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爷爷“陪”孙打点滴,自己却去“见周公”,孩子:这届家长真难带

在传统思想和实际国情的双重加持下,老人带娃成了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被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大的孩子,再回想起这段温馨岁月时,心头尽显暖意,但作为年事已高还要照顾孩子的老人来说,虽有欣慰,也少不了艰辛。

爷爷“陪”孙打点滴,自己却去“见周公”,孩子:这届家长真难带

爷爷“陪”孙打点滴,自己却去“见周公”,孩子:这届家长真难带

临近年末,多数地区的气温还是比较低的,正是孩子们容易感冒生病的时候,邻居秦女士的宝宝也没能躲过冷空气的“侵袭”,上午不停打喷嚏,下午就有些发烧的症状了。

第二天一早,秦女士觉得还是要给孩子检查一下,打针也好、输液也罢,只要能让宝宝健康,“短痛”总比“长痛”强。

但话又说回来,马上就要过年了,公司也离不开人手,不要说休息了,整整一个月秦女士和丈夫都处在加班的状态。

爷爷“陪”孙打点滴,自己却去“见周公”,孩子:这届家长真难带

无奈之下,夫妻俩商量不如让孩子爷爷过来,起码先带着孩子却打个点滴。随即,宝爸接来爷爷,之后带着孩子和父亲去了医院才匆匆赶去上班。

宝爸心想虽然父亲也快七十了,可带着孩子身在医院总还是比较方便的,医生护士也能帮衬着,只要看着孩子的液,如果没了就按个铃,应该也没啥大问题。

但让宝爸没想到的是,中午下班赶到医院却看到了这样一幅哭笑不得的画面:陪着孩子打点滴的老人竟然躺在病床上,身上还盖着被子,也不知道啥时候就去和周公下棋了。而一旁的孩子却乖巧地坐在小板凳上,自己安安静静看着点滴,好像在由衷感慨:这届家长真难带啊!

爷爷“陪”孙打点滴,自己却去“见周公”,孩子:这届家长真难带

宝爸走进孩子,问儿子爷爷为啥睡着了,小宝淡定地说:“爷爷给我看点滴,越看越觉得困,我说让爷爷先睡会儿,没了液我自己也能按铃。”听到孩子这么说,再看看熟睡着的老爸,宝爸心头一紧,老爷子都这么大岁数了,也真是吃不消了。

的确,老人家年过半百,不管是体力上还是想法上都不能跟年轻人比了,退了休还要替儿女操心,帮儿女带娃,实在不易。只是身处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每个人都在为了家庭和未来努力奋斗,不敢停歇,把孩子交给父母照顾也多数无奈之举,但不管怎样,老人带孩子还是有必要注意一些问题的。

爷爷“陪”孙打点滴,自己却去“见周公”,孩子:这届家长真难带

老人带孩子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照顾孩子也要看自身情况,避免得不偿失

老人年纪大了,身体不便,生病难受也是常事,既然是逃不掉的自然情况,在照顾宝宝时就要多加注意了,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即便是心疼儿女、爱惜孩子,也不要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

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一个家里只要有老人在就有主心骨,一家人在一起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难关。不要因为照顾孩子而过于操劳,如果连自己的身体都不好了,也就成了得不偿失,对儿女们更不好。

爷爷“陪”孙打点滴,自己却去“见周公”,孩子:这届家长真难带

2)带孩子不要去人多眼杂、危险的地方

每个人的性格不同,老人们也有喜欢热闹或清闲的时候,有时也会带着孩子一起出门溜溜弯、找点事情做,但不管怎样,一些危险的地方还是不带孩子为好。

比如人多眼杂的商场和有水的地方,不得不说,老人年纪大了,不管是注意力还是体力都和年轻人没法比,如果在人多的地方遇到坏人,紧急之下很有可能犯错,进而导致不可弥补的结果。

而且,一些老爷爷都喜欢到河边钓鱼、甚至游泳,这些活动可能是老年生活的一部分,是个人的喜好和兴趣,可带着孩子最好还是不去的好。

爷爷“陪”孙打点滴,自己却去“见周公”,孩子:这届家长真难带

3)以旧观念或错误观念教育孩子

“隔代溺爱”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老人看到孩子喜欢的不得了,什么事都依着,什么事都顺着。宝宝跌倒了埋怨地板的不是,宝宝磕着了埋怨桌子的不是,有的老人甚至都要参加孩子的穿衣吃饭。这样的带娃方式对孩子来说也是百害无一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