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直擊疫情|這些方法可以防治新型冠狀病毒

2019 年 12 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陸續發現了多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以下簡稱“衛健委”)公開,現已將該病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並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在疫情動態更新下,種種謠言伴隨而生,因此不少人心生恐慌,對於防範的辦法也不甚瞭解。基於此,小編今天就來為大家整理權威的防治方案!

如何有效滅活病毒?

根據衛健委公告,冠狀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比如56℃30分鐘、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火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滅活病毒。

眾所周知,乙醇就是酒精,那麼很多人都會有疑問為什麼要75%濃度的酒精,濃度越高效果會不會越好呢?

答案是否定的。

根據微博健康博主以及多位醫師公開介紹,

95%的酒精不會更好,因為其不能起到消毒的作用,酒精的原理是通過蛋白質變性達到殺菌消毒的作用。不同濃度的酒精有不同的效果,95%的酒精一般在醫院用來擦拭紫外線燈,如果消毒的話,就要用75%的酒精才能起到滅菌消毒的作用。

溶菌作用理論上來說,酒精濃度越高,滲透性越強且吸水性越強,因此消毒能力也越強。而事實上並非如此。酒精作用於微生物時,滲透和吸水作用是同時發生的。如果酒精濃度過大,酒精在滲入微生物體內前,就會迅速的將微生物表面的蛋白質脫水,形成堅固的蛋白質保護層,阻礙酒精進一步滲透。這種情況反而保護了微生物。因此高濃度的酒精殺菌效果較差。

基於酒精的易揮發問題,小編也注意到不少朋友將目光轉向了84消毒液!

但在用84消毒液的同時,也需要特別注意一些安全事項,來確保我們的安全與完成有效消毒。

直击疫情|这些方法可以防治新型冠状病毒

1、佩戴防護口罩與手套

84消毒液對皮膚和口腔粘膜具有腐蝕性和刺激性,如果直接接觸原液會有輕微的疼痛感。

2、有效消毒三要素

消毒方式、消毒液濃度、作用時間是有效消毒的三要素,缺一不可。使用前必須認真閱讀使用說明書,依據實際用途按使用說明書配製相應濃度的消毒液。

消毒液並非濃度越高越好,過高濃度的消毒劑既不能達到有效的消毒效果,又造成環境汙染。

3、有機物影響消毒效果

次氯酸鈉易受有機物(如血液、體液等)的影響,從而降低殺菌能力,影響消毒效果。如有有機物存在,需先清洗再消毒。

4、

消毒後切記沖洗乾淨

84消毒液的殘留會對人們的身體產生一定的危害,所以使用84消毒液對餐具、茶具、廚房案板、兒童的塑料玩具等用品消毒之後,一定要反覆多次用清水進行沖洗。

5、淨衣漂白

如用於漂白,需將消毒液作相應稀釋,但84消毒液不可用於絲綢、毛、尼龍、皮革表面,彩色織物可能有褪色作用,使用前應先在隱蔽處試用。

6、84消毒液不能和其他清潔劑混合使用!!!

84消毒液絕不能與潔廁劑混合後使用,84消毒液中的主要成分——次氯酸鈉(NaClO),與潔廁靈的主要成分——鹽酸(HCl),這兩種物質混合後會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氯氣。氯氣是一種刺激並損壞呼吸道的氣體,大量吸入的話,會使人咳嗽、呼吸困難,甚至頭暈。當濃度達到3000毫克/立方米時,能致人死亡,兩整瓶這樣的東西混合,產生的氯氣足以危及生命。

上述注意事項來源: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以下簡稱“上海疾控”)

關於流行病學特點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防治首先要了解的是傳染源。

截至2020年1月27日,目前所見傳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那麼傳播途徑有哪些呢?

經呼吸道飛沫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亦可通過接觸傳播。

什麼是接觸傳播?

在國家衛健委召開的發佈會上,國家醫療專家組成員、北京地壇醫院感染性疾病診療與研究中心首席專家李興旺,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主動進行了詳細解釋。

李興旺舉例說,所謂接觸傳播就是說,手沒有注意,汙染到了病毒,然後手再去揉眼睛,或者觸碰身體的其他部位,有可能造成病毒感染。

李興旺建議大家佩戴好口罩、勤洗手、做好防護,減少人與人之間的近距離接觸,所謂近距離是1到2米之間。

李興旺也表示,現在也觀察到了一些無症狀的病例。這些病患,也存在一定的傳播力。但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是近距離的飛沫傳播,症狀較輕的病患,咳嗽不會太厲害,所以這類患者的病毒傳播力可能沒有那麼強。

至於易感人群,目前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及有基礎疾病者感染後病情較重,兒童及嬰幼兒也有發病。

上述內容來源於:衛健委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

本文為綜合編輯自衛健委、上海疾控等發佈內容。

記者 鄭瑜

中國經營報旗下垂直於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全媒體平臺。已經入駐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百度百家,網貸之家,新浪財經頭條、網貸天眼、網易、騰訊等媒體平臺。致力於為互聯網金融從業者和投資者提供有價值的內容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