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有些事,领导不直接找你,让同事联系你,这是啥套路?

管锥


这种事情谈不上套路,而是正常的操作和工作流程。

一、公司的制度

在职场中,我们常常听到一个词:越级汇报。

我记得当初我第一次工作时,我们主管三番五次地提醒我们:有事先和我说,不准越级汇报。

当时我们公司有规定,越级汇报要扣主管的工资。

其实对于领导也是如此,有事情通知你或者要你完成,一般情况下都不会直接和你说,会让你的领导通知你。

二、领导要处理的事情太多

领导每天面对的全公司的人和事,还有客户和一些其他的事情。

所以有什么问题不会单独和你说,会让中间人通知你。

这个中间人,可能是你的直属领导,也可能是随便看见的一个人。

比如小王正在和领导汇报工作,小王刚要出门,领导叫住他:小王,麻烦你喊小李一声,让他过来一下。

三、没有重要事情的话领导不会单独联系你

在职场上,如果领导没有重要的事情,轻易不会单独联系你。

比如,领导想给你加工资;领导想叫你观察某个人;领导单独指派你做某件事。等等。

但话又说回来,还要看题主所说的有些事是指什么事?

如果是普通的安排工作或者谈话,那很正常。

如果是你身边的每个同事都被领导单独联系过,唯有你没有,那么你要分析原因了。

总之,没必要在这种小事上纠结,做好自己该做的才能有机会得到领导的认可。


花长安


先讲一个切身例子吧。多年前,我在一家企业做主管,领导一直对我不错,有事直接安排我,口气也很随意,上下级关系比较默契轻松。后来发现,领导有事不再直接找我,而是让另外一个同事转达。开始我不太在意,但三次之后,引起我的警觉。我主动侧面找领导,委婉地半开玩笑似的问领导,怎么开始隔山打牛啦?领导吞吞吐吐告诉我,有人说我背后拉领导虎皮做大衣。我立即就明白有人挑拨离间,领导刻意回避我。我主动澄清事实,主动修复上下级关系。

现实中,领导隔着同事安排你,这不是一个好现象,主要有几种可能:

首先,你也不要过于心重,心思太重,太敏感,活着不快乐。你要分析,领导让同事联系你是偶尔为之,还是突然变得比较反常?如果只是领导顺便为之,别太在意,何必这么累呢?如果领导转变了过去的方式,比如,以前都是直接找你,现在刻意隔离你。你还是要小心为上。

其次,分析领导回避你的原因,坚持以我为主,主动修复,千万不要等领导向你弯腰。如果你脾气比较倔强,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跟领导置气,不及时修复关系,吃亏的是你自己。同时也证明你职场情商不够成熟。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作为下属,主动经营上下级关系,这是职场丛林法则的要求。既不要赌气,更不是冷处理,时间久了,关系就是僵化了,你要付出更多成本去化开这个冰坨。

再次,对症下药,积极乐观。人际关系很奇妙,你往好处努力,福分就围绕着你。你刻意回避,福分就远离你。为了你自己,主动分析,主动进攻,主动经营,才是职场王道。

一是领导刻意回避你,说明领导不信任你了。首先反思你自己是不是做了不该做的事情,让领导不信任你了。其次反思是不是有人告黑状,让领导误解你了。如果是你做了错事,可以主动向领导坦诚道歉,不要怕丢人,领导也是人,你坦诚一些,领导也会坦诚一些。如果有人告了黑状,一定要早发现早解决,否则会日久成疾,成为你们之间的疙瘩,时间长了,双方都懒得解开了,关系就散了。

二是领导不重视你,关系不亲近。领导对你不了解,关系不亲近,就不愿意与你直接打交道,优先选择那些关系亲近的同事,让同事联系你,次数多了,你和领导之间,越来越远,这是非常不利的局面。你自己想一想,人之常情,连工作安排,领导都先想到你,提职加薪这种好事怎么能想起你呢?

三是领导讨厌你,甚至是防着你,根本不愿意直接与你产生关系。这个局面是最难受的。也许是领导厌恶你的行为,不愿意与你打交道。也许是领导看不上你的人品,有意识地躲着你,不想与你接近。这种局面,你更要积极主动地修复,让领导多了解你,让领导重新认识你,也许不打不成交,让领导觉得以前是误会你了,反而容易拉近关系。

四是领导人品不好,可能是因为你不巴结不送礼不溜须造成的。这一点,不展开说了,这种领导,你不交也罢。

最后,再说三句话:第一句,遇到偶尔情况,你不要太敏感,太敏感的人会很痛苦,过于在意别人对你的感受让你放不开胸怀。第二句,领导疏远你,是你的责任,对你的职场发展非常不利,一定要主动修复。第三句,职场成功终究靠能力和贵人,经营好上下级关系是成功的充分必要条件,这是你的必修课,放下清高、摆平心态,保持不亢不卑,但积极主动的姿态,有助于你成长进步。


职场火锅


一、领导不直接找你,让同事转联系,是一种职场危机信号

有些事领导不直接找你,让同事转联系,我一个表妹就遇到了这样的事。

我一个表妹在一家商业银行做网点副行长,因为某些事情行长被免职调离了,表妹也被牵连降职成为该网点的普通柜员。新来的行长对我表妹的态度很奇怪,每次支行有点什么事情,就让网点副行长转告和询问,从不直接联系。

新来的网点副行和表妹是同期进银行的,作为新员工时期,两人还一起逛街吃饭过,也有一定的交情。当时行长做什么事都让副行长转告的情况,我表妹也很苦恼,因为网点原来的事情被降职,她已经很难过了,工作上还受到了这么大的压力,其他的也没有想太多。但是,表妹也没有放弃,踏踏实实地继续上班。

没过多久,和我表妹同期的副行长因业绩成绩突出,调离到更大的网点,又来了一个新的副行长,这个新副行长以前也和我表妹共事过,沟通上也没有太大的问题,我表妹和她也是和平共处,一切安然。

但是,因为我表妹原来是网点副职,对这个网点的情况和网点的客户非常熟悉,在普通的柜台岗位也做出了很多的成绩,在维护客户方面,也让客户获得了极大的认可和好评。

之后的事情顺理成章,支行行长找我表妹时,就直接电话或者当面联系了,不再让人转告了。被领导单方面孤立的现象由此破局。

而因为表妹的突出表现,在员工调动时,表妹调职到另外一家网点,在行长送行路上,新行长和表妹推心置腹,勉励表妹,说在新的网点好好干,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你现在的情况很不错,加油!不过,要继续谨言慎行,因为有的领导在员工面前是一回事,在其他领导面前却又喜欢说员工的不好。

我表妹开始没反应过来,后面却有些真相了,貌似之前被人落进下石了啊。

这是一种职场危险信号,稍有不慎自己的职业生涯会陷入僵局,需要好好地进行筹谋。

二、为什么会被领导疏离孤立,这是有一定原因的。

领导找你,却又不直接找你,反而让其他的同事转告,这是一种被领导单方面疏离孤立的现象。

为什么会被领导孤立疏离,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心理学晕轮效应的影响。

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环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

领导刚到任,对你不是很了解,在其他地方听信了对你不利的谣言。我表妹就是这样,因为某些原因被降职了,但是新来的领导却对我表妹疏离,这是受到之前原本发生的事件的影响,形成了对表妹不好的偏见。

(2)新上任的领导立威的表现。

领导新上任,对手下的员工不熟悉,会产生距离感。进行一定的立威举动,上传下达,就是传达命令给员工的时候,不直接传达,而是先传达给给他下一级,下一级再传达给下下一级,形成一种阶级感,树立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权威感。

(3)同事离间作祟。

有的职场并不一定是纯粹的同事和谐关系,还有竞争关系,有的同事为了脱颖而出,会向上一级领导汇报工作情况时,打小报告。我表妹的情况就是这样,我表妹对她同期的同事不设防,结果被离间,同期的同事调走后,这样的局面才缓和过来,表妹在领导的印象中,没有变得更好,但至少没有变的更坏,才有破局的可能。

三、被领导疏离,如何破局?

(1)排除万难,努力工作,用工作业绩证明自己。

有的领导就是结果为导向,如果员工业绩足够优秀,那么,就算是在公司发展,你的前景也是远大的,领导会看在眼里,会逐渐改变他对你的态度。

如果领导始终初心不改,公司的大环境也不怎样,如果你的工作能力有,又足够的证书和专业水平为倚仗,那么,跳槽去更好的平台,也会是不错的选择。

(2)公事公办,私事莫谈。与同事之间关系,保持距离。

在职场上,有的时候,你以为的朋友不一定觉得你是他的朋友。为了利益,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有的时候,有的人真的会不择手段。保护自己,做好防范措施,从和同事保持一定的距离开始。

(3)谦虚地和领导谈心,多向领导请教学习。

尽量多麻烦领导,多积极主动地向领导汇报工作。谦虚谨慎地向领导学习,表忠心,让领导觉得你是和他一同战线,成绩又足够优秀,可以作为有潜力的手下员工。这样,当你在领导心中的地位逐渐超过某个人,你就可以和领导敞开心扉,表明态度,从而逐渐破局。

以上。

我是@许之谜,欢迎关注我,不定期分享激励心灵的职场干货和成长故事,让我们一起来进阶。

许之谜


谢谢你的问题,我来回答。

题主所谈到的问题,领导有事不直接找你,而是通过其它同事带话给你,我认为存在两种可能性。


01.领导在有意保护你。

领导在位时,有时候是需要避嫌的,就算他心里有意偏向于你,但是在工作中都不能表现过于明显,这会给其它同事、领导留下口实。

他在位时,别人或许只是私下议论,如果哪天他领导不在位的时候,可能遭殃的就是你了。


  • 我曾经刚入职场就经历过此事,以前我有一位领导对我很照顾,从来不避讳对我工作的支持,有涉外活动都带着我,大家都看出领导有意培养我工作能力。
  • 后来领导因工作调整调走他处,我被留了下来。新任领导来后明的暗的对我工作进行了解,查找工作漏洞,处处安排、设置障碍,最后被逼无赖就离开了这家单位。

职场很多时候看似风平浪静,有靠山时可能大家没有什么,一旦出现人事调整,支持你的领导不在后,可能对你就没有好处。反而这样避嫌,其实是另一种保护。

02.领导可能对你不满,尽力疏远你。

这就像我第一任领导走了后的场景,大家尽量避开我,新来领导有事安排都让其它(他信任的同事)同事告诉我,让我去处理。尽量不给我接触,使得其它同事也疏远我。


当时我心里清楚因为什么事情,一朝天子一朝臣,其实大家心理都明白,但没有必要为了我去伸张无谓的正义。我认为也没有必要,毕竟我在一天,领导心里就有一个梗,何必连累他人呢。

03.自己想想,最近有什么事情出格没有。

自己想想有什么事情出格没有,有没有做过让让领导难看的事情或者给领导带来伤害的事情,如果没有,不用操心,领导对你没有恶意。

如果有,想办法、找机会给领导化解一下吧,这是一种疏远的信号,不然就可能给原来的我一样。

以上仅代表我个人观点,大家如果有其它意见或者建议,请下方留言讨论。

如果认同我的观点,请大家【关注】我吧,你的关注是我持续的动力,我也持续给大家带最新职场咨讯,谢谢!


阿良姜


先讲一件我曾经做过的事。

几年前,我在某部门做负责人,手下有一名员工潜质不错,单位领导也有意培养。于是,在感觉时机差不多的时候,我改变了以前的办事风格。因为部门人少,以前我安排工作都是点对点直接安排,从那以后,很多事我就直接安排这名员工,让该员工再去联系安排其他同事,想的是慢慢积累他的威信,让其他同事习惯被该员工安排工作。

现实中,有些事领导不直接找你,让同事联系你,可能的原因有三种

第一,没有什么意义,领导随手为之。

第二,领导在培养人,树立同事的威信。就像我上面做的事一样。

第三,领导不待见你,主动疏远你。

到底是哪种原因,我们可以从一些具体事例分析,然后找到相应的对策

如果领导仅仅是偶尔为之,其它时间还是和原来一样,都是直接找你,那可能就是第1种情况,没有任何意义,只是领导找你的时候,没找到,或者正好有同事在身边,领导图方便,顺手让同事联系你。

如果从那以后,领导经常有事就让该同事联系你,而且,该同事不仅联系你,领导有事也会让该同事联系其他人。很显然,这是第2种情况,领导就是在重点培养该同事,树立他的权威,让其他人习惯被他安排。

如果从那以后,领导有事就让同事联系你,今天可能是这个同事联系你,明天有可能是另外的同事联系,就是不找你。很显然,领导就是不待见你,主动疏远你,这是第3种情况。

从领导的言行以及行事风格,分辨出具体的原因,然后根据情况分别应对

对于第1个原因,没必要放在心上,草木皆兵。

该干什么干什么,不要因为偶尔发生的事情搞得自己心神不宁。

对于第2个原因,应对的措施有两种。

如果你没有与该同事一争高下的心态,那不如积极配合他的工作,埋下好的种子,为以后的工作打好伏笔。

如果你有一争高下的心态,你也有这个实力,那就应该积极主动与领导交流,传达你的意愿,争取领导给你同等竞争的机会。疏远领导,消极对抗同事的工作安排,这样的行为是最不明智的选择。

对于第3个原因,那你就要小心了。

回顾一下自己最近的工作,分析领导主动回避你的原因,是不是干了错事让领导不信任你,或者是有人挑拨离间你和领导的关系?找到真正的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不管什么原因,积极主动修复与领导的关系是最正确的选择。

总而言之,领导有事不直接找你,而让其他同事联系你,我们既不能草木皆兵,也不能听之任之,要分析情况,了解具体原因,然后积极主动修复与领导的关系。


自由职路


职场如战场,我们在这个优胜劣汰的环境,总是战战兢兢,稍有风吹草动,就容易浮想联翩。但只要你记得,在职场,处理好你最主要的关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不会有大方向的错误。


领导有事不直接找你,让同事联系你,这在职场其实是很正常的,没有什么所谓的套路或潜规则,根据具体情境分析就能找到原因。

一、积极层面

1、侧面了解你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

我以前刚参加工作时,旁边的同事和我平级,但他比我早来公司,熟悉工作流程,所以领导让同事带我。试用期1个月后,领导就向我这位同事了解工作状态和进展,主要是通过侧面了解我的工作能力如何。

如果是平级关系,一般领导都是通过同事了解你工作的相关情况。


2、有意识培养你

朋友在互联网公司做运营主管,有一天领导把他叫到办公室,询问其中一个下属的工作表现,领导叮嘱:由于业务拓展,你的业绩压力非常大,需要提升一个小组长来协助你,最近公司在考察这个同事,你也要多注意,看他是否有这个能力能胜任。

如果是上下级关系,领导通过你的直系领导来了解你的工作能力,积极层面,一般就是有好事摊到你头上了。


3、通过同事试探你,是否有余地可以挽留你

假如你工作上没有错误,能力非常出色,但发现你最近可能有跳槽的倾向,通过你的同事是最好的了解方式,可以试探你的真实意向。(跳槽前,不要给任何同事透口风想跳槽)

二、消极层面

我曾做跨境电商的运营主管,带领一个小团队。一般互联网公司工作氛围相对轻松,上下关系都相处得非常好。但在职场还是有一个禁忌:尽量不要越级汇报,而领导也不会直接管理基层员工,只会通过直系管理者了解基层员工的情况,这是管理常识。


上下级关系,可能有4种情况:

1、工作态度有问题。

有个小伙伴有几天经常迟到,在试用期阶段也经常请假,我的上级领导直接通过我,让我提醒这个同事,要遵守公司规则,调整工作态度。

2、工作能力有问题,不能胜任某些工作。

在公司看中的项目上,不能完全胜任,没完成,还找借口推脱。领导非常不喜欢没有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更别说制造问题了。

3、给公司散播负面情绪。

个别同事不满公司待遇、制度,喜欢散播小道消息,影响公司氛围和同事们工作情绪,领导会严厉打击。

4、有意辞退你或者工作调岗位。

公司战略需求,需要给员工调岗的,一般是向你的上级沟通;而公司有意辞退你或裁员,自然第一个要通知的人也是你的上级。

三、职场中的任何问题,主动寻求解决

当遇到这种情况,冷静应对,先自我反省最近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表现,有没有违反公司的制度?

  • 反省,找到问题根源

  • 找到解决方案

  • 找领导沟通、反馈

  • 加强和领导沟通,维护信任关系


工作上有问题的,主动向领导坦诚,寻求修复,并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一定要加强沟通和反馈。


一个有工作能力的人,更应该注重沟通效果。职场中80%的问题来自沟通,学会”自上管理“,管理领导的期望值,得到领导的信任和重用,你才能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职场上,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事情发生了,不用过多猜疑或忧虑,找到根源,主动去解决。


关注青梅一歌。专注分享职场和个人成长故事。每年读100本书,瑜伽重度爱好者。

青梅一歌


不要想多了,有的时候仅仅是顺路而已。

顺路的一个招呼

这种情况我也遇到过,某一次在办公的时候手下的一个员工怒冲冲的把门给打开了,连敲门的礼仪都没有,指着我的鼻子就问我是不是对他有意见。当时正在喝咖啡,他的那个举动着实吓坏了我,鼻涕泡都是咖啡的颜色。

我呆了差不多有两分钟,把咖啡的杯子盖上,然后问道:你怎么得出这个结论来的?我啥时候看不起你了,我什么时候又对你有意见了呢?

职员说:安排任务的时候都是直接跳过我,你经常让员工来通知我办事情,可是我们两个人是平级,你难道连单独和我分配任务都不愿意分配了吗?这难道还不是对我有意见?

当时就感觉有些头疼,分配任务的时候,仅仅因为那个人离我的办公室比较近,就给他安排下去,然后让他去找其他的几位职员,一一分配就可以了,也没有说看得起哪一个,看不起哪一个,这样做我就图个省事,当领导也不容易啊。

千万不要多想

有一些事情领导不直接找你,而是通过同事的方法来间接的接触你,仅仅是因为这样做省事罢了。大家有一些小伙伴没有在管理层呆过,其实管理层是非常苦的,你每天需要见面的员工可能就十几、二十几个甚至上百个,然后给他们一一分配任务就会很头疼,因为分配的任务很多都是一样的,一件事情解释100遍谁也受不了。

于是一些管理层就想了一个好主意,给一个人讲,给这个人讲完之后让他给所有的人讲,这样就能省很大的力气。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两种可能,我们需要简单的点一下。

第1种就是真的讨厌你,领导见到你就头疼,你是公司的刺头,他连和你说话都不愿意说,这个时候他会安排其他人给你分配任务,直接躲开你这个老大难。

第2种是老领导答应你的某些事情没有完成,不敢找你,因为一找你就会催他,所以为了避免这种尴尬,他找了其他人来帮他传递信息。

优质职场领域创作者,十年职场培养师经历,持续输出优质职场文化,全方位解析职场难题,希望大家关注@职场全能王!

职场全能王


很正常,之前有个朋友宋晓霞,在一家培训企业做主管,开始那几一两年领导一直对她不错,有事直接安排他,口气也很随意,但突然从某个月开始,晓霞就发现,领导有事不再直接找她,而是让另外一个同事转达。开始她并不太在意,但几次之后,引起她的警觉。主动从侧面找领导,问是怎么回事,这样降低了工作效率,领导吞吞吐吐告诉她,因为之前和她关系走得太近,导致公司上下很多人说闲话。


晓霞因此陷入了迷茫,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她找到我,我就给他分析了一下这事,或许大多数职场人都遇到过这种事。


那么,领导有事不直接找你,而是通过同事来联系你,这到底是套路还是关照?我们又应该怎么应对,才能更好的和领导相处呢?


01 领导不直接找你的3种反面原因


领导让同事联系你是偶尔为之,还是突然变得比较反常?如果只是领导顺便为之,别太在意,何必这么累呢?如果领导转变了过去的方式,比如,以前都是直接找你,现在故意隔离你。你还是要小心为上。


第一,领导不直接找你,是顾及其它同事的看法


领导每次都直接找你,那么在其它同事看来,你和领导的关系肯定不一般,甚至会认为你是的亲戚或什么熟人,那么很可能也是安排在同事中的“卧底”,其它同事只能对你敬而远之,不论是工作上还是私下里都不会和你讨论太多重要的事情,久而久之,办公室里就容易形成不好的风气,也不利于工作开展,如果让大老板知道了,自己还会惹来一身麻烦,那么远不如让其它同事传送消息保险。


第二,领导看着你不顺眼、或者对你有很深的成见


领导讨厌你,甚至是防着你,根本不愿意直接与你产生关系。这种情况大概率是因为你在做事或做人上有缺陷,比如你这个人特别喜欢推卸责任或者特别飞扬跋扈,又或者你的工作能力不足,这个局面是最难受的。在这种情况下,你要积极主动地和领导沟通,先要发现自己的问题出在哪,然后有针对性的去解决,不要自己埋头乱干,也许领导不喜欢你为人处事的风格,你却以为自己能力不行,结果把努力方向搞弄了就悲剧了。让领导多了解你,让领导重新认识你,你也要在正确的方向上改进。

第三,让传话的那个同事,或许也领导关系更好


如果领导偶尔的一两次让同事联络你,这很正常,因为领导毕竟有这个权力。


但是,这种情况成了常态,那就几乎不用想了:

你与领导的关系,不如给你传话同事与领导的关系更亲近。


这也不难理解,每个公司都有与领导走得很近的人,只是这些人,你在平时工作中是看不出来的,一般领导不会刻意表现出来与谁关系好,但如果三翻四次让这个同事传话那也就说明了一切,关系不亲近。领导对你不了解,关系不亲近,就不愿意与你直接打交道,优先选择那些关系亲近的同事,让同事联系你,次数多了,你和领导之间,越来越远,这是非常不利的局面。

02 领导不直接联系你,很多时候也是对你有利的


很多时候,领导让同事会话给你,也有其几种积极的因素存在,这些因素对你是有利的:


第一,试探你的底线,看你是否能升职加薪


简单来说,当员工在某个职位上工作了一段时间,基本上如果直属上级,老板都与你交流完毕,会有两个结果:升职加薪或让留职降薪(调岗降薪),其实这也是很多公司喜欢干的事,主要是考虑从人岗匹配角度出发,让公司利益最大化,你要是行就提拔你,你不行就下来,就这么简单,你要想继续舒服的干,那对不起,比你性价比高的人多的是,你要继续干就得接受降薪,不管是哪种情况,这个时候领导一般不会先找你谈,而是找同事来试探你,比如领导会找个同事来问你最近工作情况、压力、想法、有无积极创新等,然后应该有一个考察期,如果你的反馈是正面的,下一步才会有老板或HR和你直接沟通,不过也需要注意,大多提出涨工资的承诺,都“带有水分”,你必须要在考察期得到公司的认可才有戏,否则等到有其它合适的接任人选,作为当事人基本上也很难再次取得老板的信任了。



第二,领导脱不开身的时候,不方便直接传达

比如上级暂时有更重要的事需要处理或者他在一个重要会议中,不方便给你直接传达,觉得即使没有他的直接指导,你也能完成手里的工作。


特别是对于一些重要的事情,你想想为啥不让传话的同事去做,非得要你做,这其实就是一种非常信任你的做法,如果你能利用这个机会证明你能独挡一面,那你后面会得到领导更多的重要任务。而给你传话的同事,以后很可能就会成为你的助手。


所以,大可不必特地通过下属传话,以此套路另一位下属。作为领导,老板对他的要求比员工更上一层楼,团队之过,领导需承担主要责任。

03 主动加强与领导的沟通,学会在职场做“人”与“事”


通过上面两点的分析,你应该很清楚,即使这样的情况真发生在你身上,也千万别习惯性的马上联想到一定就是套路!要从不同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尤其是要谨记,不要因为一些主观猜想,给上级脸色,或者故意用行为表达不满。


这样不仅会让上级感觉不够成熟,也就是俗称的不会做人。只会做事,不会做人,领导会觉得上升有限。只会做人,不会做事,领导会觉得不够沉稳。如何做才能两者兼得?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保持自身状态与水平的稳定


逻辑思维CEO脱不花说, “所谓的职业化就是靠谱。所谓靠谱,就是稳定,情绪稳定、状态稳定和水平稳定。


只有稳定,周围的人对你的反应和行为才可预判,才更容易、更愿意与你进行协作。”说得太精准了。


职场上,最可怕的就是动荡的人。你不能因为领导突然变了一种和你沟通的方式,你就情绪化、你就没心情工作了。


还有一种是水平动荡。不管什么原因来干扰你,你不能让自己的工作水平降低,比如,领导直接安排你做事情,你就发挥得好,80分;领导找同事传话让你干的时候,你就发挥得差,18分。


相比之下,作为领导,他更宁愿用那种心态和水平都稳定,每次都是70-80分的人,甚至每次是65分也行,因为改一改,就能到85分或以上。


而那个动荡的员工,领导每次都得赌博啊。要是你哪天两种状态都不好,把事情搞砸了,谁来善后?

第二,主动与领导沟通,知道什么该问和不该问


很多人都听过一句话,叫做“少说话,多做事”。


其实,这不完全对,在职场,很多时候你都应该多说话,尤其是要多问上级问题。


因为上级知道的信息比你多,他知道任务的目标、难点、以及评价标准。这些信息,都会直接影响你的完成情况。


所以,如果你什么都不问,就会导致领导不清楚项目进展,同时也会担心项目出问题,这时他就会让同事来联系你,打听进度或者传达新的指示。


如果你长时间不问,也很有可能你做得越多,错得越多。在职场,信息就是效率。你掌握的信息越多,你的效率就越高。


应该问的内容要包含你所接到的新任务的背景信息,为什么做这件事,原因、目的、要求等;做完以后也要积极去问领导的满意度,有没有需要改进的,这会为你争取极大的主动权。不应该问的就两点,一是不要问具体执行上的问题;二是不要问领导开放性的问题。

最后,你遇到一些职场偶尔的“状况”,不要太敏感,太敏感的人会很痛苦,过于在意别人对你的感受,让你放不开胸怀。领导疏远你,是你的责任,对你的职场发展非常不利,一定要主动修复。


职场成功终究靠能力和贵人,经营好上下级关系是成功的首要条件,这是你的必修课,放下清高、摆平心态,保持不亢不卑,但积极主动的姿态,有助于你成长进步。


职场十多年,我深刻体会到这两点:“会做事”的员工让人放心,“会做人”的员工让人舒心。前者踏实,起步不一定最快,但是愿意一步步学习、成长;后者让人如沐春风,团队里有他,成员之间也能起到很好的润滑作用,管理时可以省下很多精力。

欢迎关注@彪悍猫先生,资深媒体人、设计师,从思维到技能,只写最接地气的逆袭干货,让你一路逆袭!

彪悍猫先生


★阿达观点★☞这几天刚刚遇到这么一件事情。我一个同事拿着20多万的现金外出办事。他办完事以后也没有主动的给领导发微信报一下办事的结果,就这样没有回复结果,领导就让其他的同事给他发微信,问他这件事情办好了没有?

因为这个金额也不是很小,万一出现什么意外,那么领导也会有很大的责任,所以领导是希望他办完以后及时的反馈办事结果的,但是他却没有主动的回复。

所以领导让另外的同事问他办事的结果,其实这个时候领导已经生气了。这个同事不会判断事情的重要性,拿着这么多钱外出办事肯定要报平安报工作结果给到领导知晓。领导之所以不亲自问他就是含着怒火怕发火了,所以让其他的同事去问。

原则上来说,领导让其他同事转达其实已经透露着一种不满的情绪在里面。

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我们要如何去规避和解决?

领导对你已经不满了

我讲的这个事情就体现了领导对这个员工工作结果的不满意,如果自己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结果是不是有领导不满意的时候,或者自己做的不够好的时候,领导通过别人来告诉你,来提醒你,你的工作他不满意,让你有所警醒。一旦是这种情况的话,你就要立刻的警醒了。检查自己的工作方式是不是出现了问题?如果真的是有问题,立刻把它改正过来,以免下一次领导又以这种方式来对待。

可能是领导无意识的让别人传递一些信息。

也就是刚好那个同事在现场,他顺便让他给你一些消息。这样的话就不用担心,偶尔一次两次的他不是成为一个惯例,这样反而不用刻意的去想这件事情。还有,如果领导对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状况,那就更不用在意了,可能这就是领导的工作方式,他就喜欢通过别人去传达一些工作和事情。

也许领导就不在乎你压根就没有重视过。

这种情况就要靠自己通过工作上的结果,自己的努力来争取到领导对你的重视。刚开始的时候不重视没关系,但是通过一段时间你的能力的展现,让领导看到你出彩的一面,让他对你刮目相看。这都是一个过程,有这样的过程才是你成长的一个阶段吧。就当他是一个鞭策一种激励,让你不断的往前走,让你要追上领导的眼光,让他把眼睛朝你这里倾斜。

不管是什么样的原因,都不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所以要扭转这种现象最好靠自己的表现以及自己在职场的修炼,把这种状态扭转过来。

其实并不难,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观察领导的工作模式,突出自己的工作成果。

我是@西红柿阿达,有着十年高管经历,专注职场领域,欢迎关注!为您分享职场的大道至简!

西红柿阿达


昨天上午的时候,我们在外面出活动,现场已经布置好了,该弄的都弄的差不多了,此时距离活动开始还有两个多小时。

我们三个人大眼瞪小眼的这么等,显然太无聊了,于是掏出手机,一起开黑玩起了游戏。

就在我们激战正酣的时候,万万没想到,不知道是哪一股风,把老板给吹来了,此刻沉迷上分的我们还没有发现这一紧急情况,直到我听见有人说了一句:

“小凡,去把后排那几把椅子重新摆一下。”

我的脑袋里“嗡”的一下,这个声音我太熟悉了,我们三个同时收起手机站了起来,立马去后排收拾椅子。

在一边干活儿的同时,还不忘一边看看老板的反应,然而与我们三个“唯唯诺诺”的表现不同,老板就跟没看到我们在玩儿一样,交待完工作任务后,对于我们玩手机这件事只字未提,然后就走开了。

可是到了下午,活动进行完之后,我们部门的经理找到了我们三个人,问上午发生了什么,我如实说了情况,部门经理提醒了我们一下,这个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可是另一位小伙伴小豪却感觉不满,在他看来,老板这行为也太“小人”了,上午不当面和我们讲清楚,结果下午让部门经理来找咱们,这不是在故意刁难咱们么?

看到小豪真的有点生气,我立马和他说:

“这件事,首先老板没有难为咱们的意思,而且本来就是我们做错在先,其次,老板这样做是对的,他身为公司的最高领导者,直接管理我们一线的小员工,这件事本身就是向下越级的错误表现。”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说,向上越级是一种很可怕的职场行为,而且这种行为的影响也十分不好。

然而大多数没有看到的是,其实向下越级,同样是一种非常糟糕的管理行为,而且对于公司的发展和人员管理,也是危害极大的。

而这种危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01.中层领导被架空,夹在中间异常尴尬

在公司的人员管理体系当中,最可怕的一件事,可能就是中层管理被架空了。

当领导直接越级去管理一名基层的员工时,其实就已经是把中层的管理者给架空了,很多公司其实都会主动的避开这个问题,因为他对于中层领导的信心和自尊心损伤,是非常非常严重的。

这和向上越级是一个道理,员工无视自己的顶头上司,直接去和老板汇报,中层管理者必然会感觉自己受到了无视,换成是谁,都会觉得不爽。

反过来也是一样,领导跳过自己,直接批评员工,这样更加难受,还不如向上越级感觉痛快,更重要的是,领导越级管理一线员工,这也间接说明了,中间领导的工作没做好,才导致失误的出现。

然而事实未必如此,任何人的工作,都不会完全没有失误,就像我们身上发生的这个事情,部门经理不在场,对此也根本不知道,也称不上失职。

所以说,老板把这件事交给部门经理来处理,显然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02.老板的在员工心目中的威严丧失,影响管理

除了身份和职位之外,还有一个能够影响管理的重要因素,就是威严。

这种威严是基于人们的认知而产生的,本质上是人们的身份不对等而引起的,人们会不自觉的产生一种敬畏感。

比如职场中的领导和员工,校园当中的老师和学生,甚至是医生和病人等等,这都是由身份不对等而引发的敬畏。

这其实是一种比制度更有效的管理手段,我们常说的“做管理,要学会打感情牌”,其实就这个意思,就是要把威严这一点,发挥到极致。

而这种威严一旦被破坏的话,管理就很难进行了,比如当你不在敬畏自己的老板、老师时,必然也不会在乎他们的管理,到时候,再用制度压迫,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03.公司正常的运转流程被无视,规矩被忽略

公司有公司的管理流程,有公司的层级制度,客观说,一线员工的问题,其实就是应该由主管或部门经理来负责,老板只是按规则办事而已。

相反,如果打破规则,就会让制度失去原本该有价值,起不到该有的束缚作用。

这样一来,大家岂不是谁都可以越级管理,这样公司不乱了套?

所以说,当老板发现你犯了错误时,没有直接指责你,这样的做法是正确、成熟的,相反,如果一个老板真的当面指责了你,这时你反而要思考一番,这样喜欢向下越级的老板,他在管理上的思维真的正确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