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2020天津社区工作者面试热点:警惕扫楼募捐 水滴筹别成水滴愁

【导读】

中公天津社区工作者考试网提供2020天津社区工作者考试面试热点:警惕扫楼募捐,水滴筹别成水滴“愁”。


2020天津社区工作者面试热点:警惕扫楼募捐 水滴筹别成水滴愁


【热点梗概】

近日,知名互联网筹款平台“水滴筹”正面临一场舆论危机。梨视频拍客近日上传一段“卧底”视频,曝光水滴筹在超过40个城市的医院派驻筹款顾问,逐个病房引导患者发起筹款,从中每单最高提成150元,有人月入过万元。

水滴筹采取末位淘汰的管理方式,筹款顾问一个月最少得完成35单,否则就会被淘汰。为“抢占市场”,筹款顾问对募捐金额填写随意,对求助者财产状况不加审核甚至有所隐瞒,对捐款用途缺乏监督。这段视频曝光后,各种口诛笔伐纷至沓来。11月30日,水滴筹回应称,已第一时间开展相关情况排查,即刻起线下服务团队全面暂停服务,整顿彻查类似违规行为。

据水滴筹官网介绍,自上线以来,水滴筹已为大病患者筹得200多亿元救命钱。哪怕打个对折,也是助人无数,功德无量。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来看,往往结论不同。如果水滴筹没有采取提成和末位淘汰制,筹款顾问即志愿者挨家挨户查访患者,为需要的病患发起网上募捐,也可以说是在做善事。所以,有人认为,问题不是出在扫楼募捐,而是出在流程监管,水滴筹应做好真实性审核,确保求助者真的就是需要救助的人。

材料链接: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9/1202/c1003-31483999.html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51798526505184104&wfr=spider&for=pc

【模拟命题】

针对上述材料,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要点】

1、概括事件,给予评价。

水滴筹平台通过开创互联网大病筹款0服务费的服务,帮助数以万计因大病致贫的人群,因而一直以来,水滴筹在社会公众面前呈现的都是“公益、爱心、慈善”等正面形象。但随着“扫楼”视频的曝光,水滴筹也暴露出平台发展过程中在管理上存在的严重管理漏洞,应该立刻进行彻查整顿。

2、分析事件的影响。

(1)“扫楼筹款”的出现消耗公众爱心和信任。水滴筹这种用互联网搭建的互助自救平台,是一种有益的新尝试,“如果不规范它,这种新事物就会消耗爱心,不被公众信任和接受。”

(2)同时也损害平台形象。经历“扫楼筹款”事件后,平台长久以来维持的良好形象无疑将大打折扣,群众不愿捐款,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不到帮助。

(3)更有甚者会影响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水滴筹做为互联网+慈善的第一平台,“扫楼筹款”影响平台形象,也影响我国慈善事业形象。

3、分析事件的原因。

(1)这件事情表明看是工作人员审核不严。在与求助者沟通过程中,“筹款顾问”存在在募捐金额上随意填写金额,对求助者财产状况不加审核甚至故意隐瞒,且宣称在筹到钱后公司不会调查筹款去向的情况。

(2)实则是公司管理不到位。对媒体曝光的“扫楼”现象,水滴筹称,报道的事件是部分地区个别线下人员的违规事件。总部并不知晓,说明总部对于地方的监管存在缺位的情况。

(3)其实根源还是在于水滴筹公司忽略了公益性而重视利益性。公司要求“强制发单”,则是希望引起大众关注,让慈善筹款项目成为公司保险业务的线下流量入口。

4、联系实际谈对策。

(1)立刻对该行为进行彻查整顿。第一时间成立紧急工作小组。并要求线下服务团队全面暂停服务,整顿彻查类似违规行为。

(2)水滴筹严格内部管理,在用户信息真实有效、监管筹款金去向等关键问题上让社会放心,让每一个“水滴”放心。

(3)公司改编考核方式,回归公益性。水滴筹方面表示,将针对大众关注的考核问题进行调整,舍弃原有以服务患者人数为主的绩效管理方式,调整为以项目最终过审的合格通过率为依据,考核围绕筹款全过程,侧重项目真实合规和服务质量维度。

(4)民政部积极引导有关平台联合开展自律,接下来将针对群众关切持续完善行业监管,引导相关平台进一步修订自律公约。其中对恶意发起筹款的行为人建立了黑名单,并在行业内实现黑名单共享,失信人将不能在任何平台发起筹款,且会面临追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