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孩子在叛逆期到底該如何教育?

孕期知識一點通


家長的教育方式對孩子起到很重要的影響,而且受影響的時間也是最長的,甚至會伴其一生,影響到孩子的未來。

對於叛逆期的孩子,家長的教育是要十分注意的,這個時期的孩子心裡上是較敏感的,家長不注意的一些行為或是錯誤的教育方式會對這個階段的孩子造成很大影響。所以要進行正確的疏導。

1、孩子處於叛逆階段時,會比較敏感,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和他們心平氣和的交流,不可對他們吼,要試著和他們交朋友,這樣才能更好的瞭解他們心裡的想法,及時發現問題,進行正確的引導,教育,避免問題發展的更嚴重。

2、要信任孩子,相信他們可以做好在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情,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做,不要過多的去幹涉他們,只要起到引導、監督作用就可以,這樣不僅鍛鍊他們的處理事情的能力,還讓他們感受到家長對他們的信任和肯定,令他們提高自信心。

3、給孩子屬於他們的空間,不要總想幹涉孩子的事情,窺探他們的隱私,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小秘密,他們需要有獨立的空間,不喜歡完全的將自己暴露在別人面前,所以家長不要對孩子的隱私好奇,尤其是偷看他們的日記等,若被他們發現,會令他們憤怒,覺得自己不被尊重,會造成反抗、排斥的心裡,不利健康成長。

4、叛逆期的孩子,不喜歡被束縛,希望自由,總想擺脫家長的監護,覺得自己不是小孩子了,什麼事情都想自己作主。這個時期的孩子,家長不可太過強迫孩子做他們不願去做的事情,這樣不僅達不到目的反而會導致孩子更加的反感甚至抵抗,時間長了,就成了叛逆少年,家長要時刻留意孩子的言行,用引導的方式去教育孩子,而不是強迫他們。指引他們正確的做法讓他們自己去完成。


決勝網


叛逆期的孩子,一直以來都讓父母很頭疼 ,其實,也會讓老師很頭疼。

我是一名初中老師,班裡孩子正好處於青春期,家裡、學校都不安寧。家長覺得孩子在家裡鬧騰、折磨人,殊不知,在學校也是一樣的。

但是,學生畢竟是學生,叛逆期也是每個孩子必經的階段,再叛逆的學生,也是有突破口的。

在尋找具體對策之前,我們不妨想想,孩子為什麼會叛逆?

孩子叛逆,往往是獨立自主意識萌發的開始,叛逆階段的孩子,會特別想掙脫家長、老師的嚴厲管束,這個時期,家長、老師管得越嚴,限制的越死,孩子的叛逆強度越高。

瞭解到孩子這樣的心理,家長、老師可以有哪些行動呢?

一是,給孩子創造一個溫暖的成長環境

同樣是叛逆期的孩子,有的小孩叛逆程度並不嚴重,也不會影響到他的學習、交流、成長,但有的孩子卻不一樣,叛逆的程度非常厲害,越是權威,他越要挑戰,跟家長關係很緊張,跟老師、同學的關係同樣也很緊張。深入觀察,會發現這類孩子,他的成長環境並不是多和諧。

我以前班裡有個女生,是讓學校都感到頭疼的學生,十二三歲的女孩子,張口就是髒話,在各個老師的課堂上搗亂,給老師“下馬威”,和同學關係也很糟糕,任憑老師多次教育,仍然難有改變。後來,多次和她家長溝通,甚至家訪以及和孩子談心,我才知道這個孩子的生存環境,太缺少關注與愛了。爸爸媽媽一心想要小弟弟,對她非常忽視,平時教育她的時候,也是沒有多少耐心,非打即罵,就是想讓她聽話,慢慢地,這個女生,就和父母對著幹,到後來就是和老師,和同學對著幹。

所以,孩子的叛逆程度,和家庭脫不了關係。一個在充滿愛與理解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就是再有自我意識,也不會叛逆到讓人頭疼。

不管孩子在不在叛逆期,對孩子最好的教育,都是讓他學會關愛,學會愛自己,愛別人。懂得愛的孩子,不會太叛逆。

二是,信任尊重,做孩子的朋友

越是得不到家長信任尊重的孩子,越是叛逆。

在熱播劇《小歡喜》中,有三對母子相處方式,其中,最讓人壓抑的是宋倩和喬英子這對母女。女兒喬英子,學習好,有理想,也很獨立,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孩子,但是她的媽媽卻很少認同她,剝奪她的正常娛樂時間,不認可她的學習成績,阻止她追尋夢想,對女兒缺少信任與尊重,以至於喬英子崩潰、生病。

對比宋倩和喬英子,劇中另外一對母子卻讓人開心、釋然。就是劉靜和季楊楊。劉靜在劇中定位是“空降父母”,多年不在孩子身邊,高考來到孩子身邊,卻能在短時間內俘獲孩子的心,讓原本叛逆、排斥她的兒子,跟她越走越近。這些改變,跟她對孩子的信任、尊重密切相關。她支持兒子的想法,鼓勵兒子去追尋夢想,是完美媽媽的典範。

所以,想要教育叛逆期的孩子,首先等讓孩子能接受自己才行,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都要先尊重孩子,像朋友一樣,尊重他們的想法,尊重他們的夢想,哪怕有些不切實際,也不要潑冷水。

接受孩子的叛逆,不排斥,就像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一樣,給孩子一定的自由、信任與愛,相信很多難題都會迎刃而解。


文瀾育兒


叛逆期有幾個階段,我家有兩個孩子,一個女孩18歲,一個男孩7歲,都在叛逆期。我是一個學習心理學快3年已到中年的母親,分享一下對兩個孩子的引導。

先說一下我女兒,她是高三的學生,成績很一般。我作為她的媽媽很多時候是焦慮的,使出十八般武藝想她好好學習,還擔心她談戀愛,天天給她講道理,我們母女關係並不好,成績也依舊不好。

後來我信任她(內心沒把握,強撐著信任她),她也很感謝媽媽的信任。尊重、包容、愛她,慢慢減少了批評指責,試著控制自己的情緒,看不下去就走開,不再去嘮叨。經常表達我對她的愛,看到她的優點就告訴她。我對她曾經的傷害真誠的表達我的歉意,說出來後我忍著想哭的衝動,閨女也很感動。閨女學習上比以前努力了,也很關心我和她爸爸、弟弟,也會愛和感恩的孩子。

再說一下兒子,他上一年級,正是調皮搗蛋的時候,他覺得自己超級厲害,想當班長,想考第一名。兒子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也是他最好的朋友),他還是我的小周老師,他是快樂的、陽光的、自由的的天使。他做著他自己喜歡的事成長著,我陪伴在他身邊,我們不吝嗇的表達著對對方的愛。他沒有叛逆期,他生命裡的陽光和愛帶走了所有的叛逆。

叛逆期是父母的教養出現了錯誤,閨女在叛逆期,是我沒有做好媽媽,兒子不叛逆是因為他有一個愛學習的媽媽。



王雲育兒育己



之前看過真心爸媽寫的一篇文章,說得是孩子沒有叛逆期,我覺得說得非常有道理。

首先孩子越來越大,他們也就越獨立,自我意識越強。然而家長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總覺得孩子不像以前那麼聽話了,而且有什麼事也不跟大人說了。第二,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卻沒有成長,總覺得孩子還是那個襁褓中的嬰孩,孩子一切都應該在他們手裡掌控著。

之前我一個親戚跟我訴苦說自己家孩子進入叛逆期了,越來越不聽話,有什麼事情也不跟她說了。有一次孩子不想上輔導班逃課了,為此還把孩子打了一頓。處於初中時期的孩子,他們的自主性更強了,會根據自己的需求做出一些判斷和選擇,甚至有時候是錯誤的。對於這個時期的孩子,家長應該和孩子一起成長,多跟孩子以朋友的身份溝通。接受孩子意識上的獨立,允許孩子犯錯,但要幫助孩子及時糾錯。

不要跟孩子動手,也不要天天對著孩子發牢騷,說孩子不聽話這類的,這樣做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叛逆。


養育寶貝計劃


怎樣算叛逆,其實我也不知道,我從小到大沒有過叛逆,我親生父母在我生下不到三個月就送人了,因為從小就知道自己是父母抱來的,所以覺得虧欠養父母太多,就一直以乖乖女的模式成長著。雖然自己沒叛逆期,但是生個兒子把我沒經歷過的叛逆都演繹了一遍。上幼兒園的時候跟老師吵過架跟司機打過架,上小學了天天作業不寫考試不考上課還各種搗亂,和老師商量著各種對策軟硬兼施賞罰分明樣樣不起作用,帶去看心理醫生說現在還小沒有自制力看了也沒什麼效果,真的好無助。各路大神可有良策賜教賜教


原裝進口生活館


叛逆期的孩子怎麼教育?我想是很多家庭面對的問題吧,孩子的叛逆,父母的無助。對於從孩子叛逆期過來的我,想對家長說,在孩子叛逆期一定要有耐心,耐心對待孩子出現的各種問題,要忍住,忍住不發脾氣,不打罵孩子。特別是青春期叛逆的孩子,要有足夠的耐心去引導孩子,兒子從初中開始叛逆,逃課,上網吧,打群架,那時候的我就沒有耐心,不會引導孩子,我幾乎天天出去找孩子,在網吧找到就會爭吵,越這樣兒子越覺得他沒面子,越叛逆,什麼事情都和我對著幹,不學習逃課是我不能忍讓的,在學校吸菸,老師讓叫家長,拔了學校的監控器,叫家長,每個星期都會去學校,到後來的停課回家反省,那時的我不會和孩子溝通,打孩子,吼孩子,直到他高二才慢慢好了,至少不再逃課,好好上學了,雖然沒有考到好的大學,但成為了軍人,後來又在部隊上了大學,一次聊天中得知那時自己的暴躁給孩子留下了陰影,對他心靈造成了傷害,雖然我明白那時自己錯了,但給孩子的傷害無法挽回,所以,好好愛孩子吧,哪怕叛逆嚴重,也耐心對待吧,雖然是自己的孩子,可和我們相處的時間少之又少,別讓孩子叛逆期父母不妥的處理方式,成為彼此的傷害,後悔已晚。


東凡媽媽


昨晚我家15歲的孩子持刀與父親對持,因為他期末成績尚好進了重點線,所以要求寒假自己持有手機,父親同意了,可幾天觀察下來發現孩子完全不能自控,沉迷王者榮耀和我的世界連續玩幾個小時,我一直反對父親的權限放的太寬,今天也是因為同意他玩的時間到了(1小時),我們催促了幾次他也不肯收手,然後我說要關閉網絡,他威脅說如果關了那就把手機帶去外面玩,他父親頓時火起,狠狠的兇他,於是他就拿把菜刀站在廚房門口與父親對持,雖然只是一兩分鐘的事情,可風馳電掣之間矛盾處理不到位就會家毀人亡……事後我問他為什麼拿刀,他說是想增加氣勢,覺得這樣就可以不怕父親……我與他分析了玩王者後出現的種種後果,想收回手機可他還是執意不肯,於是我要他帶上寒假作業到一幢新房裡獨住,那裡的網絡和電視24小時開放,希望他能自醒,明白遊戲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see you


先說一下我女兒,她是高三的學生,成績很一般。我作為她的媽媽很多時候是焦慮的,使出十八般武藝想她好好學習,還擔心她談戀愛,天天給她講道理,我們母女關係並不好,成績也依舊不好。

後來我信任她(內心沒把握,強撐著信任她),她也很感謝媽媽的信任。尊重、包容、愛她,慢慢減少了批評指責,試著控制自己的情緒,看不下去就走開,不再去嘮叨。經常表達我對她的愛,看到她的優點就告訴她。我對她曾經的傷害真誠的表達我的歉意,說出來後我忍著想哭的衝動,閨女也很感動。閨女學習上比以前努力了,也很關心我和她爸爸、弟弟,也會愛和感恩的孩子。

再說一下兒子,他上一年級,正是調皮搗蛋的時候,他覺得自己超級厲害,想當班長,想考第一名。兒子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也是他最好的朋友),他還是我的小周老師,他是快樂的、陽光的、自由的的天使。他做著他自己喜歡的事成長著,我陪伴在他身邊,我們不吝嗇的表達著對對方的愛。他沒有叛逆期,他生命裡的陽光和愛帶走了所有的叛逆。

第一,說反話。

比如,你想讓孩子寫日記。你說:兒子,你去寫日記吧,別看手機了。他第一反應就是“不”。

一般這種情況孩子已經對你的言語產生了厭煩感,所以你這種說話方式,肯定遭到拒絕。這時你的對策是反著說。你應該說:兒子,你先去把日記寫完,再看上十分鐘動畫片。一般他會很爽快的答應。甚至每天自己主動寫完日記,拿著日記本高興地過來炫耀:媽媽,我日記寫完了,能看十分鐘動畫片嗎?

第二,多鼓勵,少批評。

比如,下班回到家,姥爺告狀:老師說讓你媽媽給你補補數學,才考87分。兒子:沒有!老師沒說!我沒說話,看著兒子。兒子又說:媽媽,我數學能跟得上,不用補。我點點頭,肯定地說:對,是的,不用補,他平時數學挺好的,只是這次粗心沒檢查,下次就不會了,媽媽相信你。兒子滿意地跟姥爺做了個鬼臉去看書了。


貓熊帶你玩出專注力


看到這個問題很自然想到了自己的青春期,好像十三四歲的年紀是心理最容易產生逆反的時段吧,上世紀九十年代我上初中,非常不乖,那時沒有網絡和遊戲,電視劇也不能經常看(因為總會停電),但是我也極其讓父母煩心,像樓主說的一樣,不好好讀書,胡亂花錢,早戀,離家出走……能讓爹媽氣憤崩潰的荒唐事我都做過,甚至很長時間我還一度怨恨他們不理解我的感受,因為沒考上像樣的大學,我爸託人給我找了一份工作,是在一個車間流水線裡包裝白酒,自己開始賺錢以後我發現生活遠比我之前想象的不容易,特別是在接觸了很多人和事以後我就漸漸明白了之前的狀態確實很糟糕,我開始慢慢改變自己,領了工資第一次給爸媽買東西,嘗試著從心裡考慮他們的處境,後悔自己當初的犯渾不爭氣……

如今人到中年自己也有了兩個正處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雖沒有刻意注重過特殊培養但也從不敢停止對他們的基本教導。我們過去總愛以父母之名想當然地要求孩子怎樣怎樣顯然是不對的,特別是當孩子有了自己的判斷意識之後父母就更不能武斷改變他們的想法,我們需要像朋友一樣去理解尊重他們,獲悉他們的意願幫他們尋求合適的解決辦法,共同參與孩子的心理成長,讓他們在現代紛繁嘈雜的電子媒體時代不至於困惑彷徨,能夠始終秉持人性最初的純淨澄明。如果孩子已經有了叛逆傾向,父母只能循循善誘諄諄教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切不可暴躁之下棍棒打罵,要知道孩子永遠是我們的希望,對於未來,我們應該有足夠的耐心和智慧去學習怎樣綢繆!


俏也不爭春929


先說一下我女兒。她的成績很一般,作為家長我很多時候是焦慮的,使出十八般武藝想她好好學習,天天給她講道理,我們的親子關係並不好。

後來我信任她(內心沒把握,強撐著信任她),她也很感謝我的信任。尊重、包容、愛她,慢慢減少了批評指責,試著控制自己的情緒,看不下去就走開,不再去嘮叨。經常表達我對她的愛,看到她的優點就告訴她,對她曾經的傷害真誠表達我的歉意。她學習上比以前努力了,也很關心我和她媽媽、弟弟,成了也會愛和感恩的孩子。

再說一下兒子,他正是調皮搗蛋的時候,他覺得自己超級厲害,想當班長,想考第一名。兒子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也是他最好的朋友),他還是我的小老師,他是快樂的、陽光的、自由的的天使。他做著他自己喜歡的事成長著,我陪伴在他身邊,我們不吝嗇的表達著對對方的愛。他沒有叛逆期,他生命裡的陽光和愛帶走了所有的叛逆。

下面普及一個小知識,講講幼兒叛逆期:

兩到三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稱為“幼兒叛逆期”。特點是喜歡做一些誇張和對抗行為並以此為樂,此時的孩子什麼事情都喜歡自己完成,而不喜歡別人幫助他完成,也不喜歡被指揮、被使喚。

應對方法

1、理解孩子做事的動機及願望

這個時期的孩子有自己嘗試、獨立表現的需求,作為父母應該充分理解並適時滿足孩子的動機和願望。比如孩子非要在沙子裡玩,父母就不要因為怕髒硬把孩子拉回來,而是提供玩沙工具讓孩子盡情地玩。

2、以尊重的態度對待孩子

這時候的父母應改掉自己平時命令和訓斥的口吻,用自己和孩子都能接受的方式,讓孩子自己做出選擇,這樣做可以讓孩子覺得,你非常的尊重他,父母更不可以暴怒不停的喊孩子停止玩的時間,應給他們三分鐘或者五分種的反應時間。

3、適當採取“不理睬”的方式

當孩子沒有道理而又不能滿足他們時,父母不要盲目地進行哄勸,可以採取暫時不理睬的方式,等孩子情緒好轉再慢慢來進行教育。比如孩子一定要購買某樣玩具而無理取鬧時,父母就可以暫時遠離,當孩子明白無論如何哭鬧都無濟於事,他自然會乖乖回到你身邊,回家以後父母就可以慢慢跟孩子講道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