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所投企業迎上市熱潮,騰訊能因此“起死回生”嗎?

所投企業迎上市熱潮,騰訊能因此“起死回生”嗎?

9月12日,蔚來汽車正式登陸紐交所,發行價為6.26美元,根據上週更新的招股書顯示,蔚來汽車計劃的IPO發行價區間為6.25美元到8.25美元,最終價格接近定價區間下限。高調“流血上市”,卻不曾想市場反應冷淡。

與之相反,隨後確定發行價格的美團點評成績卻格外亮眼。9月13日中午,美團點評被曝已確定發行價為69港元,位於60至72港元招股區間較高端。據港媒報道,除騰訊、Oppenheimer、Lansdowne等作為基石投資者認購外,高瓴資本、老虎基金等亦積極參與認購,國際配售已超額認購10倍。機構火爆的認購情況彰顯資本市場對美團的認可。

兩家公司幾乎同期上市,市場反應大相徑庭。但有意思的是,他們的背後卻有一個共同的金主——騰訊。

最近一段時間,伴隨著上市浪潮的來臨,騰訊可謂是此次最大的IPO紅利收割者,除以上兩家公司外,貓眼微影、騰訊音樂也紛紛遞交IPO申請,計劃上市。雖然同為鵝廠商業帝國的重要成員,又在同一時期計劃上市,但這幾家公司的境遇卻各不相同。

美團點評

美團點評最初以“團購”起家,在過去的幾年間迅速擴張,曾先後拿到11輪融資。現如今,其業務已分佈在餐飲、外賣、旅遊民宿、到店綜合、家政服務、出行、共享單車、泛娛樂、金融等9大領域。

目前,美團點評的收入主要來自餐飲外賣、到店酒旅及新業務三大板塊,根據公司日前更新的招股書顯示,2017年4月-2018年4月,美團年內交易額已突破四千億元大關,達到4110億元。

在股權結構方面,紅杉資本持有美團點評股份的11.4368%,創始人兼CEO王興持股11.4386%,而騰訊以20.1363%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即使按照美團每股定價60港幣的最低估值,其持股價值也至少在91億美元。

得到騰訊的青睞就等於擁有流量,在平臺、流量和數據上,騰訊對美團點評也頗為大方,在微信錢包的“十二宮格”中,美團點評的嵌入產品就佔據了四個席位。

然而背靠大樹,多點開花的美團,卻遠沒有表面這般風光,仍然面臨著生存與對手夾擊的雙重考驗。

美團的頭號敵人就是滴滴。近年來,兩家公司在各領域的戰爭從未停歇,然而面對滴滴的強勢進攻,美團的反擊總顯得有些吃力。

即使是在美團最重要的外賣領域,除了老對手餓了麼的阻擊外,滴滴的攻勢也不容小覷。至今滴滴外賣已經成功登陸了南京、台州、無錫、成都、濟南等數個城市,且靠補貼燒錢的方式搶佔了一定的市場份額。

相反美團在出行領域的成績卻不盡如人意,至今美團打車只在上海、南京兩個地方開通運營。而最近幾日滴滴出行因順風車事件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並無限期下線了順風車業務,外界都在推測這次美團打車的機會來了。但9月4日,美團卻在最新的招股書中稱,公司目前正在評估網約車可能給平臺帶來的協同價值,基於目前的市場情況,“預期不會進一步拓展此項目”。

除此之外,無邊界擴張的美團至今仍未實現盈利。

據證券時報報道,2018年前4個月,美團虧損227.95億元,去年同期虧損82.04億元,同比虧損擴大近3倍。經調整後虧損淨額20億元,其中,摩拜一個月就虧損了4.07億元。而美團去年同期虧損為2.55億元。

在共享單車生存維艱的當下,以155.63億元總代價收購摩拜的美團也嚐盡苦果。據華爾街見聞推算,根據摩拜收購細節及財務數據情況,美團將承擔摩拜“爆雷”後客戶押金高達80億的負債,加之美團支付的總代價155億元,美團很有可能在摩拜的交易後實質性虧損200億元以上。

對於面對滴滴等對手的全方位進攻,瘋狂燒錢還拖了一個“天坑”摩拜的美團來說,IPO或將成為它的分水嶺。但就目前美團的認購情況來看,早日扭虧為盈,重拾市場信心才是當務之急。

蔚來汽車

一直以來,騰訊都以“出手闊綽”聞名,並在前不久以超過600家公司的投資併購成績被封為中國最愛“買買買”的巨頭。但回顧騰訊以往的投資歷程,在汽車方面的投資卻顯得格外謹慎。

據CVSource數據顯示,騰訊迄今為止僅參與投資了三家汽車公司,分別是蔚來汽車、愛馳汽車以及威馬汽車。其中,對愛馳汽車的投資發生在2016年,而對威馬的投資金額只有數千萬元。

反觀蔚來汽車,自成立以來,蔚來汽車共完成了5輪融資,融資總額超22億美元。其中騰訊參與了3輪,且均為領投方,這也使其持股比達到了15.2%,僅次於創始人李斌的17.2%,成為公司的第二大股東。可以說,騰訊在汽車領域的佈局都押寶在了蔚來的身上。

所投企業迎上市熱潮,騰訊能因此“起死回生”嗎?

騰訊參投的汽車企業列表(數據來源:CVSource)

所投企業迎上市熱潮,騰訊能因此“起死回生”嗎?

蔚來汽車融資表(數據來源:CVSource)


雖然被騰訊寄予厚望,但是沒有一家造車企業是不燒錢的,蔚來汽車也不能免俗。

據網易科技日前報道,在過去三年中,蔚來因研發EP9和ES8電動汽車而虧損了16億美元,預計未來三年將虧損18億美元。目前,該公司僅擁有6.685億美元現金。成立三年便急於上市,也被外界一致認為是極度缺錢的表現。畢竟蔚來汽車在去年才售出它的第一輛電動汽車,迄今為止,也只售出了1000多輛。

燒錢的原因,還是因為蔚來汽車的量產交付能力無法承擔其鉅額的研發支出。據媒體報道,截至7月底,蔚來員工人數為6993名,其中產品研發相關的員工有3052名,佔比高達44%。但自今年6月28日第一輛ES8電動汽車從工廠下線以來,蔚來只向客戶發送了1381輛ES8,距離尚待交付的15761臺的餘量仍有較大差距。

某投資公司分析師曾根據蔚來汽車披露的財務資料估計,蔚來汽車需要每年銷售約10萬輛汽車才能實現盈虧平衡。而特斯拉將是蔚來汽車的前車之鑑。

除此之外,有阿里巴巴撐腰的小鵬汽車也將是蔚來發展中的一大宿敵。今年8月初,小鵬汽車剛剛宣佈完成了B+輪融資,累計融資額已超過100億元,估值近250億元。小鵬汽車曾公開表示,計劃將在2019年底實現累計約300億元的融資。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兩輪的融資中,阿里巴巴都參與了領投。可以說,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的未來已經不單單代表了他們自身的成敗,更是決定了騰訊跟阿里巴巴在汽車行業的地位。

貓眼微影

自2011年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CEO程武提出泛娛樂的概念以來,騰訊的泛娛樂戰略已經走過了整整6年,目前擁有騰訊遊戲、閱文集團、騰訊動漫、騰訊影業、騰訊電競五大實體業務平臺的騰訊互娛已經建立起了泛娛樂業務矩陣。其中包括閱文集團、虎牙在內的多家公司已經在不久前完成了IPO,悉數上市。時隔幾月,騰訊大文娛板塊迎來了新的IPO上市潮。

9月3日,騰訊系在線票務平臺貓眼微影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預計融資10億美元。

貓眼誕生於團購風口,於2017年11月和騰訊旗下的微影時代合併組成新公司“貓眼微影”。同年11月,騰訊向貓眼增資10億元,成為繼光線、微影之外第三大股東。合併之後,貓眼擁有了微信錢包及QQ錢包的幾個專用入口,並且是唯一的電影、現場表演及體育賽事入口。

作為騰訊文娛生態中的一員,貓眼成績並不突出,但整體情況尚算良好,市場份額大幅提升。

根據艾瑞諮詢報告,按2018年上半年電影票務交易總額計,貓眼是中國最大的在線電影票務平臺,市場份額佔60.9%。

與此同時,近兩年貓眼還介入了影視內容製作,參與影視作品的出品和發行。據媒體報道,包括今年熱播的《我不是藥神》、《後來的我們》、《邪不壓正》等一系列影視作品中都出現了貓眼的身影,其中還不乏《驢得水》、《天才槍手》、《我不是藥神》等高口碑電影。

然而,擁有絕大部分市場份額的貓眼卻也有著自己的煩惱。自今年5月起,因青春文藝片《後來的我們》陷退票疑雲,貓眼的業務模式屢遭市場質疑,其中最被大家所詬病的就是其業績表現。

據招股書顯示,貓眼娛樂在2015年-2017年的營收分別為5.96億元、13.77億元、25.48億元,對應各財年分別淨虧損為12.98億元、5.08億元及7610萬元,虧損大幅收窄。其中,2018年上半年營收18.95億元,同比增長率為 103.5%,同期淨虧損2.31億元。

除此之外,阿里影業旗下的淘票票也一直對在線電影票務的“大哥”地位虎視眈眈。

2018年初,阿里影業CEO樊路遠曾公開表示,今年對淘票票的投入不設上限,以撼動貓眼的位置。據瞭解,僅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第一季度,阿里影業就已在淘票票身上投入了20.36億元,如此瘋狂的補貼,足以彰顯阿里影業狙擊貓眼的決心,更何況,貓眼代表的不僅僅是自己,它的背後還有騰訊。

騰訊音樂

作為四家公司中的唯一嫡系品牌,騰訊音樂的表現最為亮眼。自2016年起,騰訊音樂拆分上市的傳聞就不曾間斷,估值也一路攀升。據自媒體“獨角獸早知道”消息,騰訊音樂將於10月18日正式上市,最高融資40億美金,不出意外,其將成為自阿里巴巴在美上市之後IPO金額最高的中國企業。此外,若以當前市場給出的280億美元-300億美元估值區間計算,騰訊音樂的估值已超過網易275.61億美元的市值。

高估值的背後並非完全仰仗騰訊的光環,事實上,早在2016年重組之後騰訊音樂就已實現盈利。此前,有媒體報道,根據融資材料顯示,騰訊音樂在 2016 年收入近 50 億元,淨利潤近 6 億元;2017 年其營業收入超過 94 億元,淨利潤超過 18.8 億元,而今年,該數值還將進一步攀升。在流媒體音樂融資難的今天,騰訊音樂的表現也成為能被市場認可的主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騰訊公佈的第二季度及中期業績顯示,受“處於市場領先地位的視頻及音樂訂購服務,以及直播及網絡文學產品的妥善應用及商業化”影響,騰訊社交網絡收入增長 30% 至人民幣 168.67 億元。可以說,數字內容方面的收入已經成為騰訊收入來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根據國內第三方數據機構QuestMobile日前發佈的《在線音樂行業報告》顯示,2018年7月在線音樂行業月活躍用戶規模TOP5 APP中,騰訊音樂旗下的酷狗音樂、QQ音樂、酷我音樂佔據榜單前三名,緊隨其後的是網易雲音樂。而在版權方面,有媒體指出,目前騰訊音樂的版權覆蓋面最廣,已佔據了中國90%的版權。

寫在最後

今年以來,騰訊股價持續走低,市值蒸發萬億,究其原因,除因遊戲監管趨嚴,導致新款遊戲表現乏力,加之港股迴歸理性,互聯網估值下跌之外,騰訊自身投資的企業也引發市場擔憂,誠如上文中提到,除騰訊音樂外,其餘三家公司皆處於虧損燒錢的狀態,一系列內憂外患也直接影響了市場對於騰訊的預判。

但從另一角度出發,隨著騰訊相關公司上市節奏的進一步加快,加之投資所帶來的業績收益,或許能讓市場對其重拾信心,令昔日 “香港股王”重振雄風。

而對於所有騰訊系企業而言,得到了騰訊的投資也就意味著獲得了流量入口以及更多市場、投資人的關注。但是,正如觀察家王冠雄指出的一樣:“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流量成本越來越高,流量壟斷也越來越明顯,互聯網企業對騰訊流量的依賴也在加劇。”雖然依靠騰訊的流量與光環可以帶來直接的便利,但對於這些即將IPO的企業來說,如果想要得到長期穩健發展,還需提升自身造血功能。IPO可能會幫助它們從燒錢虧損的苦楚中得以緩解,但在巨大的IPO“蛋糕”背後,卻是一條更為艱辛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