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3 吉貝克“地方金融智能監管系統”擰緊金融運行“安全閥”

芳晟導讀:剛剛過去的6-7月,我國剛興起5年的P2P行業遭遇了爆雷密度最大的一次行業震盪。多家交易規模過百億的P2P平臺接連出現資金鍊斷裂或負責人跑路。猝然崩塌的P2P平臺既有正規平臺又有非法集資,令行業內外震驚。

P2P平臺密集暴雷——亟待建設地方金融監管體系

為何近期P2P平臺密集出現暴雷現象?據業內人士分析,原本有望今年6月底推出的網貸“備案制”推遲已成定局,嚴監管高壓不減,網貸平臺風險加速度暴露。網貸行業面臨致命去槓桿,整個投資市場環境惡劣是造成今年P2P行業頻頻爆雷的重要原因。

吉貝克“地方金融智能監管系統”擰緊金融運行“安全閥”

近年來,隨著科技和互聯網發展而產生的P2P平臺發展極其迅速,處於野蠻無序生長狀態,幾近失控。P2P平臺不被“一行三會”監管,成為金融監管的“飛地”,蘊藏著巨大的經營風險。除P2P平臺之外,融資擔保、融資租賃、商業保理以及典當公司等具有金融屬性的公司同樣缺乏有效監管。這些類金融公司構成了地方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造成地方金融不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我國P2P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包括:風險提示缺失、信息披露嚴重不足、為刷業績幾乎不設KYC(即對賬戶持有人的強化審查),平臺不顧自身風險等等。如何填補“一行三會”監管空白,加強P2P等類金融公司監管,將各類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保持地方經濟穩健發展?各地政府亟待建立起一套科學的金融監管制度和方法,對地方金融機構形成靈敏有效的監管體系,儘快構築對類金融機構全覆蓋的有效金融監管,完善地方監管立法及處罰制度,為促進金融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吉貝克助力溫州“金改”,金融監管六年成效顯著

2011年下半年溫州爆發民間借貸風波,原因是民間融資法制不健全、民間融資管理無法可依。2012年3月,民間借貸風波爆發後,國務院批准的全國首個金改區——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拉開大幕。由於溫州金融環境具備一般性和特殊性,因此溫州金改對全國金融改革具有重要探索意義。

2014年溫州市率全國之先成立地方金融管理局,攜手吉貝克開發使用“地方金融非現場監管系統”,完成對小額貸款公司、民間資本管理公司、農村資金互助會等十多類金融主體,涉及900多家民間金融組織的非現場監管數據採集、動態監測及風險預警等,並有針對性地開展現場專項檢查,有效搭建起以非現場監管系統日常監測為主,現場檢查為輔”的監管模式,開展“網格化”監管試點,逐步構建立體化的地方金融監管格局,實現了金融領域監管全覆蓋。

“防患於未然,日常有效的金融監管能促進健康的金融生態。”溫州金改六年來,金融生態得以修復,溫州金融運行進入築底回升、增長蓄勢階段,不良貸款爆發勢頭減弱,企業新出險數逐步降低,向好態勢基本明晰。2018年初,央視深度報道了溫州金融監管的典型案例,為溫州風險處置點贊。

吉貝克“地方金融智能監管系統”擰緊金融運行“安全閥”

吉貝克“地方金融智能監管系統”為經濟穩健發展保駕護航

吉貝克“地方金融智能監管系統”在國內率先實現地方金融的全方位監管工作,為溫州金改成功作出了積極貢獻。系統服務於快速發展與成長的地方金融企業,率先實現了地方金融公司的全方位監管工作,通過採集各類民間金融組織企業基本信息和日常運營信息,提供多維度信息分析和風險預警,為地方金融體系安全、穩健、高效運行,給予更多信息支持和保障,從而實現規範地方金融秩序、減輕監管人員工作量、顯著提升監管效率。目前,吉貝克“地方金融智能監管系統”已在浙江溫州、餘姚、青島嶗山、山東鄒城等地成功實施,為地方金融平穩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吉貝克“地方金融智能監管系統”優勢

打破信息孤島,數據實時共享

通過系統建設實現整個地方金融數據實時共享,各職能部門、監管部門、資質審核部門等所需求信息實時查看,能夠有效對數據進行實時查看和搜索,打破信息孤島。

自動化數據分析,避免上報誤差

針對監管要求,結合被監管公司上報數據,自動生成各類數據臺賬和統計報表,避免各公司上報人工統計過程中有可能產生的各種誤差。

風險預警,時時提醒

系統通過內置風險計量模型,通過複雜的處理規則及系統自定義規則,針對各類不同類型公司,自動生成預警信息並提醒相關工作人員。

地方金融體系徵信報告,助力地方金融健康發展

系統根據已採集的原始數據及系統批量加工的衍生數據,結合內部徵信模板,自動生成地方金融體系徵信報告。作為人行徵信的有效補充,地方金融徵信體系將是地方金融健康發展的基礎,同時與人行徵信形成互補。

宏觀數據趨勢分析,掌握地方金融發展狀態

通過對本地區各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宏觀數據分析,瞭解並掌握地方宏觀金融發展狀態,為更好的引導地方金融公司、預防地方金融風險等提供更好的數據支撐。

領導工作臺,提供宏觀決策支持

實時實現整個地方行業宏觀信息,發展趨勢變化,綜合信息對比,綜合指標評分等,為宏觀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