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在廣西北海城市中心買1998年的二手房,還有增值空間嗎?

風雲風雨1



房子太老了,另外,為什麼不選擇大城市去增值,選這麼一個交通一般的城市呢?


購房談增值,有時候要有一些標準,盲目的談增值是沒有意義的,記得前些日子一對上海的佛老夫妻,來到了北海,他在這邊有一套房子,裝修好了一直沒住,當時買的時候,還找了關係,買的頂層,有樓層差,老兩口算了一下,虧大發了,因為這是9年前買的房子;


到現在,沒有漲了一分錢,如果現在賣了,還在虧錢,這是什麼意思呢?


買的時候70多平米,4900一平米,裝修花了10萬多一點,算了一下總共,加上交房的費用,接近50萬了,應該是48萬多,現在沒賣多少錢,49萬有人看房,10年了意思是漲了10萬塊錢,10年前的裝修可以化整為零了,就這麼投資了50萬,在北海買了一套房,想的增值;


漲價了嗎,漲了,每平米漲價了1000多塊錢,關鍵的是現在在北海買房,很多樓盤沒有樓層差,他那時候有樓層差,等於買貴了,還找的關係,戰友的戰友是那裡的老闆,被忽悠了?


沒有被忽悠,那時候確實是這個價格,現在呢?


原來這個小區打造得非常好,也是高逼格,綠化,管理都非常棒,但是現在好像下降了,從一點就可以看出來,原來在小區可以臨時停車3小時,後來縮短為1.5小時,現在呢,30分鐘!


一個開發商的心眼都變小了,還能管理出來什麼好的品質房子呢?


這也是為什麼上海兩口子絕對虧了的一個理由,心裡很是不爽,不舒服,就想找點理由賣了;


但是又有點尷尬,買了就等一虧了,如果當時在上海買一套房子,甚至在郊區,現在也是增值幾百萬的結果,這裡說明一個什麼問題呢?


一是投資一定要選擇儘量大的城市,增至一定會更好,因為有人口優勢,越是限購,代表供給越是不足,那就越要購買,大城市一定有更加強大的增值潛力,大城市限購或者購買不起,那就選擇大城市的周邊地區;


二是增值強的房子,一定是品牌的樓盤,人口居住層次越高的房子,越具備增值潛力,這也就說明了另外一個問題,購房增值也是一個高成本,高逼格,高格局的一個事情;


阿永哥點評:


一是二手房超過20的房齡,就不再具備投資的價值了,包括建造格局,內部的水電都能面臨著換新的需求,年限上也不再有優勢,另外,銀行也會拒絕按揭,一旦全款,就容易砸到自己手裡!


二是增值的房子,選擇城市,一定要選擇大城市,選擇品牌開發商的品牌樓盤,價格會過濾居住人群的品質,高品質就是高素質,一定是成正比的,高素質的人,價值就更高,那買了這樣的房子,會是一個良性循環,哪怕是房地產的黑色冬天來了,這類房子依然強勁,有人接手;


關於房子還有什麼其他的疑問,可以隨時搜索關注公眾號[樂福居],我會直言不諱,有問必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