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給我們上了生動的商業課:為什麼倒下的企業“不值得”同情

疫情給我們上了生動的商業課:為什麼倒下的企業“不值得”同情

大家還記得前不久有一篇文章《我只能做一箇中小微企業》刷爆朋友圈嗎?當時,懂懂看了這篇文章後沒有同情。

疫情在2月份進入高峰期,很多行業都陷入困境。隨後各地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幫扶政策,希望幫助企業度過難關。那篇十萬+的文章,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來的,大致的意思是:這些政策太官僚,根本救不了自己。

看了這篇文章,我覺得這家企業如果真的在未來2.5個月內會掛掉,那麼任何投資人都沒有必要去投這個創業者,因為他不可能成功。他先是抱怨說無法“開源”,那為何不看看雲蹦迪、雲K歌業者的努力?隨後又抱怨說無法“節流”,沒看到很多企業已經開始“共享員工”了?而攜程的CEO和高管都在承諾零薪酬、減薪資了。

這位創業者不值得同情,因為他只要去努力,就不至於在2.5個月內關門,而不是隻會抱怨,對從天而降的“救濟”不滿。

一場突發的疫情,更讓我們看到創業者不同的心態,也給創業者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商業常識課。

等死、呼救、自救、共生疫情中看創業者的不同境界

在疫情中,我們看到了無數創業者的四重境界。

旅遊業是受疫情影響的重災區。前不久,百程旅行網決定關閉公司並啟動清算,此事轟動一時,令人唏噓。災難來的時候,百程旅行網的創業者並沒有做太多“掙扎”,而是採取了“等死”的做法。這是第一重境界——等死。

《我只能做一箇中小微企業》的爆文作者,代表了另一類創業者:呼救。遇到了不可抗力,國家應該給我補償,投資人應該繼續投資給我續命。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多要來些錢總可以熬過這段時間。這類創業者至少沒有等死,是用自己剩餘的力量呼救求援。這是第二重境界——呼救。

第三重境界的創業者、企業家,則是想盡一切辦法花樣“自救”——沒有生路,那就向死而生,為自己拼出一條生路來!

疫情給我們上了生動的商業課:為什麼倒下的企業“不值得”同情

格力、富士康、比亞迪、OPPO、vivo緊急上馬生產線生產口罩,因為口罩是他們恢復生產線的必備物品。作為大型製造企業,晚恢復生產一天,損失都是難以估量的。早復工,安全復工,就是他們的積極自救。

第四重境界的企業,不僅自救,更是從行業落點出發,帶動行業共生。

餐飲業是另一個重災區,作為最大的生活服務類平臺,美團聯合了餐飲商家和酒店、景點搞起預訂預售活動。此外,更值得關注的是美團“春風行動”給予用戶和商家的雙向福利:一邊向用戶補貼,促進他們的消費意願;另一方面向商家返傭,幫助他們開拓業務、擴大銷售。

3月5日,剛剛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提到了兩個關鍵詞:“復工復產”和“擴大內需”。會議強調要把復工復產與擴大內需結合起來,釋放被抑制的消費,使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得到回補。我們可以看到美團各項舉措的出發點不是簡單的要補貼、求救濟,而是通過各種手段重新激活行業,“復工復產”和“擴大內需”,能夠讓商業形成正循環。懂懂將之稱為第四重境界——共生。

給它補貼不如給它生意,流動起來的才是商業

疫情是不可抗力,在這種突發事件中受衝擊的企業非常多,旅遊、餐飲、娛樂、影視等很多行業看起來似乎要被“團滅”。但企業在這種不可抗力面前,真的只能束手待斃嗎?讓我們以損失最慘重的餐飲行業來做一分析。

線下堂食無法實現,但是消費者對“吃”的需求絲毫沒有減少。那麼商家最應該做的,就是根據需求去調整自己的業務模式。

著名參飲企業西貝積極通過各種手段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加碼外賣訂單。從一開始的100家門店到現在的200多家店啟動,如今西貝每天的外賣營業額超過200萬元。相信疫情過後,西貝不僅留住了老客戶,還能收穫更多新客戶。

疫情給我們上了生動的商業課:為什麼倒下的企業“不值得”同情

網紅餐飲企業海底撈在關掉線下店面的同時,利用現有人力、物力開拓了新的業務方向,推出了方便菜餚系列後,這家著名的火鍋店正式進軍半成品市場。

線上開賣半熟菜餚當天,其股價就大漲,市值一天猛增了100億元。這是為什麼?看似疫情期間的自救行業,其實打開了家庭廚房概念的全新商業道路。也就是說,資本看好的是商業正循環。

等死和呼救的,顯然沒有看到當前被抑制的消費需求。疫情雖然不可逆轉,但是復工復產與擴大內需結合起來,就可以充分釋放被抑制的消費力,讓整個社會的商業正向循環起來,而不再是一潭死水。

所以,這時候給商家補貼和救助不如給它生意,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根據《餐飲老闆內參》對商家的調研顯示,有超過63%的商家選擇流量扶持,只有36%的商家選擇更低的佣金。為什麼商家更看中流量?

深圳貓客以往生意一直很好,所以不太重視外賣、團購、線上營銷。疫情爆發之後,生意突然直線下降。老闆Cloud可謂絞盡腦汁,在線上參加了團購活動,對線下打包的消費者給予消費折扣,但所以這些手段效果都不明顯。“外賣平臺的扶持政策,減免訂單佣金固然很好,但是流量的傾斜也十分重要,無論店鋪採取什麼方式,舉辦什麼樣的優惠活動,如果缺少了相應流量的支持,轉化效果也是很差的,目前線上外賣的優惠活動,基本很少有用戶關注。”

明丫頭美食驛站負責人明雲告訴懂懂筆記,為了提振外賣的訂單量,她在外賣平臺上做了九塊九的特價套餐,還自制了外賣卡片,讓人員到周邊的寫字樓裡分發。她希望能通過最原始的方式增加外賣單量,但是幾乎沒有效果。

“如果沒有訂單,再低的佣金比率也於事無補。”相比減佣金,她更看重平臺流量的扶持和合理分配。“現在周邊的餐飲商家都在轉做外賣,線上的競爭十分激烈。我希望平臺流量能多往新商家、小商家合理傾斜,避免大規模的餐飲連鎖坐擁大量的訂單,導致新商家、小商家一單難求,只能等著倒閉。”

在與一些小商家交流時,不少店家對美團最近升級的“春風行動”點贊。美團外賣在此前流量扶持、商戶補貼等基礎上,繼續加碼扶持力度,升級推出“商戶夥伴佣金返還計劃”,對全國範圍內優質餐飲外賣商戶、尤其是經營情況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商戶,按不低於3%~5%的比例返還外賣佣金。同時,對武漢地區所有餐飲外賣商戶,美團外賣將在3月繼續推行此前的免傭政策,直至封城解除。

美團外賣相關負責人表示:“返還的佣金將直接打入商戶的美團賬戶,可用於線上營銷和流量推廣,幫助商戶提升單量、增加營收,促進消費復甦。”在懂懂看來,返傭有三重價值:第一,返還的佣金直接降低了商家的推廣成本,讓困難時期有限的資金用在最有價值的地方,帶來流量,讓生意正向運轉起來。第二層是讓商戶在這個時候看到希望,樹立信心。第三是有了生意之後返傭會也會增加,流量傾斜力度隨之加大,也使得品牌和生意雙重受益。

對於商家而言,現階段最重要的是讓生意運轉起來, “通過流量扶持,可以強化品牌在消費者中的認知,不僅給我們帶來生意,還能提高品牌影響力。此外,生意運轉起來,也能加強我們與消費者、供應商的互動,消費者不會忘了我們,供應商也會繼續和我們保持良好的關係。”一位餐飲店主如是說。

生意做起來,資金、資源流動起來,水活了,池子裡的魚也就都活了。

“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背後的邏輯

顯然,能看明白這一層道理的人還不多。

幾年的電影業慘狀堪比餐飲商業。我們看看《唐人街探案3》與《囧媽》的不同命運。

前幾天《唐人街探案3》導演陳思誠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唐3》受到疫情的影響確實很大,目前要看電影市場的恢復情況擇期再映,估計最早也要到暑期檔,甚至可能選擇明年的春節檔。”

疫情給我們上了生動的商業課:為什麼倒下的企業“不值得”同情

而在前幾天,《囧媽》導演徐崢被網友拍到正攜愛妻在海南瀟灑,因為《囧媽》已經成功“變現”,投資方歡喜傳媒與字節跳動打成了價值6.3億的戰略合作。這一合作實現了三贏:歡喜傳媒股價暴漲了43%;字節跳動旗下6款APP入圍1月份下載應用TOP10,併成功切入長視頻市場;用戶方面自不必說,免費的午餐吸引了太多眼球。

如果沒有疫情,《囧媽》春節檔有可能收穫比6.3億更高的票房。但是疫情來了,劇組完全沒有必要在那裡死等。6.3億元讓所有的投資方都獲得了不錯的回報,可以轉身投入到下一部影片或是新業務當中。反觀《唐人街探案3》要等到暑期檔或是明年春節檔,電影的回報週期本來就長,而現在的一切都變得更不確定。

商業活動只有循環起來,才能不斷創造價值,所以流動性在商業社會尤為重要。我們看創業者的四重境界的第四重——共生,就是通過各種策略,激活整個生態,讓價值流動起來。這需要讓生態裡的每一個角色都成為受益者:商家有生意可做,跟供應商、消費者維護更密切的關係;平臺把盤子做大、流量做大,賦能更多的企業,自己也可以獲得更多的收益;消費者的潛在消費需求被激發和釋放,宅在家中也可以吃得好、玩得好、過得好。

資本市場為何會看好海底撈的半成品生意和歡喜傳媒賣掉《囧媽》的版權?就是因為流動性。

流動性對於企業而言,意味著機會、活力、潛力。面對一潭活水,你可以有無限的想像空間。而面對一潭死水,你只能期盼它變臭的速度再慢一點。

舉一個例子。與單純的給商家減傭相比,美團給商戶返傭,是鼓勵商家通過線上營銷和流量推廣實現開源。通過返傭和流量扶持,可以真正幫助商家和平臺自身,是真正的授人予漁,商家真正需要的是,抓住平臺流量扶持,提高線上化經營的能力,從而提高收入。

一個商家如果沒有流量扶持,一天可能只有2、3個外賣訂單。減傭對他來說沒有任何意義。通過流量可以把外賣做到50單、100單的話,實現收入和利潤的正增長,生意才能正常流轉起來。

疫情給我們上了生動的商業課:為什麼倒下的企業“不值得”同情

這一次的疫情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商業課:給錢、給補貼,救不了窮思維,只會助長他們的懶惰。

疫情導致一個工廠停工了。工人甲拿著最低工資回家,等待著再次復工。工人乙拿著最低工資,又找了一份“共享用工”的工作,他多賺了一份錢,多學了一份新技能,在疫情過後,他也有了更多的選擇。

那個《我只能做一箇中小微企業》的創業者,其實連一箇中小微企業都做不好,你的企業如果真的倒閉了,一點都不值得同情。

【結束語】

2020年突發的黑天鵝事件,一定會對全球經濟造成重大的影響,也註定會有很多企業倒下。同時,也會有相當一批企業在疫情中“扭轉”自己的命運,或轉型、或升級,打開一片新的天空。等死和求救的企業,不會換來同情,窮人思維只會讓他們的人生越走越窄。自救,聯手共生的企業,不僅有可能活下去,還有可能探索出更大的可能,富人思維總會帶給他們更多的“剩餘價值”。

—————————————————————————————————

多年財經媒體經歷,業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眾多,信息豐富,觀點獨到。

發佈各大自媒體平臺,覆蓋百萬讀者。

《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微信思維》、《微信力量》三本暢銷書的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