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蜀吳打得不可開交,本是魏國的好機會,曹丕為何不動手?

睡杲杲_


公元221年七月-公元222年七月是蜀漢跟東吳交戰打的熱火朝天的時候。

早在劉備伐吳之前曹丕就詢問眾臣劉備會不會伐吳。大家都說不會的,因為蜀漢是小國,名將也只有關羽也已經死了。只有劉曄講會的1劉備的策略勢必耀武揚威顯示自己力量有餘。2劉備跟關羽義為君臣,恩若父子。關羽死了不報仇說不過去。我加上兩條3荊州必須要奪回來。4魏強吳弱,能攻的只有東吳。(趙雲講要先伐魏,只要伐魏成功東吳就不成問題。跟東吳開戰不得卒解。這個我不認同難道伐魏就能卒解嗎)



公元221六月劉備準備伐吳,七月將軍吳班、馮習率四萬人、馬兩千先頭部隊進攻秭歸。很多人以此認為劉備只有四萬人,我認為不對的。東征過程佔領後城池,原本就是劉備以前所據,所以也能擴軍。據三國志:武陵部從事樊伷誘導諸夷,圖以武陵屬劉備,外白差督督萬人往討之。(這是應該發生在劉備東征之前的)東吳準備要派萬人,可見也不在少數。三國志:權遣呂岱代騭,騭將交州義士萬人出長沙。會劉備東下,武陵蠻夷蠢動,權遂命騭上益陽。東吳則是六七萬(陸遜五萬人、步騭一萬人、諸葛瑾駐守公安、潘濬守武陵的部隊、還沒算上原來荊州降軍)公元215年東吳進攻荊州,劉備從成都率五萬到荊州支援關羽。現在伐吳只用四萬人?據《傅子》:權將陸議大敗劉備,殺其兵八萬餘人,備僅以身免。傅玄是魏晉人,記錄應該可信。

此時蜀漢東吳打的不可開交,對於這個大好時機對曹魏非常有利。但是曹丕並沒有動手,曹丕可以選擇攻蜀漢或者攻東吳


不攻蜀漢原因(接受東吳投降,支援東吳攻蜀漢):

曹丕講不如我們接受東吳降,聯合東吳伐蜀。我們進攻蜀漢後方。劉曄反對講:如果劉備知道我們伐蜀,劉備肯定會退軍回防蜀地。暫時忍怒不攻吳。何況蜀遠吳近,魏吳是很近的。(公元215年蜀漢東吳爭荊州,大戰即發。但因曹操徵漢中,雙方議和)

我覺得魏國如果伐蜀漢的話就要從洛陽調集軍隊前往雍涼,而雍涼也根本供應不了大軍的糧草器械。成本太大了。而西線道路艱難,秦川八百里。此時蜀漢雖然戰敗。但憑藉漢中甚為天獄的地理,可以自保。公元263年魏國集結十八萬人伐蜀,兩個月就面臨斷糧了。要不是阿斗投降,勝負未可知。魏國伐吳卻根本不用擔心糧草問題。後來魏國曾多次想伐蜀,群臣都反對理由:1南鄭甚為天獄2道路艱難,糧草消耗大。



不攻東吳的原因(不接受東吳投降和蜀漢一起攻吳)

當時劉曄就建議:跟蜀漢一起伐吳,蜀漢攻荊州我們攻楊州。劉備肯定會非常高興的伐吳,這樣東吳很快就亡了。我們得到楊州,劉備得到荊州。東吳一亡,蜀漢也不能久存。

曹丕不接受建議:人稱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來者心,必以為懼,其殆不可!就是說東吳來稱臣投降我,我卻去打東吳。這樣以後還有誰敢(願意)稱臣投降於我?



兩個方案曹丕都沒有選擇,我認為原因:

坐山觀虎鬥,兩虎相爭必有一傷

當蜀漢跟東吳交戰,孫權上書稱臣。曹丕下詔讓眾臣商議:當興師與吳並取蜀不?

王郎諫言:假使孫權親自與劉備相持,曠日持久地搏戰下去,智慧相等力量相當,戰爭不能很快結束,應當發兵來成就那形勢,然後應該選拔謹慎的將領,面對著敵人的要害,考察時機而後行動,選擇地方而後進行,一舉成功可以沒有多餘的事。現在孫權的軍隊還沒有行動,那麼助吳之軍就不能先徵。況且現在雨水正盛,不是行軍動眾之時。

王郎的建議歸結起來1在蜀漢東吳打的難捨難分時再出手2現在蜀漢東吳還沒有打的難捨難分3現在天氣不適合大軍出征。

公元221年七月劉備伐吳,八月孫權向曹魏稱臣。當月曹丕封孫權為吳王。所以這時侯蜀漢東吳並沒有打的難捨難分。

但是曹丕一直沒有抓住機會,反而在蜀漢大敗東吳大勝之時伐東吳。這時曹丕要是伐蜀漢,東吳肯定也會趁勝攻入蜀地。

公元222年閏六月東吳在夷陵打敗劉備。東吳將領繼續追擊劉備,八月退軍。當時東吳很多將領都建議攻入蜀地。只有陸遜等人認為不可。因為現在曹丕打著幫東吳伐蜀的名義在集結軍隊,真實目的是打東吳。

據三志:公元222年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張遼、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須,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圍南郡。我個人猜測曹丕集結了不少二十萬大軍。因為曹休一路二十餘軍(于禁七軍都三萬多,這裡二十餘軍不下十萬)、曹仁步騎數萬(一般講數萬,都是三萬以上)、夏侯尚率前部三萬人修浮橋。(這一路還是曹真、張郃、徐晃的部隊)

我覺得這時蜀漢大敗東吳大勝,很多人認曹丕應該趁蜀元氣大傷伐蜀才是。但卻偏偏伐蜀,我認為原因:

1東吳讓曹丕丟了面子:

公元221年七月劉備伐吳,八月孫權向魏國上表稱臣。公元222年六月孫權打敗劉備後,對待魏國和曹丕不像之前那樣的尊敬了。據三國志:權外禮愈卑。 曹丕準備封孫子兒子孫登為官,其實就是想把孫登召到洛陽為人質。據三國志:帝欲封權子登,權以登年幼,上書辭封......魏欲遣侍中辛毗、尚書桓階往與盟誓,並徵任子,權辭讓不受。 曹丕對孫權講:登身朝到,夕召兵還。此言之誠,有如大江 。


2曹丕認為東吳會趁勝攻入蜀境。

此戰東吳雖然獲勝,但損失亦不小。除了軍隊的損失,攻戰一年耗費錢糧也是巨大的。攻戰一年東吳軍隊已經疲憊不堪。公元222年八月徐盛、潘璋、宋謙等上表攻入白帝城中。孫權詢問陸遜(說明孫權也有此心),陸遜反對講:現在魏國在集結軍隊,說是幫我們一起打劉備,其實是要來打我們的。公元222年九月魏國三路伐吳。

3蜀漢遠東吳近(這個前面講了,不再重述)



4蜀弱吳強

魏、東吳、蜀漢三國,雖然是三分天下,但按人口軍隊比例:4.8:2.5:1。曹魏的人口是東吳的近兩倍,蜀漢的近五倍。夷陵之戰後蜀漢元氣大傷,短取內難有作為。而東吳人口軍隊接近魏國一半。魏國一直把東吳作為主要對手,策略一直是西守東攻。現在東吳得到荊州大部分,隨時可能從荊州插入魏國心臟。所以魏國在徐、淮、荊一線至少集結十五萬人防備東吳。此時攻打東吳有三利:1交戰一年東吳將士已是疲憊之師,錢糧耗費大。雖然東吳勝了,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2魏國軍隊已經休養兩年,錢糧充足3東吳還沒有徹底消化荊州。而且此時荊州諸郡動亂。(據三國志:備(劉備)既敗績,而零、桂諸郡猶相驚擾,處處阻兵)


小鴻哥


孫權偷襲荊州殺死關羽後,吳蜀聯盟徹底破滅,在當時的魏國朝堂之上,曾有一場辨論,魏文帝曹丕問大臣:孫權殺了關羽,奪了荊州,劉備會如何應對啊?

大部分人回答:蜀只是個小國,名將僅有關羽,現在關羽已死,國力微弱,劉備不可能伐吳。

只有侍中劉曄說:劉備以仁義立國,與關羽名為君臣,恩同兄弟,必會為關羽興兵報仇。



果然,221年劉備稱帝三個月後,興兵伐吳,這個時候魏國朝堂之上又進行了一場辨論,魏文帝曹丕又問大臣:劉備舉兵伐吳,我們魏國應該如何應對?

司空王朗主張:坐山觀虎鬥,待雙方兩敗俱傷再坐收漁翁之利。

侍中劉曄建議:聯蜀滅吳。

而曹丕本人的意見先是:聯吳滅蜀,後來又改成坐山觀虎鬥。

為何曹丕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曹丕之所以先決定聯吳滅蜀是因為來自孫權的稱臣。曹丕是220年接受漢獻帝的禪讓成為魏國的開國皇帝,一年後,劉備稱帝,同一個天下,兩個皇帝,這在秦始皇開創皇帝制度後的中國歷史上是首次出現。



對於曹丕來說,他是皇帝,在中國歷史大一統儒家思想治國的前提下,是絕對不能容許出現兩個皇帝的,而劉備所建立的蜀漢政權就是曹丕所建立的魏國政權的頭號敵人,而孫權只是漢獻帝封的驃騎將軍,在整個天下僅剩三家勢力的當下,孫權的態度顯得尤其重要。孫權支持誰,誰就獲得足夠的政治資本。

現在孫權支持曹丕,在曹丕看來,這種稱臣無論真心與否,至少在政治上,對魏國是大有利益的,天下唯有劉備的蜀漢不歸順魏國,那麼只要滅亡了蜀漢,天下就歸於一統了,哪怕這種一統是名義的。

曹丕是從政治角度去想問題的,雖然他被孫權耍了,雖然劉曄的建議很正確,吳蜀的交惡就是魏國利益的最大化,也是魏國統一天下的最好時機,可惜曹丕沒有曹操的能力,卻有著比曹操更大的野心。



為什麼後來曹丕又改變了主意,坐山觀虎鬥,按兵不動呢?

原因其實就是劉曄說的,蜀遠吳近,而當時的魏國的重兵全部都佈置在與東吳交界的合肥到荊州一線,而與蜀漢交界的關中,魏國的兵力較少,魏國如果要向蜀漢開戰,必然要大規模調兵,而一旦劉備發現了魏國的軍事調動,必然會將夷陵之戰的兵力全部撤退,這個仗就打不起來。

與其花大氣力調兵遣將,不如按兵不動,待吳蜀兩國拼個兩敗俱傷,再發動魏國大軍攻滅兩國,坐收漁翁之種,豈不是更好。

只可惜曹丕沒有料到劉備在夷陵之戰敗的這麼慘,一潰千里,而東吳卻沒有較大的損失。在整個過程中,孫權至始至終都在忽悠曹丕,假意稱臣,卻不遣送質子,等到曹丕發覺不對勁,孫權已打贏夷陵之戰,並且做好了應對魏國南下的準備。

而曹丕終因個人能力浪費了自已人生和魏國曆史上唯一一次統一三國的絕好機會。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在蜀吳夷陵之戰期間,魏國有漁翁之利,倘若魏文帝曹丕大舉出兵東吳,則東吳勢必難保。但是,在整個戰爭期間,曹丕卻採取觀望的態度,錯失用兵南方的良機,這是為什麼呢?筆者分析,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孫權主動向曹丕稱臣

劉備大舉進攻東吳後,東吳的軍事壓力山大,一方面要抵禦蜀軍精銳的進攻,又一方面又要防備魏國突然南襲。如果蜀攻於西,魏攻於北,東吳勢力土崩瓦解。在這種情況下,孫權主動採取低姿態,派使者向魏文帝曹丕稱臣。


魏國謀臣劉曄指出,孫權事出緊急才稱臣,並非真心實意投降。他認為應大舉用兵,與蜀國兩面夾擊,不出十天,東吳必亡。然而,曹丕卻認為孫權主動稱臣卻出兵討伐,這就沒有道義了,於是同意孫權的請降。

第二,孫權故意拖延投降時間

接受孫權稱臣後,曹丕封孫權為“吳王”,加“九錫”。不過這個時候孫權全力迎擊劉備,只是名義上稱臣,實際上沒有任何行動。曹丕派浩周出使吳國,要求他遣子入侍。所謂遣子入侍,是好聽的說法,實際上就是要孫權把兒子當作人質扣押在魏國,以表示對朝廷的忠心。孫權一路忽悠浩周,指天發誓要送上人質,可是到浩周返回時,孫權也沒有遣子入質。後來曹丕又派幾批使節前來催促,孫權仍然祭出拖刀計,一拖再拖。吳軍利用這一時間,在夷陵之戰打敗劉備,解除西線危機。

第三,陸遜大破劉備於夷陵,避免兩線作戰

孫權以“稱臣”忽悠魏文帝曹丕,為打敗蜀軍爭取到充足的時間。在夷陵之戰中,陸遜光芒四射。此時陸遜肩負巨大的壓力,如果他不能迅速打敗劉備,即便曹魏不進攻,只要吳國陷入戰爭的泥潭無法自拔,也只能惟有完全投靠曹魏,其獨立性也將蕩然無存,將淪為魏國的附庸。幸運的是,夷陵之戰,東吳取得徹底的勝利,幾乎摧毀了蜀軍主力,保障了東吳在政治、外交、軍事上的獨立性。

第四,孫權與曹丕撕破臉皮

曹丕多次要求孫權遣子入質,孫權置之不理。曹丕終於意識到上當,他當即下令,組建南征軍,討伐吳國。然而,這個時候,孫權已經打敗劉備,西部邊疆無憂,可以集中力量對付魏國入侵。可以說,此時的曹丕已經喪失攻打吳國的最佳時機。孫權憑藉長江天險,頂住魏軍三路進攻。先是被孫權忽悠,後又南征無功,曹丕可謂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君山話史


誠邀,從戰略角度講,曹丕動手的最好時機應當是蜀漢和東吳主力打在一起的最後一戰,而不是夷陵之戰。為什麼呢?

早先孫權已經向曹丕請降,而且曹丕已經封孫權為吳王。所以在夷陵之戰中,曹丕要是打東吳,那就等於幫了劉備的忙順便打自己的臉,要是打漢中嘛,又是幫了孫權得罪劉備,劉備此時兵鋒正盛,不好招惹。

曹丕需要觀望。因為曹魏雖然天下三分有其二,領有青州,幽州,幷州,冀州,徐州,司隸,涼州等中原九州,帶甲精兵四十萬,但是實際上由於魏國常年面對二線戰場,同時西域和遼東公孫康還時不時找點麻煩,所以曹魏短時間內還是無法同時吃掉蜀漢,孫權兩家的。

但是如果這兩家自己的力量消耗殆盡,這就有機會了。

實際上夷陵之戰中劉備十萬大軍,東吳8萬大軍都不是自己的看家本領,蜀漢至少留守八萬兵馬在益州,孫權也有十萬大軍駐守揚州,所以曹丕在夷陵之戰進行中時選擇兩不相幫,實際上夷陵之戰劉備戰敗後,曹丕就立刻調動大軍攻打蜀漢,這也證明了曹丕不是不想動手,他只是在觀望而已。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這個問題可從來不簡單,三國有三次決定天下的戰役

第一:官渡之戰,一戰定鼎魏國天下

第二:赤壁之戰,一戰定鼎蜀漢基業

第三:夷陵之戰,一戰確定天下三分

而夷陵之戰的背景不過是劉備勢力急劇擴張之後,魏國和東吳的聯合扼殺而已,最後在聯合扼殺之下,原本實力處於鼎盛時期的劉備,突然遭遇連番打擊,荊州丟失,關羽被殺,連帶著上庸三郡叛逃,劉封被殺。

蜀漢勢力大受損失,為了報仇雪恨,或者說為了在有生之年有一統天下的機會,劉備悍然發動對東吳的全國戰爭動員令。那麼在發動國戰之前,吳國和魏國知道劉備要孤注一擲嗎?

其實是知道的,這就是後來為何曹魏不落井下石的原因,因為面子抹不開,情勢不允許,還有就是曹丕魄力不夠。

下面我們分別看夷陵之戰前魏國和東吳的工作。

當關羽被殺,荊州全境歸屬東吳之後,魏國朝堂曾經開會討論,劉備會不會出兵報仇當時會議情況是這樣的。

大多數人都說:“蜀小國耳,名將唯羽。羽死軍破,國內憂懼,無緣復出。”

意思是,蜀國本來就是小國,唯一的名將不過關羽一個,關羽死了荊州丟了,蜀漢早就心驚膽戰又怎麼可能會出兵報復?

哎呀媽,我只能說魏國人才是一代不如一代,都不瞭解劉備為人,不過還是有一個人看清楚了局勢,那就是侍中劉曄。(就是拋石機發明者)

這侍中劉曄可不是簡單人物,他一眼看出劉備的內心。

“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有餘。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矣。

意思是,蜀漢雖然弱小,但是劉備不是一個示弱的人,他從來都是以弱示強,以強自保,這叫小而霸,況且關羽和劉備情同兄弟,而蜀漢又是一個以義氣組合成的團隊,如果他不為義氣報仇那就不是劉備了,所以他必定伐吳。

如果說智者總是相似的,那麼看到這一點的還有當事人孫權。

孫權也看透了劉備必然會過來討伐自己,於是在劉備出兵之前就過來抱曹魏的大腿,那就是上表稱臣。

遣使稱臣,卑辭奉章

不僅如此,還把被關羽俘虜的曹魏宿將於禁,和部下送了過來,目的一是服軟而是穩定後方,不至於讓曹魏在孫劉決戰的時候背後偷襲。

其實這樣的謀劃,明眼人都看的出來,不過曹丕不知道是不是傻了,在無數朝臣的恭維之下居然答應了孫權的歸附。

唯一指出問題的還是侍中劉曄,他在眾人恭維和彈冠相慶中冷靜的說。

權無故求降,必內有急。襲殺關羽,劉備必大興師伐之。外有強寇,眾心不安,又恐中國往乘其釁,故委地求降,一以卻中國之兵,二假中國之援,以強其眾而疑敵人耳。

意思是說,孫權不安好心,現在投降就是就是為了應對劉備馬上到來的兵馬做的緩兵之計而已,別高興的太早,他們在拿我們狐假虎威,目的是嚇唬劉備。

不僅如此他還冷靜的提出自己的意見

天下三分,中國十有其八。吳、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國之利也。今還自相攻,天亡之也,宜大興師,徑渡江襲之。蜀攻其外,我 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吳亡則蜀孤,若割吳之半以與蜀,蜀固不能久存,況蜀得其外, 我得其內乎。

其實這句話已經說出來蜀漢和孫吳的軟肋,那就是他們民少兵弱,本來就處於下風,二個聯合才有生存空間,今天居然互相攻擊是給我們機會一定要捉住。幫助蜀漢打贏了東吳,那麼我們一起瓜分東吳之後,在爭奪天下,這天下一統還用擔心嗎?

說實話,話都說得這麼透徹了,曹丕應該懂,可是曹丕居然不同意他說。

人稱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來者心,不若且受吳降而襲蜀之後也。

他居然仁義到,因為東吳稱臣,就不討伐,還怕因此而失去人心。我真不知道他是有意為之還是智商感人。

於是劉曄又說:

“蜀遠吳近,又聞中國伐之,便還軍, 不能止也。今備已怒,興兵擊吳,聞我伐吳,知吳必亡,將喜而進與我爭割吳地,必不改計 抑怒救吳也。

這就是明白的告訴曹丕,這個機會不可多得,而且劉備也盼望我們發兵,這個時候將什麼狗屁仁義道德,不是瞎扯淡嗎?

哪知道曹丕還是不為所動,也許他是打著坐山觀虎鬥的心思吧?

不過這人嗎?只要算計過多,就會智商下降,這就是人性,當所有都權衡到了之後機會也就錯過了。

話說曹丕其實也一直在關注蜀漢孫吳的夷陵之戰。

初,帝聞漢兵樹柵連 營七百餘裡,謂群臣曰:“備不曉兵,豈有七 百里營可以拒敵者乎!‘苞原隰險阻而為軍者 為敵所禽’,此兵忌也。孫權上事今至矣。 ”後七日,吳破漢書到。

就這樣,曹丕默默的關注了夷陵之戰一路,最後蜀漢和孫吳打完了他還是沒有出兵。那麼他不出兵的根源到底為何?

其一嗎:是因為當時的曹丕其實剛剛上臺,禪讓之後他的位置還不夠鞏固,九品中正制度正在施行還沒徹底推廣,他怕沒有完全穩固的政權因為一場戰爭出現動搖。

其二嗎:是因為孫權的孫子當的太好,太及時,馬屁拍的也到了曹丕的心裡面去了。又是稱臣,又是上表又是許願讓自己兒子孫登來許昌做質子,這弄的人實在找不到理由發飆啊。

其三嗎:還不是打著坐山觀虎鬥意思,看他們精疲力盡然後自己在收拾後路,在他看來這場戰爭,不會打太快,讓他們打個夠,打個幾年自己再出手一塊收拾了,誰知道劉備這麼不禁打一場大火就兵敗了,最後自己還死了這完全出乎意料。

最後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曹丕魄力不夠,他完全沒有他老子曹操那有的魄力,這樣一統三國的機會要是放他老子曹操哪裡,絕對不會如此,天賜良機那有不上的道理,他老爹曹操必然是和劉備結盟,共同幹掉東吳在龍虎鬥爭奪天下。

這就是英雄和熊二代的區別!

因為熊二代給的機會!

三國時代就這樣正式到來了!

看到最後的局面,估計劉曄會扼腕嘆息,你這熊二代真實辱沒老曹的威名,付不起來的角色!


阿斗不傻


那麼,蜀吳交戰正酣時的曹魏集團,為何不趁機攻打其中一方呢?要知道,曹魏佔據中原和西涼,中原人多經濟發達,西涼盛產馬匹,是重要的騎兵組建條件。可以說,曹魏的實力還是遠超孫劉聯盟的。劉備舉國之兵伐吳,國內空虛,反之,孫權要抵抗劉備,也必將合肥之兵轉移到荊州,國內也必將空虛。若兩國交戰之時,曹丕趁勢攻打劉備或者孫權,無論攻打任何一方,皆有斬獲,為何曹丕會錯失良機,等劉備大敗、吳軍回援後才動手呢?筆者來分析一下:

劉備興兵伐吳,諸葛亮、魏延、趙雲、馬超留守

劉備起兵後,諸葛亮主政成都,一方面為劉備東征大軍供給糧草,另一方面負責拱衛京師以及經過血戰奪取的漢中。劉備伐吳雖然集結了蜀漢全部的主力,但從後來司馬懿五路伐蜀、諸葛亮奇兵退敵的情況看,蜀漢的精銳並沒有在夷陵大戰中全部喪失,相反,劉備出征後給諸葛亮、魏延、趙雲留下了相當一部分的蜀軍精銳,比如趙雲白帝城救駕時統帥的軍隊就有騎兵1萬,步軍2萬,且都是虎狼之師。因此,曹丕並沒有也不敢趁劉備伐吳就打蜀漢的注意,簡言之,有諸葛亮、趙雲等人留守,曹丕伐蜀就無功。

孫吳主力仍舊在合肥方向,荊州主力大體未損

吳蜀交戰後,孫權雖向劉備請和罷戰,但並未將合肥方向的主力回援荊州,而是讓攻打荊州時的吳軍就地防守,憑藉夷陵地區險要的地勢抗擊蜀軍,即使在交戰最激烈的時候,也是部分吳軍援助荊州軍,而防守曹魏的主力未動,直至夷陵大戰結束,吳蜀聯盟恢復,吳軍才將大部分主力撤回合肥方面,嚴防魏軍進犯!

曹丕想坐收漁翁之利,一鼓作氣拿下荊襄,蕩平東吳

我認為,曹丕沒有趁孫劉大戰時用兵,最大的動機就是想讓蜀國和吳國狗咬狗,好坐收漁翁之利。在劉備用兵之初,孫權攝於劉備軍威,已經向曹丕請降,而且曹丕已經封孫權為吳王。所以在夷陵之戰中,曹丕要是打東吳,那就等於幫了劉備的忙順便打自己的臉,要是打漢中嘛,又是幫了孫權得罪劉備,劉備此時兵鋒正盛,不好招惹。

因此,曹丕需要觀望、觀察。此時的曹魏雖然天下三分有其二,領有青州,幽州,幷州,冀州,徐州,司隸,涼州等中原九州,帶甲精兵四十萬(也有百萬之說),但是實際上由於魏國常年面對吳國、蜀國二線戰場,同時西域和遼東公孫康還時不時找點麻煩,所以曹魏短時間內還是無法同時吃掉蜀漢,孫權兩家的。

但是如果這兩家自己的力量消耗殆盡,這就有機會了。

實際上夷陵之戰中劉備十萬大軍,東吳8萬大軍都不是自己的全部“家當”,蜀漢至少留守八萬兵馬在益州,孫權也有十萬大軍駐守揚州,所以曹丕在夷陵之戰進行中時選擇兩不相幫,實際上夷陵之戰劉備戰敗後,曹丕就立刻調動大軍攻打蜀漢,這也證明了曹丕不是不想動手,他只是在觀望而已。


獨舌視界


筆者認為:

當時情況是這樣的,從建安13年赤壁之戰開始,孫劉倆家一直是結盟狀態,一直到建安24年,呂蒙偷襲了荊州之後,雙方利益上上是一致對抗曹操的。

當時劉備伐吳,曹吳兩國是有私底下接觸的,合作也是臨時的,過後依然是敵對勢力狀態。

蜀國自帶防禦系統,易受難攻,而吳國戰線太長,為了避免倆線作戰,只好暫時降吳。

曹丕這個傢伙,注重思想名聲,精神文明很重要,已至於封孫權為吳王,可以說曹丕是一個da德才不足的庸主,當機會來臨時沒有抓緊,曹丕以為這個機會不重要,甚至酒不是一個好機會,真乃不知輕重……

大家有好的解釋嗎?歡迎評論,關注,點贊👍……





中華歷史記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夷陵之戰曹丕難動手,首先當時孫權已經向曹魏稱臣,整個天下當皇帝的是劉備和曹丕,明面上曹丕和劉備才是敵人。

但是曹丕也不好動蜀漢,俗話說,得隴才能望蜀,益州有漢中作為屏障,漢中有地利之優,更有蜀漢大將魏延鎮守。人來少了沒用,來多了劉備劉撤兵了。劉備撤兵反而便宜了孫權。


當時曹魏的朝臣們基本把三種可能性說全了,第一聯吳滅蜀,第二聯蜀滅吳,第三就是按兵不動。

守仁君認為得利最大的是聯蜀滅吳,一來蜀地易守難攻,又有魏延以逸待勞。二來東吳正遭劉備猛攻,此時從合肥渡江而擊,絕對能獲勝,至少也能逼東吳割地納貢。

但是問題是曹丕當時被孫權忽悠住了,孫權為了避免兩面作戰,向曹丕稱臣。而曹丕認為在劉備的壓力下,孫權必定會進一步向自己靠攏,如果劉備贏了,說不準東吳直接就向曹魏投懷送抱。

但是沒想到夷陵之戰劉備大敗,孫權反而沒有什麼太大的損失,這下曹丕的如意算盤落空了。曹丕本想趁著東吳傷了元氣撈點好處,結果陸遜早有準備。

曹丕在這件事上其實是想耍權謀的,劉備勝,則東吳主動投向曹魏。東吳勝,曹魏則坐收漁翁之利。當時劉備風頭無兩,誰也沒想到他能敗的這麼慘,曹丕也是竹籃打水。


守仁讀仁


不是曹丕不動手,而是當魏國沒有那實力了。

在吳蜀大戰前,蜀國和魏國為爭奪漢中大戰可以說是精銳盡出,但是魏國慘敗,曹操的股肱大將夏侯淵陣亡,緊接著在襄樊大戰中曹魏方面又是損失慘重,跟隨曹操多年的于禁變節投降,龐德陣亡,在當時兩線戰鬥中曹魏方面士兵損失慘重,曹操連失幾員大將,雖然說緊接著曹魏和東吳聯合擊敗了關羽,可曹操也死了,這時候曹魏方面可以說也是風雨飄搖,當時曹魏最緊迫的任務是穩定局勢,所以曹丕也就樂得坐山觀虎鬥了。

在夷陵之戰後,也不能說曹丕沒有動作。雖然說蜀國慘敗,劉備也死了,可是蜀國劉禪順利即位,有諸葛亮趙雲等老臣盡心盡責,蜀國局勢穩定,蜀國成功瓦解了來自不同方向的五路大軍的進攻,這也說明當時曹丕對局勢判斷正確。


天宇的文史情懷


曹丕自以為聰明,想先讓吳蜀兩國兩國拼得兩敗俱傷的時候好從中漁利,那知道陸遜用火攻之計打敗劉備,實力並未受損,夷陵之戰結束後,孫權怕劉備復仇,然後曹丕在從北面進攻,兩面作戰,立馬就和劉備講和了!曹丕無機可乘,只好按兵不動了。

其實夷陵之戰對曹丕來說是一場絕佳機會,這邊劉備在夷陵牽制了吳國主力,荊州和合肥方向肯定防守薄弱,曹丕應該乘機攻打荊州的南郡,劉備和孫權有切齒之仇,此時必然不肯聯盟,孫權首位不得相顧,一定會失敗!那樣荊州必然失守,只能退回到揚州,又回到了赤壁之戰之前的狀態。

鑑於唇亡齒寒的考慮,孫權必然和劉備講和,曹丕鑑於父親曹操赤壁之戰失敗的經驗教訓,只需要防止孫權的火攻之計,就是孫劉聯軍也不懼怕,只要把劉備擋在長江南岸,這邊胖揍孫權,直到孫權投降為止,孫權解決了,統一天下就容易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