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小康路上|产业扶贫增强农户“造血”功能

初秋,在西峰区彭原镇周寨村杨龙果业专业合作社的果园里,十几个妇女正忙着给苹果脱袋。“我从给苹果疏花开始就到果园里干活,一年能挣近1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刘春玲说。

小康路上|产业扶贫增强农户“造血”功能

杨龙果业专业合作社是2012年周寨村村民杨龙组织成立的,多年来依托精准扶贫政策和区上产业扶持“红利”,吸引村里有致富愿望的贫困户、农户入社,先后带动顾咀村、杨坳村、五郎铺村等多个村子加入合作社,依靠苹果产业让大批贫困户走上了致富路。

近年来,西峰区始终把产业培育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核心,立足全区贫困村、贫困户分布现状,以农村“三变”改革为契机,按照“331+”产业扶贫模式,推行“东果、南菜、北畜、西游”的四大产业组团发展,把贫困户逐渐吸纳到区域主导产业上来,所有贫困村实现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稳定脱贫产业。

今年,西峰区创新实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变股金模式,坚持走农业经营主体让股、扶贫资金买股、村集体经济占股、建档立卡贫困户持股的路子,使村集体、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保底分红和股份收益分红,带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实现稳定脱贫。

以“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循环链”为主攻方向,西峰区成功招引甘肃中盛、正大集团等重点龙头企业,全面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采取“两投两收”和“五统一”措施,引导贫困户到企业务工、建办养殖场、种草养畜。鼓励贫困户以土地、劳动力、资金等多种方式入股,进一步健全贫困户与企业互利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以种促养、种养结合”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带动北部900多户贫困群众新建规模养殖场(小区)5个、养殖专业合作社12个,种植紫花苜蓿、玉米等优质牧草1.25万亩,贫困户户均增收达到2000元以上。

同时,西峰区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关键环节,着力做精“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探索走出了乡村旅游与扶贫开发深度融合的新路子。“乡村旅游把我们村带热闹了,现在10天快赶上过去一个月挣得钱了。”毛寺村贫困户毛锦乾说,他在自己家开了农家乐,年均增收2万元。(刘新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