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知否》单纯无所求的如兰,才是过的最幸福的

01

盛家四姐妹中,明兰嫁入侯府,华兰和墨兰嫁入伯爵府,三人都是高嫁,外人看着风光无限,但是是否舒心幸福只有自己知道。

华兰虽然夫妻相敬如宾,举案齐眉,但是有一个苛刻的婆母,经常为难自己。自己生的儿子都被婆婆强行抱走,还不精心照顾,儿子掉到火堆里,被及时赶到的女儿救出火堆。儿子没被烧着,女儿的手却是烫的都是包,这样的华兰在婆家过的糟心难受。

墨兰与梁晗本来相处还算和睦,自从设计私会梁晗事情暴露后,两人是心离,面更离。被梁晗嫌弃,看不起,被贴身丫鬟背叛,整天与一屋子的小妾斗法,过的是水深火热。

明兰虽然嫁一个疼爱自己的丈夫,但是有一个面善心恶的继婆婆,整天陷在家里的勾引斗角里出不来。也是看着面上风光,实则劳心劳力,心累人更累。

《知否》单纯无所求的如兰,才是过的最幸福的

如兰,嫁给草根出身的文言敬,盛家唯一一个低嫁女儿,看着好像嫁的不好,实则却是四姐妹中过的最幸福舒心的。

02

如兰是盛家嫡女,不像墨兰明兰一样为身份所累,很多行为受到限制,这是如兰最大的优势。

她从小知道自己是嫡女,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就像她对墨兰说的,我是嫡女,学学管家就行,不需要学那些诗词。

如兰有王大娘子这个正室处处庇护,处处为她着想,又有着哥哥姐姐的疼爱。她不需要像明兰一样处处为自己打算,权衡利弊得失。更不需要像墨兰一样,为嫁个好人家,而处处算计。

如兰在这样的亲情庇护下,无忧无虑的成长,养成一个单纯的性子,小孩子的性子。

如兰单纯,没有什么心机,也没有什么算计,心思纯正,所以看事情更客观。

当母亲希望她嫁入豪门时,她可以冷静的,客观的说:华兰姐姐是嫁入伯爵府,可是她过的好吗?

对于嫁人,她没有想着嫁入豪门,也没想着嫁个英俊少年郎,更没有幻想着未来的夫君能出人头地,能有多大的能耐。

因为心中没有算计,当如兰遇到文言敬时,她能全心全意的爱,能义无反顾的爱。

03

每次看到如兰和文言敬的相遇,都觉得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文言敬本来是盛纮为墨兰挑选的丈夫人选,但是被林小娘和墨兰嫌弃,却阴差阳错的偶遇了如兰。

如兰本来在院子里剪花,一阵风吹过来,把她的手帕吹跑了。

如兰追着随风而飞的帕子,跑到院中小径的圆门处,刚好遇见拜访完盛纮准备离开的文言敬。

《知否》单纯无所求的如兰,才是过的最幸福的

文言敬看着飞到自己脚下的帕子,下意识的捡起来,一扭头,看到站在圆门里的如兰。

一眼万年,好像就是为他们造的成语,从此两人陷入了爱情。

如兰看到文言敬的第一眼就来电了,愣愣的站在圆门里,直直的看着他,却没有多往前走一步,这就是作为嫡女的气度,该守的礼仪。而不是像墨兰一样,马球场上,大庭广众之下,对梁晗暗送秋波。

《知否》单纯无所求的如兰,才是过的最幸福的

文言敬,也是一眼就认定了如兰,但是他却什么也没有做,而是把手帕挂在树枝上,悄然转身离开。这就是君子的行为,谨守本分,以实际行动维护一个女子的名誉,即使这个女子只是一个女使(文言敬第一次看到如兰,以为她是盛家女使)。

两个重礼仪,守本分的人在一起,过的必然不会太差。

04

如兰虽然单纯,但不傻,她很聪明。

她喜欢文言敬,但也不是盲目的喜欢,虽然这个人是爹爹看中的,哥哥也说此人正直,但是她也要有自己的判断,她要确定这个人是不是真的值得她喜欢。

就像她和明兰说的那样,刚开始文言敬以为如兰只是一个小女使,后来知道她是嫡女,也知道原来盛纮让他娶的是庶女。就给如兰写信,说不能违逆盛家父子对他的知遇之恩,以后再不见她了。

这件事情让如兰确认了文言敬是一个正直的人,是一个值得她托付终身的人。

当明兰问:五姐姐,你可曾想过,他兴许只是想攀高枝儿,才看着姐姐的婚事落空,才想娶着妹妹的。

如兰立马听出明兰的话中之意,暗示文言敬并不是真的喜欢她,而只是因为她是盛家嫡女。

《知否》单纯无所求的如兰,才是过的最幸福的

她对明兰说:自己不如华兰雍容华贵,不如墨兰会巴结,也不如明兰好看,自己也不聪明伶俐。但是文言敬喜欢她,和她在一起觉得敞亮,并且墨兰出事时,文言敬也没有瞧不起盛家的女儿。

如兰这一番话,说明如兰很明白自己的缺点,也明白自己被文言敬喜欢的优点,是一个拎得清的人。

当顾廷烨逼婚时,如兰能够不顾权势富贵,坚决反对父母,一心想要嫁给文言敬。

《知否》单纯无所求的如兰,才是过的最幸福的

后来,因为母亲的话,她们的婚事已经惊动官家,如果不嫁给顾廷烨。有可能文言敬以后被迫害,自己家族可能也要受罪于官家。

如兰无奈,为了亲人爱人,才勉强同意婚事。

这样一个单纯善良,聪明又拎得清的人,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过的必然是不会差的

05

如兰去告别文言敬,两人之间的事被哥哥和顾廷烨发现。

无奈之下,盛家只得把如兰嫁给文言敬。

文言敬不但不像梁家那样看轻如兰,拒绝婚事,或者趁机多要点好处,而是向盛家父母保证,以后一心一意对待如兰,只娶如兰一个大娘子,不纳妾。

文言敬的行为证明他是一个正直的人,是真的爱如兰。

如兰如愿的嫁给了爱情

这在妻妾成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是非常难得的。

《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与陈芸的爱情,让无数人羡慕。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成为千古绝唱。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妻恩爱,留下来那么多爱情诗词,让我们这一代一代的人去传唱,去传承。

她们的爱情故事被我们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就是因为那时的爱情,就像大熊猫一样,太稀少。

那时,许多女人结婚前连自己的丈夫见都没有见过,谈不上爱情。

而如兰能嫁给爱情,在婆婆当道的年代,能有爱自己的丈夫护着,疼着,是何其的幸运,何其的幸福。

06

如兰是幸福的,除了与丈夫恩恩爱爱,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家族势力,使她在婆家绝不会受苦。

就像祖母说的那样,华兰好歹算是高嫁,她在婆家受罪,我都心疼难忍,如儿这是低嫁,若还要受罪,我们盛家就是一个笑话。

《知否》单纯无所求的如兰,才是过的最幸福的

文言敬寒门出身,又是盛纮的门生,需要老师提携,而盛家父子都是官家眼前的红人。另外,如兰姐姐家是伯爵府,妹妹家是侯爵府,都是文言敬脱了鞋都追不上的。

为着文言敬的前程,婆母族人都不会过分为难如兰。

就像祖母说的,如兰的婆婆让她站规矩,但是文言敬和族人都是向着她的,可见如兰的日子并不像她自己说的那样受罪。

如兰的婆婆想给文言敬纳妾,都被王大娘子去给搅和了。

古代,出嫁了的女人,必须有两样傍身,一是儿子,一是娘家

如兰这两样都有了,出嫁没多久就怀孕,生下孩子,有了孩子,在婆家就站稳了脚跟,又有娘家的庇护。

有了这两样,如兰还有一样是万千女人羡慕的,那就是她嫁给了爱情。

纵然有着婆婆小小的刁难,就像如兰说的,生而为人,哪有不受苦的。

有了丈夫的疼爱,两人和和美美,就是有点小苦,又算的了什么,照样是舒心幸福。

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说,如兰都是四姐妹中,最最幸福的那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