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探寻“生命线”数字化转型路径

对于矿山企业而言,物料输送是其发展的生命线。

工业散货物料输送产业数字化场景构建与智能化服务主题论坛近日在江苏无锡举办。来自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兖矿集团、力拓集团(澳洲)等单位的200余名国内外院士、专家、教授、企业高管共同探讨行业最新发展趋势,分享行业知名企业物料输送数字化转型的案例实践。

作为我国工业散货物料输送产业领导者,本届论坛的主办方无锡宝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宝通科技)多年来不遗余力地打造数字化生态圈。“要让工业散货物料输送更绿色。”宝通科技董事长包志方向《中国矿业报》记者介绍,“召开这次论坛目的是探讨工业散货物料领域数字化转型落地的最佳路径。”

智能物料输送“元年”亟待开启

众所周知,矿产资源因分布不均、埋藏深浅不一,在其生产、加工、二次利用等方面转运频繁。由此,“工业散货物料输送”产业应运而生。

区别于一般道路运输(物流产业),连续大量的工业散货物料点与点之间要实现转运,带式输送系统是迄今为止,最为安全、高效、经济的输送方式,其被广泛应用于矿产开采、钢铁冶炼、建材水泥等矿产资源及其相关衍生产业。

然而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作为物料输送系统的“配角”,输送带受重视程度不高。

据介绍,目前国内输送带制造行业企业发展水平层次不齐、生产过程透明度较低;橡胶本身为绝缘体,现有普通橡胶输送带自身信息化程度为“零”,智能化更无从谈起。相对于下游客户行业的高集成化、高电气化、高自动化,输送带行业相形见绌,更谈不上满足下游行业智慧矿山、煤炭智能开采、绿色钢铁、智慧港口等迫切要求。

“我们洞悉了工业散货物料输送产业已经进入后半场,传统的输送带生产制造已经没有未来。”宝通科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数字化正加速对各个行业的渗透,如果有工业物联网赋能,那么便可以开启智能物料输送的元年。

科技创新催生“生态系统”建设

当前,智能制造已成为工业发展的主题。采矿、冶炼、水泥、火电、港口码头等基础产业均已开始向智能生产、智能管理、智能决策三方面升级。

“对于我们而言,科技创新永远都是第一位的。矿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聚焦及创新工作流程与系统方式,实现矿山开采开发的自动化、数字化。”出席论坛的力拓集团(澳洲)RIO Tinto 发展与创新集团首席顾问Karl.Malitz如是说。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