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以《天機經》解釋《陰符經》上篇,看懂的高人請進來

《天機經》:

敘曰:有機而無其人者敗,有其人而無其道者敗,故《易》曰:“即鹿,無虞。惟入於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故聖人觀其時而用其符,應其機而制其事,故能運生殺於掌內,成功業於天下者也。

《易》曰:“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是以聖人保之於靈臺,以觀機變。卷之則自勝,舒之則勝人。察之則無形,用之則不極。

《易》曰:“陰陽不測之謂神。”而《陰符》象之矣。故聖人不測之符,陶均天下而無所歸怨矣。夫天為地主,道為德君,故聖人奉地而法天,立德而行道。舉天道而為經首,明地以奉之。

《易》曰:乃順承天,待時而動。是故聖人將欲施為,必先觀天道之盈虛,後執而行之。舉事應機,則無遺策。

《易》曰:“後天而奉天時。

此段為序,與《陰符經》中“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大道相通。

以《天機經》解釋《陰符經》上篇,看懂的高人請進來

  夫聖人法地而奉天,立德而行道。居天地道德之間,建莫大之功者,未有不因五賊而成也。五賊者:其一賊、其二賊、其三賊、其四賊、其五賊

皇帝王霸權變之道也。是以聖人觀其機而應之,度其時而用之,故太公立霸典而滅殷朝,行王風而理周室,豈不隨時應機,驅馳五賊者也?故聖人立本於皇王之中,應機於權霸之內。經邦治身,五賊者備矣,則天下望風而從之,竭其性命而無所歸其恩怨也。

乃謂之曰:有道之盜,無形之兵。嗚呼!寇莫大焉。五賊在心,擒縱在手,治身佐世,莫尚於斯經雲:“見之者昌”,不亦宜乎?

對應《陰符經》: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心,施行於天。

以《天機經》解釋《陰符經》上篇,看懂的高人請進來

  術曰:夫人心,身之主,魂之宮,魄之府。將欲施行五賊者,莫尚乎心。事有所圖,必合天道。此則宇宙雖廣,覽之只在於掌中;萬物雖多,生殺不離於術內。則明天地不足貴以遠、以厚,而況耳目之前乎?

對應《陰符經》: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

  夫殺機者,兩朝終始之萌,萬人生死之兆。處雲雷未泰之日,玄黃流血之時。故天之為變也,則龍出於田,蛇遊乎路,此為交戰之機,故曰龍蛇起陸。人之為變也,則春行秋令,賞逆罰忠,此為顛墮之機,故曰天地反覆。天人之機同時而發,雖千變萬化,成敗之機定矣。

對應《陰符經》: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法,萬化定基。

  夫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智者能愚,愚者不必能智。故聖人時通則見其巧而建其功;時否則見其拙而昧其跡。故孔明《序》曰:太公八十,非不遇也,蓋審其主焉。嗚呼!性命巧拙之時,識達行藏之勢,可以觀變察機,運用五賊。所以然者,夫聖人所以深衷遠照,動不失機,觀天料人,應時而作。故《易》曰: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聖人乎?

對應《陰符經》:性有巧拙,可以伏藏。

以《天機經》解釋《陰符經》上篇,看懂的高人請進來

  夫九竅者,在天為九星;在地為九州;在人為九竅。九竅之氣不正,故曰受邪。受邪則識用偏,識用偏則不可發機觀變。故九竅之急,在乎三要。

太公曰:耳、目、口也。夫耳、目、口者,心之佐助也;神之門戶也;智之樞機也;人之禍福也。故耳無聰不能別其音,目無明不能見其機,口無度不能施其令。夫三要不精,上不能治國,下不能治家,況兵者乎?懸人之性命,為國之存亡,靜動之間,不得無事,豈可輕而用之?

對應《陰符經》: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動靜。

  夫火生於木,火發而木焚。國生於奸,奸深則國亂。亦猶蠶能作繭,繭成則殺其身;人能生事,事煩則害其命。非至聖不能修身煉行,防之於未萌,治之於未亂。夫十圍之木,起於拱把;百仞之臺,起於足下。治小惡不懼,必成大禍。嗚呼!木不相摩,火無由出;國無亂政,奸無由生。有始有終,是非不動。能知之其惟聖人乎?

對應《陰符經》:火生於木,禍發必克;奸生於國,時動必潰。知之修煉,謂之聖人。

以《天機經》解釋《陰符經》上篇,看懂的高人請進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