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預防草莓青枯死苗?

壽鄉小楊


草莓苗的主要原因是:種植早熟或過晚;種植深度不夠掌握,太深或太淺;土壤水分太小;母株分株和匍匐莖混合,管理太簡單;陽光太強了。

注意事項如下:

1.在合適的時間種植

種植時間應在9月中下旬,並且不遲於10月5日,種植時間不僅成活率高,而且由於種植太晚也不會影響明年的產量。

2.根

種植後種植根系可以大大提高成活率,縮短苗期。

3.控制植物的深度

種植時,應嚴格按照“未深埋、淺而不露”的原則種植深度,以確保澆水後無露水或淤泥。

4.澆水

種植後立即將生根水每2天澆3次至3天,第1次澆水一週後澆水,可顯著提高成活率。

5.母株分株和匍匐莖分開種植並單獨管理。通常,幼苗的根部發育並且易於存活,而母本植物的幼苗具有更多的根和更少的葉子,其不易生存。

6.陰影

如果太陽太強,它將導致植物在枯萎後死亡。您可以在上午11:00至下午3:00覆蓋遮陽傘或噴水以防止萎and和死苗。










沃洲老呂


草莓幼苗枯死的主要原因是突然的低溫,導致根黴和灰漿果黴菌的繁殖和感染,加重了幼苗枯死的現象。除氣溫下降的原因外,還與品種、土壤含水量、肥料種類和栽培管理有關。

預防措施:

1、草莓良種選育適應性強,但溫度驟降會使其根系難以吸水,阻礙水分、、運輸,削弱抗寒性。其中多數選擇早熟品種,抗寒性和抗逆性弱於露地栽培,死亡率高,因此在種植時應選擇優良品種。

2、增施有機肥

增加有機肥含量,應注意氮肥的施用量,避免苗木過度吸收氮素,造成綠葉濃密,山竹地上部分過晚,發生低溫時極易發生綠苗和死苗,且對苗木生長不利。所以耽誤了花。芽分化和果實,產量。

3、注意低溫

隨時注意天氣變化。在低溫和寒冷來臨之前,提前做好預防措施。我們可以用平蓋,晚上蓋上草簾,在陽光照射或升溫後及時開膜揭幕,避免死苗。

4、適時補植應為病蟲害或人為破壞預留一定的保險苗。

當植株受傷或死亡時,應及時拔除病苗和死苗,清除根土,並及時填塞土壤重新種植。

草莓種植時不當管理就會面臨苗木弱、根不發達、樹苗枯死、根腐爛、莖基腐爛等問題,使草莓種植者憂心忡忡,無論怎麼說草莓苗都不便宜。一切疾病都應及早預防。當疾病高發時,應增加中草藥濃度,縮短用藥間隔。在移栽前,可將微生物肥料作為基肥,並可根據實際情況與有機肥配施。






凌亂短視頻


青枯病是草莓種植中的一種主要的病害,是有青枯假單胞桿菌侵染引起的,是一種細菌性病害,會堵塞維管束,導致植株水分無法正常從植株根部輸送到上部,而使植株慢慢因為缺水而枯死。

症狀:

草莓青枯病發病初期,下位葉1~2片凋萎脫落,葉柄變為紫紅色,植株發育不良,隨著病情加重,部分葉片突然失水,綠色未變而萎蔫,葉片下垂似燙傷狀。起初植株中午萎蔫,夜間或雨天尚能恢復,4~5天后夜間也萎蔫,並逐漸枯萎死亡。將病株由根莖部橫切,導管變褐,溼度高時可擠出乳白色菌液,嚴重時根部變為黃褐色並腐敗發臭。

此病由細菌青枯假單胞桿菌侵染所致。病原細菌在草莓植株上或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通過土壤、雨水和灌溉水或農事操作進行傳播。病原細菌常從根部傷口侵染,在植株維管束內進行繁殖。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多年。

發病條件:

病菌喜高溫潮溼環境,最適發病條件為溫度35℃,浙江及長江中下游的發病盛期在6月的苗圃期和8月下旬至9月上旬草莓定植初期。

久雨或大雨後轉晴,遇高溫陣雨或乾旱灌溉,地面溫度高,田間溼度大時,易導致青枯病嚴重發生。草莓連作地、地勢低窪、排水不良的田塊發病較重。

防治措施:

1、合理輪作

最好是水旱輪作,避免與茄科作物輪作。

2、土壤進行消毒處理。

可以使用棉隆,福爾馬林等進行土壤消毒處理,以達到殺滅病菌目的。

3、提倡營養缽育苗,減少根系傷害;高畦深溝,合理密植,適時排灌,防止積水,及時摘除老葉、病葉,增加通風透光。

4、定植後用絡氨銅等銅製劑進行灌根處理,能有效預防青枯病。

5、加強肥水管理,適當增施氮肥和鉀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或草木灰,調節土壤pH值。

6、藥劑防治:

病初期選用72%農用鏈黴素,或者3%的中生菌素可溼性粉劑,配合葉面肥進行噴霧處理,每7天1次,連續防治2~3次。同時配合絡氨銅等銅製劑進行灌根處理,雙管齊下以達到治療目的。


洛曦輝


草莓青枯病起初2~3天植株中午萎蔫,夜間或雨天尚能恢復,4~5天后夜間也萎蔫,並逐漸枯萎死亡。將病株由根莖部橫切,導管變褐,溼度高時可擠出乳白色菌液。嚴重時根部變色腐敗,那青枯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採用生物植保技術進行青枯病的防治,根據土壤以菌抑菌平衡原理,在作物青枯病發病初期追施HILOT菌博士海洋多肽生物菌劑10-15kg可以溝施或穴施,在使用之前,先把菌劑跟麥麩混合,調入牛奶3-5kg後,施入土壤,用土蓋好;定植時用殺菌農藥灌根或浸根.移栽前77%可殺得500倍液進行灌根,或用農用硫酸鏈黴素3000一4000倍液或甲霜惡黴靈600-800倍液,進行浸根,1~2小時,大家知道草莓青枯病會傳染嗎?

當然了,草莓青枯病由細菌青枯假單胞桿菌Pseudomnas solanacearum Smith侵染所致。病原細菌在草莓植株上或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通過土壤、雨水和灌溉水或農事操作傳播。病原細菌腐生能力強,並具潛伏侵染特性,常從根部傷口侵入,在植株維管束內進行繁殖,向植株上、下部蔓延擴散,使維管束變褐腐爛;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多年。病原細菌寄主範圍廣,與茄子、番茄的青枯病為同一病原。

病菌喜高溫潮溼環境,最適發病條件為溫度35℃,最適pH值為6.6。浙江及長江中下游的發病盛期在6月的苗圃期和8月下旬至9月上旬草莓定植初期。

久雨或大雨後轉晴,遇高溫陣雨或乾旱灌溉,地面溫度高,田間溼度大時,易導致青枯病嚴重發生。草莓連作地、地勢低窪、排水不良的田塊發病較重。草莓青枯病是會傳染的,一經發現此病害要及時進行治理,否則會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


三鍋農村生活


 一、草莓青枯死苗的症狀表現

  草莓葉片失水萎縮,地上部組織變軟,葉片、葉柄下垂,後逐漸青枯死亡;剝開草莓新莖,正常組織內部為乳白色,受害新莖內部組織為褐色和紫褐色,根系為黃色和褐色。

  二、草莓青枯死苗的原因

  引發草莓青枯死苗的主要因素為氣溫陡然降低,持續性低溫又導致弱寄生菌和腐生性的根黴菌、灰莓黴的繁殖和侵染,加重草莓青枯死苗的發生程度。大面積田間調查:田間青枯死苗除與降溫因素有關外,青枯死苗的程度還與品種、土壤含水量、施肥種類和栽培措施密切相關。

  三、草莓青枯死苗的預防措施

  1、選用良種

  草莓的適應力強,但是氣溫驟降會使得它的根系吸水性困難,水分的運輸受到阻礙,抗寒力較弱。而很多大多選擇早熟品種,抗寒力和抗逆性都比露地栽培較弱,所以死亡率高,所以在種植時要選擇好品種。

  2、增施有機肥

  在施入基肥時增加有機肥含量,特別是磷鉀肥的含量要注意,要注意氮肥的施用量,以免幼苗吸收氮元素過大,造成葉片濃綠,地上部分山竹過晚,遇低溫時極易發生青枯死苗現象,而且還會延遲花芽分化和結果,產量到產量。

  3、注意低溫

  要隨時注意天氣變化,在低溫寒冷來臨之前,提前做好預防措施,可採用平鋪覆蓋,夜間加蓋草簾,天晴或升溫後及時揭膜揭簾,能避免青枯死苗。

  4、及時補栽

  在定植時要預留一些保險苗,用於病蟲害或人為損壞備用,當植株受害或死亡時,要及時拔除病苗、死苗,並清除根系土壤,及時填土補栽。

  5、噴藥防治

  一旦幼苗受傷時,立即噴施藥劑和生長調節劑,促使植株儘快恢復,增強抗病力,以免遭受病菌感染。

  上面這一些就是種植草莓出現死苗的現象和解決方法,有種植草莓的這一些要知道。

查看





農民大龍


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

本病亦稱草毒立枯病,為世界性分佈的土壤真菌病害,在土壤中腐生性很強,是多種作物的重要根部病害。除草莓外,還為害棉花、大豆、蔬菜等160餘種栽培植物和野生植物。在草莓上主要為害蕾、新芽、托葉和葉柄基部,引起苗期立枯,成株期莖葉腐敗,根腐和爛果等。

(2)症狀 植株基部發病在近地面部分初生無光澤褐斑,逐漸凹陷,並長出米黃至淡褐色蛛巢狀菌絲體,有時能把幾個葉片綴連在一起,侵害葉柄基部和托葉時,病部幹縮直立葉片青枯倒垂,開花前受害,使花序失去生氣並逐漸青枯萎倒,急性發病時呈猝倒狀。蕾和新芽染病後逐漸萎蔫,呈青枯狀或猝倒,後變黑褐色枯死。莖基部和根受害皮層腐爛,地上部乾枯容易拔起。從幼果、青果到熟果都可受到菌絲侵害,被害果病部表面出現暗褐色不規則形斑塊,僵硬,最終全果乾腐,故又稱草莓幹腐病。溫度高時可長出上述菌絲體,己著色的漿果發病,病部變褐,其外圍常發生較寬的褐色白帶,紅色部分略轉胭脂紅色,色彩對比強烈鮮豔,引起溼腐或幹腐,但不長灰色黴狀物,是與灰黴果腐病區別之處。

(3)發病規律 病菌以菌絲體或菌核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但沒有合適寄主時可在土壤中生活2~3年。可以病苗、病土傳播,栽植草莓苗遇有該菌侵染即可發病。病菌的適溫為22℃~25℃,幾乎在草莓整個生長期都可發病。氣溫低及遇有連陰雨天氣易發病,寒流侵襲或溫度過高發病重。冬春棚室等保護地栽培時,密閉時間、長室溫高而換氣放風不及時,發病早而嚴重。露地草莓栽植過深,枝葉過於繁茂,灌水過多或園田淹水,病害加重。

(4)防治方法

①合埋密植,防止過密栽培。

②大棚和溫室保護地栽培草莓要適時適量放風。合理灌溉,澆水宜安排在上午,澆後迅速放風降溼,防止溼氣滯留,並儘量增加光照。

③草莓現蕾後開始噴淋有效黴素600倍液,或10%立枯靈水懸劑300倍液,或10%多抗黴素可溼性粉劑500~1000倍液,7天左右1次,共噴2~3次。

④芽枯病與灰黴病混合發生時,可噴灑50%速克靈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或65%甲黴靈(硫菌黴威)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採收前3天停止用藥。


範小斌


草莓種出現青枯死苗會極大的影響到了產量的產量和收益,給農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那麼草莓青枯死苗的原因是什麼,又該怎麼預防呢?一起來看看詳細介紹吧。

一、發生原因

引起草莓青枯死苗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氣溫驟低,持續性的低溫導致根黴菌、灰莓黴的繁殖和侵染,從而加重了青枯死苗現象。另外除了氣溫降低的原因,還和品種、土壤含水量、肥料種類以及栽培管理有關。

二、預防措施

1、選用良種

草莓的適應力強,但是氣溫驟降會使得它的根系吸水性困難,水分的運輸受到阻礙,抗寒力較弱。而很多大多選擇早熟品種,抗寒力和抗逆性都比露地栽培較弱,所以死亡率高,所以在種植時要選擇好品種。

2、增施有機肥

在施入基肥時增加有機肥含量,特別是磷鉀肥的含量要注意,要注意氮肥的施用量,以免幼苗吸收氮元素過大,造成葉片濃綠,地上部分山竹過晚,遇低溫時極易發生青枯死苗現象,而且還會延遲花芽分化和結果,產量到產量。

3、注意低溫

要隨時注意天氣變化,在低溫寒冷來臨之前,提前做好預防措施,可採用平鋪覆蓋,夜間加蓋草簾,天晴或升溫後及時揭膜揭簾,能避免青枯死苗。

4、及時補栽

在定植時要預留一些保險苗,用於病蟲害或人為損壞備用,當植株受害或死亡時,要及時拔除病苗、死苗,並清除根系土壤,及時填土補栽。

5、噴藥防治

一旦幼苗受傷時,立即噴施藥劑和生長調節劑,促使植株儘快恢復,增強抗病力,以免遭受病菌感染。








田園松陽一山水好物


草莓青枯死苗一般集中發生在草莓定植活棵後至棚膜覆蓋前,時間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初始症狀表現為:葉片失水萎縮,地上部組織變軟,葉片、葉柄下垂,後逐漸青枯死亡;剝開草莓新莖,正常組織內部為乳白色,受害新莖內部組織為褐色和紫褐色,根系為黃色和褐色,為了更好的防治該病,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了草莓青枯死苗的發生原因及預防栽培措施,

整體而言草莓出現雞冠果,無外乎兩個原因:環境因素和營養不均衡因素。通過和這位朋友的溝通發現他在營養方面做的挺不錯的,不僅追施的有大量元素水溶肥還有生物菌劑,同時葉面肥噴施的有中微量元素葉面肥。那麼這位朋友大棚草莓出現大量雞冠果,只能是棚內環境因素導致的。

草莓栽培適應性強,但陡然降溫幅度過大,會導致根系吸水性困難,水分輸送受阻,新莖含糖量低,抗寒能力差,致使組織受損。我地設施促成栽培均選用早熟品種,抗寒性、抗逆性均弱於露地栽培品種。從調查情況來看,豐香、法蘭第等品種田間死亡率低於雪蜜、紅豔。

隨時注意氣象預報。在災害性氣候到來之前,及早採取預防措施,可採用平鋪覆蓋,夜間加蓋草簾,天晴或升溫後及時揭膜揭簾,定植前按定植量預留總苗數5%的保險苗,用於病蟲害和人為操作損害備用。受害、受傷植株恢復能力弱,受害死亡和受傷植株需及時拔除病死殘株,並適當清除根系殘留土壤,填充新土後及時補植、促發。






小崔農村人


草莓種植過程中會出現青枯死苗的現象,它極大的影響到了產量的產量和收益,給農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那麼草莓青枯死苗的原因是什麼呢?

一、發生原因

引起草莓青枯死苗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氣溫驟低,持續性的低溫導致根黴菌、灰莓黴的繁殖和侵染,從而加重了青枯死苗現象。另外除了氣溫降低的原因,還和品種、土壤含水量、肥料種類以及栽培管理有關。

二、預防措施

1、選用良種

草莓的適應力強,但是氣溫驟降會使得它的根系吸水性困難,水分的運輸受到阻礙,抗寒力較弱。而很多大多選擇早熟品種,抗寒力和抗逆性都比露地栽培較弱,所以死亡率高,所以在種植時要選擇好品種。

2、增施有機肥

在施入基肥時增加有機肥含量,特別是磷鉀肥的含量要注意,要注意氮肥的施用量,以免幼苗吸收氮元素過大,造成葉片濃綠,地上部分山竹過晚,遇低溫時極易發生青枯死苗現象,而且還會延遲花芽分化和結果,產量到產量。

3、注意低溫

要隨時注意天氣變化,在低溫寒冷來臨之前,提前做好預防措施,可採用平鋪覆蓋,夜間加蓋草簾,天晴或升溫後及時揭膜揭簾,能避免青枯死苗。

4、及時補栽

在定植時要預留一些保險苗,用於病蟲害或人為損壞備用,當植株受害或死亡時,要及時拔除病苗、死苗,並清除根系土壤,及時填土補栽。

5、噴藥防治

一旦幼苗受傷時,立即噴施藥劑和生長調節劑,促使植株儘快恢復,增強抗病力,以免遭受病菌感染。


壽鄉小楊


防止草莓青枯死苗

1、選擇生命力較強的品種

選擇生命力比較強的品種,省心省力減少損失。

2、施肥要得當

在施基肥時裡面添加點磷、鉀肥,控制無機氮肥的施用。

3、防治為主

如果發生不正常的症狀,一定要及時噴施藥劑和作物生長調節劑等加作物生長調節劑,每隔一週噴灑1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