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 輕罰沒用、嚴懲傷心,當批評孩子成家長難題時,可用“椰殼效應”

對於孩子的教育,父母一直都是秉承著要將孩子能夠很好地教育,讓孩子能夠健康成長,並且能夠讓孩子發展成優秀的人才,所以孩子從小的教育就變得比較重要。

父母要對孩子的教育進行一個嚴格的教育,不要讓孩子走向不好的方向,導致孩子出現不好的情況。

但是父母對於現在孩子的教育是要採取比較變通的方式,對於孩子的教育是不能用比較偏激的方式,父母不能夠用以前非打即罵的方式教育孩子的。現在的孩子都是比較調皮以及叛逆的,父母對孩子進行批評的時候,是會進行打罵的形式,父母以為打罵孩子能夠讓孩子進住教訓,但是事實上是沒有什麼用的,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叫糟糕而已。

輕罰沒用、嚴懲傷心,當批評孩子成家長難題時,可用“椰殼效應”

父母批評孩子的原因

1、孩子跟父母作對

要是父母要求孩子做某些事情的話,孩子是不會遵從父母的教育的,他們對於父母的教育是不會聽的,甚至是做著和父母教育不一樣的事情,和父母唱著反調。父母叫他們往西,他們就偏偏要往東,不在乎父母的教育,父母禁止的事情,他們做得更是積極。父母看到孩子跟自己作對就很生氣,一生氣就會對孩子進行一個批評,批評孩子的行為。

2、 孩子做錯事情不道歉

現在孩子都是比較調皮好動的,孩子對於自己的行為沒有正確的認知觀,所以就會做錯事情。父母知道孩子做出事情了,之後就教孩子進行一個道歉,但是孩子固執或者是不知道自己做錯在哪,就沒有道歉。父母和孩子一直僵持下去,父母會因為孩子知錯不道歉的行為給氣到,就會對孩子進行一個大發火,對孩子進行一頓大的批評的,訓斥孩子,教孩子道歉,父母批評是讓孩子能夠見識父母的威嚴,而遵循父母的要求。

輕罰沒用、嚴懲傷心,當批評孩子成家長難題時,可用“椰殼效應”

3、父母暴躁,沒有耐心

有些父母是很暴躁的,一聽到孩子是犯了什麼錯或者是學習下降,就會開口打罵批評孩子,甚至不顧孩子的面子,當著眾人的面子就動起手來,一動手就沒有輕重。有時在教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因為孩子的笨拙,父母沒有耐心教,父母被孩子搞得很是煩躁,覺得是孩子不認真在學,所以就對孩子進行了一個批評。

4、 孩子叛逆

有時候孩子是很調皮以及甚至是叛逆的,孩子是會跟父母作對的,總是和父母唱反調,父母教育孩子,孩子總是不願意去做,怎麼說都不會改正。父母有時候是會被孩子的叛逆或者調皮給氣到,忍不住機會對孩子進行一頓批評,批到孩子能夠停止自己的叛逆行為為止。

現在孩子的批評成了父母的一個難題,孩子現在是越來越難教育的,是不知道應該如何去正確教育孩子。

要是一旦孩子做錯什麼事情,對孩子進行一個批評的話,孩子就會很不開心,但是不批評教育的話,孩子是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哪樣只會讓孩子錯誤的行為是越來越糟糕,最後釀成大禍的。所以就得對孩子進行一個教育。

輕罰沒用、嚴懲傷心,當批評孩子成家長難題時,可用“椰殼效應”

父母批評孩子的行為

1、

對孩子進行一個輕微的懲罰

父母對於孩子的寵溺程度都是很高的,都是很是愛護自己的孩子的,不願意讓孩子去接受到一些不好的事情,就怕自己的孩子受傷以及傷心之類的。所以父母對於孩子的錯誤,總是批評之後,就對孩子進行一個輕微性的懲罰,父母認為這樣的方式既可以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錯誤,同時孩子也不會受傷或者受委屈之類的。但是這就出現一個問題了,那就是父母對孩子進行的一個輕微懲罰根本就沒有什麼用處,孩子下一次還真是會犯同樣的錯誤,孩子下一次還是會和父母作對。所以這輕微的懲罰對孩子是沒有什麼用的。

2、 對孩子進行一個嚴厲的懲罰

父母認為唯有深刻的印象才會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錯誤,所以就對孩子進行一個嚴厲的懲罰,在對孩子的錯誤進行批評之後,就對孩子進行嚴厲懲罰。但是,父母對孩子的懲罰過於嚴厲,讓孩子接受了一個很受心傷的懲罰,孩子對於父母的嚴厲懲罰很是傷心,孩子會在懲罰之後雖然是知道自己的錯誤了,但是孩子就會對這個懲罰留下了陰影,對父母產生了怨恨。

而父母看到孩子受到這麼嚴厲的懲罰,心裡也是不好受的,心裡很傷心。

對於孩子的批評,父母的教育是不能過過於松或過於嚴,要是隻是輕微地對孩子進行懲罰的話,那麼是沒有用的,孩子認為自己的錯誤是沒有多大毛病的,就沒有改正過來。但是對孩子進行嚴厲的懲罰啊,又會很傷心,對於孩子的批評都是要講究一個適應的教育方式。要想對孩子進行一個有效的批評,父母可以採取椰殼效應。

椰殼效應有個孩子很不喜歡吃飯,不管父親怎麼改變菜色,孩子還是不喜歡吃飯,有一天父親把椰子殼切成兩半當碗盛飯給孩子吃,孩子看了覺得非常好玩,然後大口大口的就把飯吃完了。

輕罰沒用、嚴懲傷心,當批評孩子成家長難題時,可用“椰殼效應”

運用椰殼效應對孩子進行批評

1、 批評孩子不要用暴力

心理學家塞爾瑪·弗雷伯格告訴我們:"打孩子是唯一一種會讓父母上癮的懲罰。

父母在批評的時候不要對孩子進行一個身體上的暴力以及語言上的暴力,不要對孩子進行一個打罵,父母以為對孩子進行一個打罵能夠讓孩子牢記住自己的錯誤,讓孩子能夠改正過來,這樣是不行的。父母的暴力是隻會讓孩子變得比較更加叛逆,對父母的行為很是怨恨,導致孩子的叛逆以及出現一些不好的行為以及情況。要知道對孩子進行暴力是一種最不好的行為。

2、 批評孩子不要強調孩子的錯誤

孩子出現錯誤,父母一看到孩子有了錯誤就會對孩子進行一個批評,父母就會對孩子進行說教,教育孩子下次不要犯同樣的錯誤。但是父母對孩子進行批評的時候,總是在孩子耳旁強調孩子的錯誤,讓孩子總是想起自己的錯誤,對自己很是不自信。

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在《孩子:挑戰》一書中曾說:"我們不停地指出孩子的錯誤,不停地告誡他們……這樣的方式事實上是在表現出我們對孩子沒有信心,這會讓所有人沮喪和氣餒。"

輕罰沒用、嚴懲傷心,當批評孩子成家長難題時,可用“椰殼效應”

3、 批評孩子不要給孩子貼標籤

父母在對孩子進行一個批評的時候,父母是總會對孩子進行一個貼標籤,孩子犯錯,父母批評孩子就會說孩子是什麼,就是什麼,說孩子就是永遠都是那樣,父母千萬不要這樣隨意地給孩子貼上標籤,這樣是會讓孩子將父母對自己的形象就當真了。孩子對於這父母給自己的標籤是很在意,或者孩子是因為這父母隨意之下給的標籤,就慢慢發展成父母給的標籤。

對於孩子錯誤的批評,父母要講究批評的方法,要是一旦父母的方式用得不對的話,這對於孩子的為孩子是挺大的,父母對於孩子的批評,父母不能夠隨便地進行批評。父母要講究方式方法,也不能夠輕微懲罰和嚴厲懲罰,這都對孩子有著不好的影響。

父母要想對孩子進行一個比較有效的批評,父母可以採用這椰殼效應對孩子進行一個教育,孩子可以在這椰殼效應的基礎上對孩子進行一個批評,這樣的話,孩子能夠很好地認識自己錯誤,並且對其進行一個糾正。

輕罰沒用、嚴懲傷心,當批評孩子成家長難題時,可用“椰殼效應”

我是海馬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