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袁绍帐下八大谋士,四人想着他死,两人是死脑筋,袁绍怎能不败

官渡之战前,袁绍占据冀幽并青四州之地,兵多将广,实力居汉末诸侯首位,却最终被曹操所败,究其原因,手下谋士不和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袁曹开战前,关于怎样对付曹操,袁绍的谋士们展开了一番争论。田丰的意见,打是肯定要打的,但不能急打,要缓打,怎么个缓,己方做好战争准备,仗着地盘大兵多粮多,屯兵前线,与曹操对峙个三年,耗死对方,田丰的这番话得到了沮授的赞同。但是审配不同意这个观点,三年?人生有几个三年,公孙瓒已经被灭了,紧接着当然是打曹操,等个三年,这三年是要看着曹操在中原刷经验升等级吗?曹操已经干死了袁术、吕布,三年后说不定把刘备、张绣、刘表、孙策也全灭了,到时候谁的地盘更大,就难说了。郭图同意审配的意见,两票对两票,袁绍犹豫不决,这时候许攸、荀谌外出回来,袁绍就问这两人的意见,许荀二人都主张马上打。一下子四票对两票了,于是组织上决定了,尽起大军三十万,兵发许都。

袁绍帐下八大谋士,四人想着他死,两人是死脑筋,袁绍怎能不败

相比袁绍谋士们的意见各异,曹操这边的谋士们相当团结,不团结也不行啊,他们还能选择不打吗?所以荀彧荀攸郭嘉程昱的意见很统一,跟袁绍死磕。

袁绍的八大谋士大致可以分成四派。

忠于袁绍派,田丰和沮授,他俩忠于的就是袁绍本人。虽然沮授原先劝韩馥不能把冀州让给袁绍,但效力袁绍后一心一意,最终以死表明对袁绍的忠心。田丰、沮授是袁绍帐下的高智商谋士,但他俩有个共同的毛病,就是不会好好讲话,造成的结果就是他们的建议都正确,但袁绍就是不喜欢听。对曹作战的大方针定下来后,田丰还是服从这个决策的,在刘备遭到曹操进攻,向袁绍求救的时候,田丰向袁绍提议乘机进攻曹操的后方许都,这是一条好计策,表面上看是围魏救赵之计,实际上是田丰根本不在乎刘备死不死的,他就是要拿下许都,把汉献帝搞到手,这是他心心念的事。想不到袁绍因为最喜欢的小儿子生病,不肯出兵,这把田丰气得拿拐杖直敲老袁家地板,大发牢骚。这就是田丰的不对了,你怎么就分不清到底是工作重要还是家人健康重要呢?人家袁绍一个好爸爸照顾孩子错哪里了?你当下属的就不能体谅体谅,你可以主动请缨带兵攻许都嘛,让袁绍给你配个颜良文丑,或者张郃高览也行,何必非要袁绍亲自出马呢!因为没有救援,刘备很快就被打败了,跑到袁绍这里请求发兵攻曹,袁绍应允了,田丰又不合时宜地跑出来对袁绍说,上次让你出兵你要带娃,现在战机错过了,还是别打了,照我原先说的,老老实实和曹操对峙就能赢。袁绍一听就火了,心想这是怪我咯,你田丰在刘备这个外人面前这样说我,我不要脸面的啊!再说了,组织上早就决定了要打,而且是大打,快打,你现在又提不打,你眼里还有没有组织。田丰见袁绍不听自己的意见,作死的劲头一下子上来了,对袁绍喊道;“你不听我的,将出师不利”。袁绍听了更是火冒三丈,你个乌鸦嘴,当场就要把田丰宰了,好在刘备求情,性命留下,班房蹲起。

袁绍帐下八大谋士,四人想着他死,两人是死脑筋,袁绍怎能不败

沮授讲话方式和田丰基本一样的死脑筋,袁绍派颜良进攻白马,那是给刘备看看自己手下猛将的威力,借此告诉刘备,当年要不是颜良没在,斩华雄的风头轮不到你家关羽。结果沮授完全没猜透袁绍的小心思,又是当着外人刘备的面对袁绍说,颜良这个人性格狭隘,不能独自带兵,气得袁绍大骂沮授,你懂个啥子!之后沮授提的建议袁绍基本不会听,因为他提的基本还是田丰那一套,明知道主公断不会接受持久战的建议,他也不做大的改动。田丰和沮授最后死的都很不值,他们忠心耿耿,可就是脑筋太直,讲话完全不顾袁绍喜不喜欢听,这真是不得其主啊!

忠于袁尚派,审配和逄纪,二人才智可与田丰、沮授相提并论,统军之能更有过之,但大局观不如,只知已方势大,不知曹操兵精。二人虽忠于袁绍,却更忠于袁尚,总想着把其他几个谋士斗死,审配在袁曹两军对峙时将许攸家人全部下狱,虽然有许攸子侄犯法这样的理由,但未必没有私心,何况在这种关键时期做这样的事,未免不合时宜。逄纪也是如此,袁绍兵败后悔不听田丰之言时,逄纪造谣田丰取笑袁绍,直接导致田丰被杀。这两人真可谓内斗行家。

忠于袁潭派,郭图和辛评,二人是审配、逄纪的死对头,各为其主,是直接竞争的关系。郭图辅佐袁绍基本上没有出过一条正确的计策,先是反对奉天子以令诸侯,让曹操捡了便宜,又在官渡之战中谗言陷害沮授,后在乌巢被袭后判断错形势,不救乌巢,反令张郃高览攻击曹营,受挫后又诬陷张高二人,导致二人投降曹操。但袁绍偏偏喜欢听郭图的话,因为郭图善于察言观色,说话好听,句句入袁绍的耳。辛评相对低调很多,下场很惨,全家老少被杀。

袁绍和曹操是发小,两人年纪应该相仿,官渡时两人身体应该都还行,可袁绍这边已经有四个谋士站好了队,就等着老袁死了扶新主接班,袁绍摊上这四个家伙,也真是倒了血霉了。反观曹操这边,应该还没什么人在曹丕曹植中站队吧。

袁绍帐下八大谋士,四人想着他死,两人是死脑筋,袁绍怎能不败

最后一派,忠于自己派,许攸和荀谌。许攸原本也是忠于袁绍,但被审配一搞,已经不得袁绍信任了,加上自己家人身陷囹吾,他在袁绍这边没有了立足之地,不过他可不会像沮授那样以死明志,而是果断地投了曹操。而那个荀谌,自己兄弟荀彧在曹操那里那是什么样的地位,大侄子荀攸又是曹操谋主,袁绍一败,投曹那是顺理成章的事,虽然不见史料记载荀谌是否投曹,但他的儿子和曹丕那种哥俩好的交情说明了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