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叛逆期的孩子,好話說盡就是聽不進去,該不該打?

虎糾土人


打孩子的家長都是無法管理好自己情緒的人。無論孩子是否是叛逆期,都不能成為打孩子的藉口。

發展心理學認為,孩子成長過程中,會經歷兩次比較明顯的叛逆期。第一次是在2-4歲,部分孩子會提前到2歲,也就是傳說中的Terrible Two。第二次叛逆期是在青春期,10歲到15歲之間。



這兩次叛逆期都有其形成的特定原因。第一叛逆期,是孩子自主意識的增強,自理能力的提高,孩子會想要行動的自主權,孩子有“長大感”。第二逆反期,孩子更多想要的是平等自由等思想上的自主權,孩子有“成人感”。

叛逆期不是一定會有的,如果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能充分理解孩子,給予孩子必要的自主權和自由,孩子會平穩的度過,因為沒什麼可抗爭的。

回到“叛逆期的孩子不聽話,該不該打?”的問題上來。為什麼要聽話?聽誰的話?不聽結果會怎樣?

這一連串的問題,其實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

為什麼要聽話?

因為我是你爸是你媽,所以你必須聽話?這是家庭的強權觀念。聽話,被認為是好孩子的標記。但聽話真的好嗎?我們一直想要孩子有創造力有想象力,一個完完全全聽話的孩子,只能看父母意願的複製品,哪裡來的創新呢?

聽誰的話?

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老師,誰的話都要聽嗎?家庭成員意見不一,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理念衝突,該聽誰的?



不聽話會怎樣?

後果是什麼?如果沒按媽媽要求穿秋褲,最多冷一些。如果沒聽爸爸話私自開車出去玩,後果好像更嚴重。

所以,父母可以明確自己的原則和底線,涉及到安全問題的,道德倫理問題的,是非善惡問題的,不能有絲毫讓步。其他的,大可以給孩子更多的自由。

孩子要看電視,家長可以控制好時間,至於看什麼 跳著看還是連著看,完全可以讓孩子做主。

很多時候,父母會打著“我都是為你好”的名義強迫孩子做這做那。我們這一代,剛剛擺脫了被父母逼婚,“媽媽覺得你冷”的時代,就開始用“過來人”的身份向孩子傳授生存之道,“不聽我的你會後悔,我都是為你好。”是不是很耳熟呢😊?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想想自己的叛逆期是什麼狀態,也許能幫助你理解孩子。越管制,越叛逆。更何況動手打孩子,完全是在給孩子提供一個錯誤的模板,可以用暴力解決問題。不但不能解決孩子叛逆期的問題,還會引發更嚴重的問題,得不償失。


媽媽充電屋



我認為打孩子起不到作用反而會適得其反,打孩子會讓孩子口服心不服,他可能會變本加厲地髒出一些事以此報復父母的體罰,既傷害孩子的心靈也讓親子關係變得緊張疏遠。

父母應該冷靜對待孩子的叛逆:1、父母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總是衣服高高在上的姿態,平等的對待孩子,引導好過說教。

2、父母要尊重孩子,有時候也要多聽聽孩子的想法,不隨意給孩子貼標籤,更不能一味的指責孩子,父母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不以大人的眼光衡量孩子。

3、給孩子立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對孩子來說更得立規矩,但規矩一定要在孩子能接受的範圍之內,最好跟孩子一起立規矩,有了規矩就必須遵守,當然,父母要和孩子一起遵守規矩,不能只專制的要求孩子。

4、孩子有時候不聽話不如讓他適當承擔後果,比如,孩子在冬天要吃冰激凌,說了很久他都不聽,那不妨讓他吃一個,等到拉肚子了再告訴他這就是冬天吃冰激凌的後果,這樣以後他不用你說都知道冬天不能吃冰激凌了。

教育孩子要懂得變通,這個方法行不通就換一個,孩子不必對父母言聽計從,他們有自己的想法,父母要對孩子多一些寬容,少一些挑剔,才能幫助孩子度過叛逆期。


情感心理室


孩子的教育方法方式是隨著孩子的年齡不同而不同的,做家長的要跟著孩子年齡的變化及時調整。而孩子的叛逆期也分好幾個年齡段,這個問題中的叛逆期應該是指孩子在青春期的叛逆期,針對這一年齡段的特點,是不適合採用打這樣的教育方式了。

1、這個年齡的孩子,不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有了一定的力量,父母的打這樣的方式產生的效果是越來越弱的,甚至會產生很多負面影響,容易激起孩子的反抗情緒,造成親子間關係的疏離。

2、看待孩子教育處問題時候,不能只看當時發生的表面現象,而是要深挖其背後原因,包括從小到大,父母對待孩子教育時候的互動模式。這一點很重要,也是為什麼很多父母覺得按照專家說的去那樣對待孩子,卻得不到好的效果的原因。是因為忽略長久以來父母是如何對待孩子的,如果之前沒有做到像專家或者優秀家長那樣從小的一種正確方式,那突然給孩子用一個新的方法,往往不會起的較好的效果的。教育是一個連續,遞進,循序漸進的過程。

3、在這樣叛逆期的孩子,開始任何好話都聽不進去時候,父母就需要反思找一下原因,一味的打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在這句簡單的問題中,我們做父母的可以反思這幾個問題:第一,我們給孩子說的這個好話,是哪一方面的,是想改變孩子的想法按我們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還是講一些大道理希望孩子聽進去有所改變?第二,和孩子講這些話的當時環境、語氣是什麼樣子的?第三,我們做父母的和孩子溝通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4、當我們做父母的有了這樣的反思,就會發現打只是最終我們父母面對孩子無計可施的最後的憤怒而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也能有所感覺到的確需要我們父母花更多的心思去尋找和青春期出現叛逆的孩子的相處溝通問題。

5、針對上面三個問題的反思,來說一下具體的應對方法。

第一個反思: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作為父母的我們常常喜歡去為孩子做決定,形成一種控制時候,到了這個叛逆期控制就成為一種束縛,孩子會去反抗,所以面對叛逆的孩子,從內心真正的放下控制是很重要的第一步。我們做父母的要慢慢學會放手。雖然有很多擔心和恐懼,但是這個年齡的孩子需要給一定的決定權,而我們做父母要慢慢學會給建議和出主意。而最終決定權要交給孩子。有些路必須孩子自己走自己摔跤,這是成長的必然過程。我們父母能做的就是給予最大的安全幫助和背後的支持。

第二個反思: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基本是十幾歲的孩子了,語言交流和理解文字意思是不成問題了,那孩子還是聽不進去。我們家長就需要檢查一下自己和孩子的溝通方式是否能讓孩子接受自己說的話。比如,同樣的話,如果你面對一個客戶或者同事、朋友,會怎樣去說?面對自己孩子又是怎麼說的?相信這樣的對比,做父母的我們會發現,長久以來我們都沒有把孩子當朋友,平等的去對話。這一點在對待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很重要。

第三個反思,瞭解了自己和孩子最終溝通的目標,就會發現還是希望孩子把自己的路走的更好。那麼做父母的我們就需要充分理解孩子在這個年齡段的生理特質,建議可以去看一些關於青春期叛逆的科學解釋,然後再結合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改變自己看待孩子的心態,改變自己和孩子溝通方式,在溝通之前最好先自己理清思路,注意說話多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去溝通。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最需要的是理解和支持,做家長的我們更多的需要走進孩子的心裡做朋友,而不是把孩子推的越來越遠,站在其對立面。

用溫暖點亮生活,專注於媽媽和孩子的個人成長曆程。歡迎關注伊說說。


伊說說


叛逆期的孩子,好話說盡就是聽不進去,父母要改變自己的思維,試著多去觀察瞭解孩子,打併不能解決問題,雖說這是最快捷解決問題的方式,但時間久了,只會讓孩子變的壓抑和懼怕,對於好性格的形成,心理成長不利。



首先,還是要了解孩子叛逆背後的原因,現在的孩子個性獨特,在對待很多事情的看法上和大人有了區別,這是獨立思考的開始,也是希望家長給予理解。

其次,多陪陪孩子,通過老師瞭解他們在學校的表現,在生活中給予孩子更多默默的關心,孩子都是很聰明的,只要他們非常相信和愛父母,對於叛逆期,也就是階段問題,不會太持久的。

最後,父母也要檢討一下自己,在孩子的身上可以看到大人的樣子,作為孩子的榜樣力量,孩子那麼在叛逆期那麼倔強,難道只是孩子的問題?

所以說,父母要相信和理解孩子,開心的伴隨孩子成長,是非常重要的。

我是燃媽,想了解更多育兒知識,馬上關注我,讓我們一起為孩子的成長而努力。


燃媽育兒


說不好,這個尺度就看家長掌握的好不好了,即使打怎麼個打法?你想用力量和疼痛讓孩子記住一些教訓並聽話,我想對於叛逆的孩子來說應該不是好主意,因為他本身就屬於叛逆的性格,恐怕越打越逆反,如果孩子比較在意你的情緒,僅僅只是讓他體驗到你很生氣,很傷心,然後並能夠起到震懾和警醒的作用,那麼偶爾控制好尺度打一次也可能會有效果。

我建議還是要有意冷落他一陣子,讓孩子從內心深處感受到自己的叛逆,已經讓爸爸媽媽受到傷害了,或者已經讓家人心涼了,不過也要把握好尺度,不可孩子稍微有點變化,還沒痛徹心扉呢你們就轉怒為喜了,也不要太冷,冷過了孩子反而破罐子破摔了,不在意了更麻煩。

最後一個方式就是跟孩子好好做朋友,不要處處針對,融入他內心,知道他的所想所思,這樣就能找到他叛逆的根源,對症下藥。

希望幾個建議能幫到題主。


雞蛋殼裡的蝸牛


叛逆期的孩子,好話說盡就是聽不進去,這是此階段孩子們的正常表現。家長此時選擇與孩子對立,問題不在孩子身上,所以家長首先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其次家長需要了解的是孩子叛逆期是屬於哪個年齡段,針對此年齡段家長應該找出適當的對應方式來解決親子間的矛盾,緩和激化的關係,修補彼此的相處方式。


比如兩歲左右孩子的叛逆期,家長只能是引導、轉移注意力、也要講道理雖然孩子不聽,但是家長必須要做。親子閱讀、旅遊、戶外活動等都是家長引導培養孩子的好方法。


又比如處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此時孩子的性格早已經形成,三觀也已經基本確定,那麼家長也唯有溝通交流和引導孩子換角度思考來體會彼此之間的不容易。


當然,俗語講的“棍棒底下出孝子”我是不太認同的,因為只要孩子沒有一而再再而三的超越做事底線,完全沒必要打孩子。家長總喜歡拿自己的觀點來強迫要求孩子本來就是不對的。


豆媽親子閱讀


如果靠打能解決問題的話,我覺得好多家長不一定願意和孩子好話說上一籮筐。

如果靠打能解決問題的話,我認為家長們不會去爭著搶著去聽親子育兒課,買大堆的家庭教育書,買參加好多個育兒教育社群。

如果靠打能解決問題的話,家長們應該相互探討和研究怎麼個打法才是。

每個孩子都會經歷一段叛逆期,為什麼會叛逆,叛逆的標準是什麼?孩子在一天天成長,家長是否也需要用成長的眼光看待孩子呢?我覺得,值得我們做父母的深思。


瑨瑗


打罵不是一種好的教育方式,對於叛逆期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有的時候,孩子表現出來的叛逆,並不是為了事件本身,可能很多的時候是針對的是家長處理事情的態度。

舉個簡單的例子吧,剛過完春節,很多孩子在拜年的時候,可能不太願意跟長輩打招呼。這時候很多的家長就會責備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一點不尊重長輩。這種時候,孩子的心理肯定是逆反的,這個時候她越會不願意跟長輩打招呼。但如果這個時候你告訴孩子,比如爺爺非常愛你,為你準備了很多好吃的,有這樣疼愛你的爺爺,真幸福。如果你以後見到爺爺,能主動的打聲招呼,相信爺爺也會非常開心,有這麼懂事的孫子(或孫女)。這樣幾次引導以後,孩子自己也會覺得挺對不起爺爺的,就會很自覺的主動跟爺爺打招呼了。有很多人形容孩子是順毛驢,其實我們成人何嘗不是如此。比如夫妻之間的爭執,換一種溝通方式,不但不會起爭執,夫妻關係還會更加融洽。很多的夫妻意見有分歧,喜歡用吵架的方式來解決。但是智慧的夫妻可能一句俏皮話,一句幽默的話,就可以讓對方感知到自己的錯誤,既不傷對方顏面,又能讓對方進行反思。

家長朋友一定要明白教育是引導,而不是壓制。如果採用壓制式的教育,那麼遲早有一天你會壓不住孩子,因為孩子總會長大的。

所以孩子叛逆,基本上都跟我們家長的教育和溝通方式息息相關。


學習力教育視點觀察



忄鳶


每天與您分享優質的健康心理知識,只需點擊右上角【關注】即可

《超級演說家》中有句話:你滿嘴是愛,卻面目猙獰。

請不要把孩子的叛逆期拿來當藉口,一個好的家長是不會用暴力解決問題的。

每個孩子都會犯錯誤,都有迷茫的時候,你說的好話他可能聽不進去,那你是不是該換一種方式?或者你所謂的好話太深奧,孩子理解不了?

不可否認,這樣的孩子確實很讓人頭痛,而你把主要焦點都放在了讓你頭痛上,怎麼解決問題卻不考慮,只覺得用暴力才可以解決。

我相信你在平常生活中,除了對孩子說過好話,也出現了惡言惡語。

暴力教育對一個孩子來說,是毀滅性的;而語言暴力對於一個孩子的傷害,更甚。教育的目標,首先是讓孩子成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弱者才使用暴力,好的家長只會給予孩子更多的愛與包容。

你應該懂得使用有效的言語教育他,語言是有能量的,積極的溫暖的語言能讓孩子變得自信、樂觀,而攻擊性、傷害性的語言可能毀掉孩子的一生。

語言暴力在孩子心中造成的傷害,有時候,不亞於一場車禍。

瞭解孩子的內心,學會有效溝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