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八次农民起义,最大的一次至今仍让人心有余悸

数千年的古代史,曾出现过数不清的农民起义军,从秦末陈胜、吴广的大泽乡农民起义军到东汉张角兄弟的黄巾起义军,从隋末的瓦岗寨农民起义军到唐朝的黄巢农民起义军,从明朝末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到清朝中叶洪秀全的太平天国,不难看到,中国的封建历史,早同农民起义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历史几乎每一个王朝的灭亡,都伴随着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秦末农民起义

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八次农民起义,最大的一次至今仍让人心有余悸

秦末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秦始皇统治时期,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以及筑长城、修驰道,对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同时,还制订严刑酷法,使人民动辄触犯刑律。秦末农民战争始于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其后各地响应,其中属项羽和刘邦领导的两支军力最强。推翻了秦朝,打击了地主阶级。

赤眉绿林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时发生的农民起义,后来与刘演刘秀起义军会合,成为光武中兴的源头。地皇二年(公元21年),新莽荆州牧发兵2万人进攻绿林军,绿林军击败莽军,部众增至数万人。

公元8年,外戚王莽逼宫篡位,称帝,建新朝。为巩固新政权,王莽实行“改制”。“改制”不但不成功,还加剧了农民负担,加上饥荒,朝野动荡不安,民怨沸腾,怨声载道。在这种情况下,各地爆发了反压迫反饥饿的农民起义。其中南方的王匡、王凤兄弟占领绿林(今湖北大洪山),队伍发展到五万多人。称绿林军。第二年遭遇瘟疫死亡过半,不得已分兵三路。分兵后各自迅速发展起来;东方的樊崇发动几百人占领泰山,接纳吕大娘的部下后,队伍发展到一万多人,在青州、徐州来往打击官府和地主;南阳舂陵乡(今湖北枣阳、河南唐河一带)豪强刘秀发动家族及宾客七八千人起兵反对王莽。三路军联合作战,几次打败王莽军。昆阳一战瓦解王莽主力,刘秀带兵攻克长安,杀死王莽。由于各路人马都要推举对自己有利的旧贵族刘姓人当皇帝,相互间明争暗斗。聪明的刘秀暗中笼络人心,排除异己,扫清反对势力,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政权。起义把王莽挤出政治舞台,结束战乱,建立东汉王朝,统一中国,人民重新过上安稳的生活。这次起义的胜利果实为大地主刘秀攫取,但依旧是成功的。

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八次农民起义,最大的一次至今仍让人心有余悸

黄巾军起义

东汉末,政治腐败,苛捐杂税繁重,气候反常,干旱连连,蝗灾不断,人民生活十分艰难,反抗统治阶级的意识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形成。创立“太平道”的巨鹿人(今河北平乡县西南)张角及弟弟张宝、张梁借传教联络几十万信徒准备在公元184年3月5日起义。叛徒告密,起义倡促提前。“太平道”信徒头裹黄巾,所以叫做黄巾军。由于准备不充分,队伍里也缺少精通兵法的指挥者,也没有得到更多不同阶层的人响应和支持,起义很快被朝廷扑灭。黄巾军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政权。在征讨黄巾军过程中不断强大的将领不再听从朝廷的指挥,各自拥兵割据雄霸一方,成为大大小小军阀。曹操、刘备也在讨伐黄巾军中崭露头角,开始他们政治人生。没有黄巾军起义,三国历史恐怕不会出现在中国历史上!

瓦岗农民起义

隋朝末年,隋炀帝骄奢淫逸,荒废朝政,穷兵黩武,百姓苦不堪言,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611年,震动全国、以翟让为首的瓦岗寨,农民大起义就这样暴发了。公元613年,韦城人翟让便带领一支起义军在此举兵兴事,号称瓦岗军。

瓦岗军战果的不断扩大,内部也逐渐出现了分裂,不久,瓦岗军被王世充击溃,李密率残部投唐。轰轰烈烈的瓦岗寨农民起义至此失败。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使腐朽的隋王朝灰飞烟灭,为唐王朝的建立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作为隋末起义军中最大的一支,瓦岗军的作用不可忽略。

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八次农民起义,最大的一次至今仍让人心有余悸

黄巢农民起义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一蹶不振,社会一片黑暗,贫富差距巨大。统治阶级过着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的糜烂生活,过半农民的土地被大地主侵吞,还要缴纳名目繁多的 税赋,人民生活极其艰难。这时,相继有裘甫、庞勋、黄巢发动人民战争,反抗唐王朝统治。黄巢势力最大、活动范围几乎遍布全国、影响最深。攻破洛阳、长安, 赶走唐僖宗。黄巢称帝,建立“大齐”政权。

黄巢称帝后,没有趁胜彻底消灭唐僖宗残存势力;没有施行改善民计民生的政策巩固新政权;新政权官员良莠不齐,政治主张矛盾尖锐;黄巢为首的起义将领耽于享受,思想守旧,不思进取,为胜利冲昏头脑。喘息过来的唐僖宗派兵在三年时间消灭了起义军,黄巢自杀。一次轰轰烈烈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流星一般凋谢。黄巢起义打击了唐王朝的腐朽统治,加快唐王朝灭亡步伐,在中国农民起义中有重要地位。

红巾军农民起义

元末,经济萧条,蝗灾旱涝频繁,大规模饥荒瘟疫,政治腐败,盗贼四起。方国珍在海上称霸;刘福通假托韩山童是宋朝后代在颍州起兵;徐寿辉在蕲州起兵;李二、彭大、赵均用等占据徐州;郭子兴占据濠州。各自拥兵数万,天下大乱。濠州人朱元璋、徐达等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队伍,朱元璋在战斗中由一名小军官升到和州(安徽和县)总管,他在义军中有魄力、领导力强、声望高,在郭子兴病死后被举为起义军首领。朱元璋重视招揽人才,每到一处都要邀请有学问的人士参加红巾军,得到刘基、李善长、宋濂、朱升、冯国用等几十人成为他成就帝业的智囊,还有徐达、常遇春等一批猛将。朱元璋重视发展农业。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竞争对手后,攻克元大都(北京),元顺帝北逃,元朝退出历史舞台。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王朝。逐一消灭残余割据势力,统一中国。

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八次农民起义,最大的一次至今仍让人心有余悸

明末李自成起义

李自成起义是明末农民起义的重要一支。明天启、崇祯年间,陕北连年旱荒,农民纷起暴动。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李自成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八年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声望日高。次年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十一年在潼关战败,仅率刘宗敏等十余人,隐伏商雒丛山中(在豫陕边区)。次年出山再起。十三年又在巴西鱼腹山(腹一作复)被困,以五十骑突围,进入河南。其时中原灾荒严重,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散布“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

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同年,在 河南汝州(今临汝)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致使明思宗朱由检自缢于煤山。

由于起义军领袖犯了胜利时骄傲的错误,迫害吴三桂的家属。逼反吴三桂,满清贵族入关,联合进攻农民军。他迎战失利,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五月十七日,李自成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玄帝庙拜神后因劳累熟睡,遭到当地乡勇误杀牺牲。李自成余部降清后,又反叛满清,继续抗清斗争。

清末广西金田太平天国起义

公元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成为宣传反清的重要工具,信徒成为反清力量。1851年,在金田发动起义。在永安对功臣封王,两次建立政权,占领600多个城市,势力发展到18个省,历时14年。

1853年攻占金陵(今南京)作为都城,改称天京,洪秀全称“天王”。

太平军初期大胜利被领导集团争名夺利破坏殆尽,石达开魂断大渡河,起义力量大大削弱,给清政府借西方势力消灭义军提供巨大帮助。后来虽有李秀成等一批优秀人才励精图治,而洪秀全“任人唯亲”思想降低中央领导决策的准确性、可行性。最终抵挡不了清军先进武器和强大军队的凌厉攻势,失败收场。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这时,西方一些文化、政治、军事技术已经在中国有所影响,洪秀全集团的进步思想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具有时代先进性,执政理念也有很大进步。

严格意义上讲,这次起义对中国历史影响极其深远。1851年太平军起义,1856年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因为列强看到清政府要消灭起义军,没有足够力量抗衡外来势力的入侵,为进一步瓜分中国,奴役中国人民,英、法、美、俄相互勾结发动对清朝的二次战争。英法联军火烧“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奇珍异宝抢劫一空!清政府在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共向沙俄割让150万平方公里国土!!迫使清政府和他们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主权受到前所未有的羞辱蹂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