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 德国贵为欧洲第一经济体, 却还是要仰人鼻息, 以求自保

德国贵为欧洲第一经济体, 却还是要仰人鼻息, 以求自保

进入工业革命后,德国国家实力突飞猛进,成为欧洲的列强新贵。之于大多人而言,对德国记忆最深莫过于两次世界大战德国对人类文明的破坏及摧毁,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在二战中,纳粹德国的军队令欧洲闻风丧胆,像英法这样的老牌帝国也被他打得落花流水。而在地球的另一端,日本法西斯也把亚洲地区搅得天翻地覆。而美帝国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在亚洲、中东、欧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被德日抢了去,于是,加入到了反德日的战争中去,扭转了二战的战局。

二战后,德国陷入到经济政治危机中,国力大衰。1945年8月签订的《波茨坦协定》规定,美、英、法、苏四国共同占领德国,并由四国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接管德国最高权力,解除德国全部武装,废除一切军事机构,柏林市也划分成4个占领区,基本上失去了自主权。1948年6月,美、英、法三国的西部占领区合并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年10月,东部的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正是分裂为西德和东德。直到1990年,才最终实现了量的统一。

战后,美国在德国崛起之路上给予了巨大支持。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如同一剂强心针,给西德经济带来了生机和希望。在冷战时,西德作为美国抵御苏联的桥头堡,经济军事政治被美国控制,不得不依赖美国。

1990年两德统一,1991年苏联又解体,按理说,德国之于美国的意义大幅减弱,且德国已实现了崛起,完全有理由摆脱美国的钳制。可是,事实却相反,德国不但不去摆脱美国,反而越来越依赖美国,这究竟是为什么?

云石君将做具体的分析。

第一,苏联解体后,德国仍会受到俄罗斯的威胁。

苏联解体后,作为其主要继承者的俄罗斯不仅丢失了五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国内经济体系也崩溃,俄罗斯陷入了万丈深渊。

地处中欧的德国和东欧的俄罗斯,在地缘关系上相对紧密,既然苏联解体了,俄罗斯也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作为欧洲第一经济体的德国,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虽然,苏联解体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失去了5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可是俄罗斯还有1700万平方公里的疆土,依旧是地球上领土面积最多的国家,其地缘潜力不可小觑,就算是出于颓废期,但一旦再度崛起,其地缘实力变现的效应也会非常大。再则,虽然俄罗斯经济崩溃,可是他还有苏联的庞大政治和军事遗产。这份家底虽然比不上苏联时期丰厚,但他毕竟也是世界级大国,如果德国有打他主意,俄罗斯还是有那个实力和底气将德国踩在脚下。德国不得不有所忌惮。

战后的德国,在美国的援助下,迅速崛起为欧洲第一经济体。德国自身也凭借着残存的工业实力和欧洲中枢的地缘区位,主动融进欧洲一体化的大潮中,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加强与邻国的经贸合作,共同组成了欧洲共同体。在欧盟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但即便如此,比起俄罗斯,德国的体量太小,要与庞然大物的俄罗斯抗衡,他还缺了那么些勇气,不然又被碾压,重回到二战刚结束之时。

既然俄罗斯是个大威胁,德国又没法凭借自身的力量来与之抗衡,那就只有找同伙,借助外力。

那为什么,德国找到的是美国,而不是地缘关系更紧密的欧盟共同体呢?

实际上,欧盟是各国建立在共同的认同和价值标准之上的松散联盟,虽然这种认同能维系表面上的经济和政治统一,但实际上并不具备有效的约束力。换而言之,也就是德国并没有凝聚欧盟各国力量的权利,并不能构成一股合力直击俄罗斯,形成威胁。

既然欧盟靠不住,那德国也只能重新回到美国的怀抱中寻求保护,借这个世界上第一强国之力来钳制俄罗斯。

德国贵为欧洲第一经济体, 却还是要仰人鼻息, 以求自保

第二,在欧盟共同体中,德国是一个弱势领袖,领导力、凝聚力都不足。

二战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受到了严厉的支持,政治、军事地位被严重削弱,

深受美国的钳制。虽然,在美国的援助下,在经济上,和欧共体一起取得了飞跃式发展,成为欧洲第一大经济体。但是,除了经济优势显著外,德国在军事政治上并没有突出的地方。这就致使其在欧盟中只能扮演一个弱势领袖的角色。

再则,基于欧盟这个松散联盟建立的基础——共同的认同和价值标准,那么,德国怎么要让其它加盟国认同呢?上文已分析过,德国是欧盟的弱势领袖,并不能以一个强势的姿态让其它加盟国服软。大家都身处和平年代,没必要为了德国的恐惧和担忧而让自己也如惊弓之鸟。德国不能凝聚欧洲各国的力量,但是还是有来自俄罗斯的强大威胁,要怎么办?

这种局势下,德国还是只能找到旧主,依靠美国来保护德国,甚至是欧洲。

作为二战中新兴崛起的超级强国,美国主导了战后欧洲秩序重建工作。虽然,战后欧洲的格局和秩序多次重组变迁,但作为全球霸主的美国依然有实力控制欧洲的政治走向,欧洲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与美国的关联也越来越紧密。美国成为了维系欧洲统一、凝聚各国力量的最坚实的后盾。

虽说,欧盟使得欧洲在货币等方面实现了统一。但这种统一会随着欧洲经济危机、社会动荡和分裂倾向的加剧而消散。欧洲各国的民粹主义风潮越来越激烈,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全球化浪潮愈演愈烈,毕竟是不同的国家,有许多的民族,他们接受的文化各异,内部矛盾不可避免。而德国的弱势领袖地位决定了其要想真正实现欧盟政治经济一体化,就不得不依靠美国这个强大的外力。

虽然,对美国而言,统一后的欧洲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但作为太上皇,美国控制欧洲,在相当程度上压制了原先存在于欧洲内部的诸多地缘、民族、国家等矛盾,增强了欧洲的凝聚力,增强了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形态的构建实力,这间接的也助推了德国的目标实现。

第三,德国的经济发展需仰仗美国。

德国贵为欧洲第一经济体, 却还是要仰人鼻息, 以求自保

两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世界的主导权从英国转移到美国手中。二战后的美国,

在全球化分工中起主导作用,制定了两条最重要的全球贸易规则:一、建立以美元本位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便有美元与国际石油的挂钩所形成的石油美元。二、鼓励自由开放的国际贸易体系。苏联的计划经济让其迅速崛起成为了唯一有能力对抗美国的国家,而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就是对抗计划经济的精华。

长期作为全球一体化的领头羊,美国在推动欧洲经济的全球化扩张和区域化整合的作用显著。这对外向型经济体的德国而言,也能从中分一杯羹。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将蛋糕做大,而德国习惯性的从中分取一大块自己的蛋糕,从中来获得利益。而德国这种外向型经济体要想发展经济,只能融合到全球化扩张和区域化整合中,从贸易往来周玲获得利益。在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全球化浪潮有卷土重来的趋势下,德国若推开美国,凭己之力,难以在全球化中得到像依靠美国时那样大的蛋糕,甚至,自身的经济影响范围也会面临大幅缩水的危险。

德国没有了经济优势,连这个欧盟弱势领袖的位置都保不了。到那时,德国甚至会沦落到被被各国群殴的地步。

在这样的局势下,紧抱美国大腿才是德国最好的出路,德国不仅能在美国的庇护下推进全球化,还能依靠经济优势维持欧盟领袖的体面。

不过,随着东方中国的迅速崛起,美国却在大力推行易保护主义。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德国还能指望美国吗?德国能不能摆脱美国,完全依靠自己来抵御俄罗斯,整合欧洲各国呢?

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云石君下一节继续为您解读。

本文为云石地缘政治系列191章。解读大国博弈内幕,剖析政治深度逻辑,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云石,收看全部云石君地缘政治系列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