已經有了7個兒子,自然是滿心高興。這時形勢已經初安,他決心要為兒子們正式取名了。十二月二十四日。他祭告太廟,把自己渡江後生了7個兒子歸因於祖上的陰德:仰承先德,自舉兵以來,渡江生子七人。今長子命名曰標,….曰棣….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朱棣就是朱元璋的親兒子,歷史文獻上也能找出朱棣的身份~


穿越大朝代


朱棣是朱元璋的親生兒子。

1、從出生時間判斷

朱棣出生於元末亂世的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前線傳來了陳友諒進攻太平(今安徽塗縣)的告急文書,1361年朱元璋親自率軍討伐,大破陳友諒水軍於安慶,長驅直入抵達江州,陳友諒戰敗。

從時間上可見朱棣是朱元璋的親生兒子。

2、從朱棣父母認識時間判斷

朱棣的母親早在1352年,在陳友諒率兵東下(公元1360年)之前就認識了,並且是馬氏的養父親子許配給朱元璋的。

1352年(至正十二年),郭子興在定遠(安徽定遠)起兵響應。郭子興聚眾燒香,成為當地白蓮教的首領,同年農曆二月二十七日,率領起義軍攻下濠州後,郭子興自稱元帥。

濠州鍾離人朱元璋前來投奔郭子興的義軍,朱元璋入伍後精明能幹,處事得當,打仗時身先士卒,獲得的戰利品全部都上交郭子興元帥,得了賞賜,又說功勞是大家的,就把賞賜分給大家。不久,朱元璋在部隊中的好名聲傳播開來。郭子興也把他視作心腹知己,有重要事情總是和朱元璋商量 。

郭子興見朱元璋是個人才,對自己的事業將會有很大的幫助。於是便把養女馬氏許配給了朱元璋。馬氏與朱元璋成親後,和朱元璋感情深厚,追隨朱元璋南征北戰,精心輔佐朱元璋。

3、從朱棣父母的感情判斷

朱棣的母親孝慈高皇后1352年(至正十二年)嫁給了時為紅巾軍將領的朱元璋。婚後與朱元璋感情深厚。在朱元璋平定天下、創建帝業的歲月裡,馬氏和他患難與共。並未和陳友諒有關係。


社會奇趣百科


根據歷史記載朱棣就是朱元璋的親生兒子,是妃子所生,但是具體是哪位妃子所生存在爭議。

關於朱棣的母親,一說是皇后馬氏,但是根據相關歷史考證,馬氏並非是他的親生母親,他是為了能夠名正言順的坐上皇帝,才謊稱自己的母親是馬氏的。後來又有人說他的母親是碽妃,各個方面都很符合,好多的學者也這樣認為,但是這不過是野史記載的,並沒有具體歷史資料證實。

還有一說他是元妃或者高麗妃所生,這兩個人不知道是誰生了他,但是其中必有一人跟他有關係,但是到底具體的細節怎樣,並沒有真實的歷史記載。

不過還有一個非常可怕的說法,在野史中稱朱棣的父親其實是元順帝,當初元順帝逃跑的時候並沒有帶上其中一位已經懷了身孕的妃子,後來被朱元璋發現了,覺得這個女人長得非常美豔,然後就納入後宮了,即使懷著孕也沒有關係,因為他喜歡她。所以,後來生下的兒子就是朱棣。但是這種說法並沒有根據,是後人主觀臆測的。如果你沿著歷史的軌跡往下看,這種說法純屬瞎扯。


幻中詩


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改改——朱棣是馬皇后所生嗎?


明成祖朱棣

親生說

朱元璋和馬皇后劇照

明朝正史給出了官方說法,朱棣是馬皇后親生的。《明太祖實錄》記載道,馬皇后一共給朱元璋生了五子,朱棣排行老四。不過,由於朱棣後來推翻自己侄子的王朝,篡改了大量史實,這種說法並不可信。

一些學者認為,朱棣在篡位後,為了使自己皇位顯得更加合法,維持正統性,著令史官修改自己的身世。

令人驚訝的是,在一些記載明史的書中,竟然說馬皇后只生了兩個兒子,其中一個就是朱棣,令一個還不是英年早逝的太子朱標!這就不禁讓人懷疑了,朱元璋一直遵守著立嫡立長的原則,不然也不會直接跳過朱棣那一代,選擇朱允炆做他的繼任者了。由此看來,朱棣在說謊。



朱允炆

非親生說

朱棣之母是蒙古妃子?

《蒙古源流》記載道,當年蒙古女子翁氏是元順帝的一個妃子,當年朱元璋打入元大都的時候,看上了一個蒙古妃子。不過令人驚訝的是,這個妃子,在三個月後就生下一子,這個人就是朱棣。不過這種說法並不可信,朱元璋是好色,但是總不可能飢不擇食吧。三個月後生下朱棣,就算朱棣是早產兒,翁氏肚子也應該大了,朱元璋怎麼會看上一個孕婦呢?況且,三個月後就生下一子,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來不是朱元璋親生的,朱元璋還能裝聾作啞?



鑑於這種說法出自蒙古人,可能是他們賊心仍不死,但打又打不過,所以才編造一個故事來安慰自己吧。要不,朱棣怎麼會打元軍打得這麼賣力呢?

朱棣的生母是達妃?

明朝學者黃佐在書中記載,除了朱棣以外的四個皇子確實是馬皇后生的,不過朱棣是達妃生的。甚至,後來還有很多學者引用這番言論。不過,鑑於黃佐曾在自己的書中表達過對建文帝的同情,這種說法可能是為了諷刺朱棣的篡位之舉。



朱棣的生母是碽妃?

在《南京太常寺志》中有這樣的話,明孝陵奉先殿中明太祖和馬皇后被供奉在一起,其他的妃子在一旁陳設,唯獨碽妃不是。再加上在明朝後來的皇帝死後,皇帝通常和皇后供奉在一起,不過,如果生母不是皇后,那麼那個妃子需要單另出來。這一切,就佐證了碽妃的重要地位。後來的學者也有類似的看法,並寫入其書中。




不過,這本《南京太常寺志》的權威性不敢苟同。雖然是朝廷官員所著,但是時間已經是嘉靖年間,相隔了100多年。這不跟我們現在看歷史一樣了嗎?

然而,當時朱棣已經控制了朝政,如果有人敢質疑他的正統性,那不是找死嗎?若是親歷者著書保留下來,恰又被《南京太常寺志》的作者發現,這也未嘗不可。

朱棣是不是馬皇后所生,到現在也沒個確切的說法,希望時間能帶給我們真相吧


小豪說歷史


明成祖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子,是毫無疑問的。可以肯定的說是非嫡子,也就是非馬皇后所生。儘管朱棣登大寶之後,一直以馬皇后所生之嫡,來標榜坐皇位之正統。

歷史有證說――一是朱元璋傳孫不傳子。標誌一,是對嫡長子、太子朱標的情結。標誌二,表明朱標的貢獻,對明太祖與馬皇后的重要之成份。標誌三,嫡子中能承大統的無人,也算是對馬皇后摯愛一生的交待。二是皇子鎮邊,是用其才能。標誌一,朱元璋選都無意北方。標誌二,派太子朱標巡遊中原腹地而擇都。標誌三,皇子戍邊增責任。三是戍守長城鎮邊關。標誌一,皇子沿長城一線設王分藩。標誌二,鎮守家園保嫡傳。標誌三,發配邊塞,遠離皇權。

史制有話說――按禮制:傳嫡不傳庶,傳長不傳幼。子長不傳兄弟,尊從應有序。



是的,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但不是馬皇后的親子。朱棣和朱橚(朱元璋第五個兒子,封周王)都是碩妃(因為碩氏,故稱碩妃)所生。碩氏是蒙古族,因為這個身份在後宮中是過得比較悽慘的一個,後來鬱鬱而終。


大帥先森


朱棣的生母確實有不少民間說法,但按《明史·成祖本紀》記載,朱棣確係朱元璋與馬皇后所生,其餘野史可以參考,但不作為正史採納。


朐山沭水


明太祖朱元璋和原配妻子孝慈高皇后馬秀英感情深厚,共育五子,分別是長子:太子 朱標 ,次子:朱樉,三子:朱棡,四子:朱棣,五子:朱橚。在太子朱標和朱樉去世後,考慮到嫡長子繼承製的傳統,朱元璋傳位於皇太孫朱允炆。新皇帝上臺後,頒佈削弱地方實力的政策。遭到了手握重兵朱棣的強烈不滿,朱棣作為朱元璋的第四子,繼承了朱元璋的氣魄,膽識和性格,有勇有謀,好戰,深信槍桿裡面出政權。朱棣是皇子裡最有勢力的一個。被封燕王,佔著北方經濟最發達的京津地區。而且為了抵禦北元的襲擊,朱元璋給了他很大的兵權。建文帝繼位後要消番,他肯定不幹,猴急還能跳牆呢,何況在軍中威望這樣高,勝券在握。而朱允炆對自己親叔叔太過仁愛和善良,自然不是對手。靖難之役後,明成祖朱棣進行了勵精圖治的改革,對國家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效。儘管朱棣是推翻自己侄子登上皇位的,沒有任何依據和歷史考證說明朱棣不是朱元璋的親生兒子。


蓓蓓影視


明成祖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二十六個兒子中的第四子,這個是正史中有記載的,正史中沒有提的是明成祖朱棣的生母,一直是個謎,雖然明成祖朱棣一直稱自己的母親是馬皇后,但是很多人認為是為了順應搭檔是的及繼位規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