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怎麼樣培養“英語思維”?

Belanov


學英語,從英語的思維學起,當然是很高級的。一門語言最精髓之處,就在於它的思維。

作為一名中學英語老師,當年我們學英語的時候,吃了許多苦,走了許多彎路,就是因為上升到英語思維的高度。如今的很多英語學習者,學了多年的英語,卻不會開口說話,更談不上自如交流,歸其主要原因,也是英語思維的問題。

大多數同學在交流的時候,總是想一句漢語,翻譯成英語,然後才可交流。本來,英語的語速就快,是漢語的兩倍到三倍,中國人說英語老是覺得跟不上,就這個原因。如果再把漢語放在你和英語之間,那就更難說。聽一句英語,總想翻譯成漢語才能明白,也是犯了同樣的錯誤。這是在用漢語思考問題,也叫做漢語思維。

那麼,如何用英語思考問題,培養英語思維呢?

第一、要想學好英語,必須去除漢語這個中間環節。

先舉一個單詞的例子,曾經有一個單詞記憶法是這樣的:pest=拍死它=害蟲。這樣記單詞會有什麼結果呢?你看到或聽到pest以後,先要轉化成“拍死它”,然後再變成漢語“害蟲”,然後才能知道“害蟲”是什麼,經過了三次轉化,這就是增加思維和英語之間的中間環節的壞處。而美國人會直接理解pest。

第二、思維要轉換為圖像。

語言是世界的反映,人腦中圖像的存在,先於文字的存在。人是通過圖像來思考的,也就是說,腦子裡沒有文字,只有心理圖像。比如想吃香蕉的時候,你腦子裡浮現的不是“香蕉”這兩個字,而是一副香蕉圖畫。看一看嬰兒面對香蕉時的表現,和香蕉之間的關係,你就會明白,在掌握一種文字之前,腦子裡是不會出現文字的。嬰兒都有思維。當他想吃的時候,他不會說,但是他腦子裡已經有這個事物的圖像了。慢慢地,當他聽到多次“香蕉”的發音,每次都和他的這個心理圖像相吻合,於是,他就把這個聲音和這個思維對等了。而美國小孩會把banana 和那個圖像對等一樣。

第三、能直接把心理圖像和英語對應起來的時候,就是英語思維。

比如你想買一支筆,你腦子裡呈現的是文具店裡買筆的場景,那麼就直接表達 I want buy a pen.從漢語的角度,有的同學會說這個句子語法不對,沒錯,但是很多外國人說話都是這樣,他們才不會管什麼第三人稱單數,什麼時態,什麼不定式,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說話,表達清楚就可以了。

當然,只要我們學習過英語,我們會很自然的說出:I want to buy a pen. 這是為什麼呢?這就是你的語感,就是你的肌肉記住了。

你的嘴巴會自動選擇最正確的說法。當英語思維碰上英語肌肉,這才是真正的英語學習之道。用腦子裡的情境和英語讀音對等,這樣就是會用英語思維了。

這就掌握了英語思維,它將會使你獲得母語一般的自由.在一種廣闊的視角下,連運用都不成問題,僅僅針對考試的題成績,又有什麼難以突破的呢?

以教英語為職業,以從事教育為事業。


風輕雲淡英語課堂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出個小測驗。

如果有個美國朋友這麼反問你說:So you're not in China? 如果你現在確實不在中國,那麼你第一反應怎麼回答?

作為一名曾經的海外市場開拓者,本師兄粗通英、日、葡、西語。因常和各種老外打交道,所以對於所謂的“英語思維”的培養感受頗深。學習一門語言,能夠做到用這門語言來進行下意識的思考,已經說明可以登堂入室了。如何培養英語思維呢?竊以為:

一、泛讀泛聽多說

學習一門語言,沒有太多的捷徑。有人統計說做任何事最起碼要有一萬個小時,才能算是專家。這麼算來,即便每天8小時不間斷地學習英語,也需要3年半左右完全掌握。凡夫俗子,為生計所累,不太可能還像正規院校學生一樣;不過,我們依然可以抽出寶貴時間來進行學習。比如坐地鐵聽英文、睡前抽出一個小時看英文原版。積少成多,聚掖成塔,時間長了,必然有所收穫;

二、精聽精讀

在過去的一年半中,本師兄利用睡前一小時,讀了將近20部英文原著。其中有些原著又從頭讀了2-3遍。每次讀的心境、感悟各有不同。沉浸於其中的時候,能深刻地感覺到和作者的對話,參與書中人物的喜怒哀樂。

又選擇其中一本小說,開始聽其英文音頻。聽的時候,與讀的感受又不一樣。目前在聽第二遍的the pillars of the earth,其人物之悲喜、其故事之曲折,讓人沉浸其中;三、還是創造機會多多和英語母語人士交流

這個沒什麼好說的。機會不是想要就能要到的。如果沒有機會怎麼辦?如何開口?那就建議您每天大聲地朗讀半小時,體會並記住文章中一些原汁原味的表達。所以,還是多多利用網上的各種資料,好好學吧。

還是回到前面那個問題。如果您下意識地回答:No, I'm not in China, 而不是yes, I'm not in China. 那麼,恭喜您,您已經有一定的英語思維了。如果有條友對我讀過的書感興趣,可以私信於我,不八戒師兄可以與您共享書單。


不八戒師兄


培養英語思維很簡單,聽和背誦。

聽的時候是直接理解,沒有中文中介,培養英語思維(被動)。

背誦一定要背熟,這是培養主動英語思維的關鍵,因為你背熟了內容,要表達的時候才能直接提取而不是翻譯。

所以,你要做的是,精聽+多聽,讀熟+背熟。

記住:是否具有足夠的熟悉度,是學好英語的關鍵。

易圖記-聲力英語loridic跟你分享。


英語是怎樣練出來的


“英語思維”這個提法缺乏科學性,我是一直在質疑,到底什麼是英語思維。個人覺得,最多隻是語言應用的習慣上的不一樣。但是,在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方面,我們可能確實要落後一些了。畢竟,啟蒙運動不是從中國興起的。還有一個就是,中文好像不要能寫長句,寫出來也是彆彆扭扭的,是不是真的和中文本身的特點有關係,這個憑我的水平真是說不好。但是,中國的白話文,確實受西方的語言影響很大,好多情況不知道是我們在抄襲別人,還是別人在抄襲我們,但是,白話文和文言文相比,確實退步了。雖然胡適用了那個“辦不了”這個例子,確實是很巧妙,但是你看看所有翻譯的英文作品,原著一本書,翻譯成中文好多就變成了兩本甚至三本。巨人的隕落,一變三,戰後歐洲史,一變三。側面就說明了一個問題,白話中文在效率方面已經落後了。再有一個問題,你看現在的語文考試,被弄成啥了?


退休石油工人


出國之前在雅思機構學習英語,閱讀文章總有

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腦子分析單詞句意和邏輯的

速度趕不上眼球掃視的速度. 這就造成一個問

題:讀完了,單詞沒問題.說什 腦子裡一片模

糊. 尤其是細節和邏輯關係. 只好先翻譯成中文

在理解歸納. 對於語言類考試,雅思、託福、

GRE,等等 速度和理解力是必須的. 我的閱讀

老師從剖析.雅思閱讀文章邏輯的角度 做了分

析: 學術嚴謹的文章主題段一般都有三種形

式: 一種是sub by sub,一種是case by

case,一 種是directly case。 sub buy sub就

是細節補充.遞進的說怎麼好. case by caae 就

是舉例論證. directly case就是針對一個case

詳細的說明 起因和結果. 掌握了整體結構. 接

下來就看鏈接詞. 英語中句子與句子直接的邏

輯關係非常強,相 比讀懂每句話,更加重要的

是它們之間的邏輯 關係。 注意信號詞和觀

點: show、indicate、illustrate、

demonstrate、argue、conclude、believe、

suggest、imply、find、claim、assert、

consider、reveal、perceive、however、

but、in fact等等. 我就用這樣分析文章的辦

法,多練習分析 文章. 逐段分析.並且在段落

後,自己寫一句話,總結 文章大意. 這樣基本

上就有了英語思維的.再多運用, 用於寫作和

平時交流中,自然會有心得體會.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