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造假者陳本峰致歉

紅芯造假事件讓紅芯CEO

陳本峰再添標籤:造假者。8月15日,紅芯剛宣佈獲得2.5億元C輪融資,8月16日,陳本峰就被扒出紅芯瀏覽器造假、學歷造假、紅芯用戶造假,且輿論一直在持續發酵。

不得已,8月16日下午,陳本峰接受媒體採訪表示,“我道歉,我們改” 。8月17日上午,紅芯官網發佈致歉信,表示“我們確實做錯了”,紅芯宣傳“存在一定程度的誇大,給公眾帶來了誤導”。

造假者陈本峰致歉

雖然陳本峰和紅芯一再聲稱錯在誇大宣傳而非造假,但是陳本峰造假的帽子是摘不了了。

網友質疑紅芯瀏覽器造假,是發現其使用開源的谷歌內核。但此前紅芯在官網宣稱其瀏覽器採用的紅芯Redcore內核“打破美國壟斷,中國首個自主創新智能瀏覽器內核”,言外之意,這是紅芯自己的內核。事實卻是,這是谷歌內核。

陳本峰昨日下午接受媒體採訪否認紅芯造假,承認紅芯內核是在谷歌內核基礎上進行的開發,並對官網的過度宣傳解釋為“如果‘打破美國壟斷’這個說法讓大家感到不適,那麼我道歉,我們改。”

然而,陳本峰的解釋並沒有消解大家對紅芯造假的質疑。姑且認為,其瀏覽器真的只是宣傳過度,畢竟谷歌內核有開源項目,陳本峰也辯解“在開源的基礎上做創新,在今天的行業裡也是一個比較通用、常見的事情,安卓也是基於Linux進行開發的。”

那麼,對紅芯兩位高管履歷造假的質疑又該怎麼解釋?

陳本峰履歷中稱其是科大訊飛聯合創始人,事實卻是個實習生。紅芯聯合創始人高婧自稱哈佛大學畢業,卻被爆出實際上只是短期交換。

對此,陳本峰和官網均未回應。

另外,關於紅芯宣傳中提及的高端客戶,在紅芯事件發生後,也紛紛表示與紅芯不存在合作關係,中車和海信均已否認合作。

剛宣佈完成鉅額融資,還是一顆冉冉上升新星的紅芯,何以在兩天之內成為眾矢之的?

和紅芯事件如出一轍的是15年前的“漢芯事件”。上海交通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陳進教授發佈了“漢芯一號”,並藉此申請了上億元的科研基金。3年後卻被發現,所謂的“漢芯一號”只是陳進從美國買回摩托羅拉芯片,用砂紙打磨掉芯片表面的MOTO字樣,再打上漢芯的logo。

如此滑稽,竟然瞞了3年。舉報陳進的人在舉報信中表示,當務虛輕易給陳進帶來這麼多好處的時候,他為什麼要務實?

回到紅芯事件,當誇大其詞、不符實際的造假能給紅芯帶來好處的時候,誰還會去講求實際?

當我們質問紅芯造假之時,不該忽略,為什麼務虛和誇大其詞如此盛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