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二战时期的日本大和号战列舰的舰炮威力如何?

晨心花语


二战时期,日海军联合舰队的大和号战列舰,是人类历史上所建造最大的战列舰,舰长263米,型宽38.9米,满载排水量72808吨,安装了3座3联装共9门460毫米舰炮,也是人类历史是最大口径的舰炮。

大和舰的吨位,主炮威力,装甲厚度都超过了同时代所有美英法德意等海军强国的战列舰,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强战列舰,采用45倍径460毫米口径舰炮,炮身重165吨,一座炮塔内3门火炮总重为1720吨。

(大和号战列舰上的3联装460毫米舰炮)

实现了机械化装弹,扬弹速度每发6秒,2分钟内能进行3次齐射,每分钟射速1.8发,每发炮弹重1.5吨,每发炮弹装药量330公斤。

火炮配有三种炮弹,分别为91式460毫米穿甲弹,三式对空弹和高爆弹,3座3联装共9门460毫米舰炮,倘若指向一舷齐射,其后座力达8000吨,发射时冲击波也极强。

(大和舰装备的94式460毫米口径舰炮的炮弹)

大和舰装备的94式460毫米口径主炮是历史上威力最大的舰炮,与美海军依阿华级战列舰配备的406毫米口径50倍径舰炮相比,在穿甲弹重量,炮口初速,射程上均处于优势地位。

总之,大和号战列舰上460毫米的穿甲爆破弹,炮弹得初速超过900米每秒,比现在反舰导弹的爆炸威力都要大,击中甲板会使航母丧失战斗力,一发炮弹都足以使巡洋舰级别的大型水面舰艇遭到重创失去战斗力或沉没,驱逐舰、护卫舰这类中型水面作战舰艇,则一发就直接送进海底了,可舰460毫米重达1.5吨炮弹的巨大威力。

(日海军联合舰队大和号战列舰)

关注作文作者,悟空问答包括头条号推文,都是作者的原创作品,选择“国平军史”不会有错,每天与您快乐分享军史知识,对本文有不同意见,欢迎发表您的高论。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2018年3月12日于杭州。


国平军史


大和号战列舰的460毫米舰炮具体有多大的威力(破坏力)没有直观认识,比如:会打穿多厚的战舰钢板、会形成多大的弹坑...这些都没有照片或者影像资料记录,其原因是“大和号”建成之后就几乎没有参加过战斗,都是以“大和旅馆”或者“武藏御洗”的面目打酱油般的存在,直到被击沉...但毕竟460毫米舰炮的威力惊人,在没有直观资料的情况下只能进行推算和与其它口径接近的大炮进行比较。



到目前为止,口径在400毫米以上,500毫米以下参加过实战的只有三种(个别铁道炮不在此列):406毫米、420毫米和460毫米,图片上是一战期间摧毁过比利时“列日要塞”的德国克虏伯420毫米攻城榴弹炮(大贝尔莎),口径与“大和号”的94式主炮口径还算接近。
很遗憾没有找到“大贝尔莎”所用420毫米榴弹,但意大利有一款要塞炮口径也是420毫米,基本与克虏伯炮一样,就是图片里这几颗巨型炮弹头,重达820公斤与大和号的“三式”榴弹头重量相当。





那么420毫米榴弹有多大的破坏力?这张图片很直观的示意了,420毫米榴弹可以形成直径10.5米、深4.25米的巨型弹坑!其震荡波和高速冲击波的破坏面积在10000平米左右,“大贝尔莎”在轰击“列日要塞”时一共发射了45发炮弹,几乎将整个要塞摧毁,据资料记载:3米厚的水泥加钢轨(当时建筑钢筋很少)大型防御工事连同里面200多士兵,被一发炮弹炸的无影无踪,还有几十人被震死或者失聪(没有了听力)其威力可见一斑!
但是,420毫米榴弹的威力与460毫米“三式通用弹”相比是“小巫见大巫”,虽然口径只大量了40毫米,但威力却提高了约85%!“三式通用弹”可以形成直径19.5米、深7.8米的更巨大弹坑!

根据推算大和号的“三式通用弹”的破坏面积要超过20000平米,“三式通用弹”装药63.5公斤,根据测算一公斤TNT炸药爆炸所释放出来的能量为450万焦耳,那么“三式通用弹”就会形成63.5×450万焦耳的能量,而根据英美军队的测算78焦耳/秒就能要人命...所以在20000平米内,建筑物会被全部摧毁,人也会全部死亡!
但测算出来的数据还是不直观,图片上是美军“新泽西号战列舰”分别在1983年12月份和1984年2月份炮击黎巴嫩贝鲁特时的照片,“新泽西号战列舰”MK7主炮口径是406毫米,一颗炮弹就已经形成了约8000平米的巨大破坏面积了,十几栋楼房顷刻之间被毁!如果是94式舰炮发射“三式弹”的威力还要比这大了很多。


总之,大和号战列舰主炮的威力是巨大的!也许只有德军的“卡尔600臼炮”和“古斯塔夫800列车炮”的威力才能盖过它,幸好太平洋战争是以航母战斗群为核心的大海战,如果像“日德兰大海战”那样战列舰对轰,美军可能损失加剧!但是,科技进步“大舰巨炮”的海战思想已经落伍了!舰载机的巨大威力已经让战列舰的主炮相形见绌!甚至还出现了德国用最早期的导弹击沉了意大利的战列舰...所以,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国都放弃了巨型口径舰炮的研制,而是投入到了导弹方面的研究,460毫米舰炮也成为绝唱!
没明白他们六个人是怎么扛动MK7炮800公斤弹头的?而且是从舰艉扛到了舰艏...彻头彻尾的神剧啊!


皇家橡树1972


既然题主问的是舰炮,大和级也算是一代名舰,那小编就不在对大和级的介绍上费(cou)笔(zi)墨(shu)了。这篇文章,咱们就来专注地聊一聊大和级战列舰的460mm舰炮。

简介与概况

大和级的94式45倍径40cm炮是有史以来安装在战舰上的最大口径主炮,也是最强大的主炮。

没错,在设计早期,为了保密以及回避海军限武条约,大和级的主炮口径对外一律宣称为400mm,即40cm,而其实际口径为460mm。

在远距离射击时,大和级的460mm炮与衣阿华的406mm炮(发射加重穿甲弹)有着相近的侵彻力。但是在近距离射击时,由于口径更大,460mm炮在穿甲能力上对美帝406mm炮又有着压倒性的优势。



↑现存于日本吴市(也就是当年大和号的驻地和建造地吴港)大和博物馆的三枚大和级460mm主炮炮弹(图中最靠左的三枚)。从左往右分别是一枚91式被帽风帽穿甲弹,一枚3式烧夷弹和一枚摘去风帽的91式穿甲弹。再往右分别是长门级的410mm91式穿甲弹和金刚级的356mm91式穿甲弹。很明显大和级的460mm炮弹是要比本子的其他其他战列舰炮弹大上一圈的,对比一旁的游客也不难看出其弹体之大之粗。



↑这是一张非常著名也是非常经典的照片,摄于1941年9月的吴港,此时的大和号还没有完全竣工,三号炮塔高扬的一门主炮应当是在做调试工作。与甲板上的棚屋、人员对比之下,足见大和级三联装460mm炮塔之巨。

值得留意的是,图片右侧有一艘船露出了其舰尾——凤翔号航空母舰,她是日本自产的第一条航空母舰。也是世界上第一条按照航空母舰标准建造的航母(早期航母多由其他船只的舰体改造而成)

弹药概况

大和级的460mm炮最常采用的弹药有以下三种:1460 kg重的91式被帽风帽穿甲弹,1360 kg重的零式高爆弹,以及同为1360 kg重的三式烧夷弹(也就是俗称的三式弹)。其中穿甲弹内装炸药33.85kg,高爆弹内装炸药61.7kg。

看到这些数据,可能有的读者朋友会产生疑问了——近一吨半重的炮弹,怎么只装了几十公斤的炸药?(零式高爆弹中炸药重量仅占总重的4.54%,91式穿甲弹的这一比例更是只有2.32%)



↑稍懂火器原理的人都知道,炮弹实际上是被发射药“炸”出炮膛的。由于要承受火炮发射时巨大的膛压以及极高的温度,(以大和级460mm主炮的工作膛压为例,平均每1cm²面积的弹壁要承受高达3.1吨的压力)大口径舰炮炮弹的弹壁一般都做得很厚。如果是穿甲弹,还要安装厚重的实心穿甲弹头。换言之,留给炸药的空间就被大大压缩了。如上图所示的91式穿甲弹结构图,偌大的炮弹中仅有"13号"区域里面是真正装了炸药的。

零式高爆弹



↑但是大和级460mm高爆弹几十公斤的炸药量并不意味着其威力小。小编在之前写的文章里就举过这么一个例子:上图是2016年5月12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附近一处军事哨所发生的一起汽车炸弹袭击事件,车上载有约50kg土制爆炸物,尚能造成如此规模的破坏。大和级460mm高爆弹中超过60kg的可是实打实的高能炸药,虽与1吨多重的弹体相比凤毛麟角,但也足能予一般的软目标,如部队集结地、机场、建筑物等以毁灭性的打击。

九一式被帽风帽穿甲弹



↑大和号战列舰,摄于1943年的特鲁克岛。

而对于战列舰装备的穿甲弹来说,装药是否足够其实并不是重点,能不能够在足够的距离上击穿敌方战列舰厚重的装甲才是关键。

在发射91式穿甲弹时,大和级460mm炮拥有42030m的理论最大射程。

理论上,在5000m的交战距离上,大和级的460mm被帽风帽穿甲弹能够击穿813mm厚的垂直钢装甲。这足以击穿有史以来任何一款战舰上任何部位的装甲。

而在远距离交战时,460mm穿甲弹的威力也是不可小觑的。在20000m的交战距离上,九一式穿甲弹能够以522m/s的速度、16.5°的落角,击穿566mm厚的舷侧垂直装甲或者是167mm厚的甲板水平装甲。 在30000m的交战距离上,九一式穿甲弹也能以475m/s的弹着速度和31.4°的落角,击穿416mm厚的垂直装甲和230mm厚的水平装甲。



↑而美帝手里防护水平最好的衣阿华级战列舰,即便是装甲布置最为密集的司令塔和主炮塔,最厚处也分别只有445mm(司令塔正面)和422mm(主炮塔正面),二者的顶部装甲更是都只有184mm。也就是说,如果被91式穿甲弹直接命中,在大多数交战距离上,连衣阿华级的装甲都只能算是“勉强够用”而已。

三式烧夷弹




↑三式弹可以说是大和级上三种常用弹药中最富争议的一款了——它的作用竟然是防空!

好吧,小编在这里要辟一波谣了:三式弹实际上有两种,一种是三式通常弹(又叫三式烧霰弹),另一种是三式对空弹。

三式通常弹其实是一种燃烧子母弹,它能在目标上空炸开弹体,释放内含的470枚小型燃烧弹,可令目标发生严重的火灾。这种炮弹很适合攻击机场、建筑物、部队集结地等面状软目标。故此在1942年瓜达卡纳尔战役中,“东京快车”炮击瓜岛亨德森机场采用的就是这款炮弹。(虽然是金刚级的356mm三式弹)

而三式对空弹,其攻击效果也就是上两幅图所呈现的样子。三式对空弹采用延时引信,爆炸后,其内部的小型破片弹和小型烧夷弹就会在空中炸开,用以攻击敌方密集编队的战机。这种烧夷子母弹兼具有燃烧弹和破片弹的特点,其炮弹破片可以使一定范围内的战机机身受创。且烧夷弹的材料具有黏性,一旦飞散到敌机上,可以使金属蒙皮变形或融化,即使对自封式油箱的橡胶外壳也具有一定的破坏能力。

但是由于大和级战列舰主炮的旋转、俯仰速度实在是令人捉急,对空中目标的射击精度和反应速度也无从谈起。且发射三式对空弹时主炮需要用全装药射击,对炮管的烧蚀非常严重,对炮管寿命也是很不友好的消耗。且三式弹内装的燃烧子弹头存在火灾隐患。可以说三式对空弹在实际使用中,颇为鸡肋。


↑这是衣阿华级406mm主炮的全装药发射状态演示,炮弹后面白花花的一大摞都是发射药包。如此大装药量,对炮管寿命的消耗也是很大的。

炮塔性能

大和级的一座460mm三联装主炮塔重达2774吨。要知道,同时期的一艘秋月级驱逐舰也只有2701吨的标准排水量。

但是如此庞然大物,其反应速度也十分迟缓。 每座炮塔由一台500马力的电动机驱动,旋转速度却只有约2°/秒。也就是说,当大和级需要将指向正前/后方的一座主炮塔转到90°位置的舷侧时,需要至少长达45秒时间,而且这还是在采用全功率电力驱动的情况下。如果采用人工操作,这一过程可能需要耗时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

大和级的460mm炮采用3°定角装填,即在射击后主炮需复位到3°的俯仰角进行装填。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炮的射速,不过好在,大和级的主炮俯仰速度达到了10°/秒。

在用3°仰角持续射击时,大和级的主炮单炮射速能够达到30秒/发,但是此时主炮的射程仅有6000m左右。在对舰作战15-20km的通常交战距离中,大和级一般采用20°左右的仰角发射,持续射速也可以达到35秒/发左右。在遂行对陆打击时,则往往采用40°左右的仰角(此时的射程在40km左右),这时的持续射速在41秒/发左右。从射速来看,大和级的460mm舰炮还是相当出色的。

实战经历



↑这是一张非常罕见的照片,大和级二号舰武藏号战列舰在1942年的一次炮术演习中发射其460mm前主炮。事实上,大和级460mm主炮发射时的超高压和巨响足以对周围的人员产生致命伤害,因此大和级战列舰在主炮开火之前要在舰上拉响两次警报:第一次警报时甲板上的所有无防护人员须远离炮口并找掩体隐蔽,卧倒并捂住耳朵;第二次警报时,主炮开火。



↑对比一下衣阿华级的炮口火焰,就可以发现,大和级460mm的炮口火焰要比衣阿华的406mm威猛得多。这张图片摄于1952年的朝鲜,美军的维斯康星号战列舰。在这里,小编向当年顶着巨大的装备劣势仍英勇奋战的人民志愿军致敬。

大和、武藏二舰的实战经历不多,主炮在实战中的可证实的命中实例更是稀有,因此对于其主炮的实际威力,可参考的实例少之又少。

大和号只有一次在实战中的开火记录:于1944年10月25日,在菲律宾东部发生的萨马岛海战中,大和号向美军Taffy1、Taffy3护航航母战斗群开火,其炮弹疑似击中了美军甘比尔湾号护航航空母舰(USS Gambier Bay, CVE-73),但是该战果没有得到确认。

武藏号战列舰唯一的一次实战开火记录是在1944年10月24日的锡布延海战中,向来袭的美军机群发射三式对空弹。据称在战斗过程中武藏号的一座主炮在发射三式弹时发生了炸膛事故,但由于该舰在随后的战斗中被美军击沉,所以可以说这次炸膛事故无证可考。

结语

毫无疑问,大和级的460mm舰炮是有史以来威力最为强大的舰炮之一。但是如此强大拉风的超级舰炮和战舰,却成为了邪恶帝国的侵略工具、军国主义的罪恶帮凶,用来进行非正义的法西斯侵略战争。或许,冰冷的海底才是大和、武藏二舰最好的归宿。


↑而近年来,旧日本海军的“金刚”、“爱宕”、“出云”等舰名一一在其新造舰船上复活。从建造宙斯盾舰到直升机母舰,从挑起领土争端到引进F35五代机,日本也一再地挑战与试探着周边国家的态度和底线。这种现象也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在保持正常经贸合作、积极推动中日国家关系正常化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要对这位并不“安分”、“劣迹累累”的东方邻居,抱有一丝最起码的警惕和谨慎?


↑不过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中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大步迈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多管齐下,成效显著。

与此同时我国军队的现代化改革也正有条不紊地进行。055下水、国产航母出炉、驱护舰“下饺子”入役、国产五代机“大象漫步”,或许也让国人有了这样的底气和自信:2019年的中国,绝非是1931年的中国可以比拟的了。


Sabot穿甲哥


大和级战列舰二战期间日本海军单舰威力对抗美国海军数量优势思想的产物,本文以大和号为例。该舰1937年11月4日开工,1940年8月下水,标准排水量65,000吨,满载排水量72,808吨。舰体全长263米,装备3联装460毫米主炮3座,3联装155毫副炮4座,127毫米高炮24门,25毫米机关高射炮113门。



大和级战列舰闻名于世的就是其装备的9门460毫米口径主炮,这是当时口径最大的战列舰主炮,采用前二后一布置形式。炮身长21.3米,单一炮塔总重1720吨,炮身重165吨,如果加上弹药和炮塔装甲,总重超过2700吨,相当于当时一艘大型驱逐舰的排水量。



大和号炮弹装填方式为半自动机械化装填,射速约为1.8发/分钟,单管火炮寿命200-250发。



主炮炮弹类型4种,分别是91式被帽穿甲弹、1式改进型被帽穿甲弹、3式对空烧霰弹和高爆弹。91式穿甲弹重1460千克,装药量750千克,炮口初速780米/秒。1式穿甲弹则改善了气动外形,减少了飞行过程风阻,提高了远距离炮击的穿甲能力。



大和号主炮巨大的口径和膛压为91式和1式穿甲弹提供了非常可怕的穿甲能力,虽然其弹重是战列舰主炮弹中最重的,但780米/秒的初速比同期美英德所有战列舰主炮弹初速都快。在20000米处对垂直装甲穿深为494毫米,对水平装甲穿深为109毫米,更有说法是20000米处的数据为566毫米和167毫米,而且这还是91式的威力,1式改进型伤害更高。如此威力的主炮一旦击中航母、巡洋舰或者是驱逐舰,对方的命运绝对非死即残、一炮升天。由于大重量和高初速而取得的强大动能,大和号主炮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无愧于世界威力第一的舰炮。


靳长苏


海战最精彩的战斗其实并不是航空母舰上面飞机之间的较量,也不是军舰之间导弹的对射,也不是潜艇跟军舰之间的较量,而是二战前战列舰之间的巨炮对轰,战列舰的对飙的场面才是真正的展示了暴力美学的极致巅峰,也是让人看了最热血沸腾的军舰较量,只有硬碰硬没有技巧可言。


用现在军迷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正义就是在大炮的射程范围之内,大炮的口径就是正义的代表,也说明了在那个年代火炮的威力对战争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那个年代人类崇拜的是最直接的暴力学极致的美感,现在让我们了解起来看到关于战列舰之间的战斗都是热血沸腾,战争最让人热血的莫过于战列舰巨炮自己的对轰。

二战的后勤海战是航空母舰的天下,改变了海战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战列舰代表的是旧时代海战的代表,说到哪种战争形式有优势当然是航空母舰代表的新海战打法,但是说到激烈粗暴程度,还是以战列舰称霸的海洋时代最有吸引力,随着航母这种新时代的海战方式的普及,战列舰开始退出历史的舞台,现代战争都是远程精准打击,双方不碰头的打,战列舰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二战时期不只是代表着旧时代海战的陌路,也代表着新时代海战的开始,但是战列舰在二战时期也有过非常不俗的表现,只是在后期就没有多大的作用,就拿日本在偷袭珍珠港后,跟美国进行的一系列海战,航母全军覆没的情况下,日本方面还迷恋着用最大的战列舰来报复美军,只是最后被美军拿来当活靶子练级。

大和号战列舰是当时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海上舰船,吨位错过了日本所有单体航母,也超过了美国的单体航母,排水量达到了69500吨,满载排水量72810吨,大和号战列舰1937年开始建造,1940年下水,1941年服役,1945年在冲绳战役中被美军炸沉,说到战列舰就不得不提战列舰的来源是英国人最先发明,战列舰海战的巅峰在德国和英国的德日兰海战,战列舰展现火力的巅峰。


大和号战列舰的建造也是在各国对战列舰迷恋的背景下建造的,只是由于没有赶上好时代,大和号战列舰没有真正发挥出来自己的优势,活活的被群殴致死,巨大威力的主炮还没有来得及发挥自己的恐怖威力,没有来得及让对手感受巨炮带来的恐惧,自己就葬身海底。

该舰全长263米,水线长256米,舰宽38.9米,水线宽369米,吃水速度10.4米,标准排水量65000吨,改装试航后69000吨,满载排水量72810吨,舰装人数2415人,航速27节,续航能力7200海里,动力为153000马力,可谓庞然大物,超过我们现在的辽宁舰的排水量。


大和号战列舰的火力有多强,性能有多高呢,该舰装备有3座三联装94式45倍长460毫米口径的主炮,舰身重要部位能承受460毫米炮弹的攻击,可谓是攻防兼备,460毫米口径的火炮射程范围20到30千米,炮塔防护装甲650毫米,舰身侧面装甲厚度200毫米以上,只是副炮炮塔的装甲厚度只有25毫米。

大和号战列舰的火力主要有主炮和副炮以及防空高射炮组成,主炮是有三座三联装94式45倍460毫米口径的火炮组成,总共九根炮管,六根两座炮塔在前面,一座在舰船尾部,一座炮塔的 三门火炮重量达到1720吨,炮塔装甲本身重量790吨,加上弹药一起,整座炮台的重量超过2700多吨,比当时一般驱逐舰的排水量都大,炮弹重量单发1.5吨,内填330公斤火药,配有三种不同的炮弹,三种炮弹重量在1.2吨到1.5吨之间,机械化装弹。


大和号还装配有四座三联装60倍径155毫米副炮,共12门火炮,大和号还装配了12座双联127毫米舰炮共24门火炮,还有45座三联装,21座单联25毫米防空舰炮共156门,另外还有七架舰载水上飞机,可谓火力强大到没有朋友的地步,在当时新形式的海战之下,这些已经在当时成为了过时的装备打法,最终只能给美军当了靶子。


无法超越的足迹


大和号战列舰是当时最大最强的战列舰,然并卵基本上没发挥什么作用就沉了。终其短暂的一生,毫无建树,最后只落的当自杀舰的作用。


用大和号战列舰来形容日本帝国主义征服世界的美梦最贴切不过了,同时它也是当时日本海军的绝对象征,自出生之日就享受了无限的荣耀,一直都是作为山本五十六的旗舰。大和号号称是“永不沉没的战舰”自身的装甲是“无畏”级战舰中最厚的,在当时几乎任何战舰都无法击穿它厚重的装甲,同时还装备了150多门各种口径的火炮,包括9门460毫米当时世界上口径最大的舰炮,它可以在22.5英里的射程内击穿3200毫米的装甲,比美国的依阿华级战列舰主炮还要大,每座炮塔的旋回部重量达到了2700吨,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日本“秋月”级驱逐舰的排水量,就问你恐怖不恐怖。每发炮弹1.5吨,如果9门主炮朝向一侧一轮齐射,后座力就可以达到8000吨。


大和号的舰炮有三种炮弹分别为03式防空弹(03型防空弹是大和第一次在实战中发射的炮弹,1945年6月在马里亚纳海战中,大和号在这场航母大战中第一次用主炮向美军的飞机发射了这种03型防空弹,此时在太平洋战场对日本已经相当不利了)和空爆弹,91式穿甲弹。防空弹和高爆弹重量相同都是1360KG,防空弹对空最大射高可达11000米,而高爆弹则装填了59.5㎏的炸药。

大和号每枚主炮都装备了120发炮弹,但是射速比较低,平均1.8分钟一发炮弹。但是对于驱逐舰来说可以说一发入魂了。


军武小咖


大和级战列舰最具代表性的武器,就是九门460 毫米九四式舰炮。那是那个时期人类历史上口径最大的舰炮,大和号的460 毫米炮在20000 米距离上能打穿560 毫米的装甲钢板,威力远超过衣阿华级的Mk7 型406 毫米炮或者俾斯麦的SKC34 型380毫米炮。衣阿华级的406 毫米炮和俾斯麦级的380毫米炮在20000 米上分别差不多能打穿460 和364毫米装甲,跟大和级舰炮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在命中率方面,大和级舰炮不仅有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光学测距仪,而且射击的散布范围也很小。在27000 米距离上,大和级进行齐射的话,炮弹能够准确落在一个300 米的范围之内。而且大和级舰炮曾经在22000 米距离上命中过一艘美国驱逐舰约翰斯顿号。只不过因为对方装甲甲板太薄,460 毫米的穿甲弹根本没被引爆。

不过现在看来,战列舰的时代早就是昨日黄花了。舰炮在现代海军发展中也逐渐落到次要位置,不过我国近段时间上舰实验的电磁炮一旦突破成功,舰炮会迎来跨越式发展,未来我国海疆的防御上将平添新的强大助力。在此向将为祖国国防事业无私奉献、辛勤付出的科研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盘旋的鹰127869154


大和一生战绩高到无法统计,击伤多家美军舰载机


晓强MAXQ


穿甲威力强大,综合性能一般!射速低,炮塔转速慢


拟狮


二战是大炮巨舰时代的顶峰,但也是大炮巨舰时代的最后辉煌。大和号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建成之后被日本当做救星,想用此战舰来扭转战局。但是事与愿违,在冲绳岛战役中,不可一世的大和号被美军击沉,也象征着大舰巨炮时代的终结。

不考虑时代因素,大和号还是威力巨大的。其主炮炮塔就重达一千多吨,相当于现代一艘轻型护卫舰吨位。每发炮弹就重达1.5顿,有效杀伤面积方圆数十米,一座炮塔拥有三门主炮。再就是副炮,其副炮炮塔也是巨无霸,达到了150吨,射程达两万米,可以对来袭的军舰、飞机进行远距离进攻。从这些硬件来说,足以可见,大和号舰炮威力巨大。在当时战列舰大家族中,难以找到另一艘与其匹敌。

但是时代在进步,二战中,航母的作用被充分发挥,也宣告着大炮巨舰时代的终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