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自願戒毒為什麼不受處罰,不留案底?

大家好,這裡是武侯區第二人民醫院官方頭條號。我們是政府舉辦的非營利性自願戒毒醫療機構。我們致力於讓染毒患者回歸家庭迴歸社會。

吸毒是一種危害極大的、是和法學、醫學和社會學相關聯的社會現象。小編的很多篇文章都被讀者們誤解為在傳播毒品知識。凡是都要一分為二的看待。想要拒絕毒品,那首先就應該瞭解毒品。並且小編在傳播這些知識的時候,更多是在講危害,因為毒品,除了危害之外,還有多少話題能夠討論呢?為了避免再次被讀者誤解,今天小編說一說“自願戒毒”這個話題。

說這個話題之前,我們要明白當前中國的戒毒模式主要有四種:自願戒毒(醫療戒毒)、強制隔離戒毒、社區戒毒和社區康復。延伸一點,除了自願戒毒之外,其他三種戒毒模式都是政府的一種行政手段,因此自然離不開處罰或者留下案底。

自願戒毒為什麼不受處罰,不留案底?

吸毒人員的案底從哪裡來的?

禁毒工作的開展和其他刑事案件破案有明顯的區別,抓捕吸毒或販毒者,通常是從懷疑開始,逐步跟蹤,找到線索,證據充分的時候收網。而其他刑事案件則是因為有了案件,才倒回去找線索,正確充分到最後破案。那麼當吸毒或販毒的人遭到舉報或懷疑時,公安機關機會逐一排查,找到吸毒或販毒的證據,最後抓獲歸案。考慮到每個人的不同狀況,比如有的人吸毒時間短,毒癮較輕,公安機關會勸他到社區戒毒,或者進行社區康復。如果是遇到毒癮很嚴重的人,那就會送到強制隔離戒毒所。這些實打實的做法,是法律賦予公安機關的權利,也是吸毒者和販毒者應該承擔的法律後果。這個結果意味著人生有了前科,留下不良記錄。

相關法律:《禁毒法》第三十三條 對吸毒成癮人員,公安機關可以責令其接受社區戒毒,同時通知吸毒人員戶籍所在地或者現居住地的城市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社區戒毒的期限為三年。

自願戒毒不留案底的依據在哪裡?

中國關於戒毒的法律主要有兩部,分別是《禁毒法》和《戒毒條例》。其中都對自願戒毒有明確的規定。

《禁毒法》第三十六條 吸毒人員可以自行到具有戒毒治療資質的醫療機構接受戒毒治療。

《戒毒條例》第九條 國家鼓勵吸毒成癮人員自行戒除毒癮。吸毒人員可以自行到戒毒醫療機構接受戒毒治療。對自願接受戒毒治療的吸毒人員,公安機關對其原吸毒行為不予處罰。

上述法律的條款明確規定了自願戒毒是合法的。《禁毒法》中的規定比較簡潔,《戒毒條例》中的規定就非常清晰,“對自願接受戒毒治療的吸毒人員,公安機關對其原吸毒行為不予處罰。”。這就是自願戒毒不受處罰的依據。

只要是自願戒毒,就不留案底不受處罰了嗎 ?

答案是否定的。自願戒毒不受處罰的前提是吸毒期間沒有參加過社區戒毒,社區康復或強制隔離戒毒。如果經歷過前述三種戒毒方式中的任意一種,案底是會有的。如果通過這其中的任意一種戒毒方式成功戒斷毒癮,並有相關的醫學證明,那這個案底是可以通過社區逐級向上彙報,消除的。如果通過這三種戒毒方式未能戒斷毒癮,那這個案底會很成為一個頑固的存在。

舉一反三,自願戒毒之前,吸毒期間沒有被公安機關或社區等相關部門發現的,那自願戒毒就不會留下案底。戒毒前和戒毒後,人生都不會因為吸毒戒毒而受到任何影響,不會留下黑名單。

現在國家法律日漸完善,信用卡惡意使用會有黑名單,欠錢不還會有黑名單,到了旅遊景區亂塗亂畫會有黑名單,企業不履行相關的社會責任會進黑名單。可以說國家正在通過立法或其他手段讓壞人無處藏身。毒品作為社會頑疾,其危害遠遠大於上述行為,被抓到不僅要面對法律的處罰,還要承擔未來生活工作上的各種不便。比如住酒店、開公司、購買機票車票等,都是會受到限制。所以,在沒被公安機關抓到之前,選擇自願戒毒是最明智的選擇。

目前國家的自願戒毒醫療機構有很多,可以說是眼花繚亂。怎麼選擇自然是一個問題。患者一定要仔細甄別,避免花了錢耽誤了時間不說,戒不斷,戒了復吸率很高。武侯區第二人民醫院作為政府舉辦的非營利性自願戒毒醫療機構。在這方面就做的比較好。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武侯區第二人民醫院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經過20多年的戒癮臨床經驗,積累了大量的戒癮數據,通過戒毒專家的不斷總結和探索,將多年的戒癮治療經驗命名為“多重戒斷平衡療法”。該療法在臨床驗證中得到不斷完善和推廣,已經為許許多多的吸毒家庭帶去了健康!是戒斷患者的理想選擇。

自願戒毒為什麼不受處罰,不留案底?
自願戒毒為什麼不受處罰,不留案底?
自願戒毒為什麼不受處罰,不留案底?

病房照片

在這裡戒毒患者,不僅沒有案底,不會受到公安機關的監管和處罰,而且還能夠享受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儘早脫離毒海,擁有全新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