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部隊轉業到地方什麼單位比較適合?

二師兄翻身了


“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國家的安全,無不是靠我們數百萬軍人的無私奉獻所撐起。國家對服役滿十二年以上的士官,到年限服從轉業的軍官有安置政策。我國對士官和軍官轉業安置政策是不同的,士官轉業安置崗位為行政單位工勤崗、事業單位工勤崗、國企職工。軍官轉業安置為行政單位公務員、事業單位管理崗或專技崗的幹部!

現在轉業安置不論軍官還士官,大都是檔案評分制,評分依據是服役年限、立功受獎等,有的地方還要加一場筆試,考試內容地方政府自己出題。士官、軍官轉業到什麼部門好,做為戰友我說說的建議:

士官:如在當年地方士官轉業安置計劃表中,有效益好的國企,如國家電網、菸草專賣公司等,儘量選國企,其次選行政單位工勤崗,享受車補,最後選事業單位工勤崗。

軍官:當年地方軍官轉業安置計劃表中,首選省直單位,如交通廳、公安廳、民政廳等,其次市直、區直,這些單位平臺大,對自己成長是很有好處的!其次,選待遇較好的單位,如國稅、地稅、菸草專賣局等單位!

希望以上分析對轉業的戰友有所幫助! 歡迎大家留言,交流不同的想法和意見!我一定會認真回覆!本人陸軍31軍86師退伍士兵,歡迎大家關注我!


宸的爸爸


現在幹部轉業到地方一般都是採取積分選崗的方式選擇單位。“有錢”、“有權”的好單位大家都想去,怎麼辦,那就按照一定的規矩對每個轉業幹部進行“打分”,按照你的軍銜,級別,軍齡,立功等因素打分排個順序,分高的先選崗位,分低的後選崗位,這樣也公平合理。



選什麼單位確實很重要,這畢竟是關係到自己後半生的選擇,選崗時這幾個因素都要全面考慮好

第一:是不是符合自己的專長。自己在哪方面有特長就選那些能發揮自己特長的崗位,這樣能更快的適應工作。比如你在部隊是搞財務的,那你就去財政系統;在部隊是搞宣傳的,那就去宣傳部門;在部隊是軍醫,那去醫療衛生部門就是很合適的選擇。別選了個崗位自己什麼都不懂,比如在部隊是搞技術的,非要去當稅務局收稅,那肯定勝任不了新工作,幹也幹不好。



第二:崗位有沒有發展前途。這個根據自己的年齡來看,年輕的轉業後說不定還能發展一下,選崗的時候就做長遠打算。年紀大的就選個安逸的位置養老就行了,四五十歲了,也別想著升官發財了,安安穩穩的退休就行了!

第三:福利待遇好的。有可能的話儘量選福利待遇更好的崗位。同是公務員崗位,待遇也千差萬別,選之前先多問問待遇怎麼樣。其實現在公務員待遇都差不多,就是圖個辦事方便。

要是自己符合自主擇業的條件,選自主擇業也不錯,國家一個月發個七八千,自己還能出去打打工,兩份收入,還比較自由。



轉業選崗這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的條件都不一樣,看你怎麼想了。反正轉業回去了也要老老實實做人,不要想著搞些違紀違規的事情,出了問題得不償失!


一坑四彈


關鍵在於你喜歡做什麼,地方政府部門就那些單位,自己提前調研一下,當年哪些單位接收軍轉幹部,自己的專業有沒有對口的。


筆者當年經過調研,覺得自主擇業更自由,回部隊果斷要求改志願。現在軍轉安排越來越透明,加上立功受獎、邊境艱苦地區、是否是營以上主官、是否是班子成員等,加上考試成績排序,最高分最先挑單位,到是最後就沒得挑了,什麼好單位差單位,只剩下一個單位了。

分到單位後,你可能會發現,你的領導比你年輕許多,你還得聽指揮,否則會怎麼樣?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還能積極要求進步嗎?做好分內事就行了,別想太多。


李連明


經過了才知道過程的辛酸和無奈



以前老是聽說軍人二次擇業很惱火,曾經不以為意,直到自己親身經歷的時候才知道真正的辛酸和無奈。我是去年轉業的陸軍軍官,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轉業歷吧。

隨著部隊改革的不斷深入,自己確實感到不再適應部隊的發展需求,所以就下定決心轉業了。轉業前也想進一些“好單位”,誰知一切只不過是自我設計的空想。成都這邊實行的是“雙選制”選崗,也就是你選單位單位選你,我也提前向很多“好單位”投了簡歷,但是基本都沒有迴音。自己確實也在擇業的過程中犯了大意的錯誤,最終沒能如願,具體就不細說了。



給後來人幾個忠告吧。

一、找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提前多跑多推薦自己,不要怕碰壁,不要怕丟人,尤其對年輕幹部來說。

二、不要只瞅著什麼熱門單位、有錢單位,這些單位競爭壓力很大,同樣進去了也不一定就能有好崗位。

三、在大眾眼裡不好的單位並非是不好的單位,完全可以多關注下。現在各個單位工資都陽光了,到手的錢基本都是那個樣子,也不要想著什麼灰色收入,根本就不存在,所以選崗的時候結合自己性格,特點、經歷和專業確定一個,不要總朝三暮四,切記!

轉業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可以過正常人的生活。迴歸家庭,給孩子當好爸爸,給老婆當好丈夫,給父母當好兒子,這是我最大的欣慰!


輕輕鬆鬆談體制


轉業到什麼單位合適,這個問題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和說法,應該是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因時而異吧。

總體來說,轉業時選擇工作單位,遵循三個原則:

一是專業相對對口的原則。也就是說最好選擇和自己在部隊時所從事工作或行業相關的工作崗位。比如,在部隊主要在機關工作,那就選擇去政府機關;在部隊在自動化站從事計算機方面工作,那就選擇和網絡、計算機相關的工作崗位;在部隊在醫院工作,那就選擇去醫院或衛生部門;在部隊有會計、營建、司法、編程等資質的,可以選擇審計、財政、稅務、金融、網絡、營建、規劃、法官、檢察官等相應工作崗位。

二是能展現自己特長和愛好的原則。比如,有的文筆好,寫材料過硬,那就選擇組織、宣傳、政研、辦公室等部門;有的管理經驗豐富,那就選擇公安、司法、獲警、城管等行業;有的辦事協調能力強,那就選擇基層直接和群主打交道多的街道、鄉鎮和一些執法單位。

三是能進入的把握最大的原則。好單位人人想進,好崗位人人想選,但還得考慮可能性,有沒有進去的希望。不然,盲目衝著熱門單位、福利好的崗位去,十有八九會落空。

總之,選擇什麼工作好,要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和每個安置地區的具體情況來決定。欲瞭解更多關於軍人轉業安置方面的政策、資訊以及轉業的程序步驟、選崗策略、方法體會等,可參閱本頭號的專欄文章《退役軍人轉業安置指南》,裡面有詳細、具體的分析、解讀和實踐操作經驗、心得體會。點擊本頭號的頭像進入“熙熙天下”主頁,在主頁上找到專欄,點擊進入即可閱讀了解。



熙熙天下


部隊轉業到地方一般都是在公檢法或者執法部門,但是也不一定,這個根據當地民政局和人社局決定。

部隊專業到地方最好還是公安,交警,司法警察,因為這幾個職位和部隊平時訓練比較接近,做起來比較順手。


再就是分配到運政,城管,礦山救護隊的比較多,這些職位一般工作比較辛苦,工作環境惡劣,而且需要服從,一般士官轉業都會分配到這類性質單位。

要是軍官一般分配單位就比較寬泛了,沒有這麼多限制。所以轉業到地方,什麼單位合適不是我們說了算,要服從組織安排。祝你好運!


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


轉業的具體單位要看你的自身特長,一是政工類幹部,由於是筆桿子,積累一定的文字功底,有較好的寫作能力,特別是那些在國家刊物發表了不少文章的,很受地方的歡迎,身邊好幾個老大哥轉業到政府部門,例如檢察院,國稅局等等,

二是軍事類幹部,由於專業和地方不太接口,大部分都是去公安,交警這一塊的,相對熟悉一點。但是公安局,交警隊,這一類還是比較辛苦的,轉業一般都是30多歲的人,主要還是看看自己能力和興趣能不能統一。



史海看浮沉


我是軍轉,這個問題沒法回答,我只能說,什麼都合適,什麼都不合適。有個工作崗位已經不錯了,期望值不要太高了,希望越高,失望越大



難忘綠色的背影


轉業到公檢法司部門比較好。一是公務員,收入固定。二是思維方式相近,易於立即適應。


黃朝峰2


這個問題還是要放在具體時間具體空間下去分析,只提點建議。

1.與單位之前轉業的同志多交流,瞭解具體情況。

2.多學習多充電,本領才是王道。

3.積極調整心態,畢竟軍地差異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