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海底撈快速擴張出現不適應症,前員工感慨:現在的它像血汗工廠

來源:GPLP(ID:gplpcn)

海底撈快速擴張出現不適應症,前員工感慨:現在的它像血汗工廠

今天(9月26日),海底撈在港交所上市,開盤價18.8港元,開盤後上漲,市值突破千億。

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及其夫人持有62.7%的股份,是唯一大股東,僅海底撈上市就帶來超600億港元身家。

擴張勢頭正猛

近兩年,海底撈給的成績單很靚麗。

從招股書來看,海底撈在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3.42億元,同比增長54.4%;實現淨利潤6.47億元,同比增長17%。往前追溯,其2015年-2017年的收入總額分別為57.57億元、78.08億元、106.37億元,增速明顯。按2017年收入計算,海底撈在國內及全球中式餐飲市場中排名第一位。

海底撈的門店也處於擴張狀態。截止到2018年6月30日,海底撈門店總數為341家餐廳,2018年上半年新增門店71家。

除了直營餐廳外,海底撈還建立了強大的支撐體系。公司擁有七個大型現代化物流配送基地和兩個底料生產基地。海底撈以“採購規模化、生產機械化、倉儲標準化、配送現代化”為宗旨,已形成了集採購、加工、倉儲、配送為一體的大型物流供應體系。

上市之後的海里撈將繼續擴張之路。

首席發展官周兆呈此前曾公開表示,此次上市募集的資金用途包括4個方面,其中,60%將用作海底撈業務擴充,為2018年-2020年開設新的餐廳提供資金支持;20%將用作開發新技術,包括提升客戶體驗及與食品安全相關的技術項目;15%將用作償還公司現有債務;剩餘5%將用作營運資金及一般的企業用途。

快速擴張背後是種種不適應症

企業小的時候可以精緻,可以人文,但是做大了可能就不能那麼面面俱到了。規模一變,管理策略都要改變。而海底撈能承受和適應這樣的改變嗎?

事實表明,海底撈出現了種種不適應症。

2017年8月25日,《法制晚報》臥底兩家北京海底撈後廚近4個月,公佈了部分圖片,稱老鼠在後廚地上亂竄、打掃衛生的簸箕和餐具同池混洗、用顧客使用的火鍋漏勺掏下水道。涉事的是海底撈勁松店和太陽宮店。今年6月份,繼“老鼠門”後,海底撈又陷入了“蒼蠅門”。有消費者投訴,在海底撈北京勁松店內的麻醬蘸料中發現了蒼蠅。

這讓人不禁聯想到了呷浦呷浦。

2014年底,呷哺呷哺作為連鎖火鍋第一股登陸港股,之後便走上了激進擴張之路:2014年至2017年的門店數分別為452、552、639和759家,每年平均以100家的規模在擴張。可是,9月6日,山東濰坊市民馬先生跟家人在泰華呷哺呷哺火鍋店就餐時,從火鍋裡撈出了一隻老鼠。新聞爆出後,呷浦呷浦的股價刷刷地往下跌。9月10日,呷哺呷哺跌幅6.11%;9月11日,下跌6.32%。相較於9月7日時138.2億港元的市值,兩日之內,呷哺呷哺蒸發了15億港元。

除了食品安全問題,海底撈一直引以為傲的“服務”也遇到了困境。

之前,海底撈一直把員工當家人,施以人文主義的關懷,管理比較感性。但是,擴張之後,張勇在管理方面對標向了華為。“我不能天天靠理想過日子。我得打競爭對手,我得想辦法讓客人來吃飯,我得賺錢!不賺錢,我死了你也死了。”張勇說。

海底撈開始考核員工的上客數,要求六次翻檯率,達不到的話會影響評級。這導致員工老幫顧客下菜,希望縮短顧客的吃飯時間。同時,公司總部加強監控,教練會到門店巡視,但是經營權已經交給門店,且員工與門店利益強綁定,於是門店員工會想盡辦法阻止教練巡視,監管實際上沒產生效果。

員工的幸福感在高壓下出現了下降。海底撈前員工感慨道:“我對海底撈感情很矛盾,我很尊重它,但它現在確實像那種血汗工廠,它這條路走通了,但把很多人煉成藥渣。”

資金問題不容忽視

招股書中披露,2018年海底撈將開設180家~220家新餐廳。在以開設新店增加市場份額並實現營收的持續增長業務戰略下,國內每家新開門店資本投資約800萬元―1000萬元。這意味著海底撈僅開店投入,今年的資本開支最高就將達22億元。

海底撈能平衡自己的資金問題嗎?

快速擴張已經帶來了現金流的枯竭和大規模的流動負債。數據顯示,2016年海底撈的賬面現金還有2.9億元,2017年則下降到了負的6020萬元。同時,2017年海底撈的流動負債激增至11.56億元。本次海底撈上市所提交的招股書顯示,其本次募資的15%擬被用於還債。

負債增加的同時,海底撈的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從2015年的0.95降至2017年的0.56。有分析認為,海底撈的流動比率連年不足1,表明其資本營運策略相對比較激進,短期償債能力不足。

擴張不是一家門店一家門店的複製,而是管理的質變。海底撈上市的擴張之路,需要更多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