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微信社羣運營?

鳳凰時尚育兒生活


近些年來社交電商將會取代傳統電商的呼聲日益激烈,因為電商已經由產品為中心轉移到了以用戶為中心。去中心化的商業模式也越來越被大眾所認可。社群也逐漸成為商家拓展客戶吸引流量的重要途徑,如何運營好社群提高商品復購率,並增加用戶黏度成為現階段要考慮的問題。下面就簡單說說如何做好微信社群運營:

活躍氛圍

一個社群就相當於一個集體,如果集體成員之間互不聯繫沒有溝通,那麼這個集體就沒歸屬感和參與感,集體之間的活動也無法展開。所以,帶動群氛圍是社群運營的關鍵。以社群成員感興趣的內容為主題,組織各種形式的社群活動,能夠激發成員的參與積極性,使社群變得活躍,有了活躍度才能時刻吸引成員的注意,從而增加用戶黏度。

推廣引流

社群需要隨時注入新鮮血液,這就要利用老用戶帶動更多新用戶進群,比如活動刺激法,群本身就自帶傳播體質,成員越多,傳播的速度就越快。之後通過用戶的不斷拉新,吸引更多用戶關注併產生其宣傳推廣作用,從而實現用戶間的裂變,但前提是自身產品足夠優秀!

日常管理

一個優秀的社群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管理團隊來支撐,建立一個強大而有責任心的管理團隊,能夠保障社群工作的正常運行。一個活躍的社群,還需要有頻繁的活動作為支撐,這對社群運營團隊有很高的要求。

社群文化

任何時候文化對一個人影響都是最深遠的,樹立一個統一社群文化會直接影響社群成員的言語、行為和想法,對社群整體素質和整體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社群文化的形成,為社群電商的發展將起到很強的推動作用。

總結

其實社群就是直接和消費者打交道,任何時候換位思考都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當你明白社群內用戶想要什麼,就能提供什麼的時候,就意味著你已經成為一名出色的社群運營者。


米迪無線


最近準備做一個針對小程序運營推廣愛好者的微信社群,接下來我來寫個運營方案,共享給大家。

一、 社群定位:

為小程序推廣運營愛好者提供一個學習,交流的場所。

二、 社群形式

三、 社群價值:

1、 TO用戶:

用戶可以在這裡學習,交流,瞭解行業內最新動態/服務等等。

2、 TO運營方

一方面可以獲取會費收入,一方面也是後續獲取用戶的手段,為以後用戶轉化為其他服務(包括會員,小程序推廣服務等做鋪墊)

四、 社群定價

這個需要調研市面上的社群,比如是按年還是按照季度還是按照什麼,定價多少。

五、 社群推廣

1、 姑婆那些事兒微信公眾號訂閱號。

2、 姑婆那些事兒工作人員小號。

3、 姑婆那些事兒微信公眾號服務號。

4、 姑婆那些事兒網站 。

5、 報名用戶裂變。比如早報名有優惠,比如每邀請一個人,優惠一定幅度,通過分銷,裂變提升用戶規模。

六、 社群運營

1、 人數,2名。

2、 分工。

一名業務答疑,主要解決回答用戶提問。

一名用戶運營,主要是負責拉新和促進活躍的。

3、 運營服務。

A、 定期發起討論。

B、 定期回答問題。

C、 定期線下活動。

D、 定期內容輸出。

E、 早報。

F、 資源對接。

G、 考試結業等等。

此處可以調研下市面上付費社群做的好的地方。我們學習借鑑過來,比如我們可以用知識星球這個工具來實現。


姑婆那些事兒


作為一個生鮮電商,舒雍會千人收費社群操盤手,舒雍覺得,做好社群,首先要有一個強大的IP,比如把自己打造成自媒體,網紅,這樣才有人知道你,才有可能對你埋單。

其次,要有一個門檻,最好是收費門檻,比如舒雍會,會員進社群都要繳納會員費2000才能進群,這一方面淘汰了那些不認可的人,一方面淘汰了沒一點實力的人,為以後的社群運營打下一個好的基礎。

最後,就是社群的維護,一般需要線上線下互動,最好線上線下都要有活動,比如組織講課,遊學,聯合發起某個項目,共同賺大錢等。比如舒雍會除了在社群講課,搭建起供貨商和銷售渠道之間的橋樑,還教會大家一些運營知識,最近還要聯合1000家生鮮水果實體店,一起開發社區社群供應鏈和品牌運營。


舒雍v


在現在這個互聯網越來越發達的社會,社群越來越火,很多短視頻創作者也開始創建自己的粉絲社群。那如何去運營好一個社群,從而走向社群經濟呢?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下社群營銷的相關內容。

一、什麼是社群?

1、什麼是社群?

通常一些人在被問到什麼是社群的時候,可能會回答是微信群,QQ群。其實不然,社群還分為線上社群和線下社群。線上社群像大家通常想到的微信社群,QQ社群,還有一些論壇。線下其實也存在,像大學的一些社團,俱樂部。那麼這裡先給社群下個定義:基於某種相同的興趣愛好,有組織的聚集在一起的群體。

2、社群構成元素

社群由5大元素構成,分別是同好,結構,輸出,運營,複製。

同好是指具有相同的興趣愛好,像我們的社群【短視頻群英匯】裡面吸引的就是一些短視頻的愛好者。像一些大學考研QQ群,基於某種興趣愛好聚集在一起。

結構部分是包含了社群的構成成員,你所在的交流平臺,加入原則以及管理方式,大家平時參加的微信社群或者QQ社群,而且進群的時候都會有一些群規。

輸出部分主要指的是社群提供價值的一種輸出,比如“饅頭商學院”有他們自己的社群,同時會給大家進行課程分享,課程其實就是他們價值輸出的一種體現。

運營是指我們需要有一個有效的運營機制,在維護社群的正常運轉的基礎上,去實現一種社群的價值以及形成社群經濟。

複製部分需要考慮的就是,你現在有沒有人力物力成本去考慮擴大社群的建設,以及你的社群是否適合擴大,有時候小而美也未嘗不可。

二、從0到1構建社

我們上面文章提到了社群的構成元素,那麼我們怎麼去構建一個社群呢?其實雖說是0到1的過程,但其實在0之前我們還需要去考慮一些問題。

1.建群目的

建群目的是你建群首要考慮的。比如賣貨,可以指的是賣商品,課程等。聚集人脈,為了構成一定的網絡影響力,去獲得更多的人脈。興趣,像你喜歡讀書可以加入到一些讀書群為了能和大家分享一些讀書體會,閱讀到大家推薦的更多的好書。打造品牌,建立社群為了擴大你品牌的影響力,起到宣傳作用,這些問題是需要在你建立社群之前考慮的問題。

2.輸出價值

當你決定建立社群之後,考慮好了自己建群的目的,接下來就需要考慮建立社群輸出的價值。

抓住用戶痛點。上面提到建群為了賣貨,當你建立一個花卉知識相關的社群,那你就可以在社群內教學養殖花草,分享這些乾貨知識。

價值要具體。舉個例子,比如你想學習短視頻製作,有一個社群說我的社群可以學習短視頻,讓大家做好短視頻,天天進步;而另外一個社群說到我教你學習短視頻製作,這個時候價值很明確,很具體,大家在社群內的目的性會更強,粘性也會更大。

價值要有回報載體。像小米的社群是以小米手機,小米的電視作為回報;像咱們群英匯會給大家一些使用工具時候的優惠。

有互惠互利的共生點。像秋葉PPT 的社群,裡面有很多會製作PPT的人,他在接到一些製作PPT的單子的時候也會推薦群內的夥伴一起來製作,大家互惠互利。

3.在哪裡建立社群

我們在開始的時候提到了社群有微信群,QQ群,那麼我們具體建立哪種社群比較合適呢?考慮這個問題的話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考慮。

一種是社群功能的角度。像QQ社群可以很好的管理社群,可以設置禁言,設置管理員,除此之外還可以上傳一些群文件,在群內發起一些有趣的小活動,像投票呀之類的。微信社群的話相對而言比較開放,他在群內每個人都可以進行邀請,只是為了社群禁止一些人進入到社群,可能群主會開啟邀請確認制,確認之後被邀請人才可以進入社群。

另外一種是用戶的使用習慣。我們是需要聚集用戶在一起,所以需要考慮想要聚集的用戶他們使用這些微信或者QQ的習慣是什麼樣的。像現在一些95後他們往往使用 QQ更多,如果你想要聚集的是這類人群,那麼考慮到他們日常交流的問題,肯定就需要建立QQ社群了。

4.社群結構

我們在開始給社群下定義的時候就提到,社群其實是基於某種相同的興趣愛好,有組織的聚集在一起的群體。既然是群體肯定就需要人的存在。像社群需要有一個管理者去維持社群的秩序,有一個靈魂人物去給大家產生一定的影響力。有被社群文化吸引過來的參與者,還有一些是社群的忠實用戶,可以進行分化,幫你進行宣傳。還有一些相對應資源提供者就是社群的合作者。最後是一些社群的付費參與者,保證社群的一個運轉。

5.建群時間以及運營時間

對於時間的評估,可以有兩種評估方法。一種是產品週期評估法。就是需要評估你社群提供的這個價值,可以讓大家多久學會。像秋葉的PPT社群教學制作PPT,不可能有人一輩子在你的社群進行學習,所以是針對一些職場人學習3-5年的職場技能。另外一種就是生命週期評估法。一個群的生命大約是兩年,兩年內一個企業一般都完成了商業價值的轉化。所以在你社群開始建起來的時候不要過渡的投入,需要設計一款可以在你社群生命週期結束時完成銷售的產品。

上面的五個大點都考慮好了的話,那麼就可以進行建立你的社群了,在建立的過程當中去解決優化一些問題,當社群運營到一定階段的話,那麼還需要考慮一個本質問題:如何變現?

對於社群變現,可以是對內的以及對外的。對內的,社群可以收取社群內成員的會員費,或者提供一些服務,收取服務費。如果社群是為了售賣一些物品為目的,那麼就可以走電商變現的道路。

對外部分的話,可以是:

產品式:售賣社群的課程,進行知識變現。

會員式:設置門檻去去收取會員費。

電商式:在社群內進行知識變現之後可以繼續售賣書籍。

廣告式:社群有一定成員之後,都是一些精準的流量,可以接一些廣告。

另外還可以大家利用集體智慧去做一些項目,獲得變現。還有進行一些互相倒流可以互相產生經濟回報。

當你的社群慢慢建立起來,有一個完整的大框架的時候,可能有的同學會考慮到社群複製的問題,這個時候需要考慮下你的運營經歷能不能趕上以及有沒有那多人力,物力還有經歷去管理這麼多社群。

二、從小社群到大社群會遇到哪些坑?

1.失焦:這個時候社群定位不明確,和你的建群初衷出現偏離,可能會導致一部分成員離群,慢慢變得沒有價值。

2.無首:這種社群缺乏管理,會慢慢變成灌水群或者一些廣告群,沒有價值。

3.暴政:這個現象其實是和無首正好相對應的,暴政的情況是社群管理關於嚴格,沒有人人平等的權限。

4.無聊:可能大家因為某個興趣愛好加入你的社群,但是長時間內沒有一些話題內容產出,大家學不到內容,或者得不到社群提供給的價值,慢慢屏蔽社群。

5.蒸發:這個現象是社群價值的下沉,一些慕名而來的同學,為了認識大咖加入,但是社群內本來的大咖由於缺乏新的同級別的人加入,無法澆交流,找不到同類,慢慢離開社群。

三、如何走向社群經濟?

從興趣=社群到商業社群需要突破瓶頸,需要有話題內容產生,足以讓大家去探討。另外需要做到去中心化管理,無為而治。是大家內部發連接點有一個變成多個,連接點越多,合作的機會越多,新的商業機會越多。

接下來為大家分享下付費社群的利弊。它的好處就是大家進入社群的准入門檻高,可以精準的篩選目標用戶,在某些程度上大家的參與度會高。但是可能有一定同學的支付能力有限,門檻高也是對大家的考驗。

那麼,走向社群經濟可以有哪些付費方式呢?

獎勵返還制:根據社群內製定的某個目標,完成之後可進行獎勵制度的返還金額。還有的社群是遞增遞減型的,每增加100人就需要年費上漲,但是有封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勵了社群的人數增加。還有的是之前參加過,現在要重新參加的話 可以優惠多少元,但是這種一般是付年費的社群

另外一種就是按照身份來進行分層級管理。以便於不同層級的人來進行學習,更好的找到消費層級。

好啦,今天關於社群的內容就分享到這裡。從一個社群的建立到誕生,以及如何走向社群經濟,簡單的為大家做了梳理。其中容易遇到的問題,也給大家列出來幾個,總的來說,建立社群還是按照你的初心走,中間好好的維護,相信很快就會走向社群經濟。

關注“短視頻顧小雨”頭條號,點擊文章或視頻下方的“瞭解更多”或者直接私信小雨,加入入門社群即可獲得短視頻製作和運營幹貨大禮包~


短視頻顧小雨


“KOL+社群運營+微商”新玩法,社群運營只是一環。


近期,【SCRM開闢母嬰新時代】脈沙龍於上海圓滿結束。在此活動中,群脈SCRM就數字化運營、全渠道、品牌與渠道互動3大板塊內容,與來自合生元、愛嬰室、好孩子、旺旺

等知名母嬰品牌嘉賓,進行了全方位深度溝通。圓桌論壇對母嬰熱點,KOL、KOC,社群營銷、微商運營等話題展開了深入探討,關係鏈互動全程追蹤營銷效果,給現場來賓展示了“ SCRM + 母嬰 ”的碰撞新玩法。

沙龍現場

1、用戶生態數字化運營平臺,助力母嬰破局新零售

母嬰行業,以“流量”為中心的運營時代結束,以“用戶”為中心的運營時代到來。而群脈SCRM產品總監車傳利認為,沒有技術平臺支撐的用戶運營都是空談,精細化運營用戶必然離不開用戶生態數字化運營平臺的支撐,落實到具體步驟為“搭平臺 + 全渠道數據化 +用戶運營”

平臺是基礎,搭建用戶生態數字化運營平臺,

存儲、計算數據,並通過持續的算法優化,深入挖掘數據價值,調節母嬰每個體驗環節至最佳,將客戶體驗管理植入母嬰品牌生產、運營、市場、銷售、服務各個環節。而全渠道連接用戶觸點,通過高質量的營銷方式接觸更多的用戶、找到離消費者最近的場景(醫院、月子中心、嬰兒攝影店等),源源不斷蒐集母嬰零售場景中產生的數據,為整個SCRM平臺提供“燃料”。

這時候,用戶運營能實現,在數據的疊加和共享描繪出更清晰的用戶畫像,精準和場景化營銷。提升用戶參與感,激發出心中的美好,情感+利益,讓喜歡的人更喜歡你。

2、內容與社群並重,深挖KOL和KOC價值

“內容為王”一直是母嬰風口,中國媽媽對內容的極大需求量,使能創造豐富的場景和內容的母嬰品牌更容易收穫忠誠用戶。 但愛嬰室邵斌也強調,在提供優質內容時,一定要平衡好品牌價值與銷售轉化之間的關係,品牌宣傳一定要“軟”,不能引發媽媽們的逆反心理。

合生元上海市場負責人王允香同意觀點,並強調選擇KOL做活動營銷時一定要選擇與品牌調性相符合的KOL。母嬰垂直行業或已經為人父母的KOL自帶流量,能將營銷效果最大化。以合生元聯合“火華哥”劉燁推出的“我燁可以”活動為例,劉燁“明星\n + \n奶爸”的特殊身份,自帶話題和流量。該活動同時在火花社、母嬰論壇、媽媽100、直播平臺、電商、線下等渠道進行360度曝光,全渠道營銷,擴大活動傳播半徑,將劉燁明星的影響力最大化。

說完KOL談KOC,群脈SCRM產品總監 車傳利 分享了自己的觀察,他發現周圍媽媽人群,對產品推薦的信任度有排名,身邊的人 > 專家 > 明星。目前品牌和商家始終專注於明星和專家這樣的KOL層面做營銷,對於信任度最高的身邊的人(KOC)卻少有涉及。KOC廣袤的市場如何開拓?車傳利認為社群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能幫助企業找到有影響力又願意為品牌代言的KOC。

說到社群,旺旺集團母嬰事業部的陳韋呈講述了他的一個發現,旺旺銷售量名列前茅的地方專員大多是採用社群運營。但他也提出了一個難點,當微信群的數量超過10以後,運營難度就大幅飆升。針對這個問題,車傳利認為,

微信群數量過多時,只通過人工管理是不夠的, “技術工具 + 人工管理”才能實現高效微信群管理,而這是群脈SCRM所擅長的。

3、微商新玩法,員工力量與創業思維

微商一直有點火,但大品牌做的卻不多。難以管控、易對品牌產生負面影響是主要原因。目前各大品牌輕嘗試微商都是從員工內購入手,讓對品牌很認可的員工成為代言人,全員營銷。

群脈SCRM車傳利總結,做微商要注意兩新:1、新代言人。除了員工之外,中國有很多高知識儲備、高素質、懂運營思路的全職媽媽人群,這些都能成為品牌代言人。2、新思路。微商運營時一定不能低質量的狂轟亂炸,高質量、創業型分享思路才能真正走的長遠。

4、互動活動,數據追蹤清晰KOL

同時,作為領先的用戶生態數字化運營平臺,群脈SCRM策劃了關係鏈互動活動讓現場嘉賓體驗。通過大數據,實時數字化追蹤內容和活動的每個參與者行為,看到清晰的參與者層級關係,幫助企業找到屬於自己媽媽粉絲群裡的KOL。精準投放+對數據的實時追蹤能力,小互動讓現場氣氛到達了最high點。

5、總結

最後,本次沙龍圓滿結束。作為領先的用戶生態數字化運營平臺,群脈向現場所有嘉賓展示了“SCRM + 母嬰”的組合新玩法,數據驅動、持續互動、社群營銷、追蹤KOL、全員營銷……群脈用技術方法,為母嬰行業帶來了新思路。


群脈SCRM


最近在研究社群運營,微信群是很重要的一個承載方式。

我整理了3個共性關鍵點和5個特點,嚴格遵循這8點,你的微信群一定會爆!

一、3個共性關鍵點:

第一、明確社群的目的

這在任何社群都是首要問題。

換句話講,你為什麼加入,有人把它成為使命,宗旨,我把它稱為社群存在的理由。

比如:

三壽成長社群:就是精選營銷知識節約你的時間,一起成長。

小米社區:米粉大本營,打造一個良好的互動交流平臺,在這裡交流手機使用技巧和心得,瞭解最新小米動態。

NIKE+:為全世界跑步者訂製訓練計劃和目標,分享經驗相互鼓勵。

所以優秀的社群都會第一時間讓加入成員,看到它的價值,這就是它存在的理由。毫無疑問,社群就是要利它,是為用戶提供服務,創造價值,才會生存下去。如果一上來就赤裸裸的利用用戶,追求商業目標,反而會讓用戶離開。企業只有實現利它,才能得到你想要的價值,這是經營好用戶之後的自然產物。所以你要首先讓用戶看到社群的目的,而且是利它的。

第二、明確社群的規則

這裡的規則主要集中在,誰可以加入,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

我們想想,自己加入任何社群,都會思考這三點。

這裡的人跟你是不是一類人,然後大家按照統一的方式進行溝通互動,才會彼此促進,而不會因為一部份人的不守規矩創造負能量,破壞社群環境。

比如,禁止發廣告,如果沒有這個規定,今天你打,明天我打,人數一多公共空間就沒有了,真正有價值的信息被淹沒了,最終破壞了社群環境。

因為有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這些基本規定,一旦有人做了違反公約的行為,其他人會指出,有鑑別判斷,而不會跟進模仿,這也是保證社群環境。

環境是我們生存的基礎,社群也是一樣。

第三、明確在社群的身份

一個社群要有機運作,必定每個人清楚自己的定位。

就像公司裡面,由普通員工,有主管,有經理,技術部,營銷部等組成,誰應該做什麼承擔什麼,出問題找誰都很清楚。

同樣社群裡的人要認識到自己的角色定位,這樣你才會產生正確行動。

比如論壇裡面,剛註冊,你就是新手,新手有新手要做的事,你不會去比較初級用戶能做那個,我不能做,等你升級了你也會做。然後初級,中級往上走。不過即便你到了最高級還只是用戶,不會是社群管理者。而社群管理者可以決定社群的制度,規則,而用戶就不行。

這就是身份差異,造成職責差異。

所以社群不能由單一角色存在,而是多重角色分工協作,才能保持社群穩定發展。

同時社群運營的更多細節也都會圍繞身份展開。

所以社群的身份,是設計社群機制時的共性出發點。

不管你運營什麼樣的社群,這三點都是首要考慮的,而且整個運營體系都會圍繞目的,規則和身份這三點展開。

二、5個特點

失敗的社群各有各的不幸,而成功的社群肯定有它既定的特點。不論是微信群,BBS還是APP形式存在。我認為一個成功的社群肯定是能夠可持續的實現商業目的,而要做到這樣,它自身在運營中就會具備一些共性特點。我總結了5條供大家參考。

1. 社群承載於高效的溝通互動工具上

可以是微信群,微信,APP等,關鍵是用戶使用頻率高,最願意使用的,同時可自由交流。

2. 社群成員擁有共同需求

目標,興趣,愛好或屬性(地域文化等),而不是單純依賴關係,因為有關係並不一定有話題。

比如同樣是三壽的朋友,做營銷的和做土建的放在一塊,也許就沒話題了,這樣就比較難。

3. 社群內一定會存在有強關係的若干的小群體

比如一個1000人社群,裡面肯定有3、5人形成的小群體,他們之間的關係一定比另外995人要強。

4. 組織分工、規章制度

社群內一定有組織分工,規章制度(加入/退出/處罰等),包括官方運營人員和積極會員;但不能有階層,誰比誰高貴,否則會破壞社群的公平性。

5. 情感連接

成功的社群最開始建立的是群員的物理連接,未來一定是情感連接。

這5點可以作為運營社群時不斷調整的方向,一點點的去打造完善。


關注“三壽頻道”回覆“目錄”二字,更多營銷思維學習音頻~


晏濤


以我本人的社群舉例。

1、核心群

社群剛出來的時候,一直有人說社群是去中心化的,其實這純粹扯淡吶,一開始我也很傻很天真的認為是這樣,我就發動所有的粉絲參與,但是很快就發現打醬油的很多,有人就會覺得我在裡面付出,我又沒錢賺的,還有人覺得這個社群是你的,為什麼我要付出,之前也找了一些老師合作,但是很多人沒把社群當作自己的事情。

所以,談到社群,還是要有一點情懷的,社群經濟絕對潛力很大,但是一開始沒那麼容易看到結果,需要有一點公益的心態,需要一點點的情懷,我本人創立夢享學院的初衷就是,幫助999999人實現夢想,聽起來好像很虛,但是為了這件事情,我已經做了三年了,而且會當作畢生的夢想去做。

談到核心,就是你要在情懷的基礎上,找到核心的匹配的人,記住,一定是找到對路合適的人。

我也是混沌大學的會員,最近他們在杭州找班委會,發現我們的觀點比較一致,我們都是在找合適的人。

首先是信念層面,價值觀匹配。

其次是意願層面,時間上允許,能夠一直參與。

再次是能力層面,可以擔當社群的一些重要工作,而且還能在參與過程中,可以實現變現和賺錢,這樣就能長久下去。

最終我們形成了核心群,有12位副院長,副院長招募會員的利益,百分百分配出去。

2、講師群

社群的內容,決定了社群能夠走多遠。

所以,我一直在夢享學院社群,打造21天講師訓,這個21天堪稱魔鬼式訓練,現在我們培養了150多位講師,內部很多課程的分享,都是由這些金牌講師擔任。

3、細分群

為了確保社群的深度互動,我們把社群的會員做了很多細分。

我們有50多個分院。

分院根據不同的人群進行分類,有專門的副院長負責運營。

同時我們的股東會員群,屬於微商的高端圈,裡面全是品牌創始人,團隊領導人,傳統企業家,實力老微商。

4、活動群

根據不同的活動,專門建群。

比如,我們最近在開展的社群變現財富營,為其7天時間,就是專門教你怎麼打造自己的內容,玩轉自媒體,通過社群來變現。

比如,我們的百萬大咖財富營,就是教你怎麼迅速屌絲逆襲,打造個人品牌和人格化IP。

比如瘋賣會,講師訓等。

你會發現一群同頻共振的人在一起,可以碰撞很多有意思的項目。


用戶63140342522


1、將你的用戶進行分類,核心的群友、種子用戶、意見領袖、大咖、熱情人士(積極分子)

2、從新賦予你社群新的職能,將你的用戶按男女、種子用戶、意見領袖、大咖、熱情人士進行調配,均衡化。這樣保障你的社群用戶活躍度。

3、制度化、有序化管理,制定社群喜好推送計劃,不允許群友發不相關的東西,如果發廣告要發給群主統一發送,定期每天發送有用信息。週五下午晚上線下聚會,週一週二業務合作,等等

4、社群運營的核心就是滿足社友的需求目的,建立規範的制度,認可你的方式方法,取得社友的信任。

5、社群邀請上網上有很多裂變的方法都可以用用,一定要目的明確,群垂直專業。


裝飾建材家居研究


現在很多的創業公司都有自己的產品或是品牌的社群,一個社群的生命週期大概有兩年,因為在兩年得時間內我們足以完成商業價值的轉換。而影響社群生命週期的無非就兩個角色:社群的管理者、社群成員。

社群的目的要專一,不然想法多了,群員的收穫褒貶不一,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影響,比如一個學習型的社群裡面摻雜了旅遊、閒聊、產品推廣,那麼這個學習社群的初衷“學習”就會受到影響,那麼這個社群的影響力也就會受到影響,這也就意味著這個社群離消亡不遠了。

今天我們主要講的就是到底是什麼扼殺了社群的發展,從側面來思考。

第一,不夠專一:換句話說沒有一個精準的定位,社群什麼人都可以加入,結果社群裡各式各樣的人都有,魚龍混雜,會造成有閒聊的、學習的、工作的等各類,社群裡的人有大牛有菜鳥,不同層次的人混在一起,恰恰有可能會對那些牛人造成騷擾,這樣就會導致他們的離開,這樣社群漸漸的也就消亡了。所以呢定位是一個需要我們去關注的非常重要的點。

導致群消亡的第二個原因,無首。也就是缺乏有影響力或者熱心的社群負責人以及管理員。群龍無首是是管理中最忌諱的狀態,社群沒有一個有能力的讓大家信服的決策者、管理者這是萬萬不可的。擁有一個值得大家學習,敬佩的領導者,才能吸引更多的成員,將社群不斷壯大。

第三個原因,社群專制化管理,有的社群為了管理,往往制定了嚴格的群規,但是越是嚴格的群規就越容易帶來爭議。因為有很多人不喜歡有太多的約束,所以強調名義的組織紀律比強調個人權利的社群壽命更長。社群本來就是一個大家交流的平臺,相互促進合作才會讓社群更和諧發展。

第四個原因就是信息騷擾,信息騷擾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垃圾廣告,第二種就是過度的閒談,因為這個群的用途是分享學習的,一但閒聊的人多了,就會導致很多人會屏蔽這個群或者說直接退出這個群,所以一定程度上這也會導致這個群的消亡。

那麼第五個原因呢,就是缺乏固定的活動形式,一個群想要做得有聲有色必須要有定期的活動,這才會不讓成員感到無聊和乏味。社群要勇於創新,多組織一些線上線下的活動,拉近社群員和管理者之間的距離,這樣彼此才會更熟悉,更好的學習和成長。

第六個原因是價值蒸發,當新的社群成員不斷地湧入,群中有價值的成員會發現群成員平均的價值水平的降低,覺得自己待在這已經沒有意義了,所以他們就會選擇離開。這批成員的離開進一步的就降低了群的價值,於是惡性的循環就開始了越來越多的高價值的成員選擇離開,真的有一天會淪陷成為一個平庸的社群。

第七個原因是成就,成員總是那麼幾個人也就失去了新鮮感沒有新的活力。所以在這個時候需要有吸引力的東西給群員一些新鮮感,可以是設置群等銜,在設計一些活動、話題討論、活動,讓群員去挑戰去參與,對群貢獻越多等銜級別越高,會使群員有一種成就感。

所以這就需要我們在建社群的時候,至少應該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要設計一個在社群生命週期結束之前就能完成營銷的產品。

我們普通人加入群的動機有很多,賣貨、為了擴展人脈,在達到這些目的之後,這個群的存在對於它們已經沒有意義可言。

第二,想一起成長,打造品牌社群

社群是新世紀能夠滿足人成員的某種價值需求,並在滿足需求的過程,當中又能夠給運營人帶來一定的回報,就會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甚至可以形成一個自運營的,自運行的生態

如果你建立社群的目的是要想得到長期的回報,那麼就要設置很長期的需求,因為短暫需求必然造成社群的短暫性。


本才同學


v怎樣讓社群長壽\n在中國網絡上長期泡著的人,恐怕都有過加入某些群的經歷。一開始是激動和興奮的心情,但當懷著良好願望加入一段時間後,卻發現群裡充滿灌水、刷屏、廣告,甚至兩個群友一言不合,變成爭執,憤而退群。而群主也會因各種瑣事糾結,人數還不能太少,少於30人不成群,超過80人就開始熱鬧,超過500人又亂糟糟的不好管,不出半年,大家慢慢不再發言,最終成了一個死群。

一個群走完整個生命週期模型長則6個月,短的甚至只需要1周。

即便是出於商業目的而去主動管理一個社群,在運營非常好的情況下,群也是有生命週期的。

導致社群走向沉寂的,只有兩個原因:

要麼是群主的目的未達成而不再維護,要麼是群員的需求未滿足而不再活躍。

群是為了滿足人的某種需求而建立的,調查發現,所有的群無非是基於這六種理由建立的。

加群的動機\n生活的需要\t吃飯、聚會、旅遊需要臨時一個圈子

聯絡的需要\t同事、老鄉、同學、家長保持互相聯繫

工作的需要\t對內信息通報,對外客戶服務\n交友的需要\t同行、同好、同城等

學習的需要\t尋求比自己更專業的人的幫助

宣傳的需要\t加入是為了宣傳自己公司的產品或服務

在這六種群中,基於組織關係或同學、老鄉關係的群也許是維繫時間最長的,但這種群未必能保持活躍度。能夠長期保持活躍度的群要麼是有共同興趣的交友群,要麼是有共同成長的學習群。

案例:比如華科的點團隊,每一個曾經加入團隊的正式隊員,包括團隊的顧問都會加入一個QQ群,繼續保留自己在團隊的編號,老隊員可以通過群尋找合適的新隊員一起創業,新隊員也可以繼續向老隊員和顧問請教各種問題。由於團隊有共同的文化和價值觀,QQ群內部一直充滿了積極的溝通能量。\n假如我們做商業化運營,就一定要認識清楚,我們能為別人提供的價值是什麼?\n比方說微信群,你什麼都不用做,只要堅持發紅包,就有人打死也不走。但是隻出不進討好用戶的做法未必合適。

那麼建立一個群,你的定位到底是學習群還是交友群?為什麼你的定位能吸引目標人群加入?

這其實是個大問題。\n很多人建立一個群,開始想法很多,比如交友交換資源,一起共同成長進步等。但是如果一個群想法太多,其實運營就會變味。

所以,在建群初期,就要深入思考一個問題:對於群員而言,加入一個群會得到怎樣的回報?因為人類是趨利的,他要計算自己的付出(比如時間成本)與回報是否平衡。 \n

有的群大家會覺得收穫很少,既不能收穫人脈,也不能學到乾貨,乾脆退出。有的群大家會覺得收穫一半一半,能學到一些東西,但是也要忍受很多刷屏騷擾,分散工作注意力。

有的群大家會覺得收穫很大,這種收穫有的是一次性點破思維的侷限,有的是認識了一個好朋友,有的是通過持續分享獲得了成長,特別是收穫成長的人會覺得自己找到了歸屬感。

顯然能夠長期做到讓大家感到收穫很大並不容易,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腦力,所以才有了社群大多短命的結果。

這也給了我們兩個啟發:

1.不要過度投入,群走到生命週期尾聲了,不騷擾別人就是美德。

2.要設計一個在群生命週期結束前就能完成營銷的產品。

如果一個社群的存在,既能夠滿足成員的某種價值需求,並在滿足需求的過程中,又能夠給運營人帶來一定的回報,就會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甚至可以形成自運行的生態。

從以上的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想要得到長期的回報,那麼就得設置長期的需求。這也是為什麼大多高頻重複使用類產品的社群存活時間要比興趣社群的長,米粉群比羅輯思維的得分要高。

在這裡我舉一個例子:喬布簡歷。\n\n這是一款專業的簡歷製作工具,能夠幫助用戶快速製作出一份專業簡歷,另外提供優質模板和百餘個工作崗位,幫助求職者做好入職準備。

自我總結如下:\n\n1、群對象定位

2、會引導新成員修改群名片

3、活躍用戶單獨拉群,溝通看法,有效反饋

4、1周1次分享,每日干貨鏈接刷存在感\n5、職場分享:

(1)每週邀請一位嘉賓,給群內的小夥伴帶來一場關於職場的分享。

(2)分享時間:每週日晚上8:30~10:00。

(3)分享方式:群內文字分享,分為嘉賓分享和群內答疑兩個環節。

(4)嘉賓邀請策略:首先邀請公司內部相關人士,如我們的CEO、CFO等;其次,邀請我們一直以來都有相關合作或比較熟悉的嘉賓,如@秋葉大叔、美團的某產品經理;接下來,我們還會邀請跟我們用戶群體重合的相關企業或個人嘉賓。同時,我們也注重群內的資源挖掘,引導一些群內的優秀小夥伴來做分享,如阿里的某產品經理。

(5)分享預告:先在職場分享交流群提前兩天發佈群公告,我們在公告中也引導群內用戶把相關通知分享給他們身邊的人;同時,我們也通過其他QQ群、微博、微信等多渠道發出分享預告,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我們的QQ群。

(6)分享總結。分享結束以後,我們會把分享的內容總結上傳群文件,同步發到微博、微信以及官方小組。\n從以上表述來看,運營人做得非常認真,維護得也非常用心,但是這樣的社群卻存在一個重大的風險,是什麼呢?

當下找工作的我覺得這個社群真好,可以幫我做簡歷,更能順利地求職,關於簡歷與求職是當下我最大的需求,我可以每天泡在裡面收穫價值。但是請問,找到工作之後呢?

社群的第一要素是“同好”。請問誰有常年做簡歷的愛好?\n一旦順利入職,工作穩定下來,你還願意每天在群裡聊簡歷的話題嗎?還會每週期待分享嗎?結果勢必是先沉默,後屏蔽,甚至退群。

所以需求的短暫性勢必造成社群的短暫性。\n再以秋葉的職場技能課程為例,這個課程包括OFFICE辦公三件套、職場技能,涵蓋求職→面試→職場工具技能→理財→移動辦公,是3~5年的職場技能培養,圍繞一個人3~5年的職場成長技能,那麼這個社群的存在就是有長期意義的。

可以看出,對於社群的成敗來說,方法、模式固然重要,但前提是你得有一個基於長期需求的社群定位。

v社群短命的七宗罪

l失焦是導致群消亡的第一個原因,也就是缺乏一個明確而長久的定位。

很多群成立後往往快速拉入很多人,結果偏離了群主最初建群的目的,整個群因為缺乏共同的話題和活動連接,就變成了一個灌水群。沒有人經常分享有價值的話題,時間長了群員就失望了,既然成為了工作的騷擾,不如退群,等待下一次衝動再入新群,如是循環。

如果在入群前群員能夠告訴別人加入這個群的價值和交流機制,對群的生命力反而更好,但是現狀是大量的人花費大量的時間把自己認識的人納入一個群,但對於群的主題、定位、分享機制都沒有通盤考慮,還真的以為有去中心化自組織奇蹟呢?

沒有定位的一個表現就是什麼人都可以入群,結果一個群裡既有大牛又有新手,把不同層次的人混在一起,認為這是所謂去中心化自組織,殊不知這恰恰是把牛人給騷擾走的最佳方法。\n事先通盤考慮過群的主題、定位、分享機制的群壽命更長,灌水群必死。 \n

l無首是導致群消亡的第二個原因,也就是缺乏有影響力或熱心的群主或群管。\n在這裡要特別區分一下“去中心化”的概念,很多人覺得一個社群有領袖、有管理、有規矩就是違背“去中心化”的宗旨,這是一個誤解。

所謂去中心化,更重要的理解是指內容、信息不再是由專人或特定人群所產生,而是由全體成員共同參與、共同創造的結果,與為了讓參與更積極、溝通更暢通、結果更多元進行的管理和有人維護並不衝突。\n定位再準的群,沒有人主動管理和維護,也是無法持續運營的,不可能完全自組織,只能解釋為中心碎片化,組織網絡化。為了便於管理,群主或群管理員都是最佳的選擇。

l第三個原因是群主個性過於強勢。\n一個群的群規形成,最好是經過群員的討論,並達成一致後,才容易得到遵守,如果群主要推出強勢群規,那麼群主就必須比群員影響力等級高一個數量級,這樣才能獲得遵守群規的心理優勢。 \n

l第四個原因是騷擾。騷擾有兩種。\n一種是垃圾廣告。另一種是過多的閒扯灌水。一個超過200人的群,一人說一句你也得看半天,如果正在工作或是學習,群消息在不斷閃爍,經常打斷一個人正常的生活和學習節奏,時間久了也會讓很多人選擇屏蔽。所以如果一個群的人數過多,要選擇一定的禁言措施,比如工作時間群內不聊天,晚上和節假日隨意,這樣就會改善很多。

l第五個原因是群缺乏固定的活動形式。\n最受群歡迎的活動形式應該是定期分享模式。一種常見的組織方式就是由群主提前協調群員,規劃每週1~2個主題,邀請不同群員或者外來顧問分享,每次用1~2個小時,在約定的時間邀請群員一起交流討論,聚焦特定主題,這樣就有了“集體創作”的感覺。

l第六個原因是“蒸發”。\n當新成員不斷湧入一個開放聊天群時,群中最有價值的成員會發現,群成員平均價值水平的降低讓自己繼續待在這裡已經沒有意義了,於是他們就會選擇離開。這批成員的離開進一步降低了群的價值,於是惡性循環開始了:越來越多高價值的成員選擇離開,直到有一天這個群徹底淪陷成了一個平庸的聊天群。\n而那些相對封閉的群能更好地應對這種問題。這種封閉群對成員的加入有著極高的要求,一般都是採用邀請制。由於小眾而又封閉,大部分此類群都只是低調地活在大眾的視野之外。

l第七個原因是陳舊,也就是成員總是那麼幾個人,失去了新鮮感。\n上一個“蒸發”讓我們知道了新成員帶來的副作用,但是如果一個群的成員長期沒有更新,那麼這也可能是群走向死亡的開始,任何組織都需要經常換血,沒有新血注入,群往往會沉寂。\n因為新人的進入會給群帶來新的衝擊力,也會帶來新的活力。那怎麼兼顧這兩者之間的平衡呢?根據我們的經驗,一個群在入群階段設置的篩選和挑戰門檻越高,這個群加入後流失率反而越低。比如,有的群要求必須付費才能進入學習,反而群員更願意遵守規則,維護學習秩序。\n另外,還有一個秘密就是,經常加入一些美女和萌妹子的群,一般活躍度都低不了,而且會吸引很多人慕名而來。如果你有美女資源,可以讓她們幫你把社群更好地帶動起來。

v社群活躍的兩種管理模式\n圍繞這些群角色,基本上只有兩種群管理模式:

一種是基於社交群的環形結構,一種是基於學習群的金字塔結構。\n在環形結構中,每一次群交流,每個人的身份可以互相變化和影響,但是一個群裡面必須至少存在一個活躍的靈魂人物,他可能身兼思考者、組織者等多個身份,如果一個群擁有2~3個活躍的思考者,那麼這個群不但生命力很強,而且會碰撞出很多火花。

社交群環形結構靠活躍分子激活!

而與之相反的是,在金字塔結構中,一定有一個高影響力人物,然後發展一些組織者幫助管理群,群員基本上都是追隨影響力人物進來學習的,所以在群裡必須制定嚴格的群規,否則如果每個學員都直接和影響力人物溝通的話,影響力人物就無法進行任何有效的通訊。

所以在這種學習群裡,最可能的模式是影響力人物進行定期分享模式,由組織者進行日常的群管理。\n兩種類型都少不了群規,因為無規矩不成方圓,比如一些圍觀者有時候因為種種動機想在群裡發各種軟性廣告,也會因為觸犯群規變成挑戰者,如果群組織者缺乏疏導技巧,一些同情圍觀者的群員會以退群的方式表示用腳投票,這會給群的生命力帶來損害。

v群越大越好嗎?

如果定位是學習分享群,在有能力管理的情況下,群的規模越大越好。這樣高影響力的人一次分享可以輻射更多的人,但是這種群在線分享如何解決學員參與就會變成一個大挑戰。\n金字塔群還有一個變形,就是成立一個核心管理群,規模不大,但是這個管理群每個人都去維護一個小群,形成一個群的遞歸金字塔管理模式。

但是環形結構的社交群不可能具有太大的規模。

以微信為例,現在有500人群、200人群和40人群。

第一,微信群的產品邏輯就決定了群員進入關係是相對平等的,在一個平等的社區裡面,形成一個金字塔結構的難度是非常大的,如果群主時刻表現出高人一等的存在感,群員會選擇變成挑戰者或者直接退出。

第二,管理學也告訴我們對於一個鬆散型組織,26~36是一個小型自組織形態最佳的規模。傳統管理理論上建議一個人可以直接管理人數最好是7個,不要超過9個,作為一個小團隊也不要超過36人。\n所以為了將群規模在擴大的過程中,將損失降到最低,有這樣幾個建議:第一,加人要有節奏,不要一股腦引入太多。第二,加人要有門檻,得來不易才懂得珍惜。第三,加入要守群規,正是無規矩不成社群。第四,老人要帶新人,將社群文化進行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