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山海经中的“归墟”真的存在吗,有何依据?

路南海


山海经里并没有直接的关于归墟的记载,只有一个大壑。归墟二字最早出现,应该是在《列子·汤问篇》里: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

山海经又是如何记载的呢?《大荒东经》中记载:“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渊,甘水出焉。”

列子对山海经里的大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让我们知道了这个大坑是有名字的,它的名字叫归墟。那么这个大坑到底存不存在呢?

根据山海经的记载,这个大坑是少昊建国的地方,少昊就是白帝。那么,少昊为什么要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建国呢?

少昊孺帝颛顼于此

白帝在归墟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建国,是为了孺帝颛顼,翻译成白话文就是:白帝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把颛顼养大。

这特么就很奇怪了,颛顼小时候有何罪之有,非得在这么个荒凉的地方长大呢?

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对这俩人有个具体的了解:颛顼的爸爸是韩流、韩流的爸爸是昌意、昌意的爸爸是黄帝,而白帝是昌意的哥哥。

也就是说,白帝是颛顼的二大爷。讲道理,就算不是亲爷爷,有这层关系,也不能把孩子流放到这里受罪,你说是吧?

《吕氏春秋》有云:颛顼生自若水…好其音,乃令飞龙作效八风之音。这点与大荒东经不谋而合,颛顼曾在归墟扔了他的琴瑟(弃其琴瑟),若是不会,又怎会拥有?

为什么少年颛顼要被流放到归墟?为什么白帝要在这里建国?这个国家是否真的存在?

一切都要从炎黄之战讲起,不过这个故事 太过宏达,大家可以去我的头条文章列表里找。

颛顼出生不久,炎黄二部落之间连续爆发了多场战役。为了保护幼主之安危,黄帝不得不令他的儿子白帝,带着颛顼出逃,逃得越远越好。

强如黄帝,也难自保,何况其子嗣乎?因为他的敌人太强了:炎帝、蚩尤、刑天,哪一个对手都不是泛泛之辈。

归墟又是什么地方呢?黄帝当年有个手下,叫应龙,应龙乃是龙修行千年而成。他修行的地方就是这个大坑,要不然那么深的坑,白帝敢去?

故而,从山海经的角度来看,归墟是存在的。既然白帝和颛顼是去避难的,为什么要带着琴瑟?真把逃往当旅游了吗?

非也非也,琴者,禁也。禁人邪恶,归于正道,故谓之琴。当时的颛顼已经被蚩尤的邪恶之气侵染,若无禁制,必将入魔。白帝让颛顼练琴,不过是慢慢炼化其心而已。

颛顼在归墟磨炼了若干年,直到阪泉之战平息,方才离开归墟。离开时,一身邪恶气息被封印在琴瑟里,所以才有离开时将琴瑟扔了的说法。


祗树


归墟,应该是存在的。

归墟是传说中的海中无底之深谷,所有的水都会汇聚到这里。在《鬼吹灯·南海归墟》中,归墟也被形象的塑造了出来。

那么归墟是不是存在?其实分析一下归墟的记载就能推测出来。

《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记载:“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儒帝颛顼,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渊,甘水出焉。”

这里提到的就是归墟,说是东海之外有一处深不见底的沟壑,是少昊建国的地方,帝颛顼的琴瑟还丢在深沟里面了。有一座甘山,甘水从这里发源,汇流成甘渊。

是不是感觉完全像神话故事一样?别急,接着看。

到了《列子·汤问》之中,对归墟的记载就更详细了:“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

这里就具体提出了“归墟”这个名字,而且很客观的强调了归墟是海中的无底之深沟。这样说的还是有点模糊,归墟到底是想象的,还是存在的,没说清楚。

再看后面的记载:“八絃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赢洲,五曰蓬莱。”

这是对归墟的更详细描述,说所有的水都会注入归墟,归墟那里有五座山: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

熟悉了吧?这是五座传说中的仙山。尤其是蓬莱和瀛洲,当年秦始皇求仙药,就是让徐福带着一大群童男童女去的那里。

现在普遍推测徐福其实是去了现在的日本岛,在那里繁衍生息。如果真是这样,那时日本列岛有没有人居住还真不知道。

不过日本列岛真是在归墟里的吗?

如果我们接着推测,把记录者的观察范围扩大一些,这些岛屿也有可能指的是从日本列岛到东南亚的这一系列岛屿呢?如果觉得这范围也太大了吧,那就看看《列子·汤问》下面的记载:“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

虽然古书记载的数字大多是虚数,不过“山之中间相去七万里”,很明显想说它们之间的距离非常远。

然后,我们再把太平洋上的大海沟拿出来一看,从千岛海沟、日本海沟、小笠原海沟,到著名的马里亚纳海沟。

这些是不是大海之中的“无底深沟”?

所以,综上所述可以猜测,《山海经》和《列子·汤问》中的归墟,极有可能指的就是这些太平洋中的大海沟。

这也侧面印证了,《山海经》里所讲述的,完全有可能是古人认识的山川大海,是一部古老的地理书。

只不过年代久远,需要时间推测和破译而已。


七追风


有的科学家认为地球是处在三维空间外,认为其实还有五维空间的,并已着手研究;

我认为我们必须对远古的有趣之事要抱着尊重敬畏之心对待《山海经》等有趣的古藉,否则看到此类话题亦就有无趣之感。


我认为《山海经》记载的"归墟″是真实存在的。除了《山海经》对"归墟"有记载之外还有古藉《淮南子.天文篇》与《列子.汤问》都对"归墟"进行了记载;


这两本古藉都写道:"归墟"在古代渤海的东面深海中有一大壑,里面有一无底之谷,谷中有五座神山,传说天下之水都汇集到此处,此处有鲛人。

而一些野史书籍中记载写道:"归墟是地府之国,在远古时代各生物死亡后其灵魂会飞去"归墟"汇集。而另一些野史书籍则写道:"归墟"是鬼、魔等奇异生物的生存世界。


归纳各古书籍所说到"归墟"的描写都是神奇到不可思议的,想必"归墟"是面积极大的地方,而且每个写书人极有可能去过"归墟"的不同地方把所见所闻记录了下来;

可见"归墟"是真实存在的或真实存在过的。(图片摘自头条)


英雄木棉树


“归墟”应该只是想象的产物。

在《山海经·大荒东经》里,说“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渊,甘水出焉。”原来东海之外有一道大沟,少昊之国就在那里,颛顼也是那里诞生,还有甘山甘水存在。之后在《列子·汤问》里,又说“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

实际上,在《山海经》里,大壑应该只是个地名,那是少昊和颛顼的国度,还无关归墟的事。少昊之墟在鲁国(今山东曲阜)、颛顼之墟在卫国(今河南濮阳),都还是神人居住的地方;而就算在《列子》里,归墟和海底也没有直接关系,大约只是个无底洞的称呼。不过经过天下霸唱宣传,大家都认为归墟是在海底了。

这里的“归墟”,也就是大海泄流的地方,在古代叫“尾闾”,这是《庄子·秋水》记载的。“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当然,我们通过现代科学知道,海水是通过蒸发成云降雨了,但是古人并不知道,所以想象出了“尾闾”这样的事物。


林屋公子


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时人创造从“大壑”神话到“归墟”之地,是为了解决共工撞山、水向东南之谜!为何这么说,且听阳Sir下文分解

我是阳Sir,深耕考古,也曾流观山海图

虽说共工神话回答了日月星辰每日不断西移、中国大地西北高东南低这两个自然之谜,但是同样留下了两个让人无法回避的问题:

1.被共工破坏之后的天地秩序该由谁来修复,又怎么修复?

2.江河之水皆向东南,势必会引发海水漫溢之害,为何却没有发生这种事?

第一个问题可由“女娲补天”神话解答(虽然这俩其实并无关联),而对于第二个问题的疑问,反映在屈原《楚辞·天问》中:“东流不溢,孰知其故?”

说明战国时期人们对于江河一律东流,然而海水却未出现过漫溢之患,有过深刻疑问,所以为了解答这一自然密码,战国时期人们又创造出“大壑”——“归墟”神话来完美解答!

(一)大壑与归墟

大壑神话,最早出自《山海经》中,其中这样写道:在东海之外有大壑,是为少昊之国。少昊曾孺养幼帝颛顼于此,后弃其琴瑟。这里有甘山,甘水从其中流出,甘水则汇集成甘渊。

“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大荒东经》

甘渊浴日

关于“少昊孺帝颛顼”之事比较复杂,后面撰文再述。从这段记载来看,两点需要注意:

“东海之外,甘水之闲,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于甘渊”——《大荒东经》

“大壑”的确处于东海之外,也就是江河一路向东流的终点。此外,这里的甘渊,同样也是神话中的“羲和浴日”之地。

所以,它能成为“归墟”之地的源头就可以理解了:日出于极东海外之地,必然就是众水所归之处。

归墟之境

《庄子》一书中,也对《山海经》中的大壑,做了一番准确的描述:“大壑这个东西啊,怎么也注不满,怎么也流不尽”但是却几乎没怎么解释其中的原理。

“谆芒将东之大壑,适遇苑风于东海之滨。苑风曰:“子将奚之?”曰:“将之大壑。”曰:“奚为焉?”曰:“夫大壑之为物也,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吾将游焉。”——《庄子·外篇·天地》

有了《山海经》中所记载的“大壑”,《庄子》也煞有其事地描述过,那么自然就有人开脑洞地展开联想的翅膀,还给它换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归墟”,从此,“归墟”就成为了与“昆仑墟”东西并列的两个神话秘境!

汤又问:“物有巨细乎?有修短乎?有同异乎?”革曰:“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弦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列子·汤问》

《列子》中说道:在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之处,有一个大沟壑,实际上就是一个无底之谷,下面深不可测、几乎无底,名字叫做归墟,而八弦九野的水,以及天上银河,都注入其中,但是却总是“无增无减”


归墟之地

显然,这里的“归墟”正是在“大壑”的概念之上设想出来的。按照大壑神话创造者的脑洞:大壑从八方九天以及天上银河所接收的水量,正与“其下(即归墟)”所泄掉的水量是相等的,正因为二者之间达到了完美地平衡,才使得大壑之水,不盈不虚、无增无减!

(二)尾闾与沃焦

神话也得与时俱进,所以到了东汉时期,人们又在“大壑”神话基础上,再次创造出了“沃焦”神话出来:

“大荒之东极,至鬼府山臂,沃椒山脚,巨洋海中,升载海日”——《神异经·东荒经》

这里的沃椒就是沃焦山,当然也有说法认为“沃焦”是一块巨大的石头。像《庄子·秋水》中所说:

“在碧海之东,其处有石,阔四万里,厚四万里,居百川之下尾而闾族,故曰尾闾,海水沃著即焦,亦名沃焦也。”

羿射九日

此外,《庄子·秋水》成玄英疏所引的《山海经》中还提到了有意思的事:“羿射九日,落为沃焦”,有点像孙悟空打翻太上老君炼丹炉,而后落在地上便成为火焰山的感觉。虽然在如今的《山海经》版本不见此记载,可能其当初所引疑为《山海经》郭璞注的佚文

火焰山

而《神异经》也在这种说法上,进一步演绎,作为对“羿射九日,落为沃焦”的注解:

“东海之外荒海中,有山焦炎而峙,高深莫测,盖至阳之为质也。海中激浪投其上,翕然而尽,计其昼夜翕摄无极,若熬鼎受其撒汁耳。”

说是在东海之外的荒海中,有一座山峙然耸立,其上有熊熊火焰,且特别高大,正是因为其为至阳之物。每当有海中激浪拍打在焦炎山上,就会立马被蒸发掉消失不见,昼夜不间歇,就像是在滚烫的锅中撒上汤汁儿一个道理

浪打焦炎

显然,焦沃神话的产生,显然是为了回答“尾闾”把海水倾泻到哪里去的问题。既然沃焦是在尾闾之下,海水自尾闾泄下而注于沃焦上,即会化作雾气消散,由此也有“临尾闾而窥沃焦”的典故。

所以整体看来,神话片段之间是存在有机联系的,从而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正如共工、女娲、大壑神话系列,是战国秦汉之际人们对于宇宙自然之谜的一个完整阐释。所谓神话思维也正是如此产生的:“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

看靠谱神话,涨正经知识,点个关注不迷路!


阳Sir的考古学之眼


我是小七,一个喜欢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一个沉迷于扯淡的萌妹子。这篇稿子来自于知北游。

海洋的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它的浩瀚广阔,总是让人有无限遐想。

古人在惊叹沧海的辽阔苍茫之余,总觉得奇怪:不管它有多么大,总该有个容量吧?天下的河川都日夜不停地流到大海里,可大海怎么总装不满呢?所以《楚辞·天问》里专门有一问:“东流不溢,孰知其故?”

在这种疑问下,人们的脑洞就大开,开始为这问题找答案。当然实地的“找”肯定不现实,只能靠脑袋来硬想出个“答案”来。

无底之谷——大壑归墟

首先一个是想到大海里有一个没有底的深谷,无论多少水流进去都不会充满,称为“大壑”,最早记载“大壑”的,是《山海经·大荒东经》,里面说:“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

其实这个断句有问题,应该是“东海之外大壑”为独立的一句,也是独立的一件事;后面的“少昊之国”又是另外一件事。现在通行的这个断句,把少昊之国给断到大壑里去了,是很不合理的。

少昊之国就在今天山东的曲阜,古代所谓的“空桑”、“穷桑”,那里绝对不是“东海之外大壑”的地方。少昊在这里孺养了帝颛顼,还得逗他玩儿,“弃”其实是“弁”或“弄”字的讹误,就是弹奏的意思,不是抛弃的意思。郭璞的时候这个字就错了,他就按照“弃”字理解,注释说:“言其壑中有琴瑟也”,认为是少昊、颛顼把琴瑟丢进大壑里了,这是误解。

“东海之外大壑”这句,郝懿行《山海经笺疏》认为“大壑”上当有“有”字,《艺文类聚》卷九引此文正作“有大壑”(《太平御览·地部二十五·海》引也有“有”字),是对的。只是没有再进一步说有什么事儿,也没说它有别的名儿。

直到东晋初期,有人伪造了《列子》,在《汤问》这篇里,记载了商汤和夏革的对话,商汤问事物有大、小的分辨吗?夏革说“有”,他举“大”的例子就是龙伯国的大人,其中说到“大壑”,他说:

“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

就是说在渤海的东面几亿万里的地方,有个大壑,是个无底洞,名字叫“归墟”,天下的河流还有天河里的水都流进那里,却没有任何增加或减少。

这个记载加上五神山、巨鳌、龙伯国大人的神话,显得很恢弘大气,充满了想象力,可惜的是,“归墟”之名可能是东晋人新造的词汇,别说先秦两汉没有“归墟”之说,东汉王逸注《天问》“东流不溢”那一问是也只说:“言白川东流,不知满溢,谁有知其故也?”他也没给出个答案来,既没说到“大壑”,也没说到“归墟”。两晋之际的郭璞在注《山海经》的“大壑”时说:“《诗含神雾》曰:‘东注无底之谷’,谓此壑也。《离骚》曰:‘降望大壑’。”

竟然没提《列子》里“归墟”的事儿——以郭璞的博学多闻,竟然不知道《列子》里说“大壑”一名“归墟”吗?肯定不是,只能是他那个时候还没有“归墟”这个名目,他还不知道有这个说法。

但是,《列子》虽然是伪造的,可它主要是靠收集古文攒起来的,也就是说,它书是假的,但是里面的内容很多是真的古文,有很古老的来源。比如说巨鳌戴五神山的说法,在《楚辞·天问》里就有:“鳌戴山拚,何以安之?”说明先秦就有这个故事,那绝不是晋人杜撰的,而的确是古传。

这里面最大的可能是,“其下无底,名曰归墟”这两句并不是《列子》原文里的话,而是东晋人张湛的注文混入正文里的,张湛的时代要比郭璞晚,他的说法郭璞根本就见不到(有学者认为《列子》就是张湛伪造的)。

所以说,最古的名称就是“大壑”,这个称呼古书里非常常见,比如:

《庄子·天地》:谆芒将东之大壑,适遇苑风于东海之滨。苑风曰:“子将奚之?”曰:“将之大壑。”曰:“奚为焉?”曰:“夫大壑之为物也,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吾将游焉。”

《楚辞·远游》:上至列缺兮,降望大壑。
《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下》:翼乎如鸿毛过顺风,沛乎如巨鱼纵大壑。
又《七谏》:观天火之炎炀兮,听大壑之波声。
《中论》:“犹决壅导滞,注之大壑。”
晋·庾阐《海赋》:始乎滥觞,委输大壑。

先秦直到魏晋的书里,除了《列子》之外,都见不到“归墟”的名称,只有“大壑”, 因此我们可以说,“归墟”这个名称是晋代以后才有的名称,它不是古老的名称。

直到唐代柳宗元作《天对》,是一篇专门回答《天问》问题的著作,他里面回答“东流不溢,孰知其故”时才说:

“东穷归墟,又环西盈。脉穴土区,而浊浊清清。坟垆燥疏,渗渴而升。充融有余,泄漏复行。器运浟浟,又何溢焉。”

柳宗元用“归墟”来解答了《天问》里的这个问题。

归墟?还是归塘?

最大的疑问是,“归墟”这个名字很让人费解,有人解释为“回归到曾经居住过的、如今已荒废的废址故地”,像好很不通讲,也许有错误,因为《列子》的别本里也写作“归塘”,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列子音义》里于“归墟”下说:“归墟,或作归塘。”

洪颐煊说:

“《文选·吴都赋》李善注、《太平御览》卷六十七引《列子》作‘归塘’,《颜氏家训·归心篇》‘归塘尾闾,渫何所到’,亦与或本同。”

也就是说,唐、宋时期的人看到的《列子》的本子有的是写作“归塘”,还有许多别的证据。

比如唐代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里说:“井络双源浚,浔阳九派长。沦波通地穴,输委下归塘。”“长”、“塘”为韵,如果是“归墟”就不押韵了;唐代郑仁轨《五言奉日侍宴望海应诏》诗里说:“观兵临碣石,极目眺扶桑。周区廓灵府,接汉委归塘。”“桑”、“塘”为韵,如果是“归墟”也不押韵。可见那时候人们看到的《列子》的确是作“归塘”而不是“归墟”。

“塘”是古人所称筑土拦水的堤坝,后人把堤坝里聚集成的水潭也称为“塘”,大概“归塘”的意思天下之水所归入的塘坝,好像意思更明白一点。因此,“归墟”这个词汇看上去很神秘,可很可能是个讹误。

大海泄水的石门——尾闾

另一个解释,就是“尾闾”和“沃燋”。

张湛注《列子》的“归墟”说:“《庄子》云尾闾也。”他认为《列子》里的“归墟”就是《庄子》里的“尾闾”,可是这个看法可能也有问题。《庄子·秋水》载北海若说: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司马彪注云:

“尾闾,水之从海水出者也,一名沃燋,在东大海之中。尾者,在百川之下故称尾;闾者,聚也,水聚族之处,故称闾也。在扶桑之东,有一石方圆四万里,厚四万里,海水注者无不燋尽,故名沃燋。”

成玄英《庄子疏》里解释得更到位:

“尾闾者,泄海水之所也;在碧海之东,其处有石,阔四万里,厚四万里,居百川之下尾而为闾族,故曰尾闾。海水沃着即焦,亦名沃焦也。《山海经》云:‘羿射九日,落为沃焦。’此言迂诞,今不详载。”

根据这些注解可以知道,“尾闾”就是“沃燋”,可这个看法可能又有问题。

《庄子》里说的“尾闾”的作用是“泄”,就是往外排泄水的地方,并不是用来蒸发,《字林》、《说文解字》里说:“闾,里门也”,古代以二十五家为“里”,就是一个居民小区,这个小区的大门就叫“闾”。当然也用为大门的称谓,比如齐国国都的东门就叫“东闾”。

“闾”是门,可见“尾闾”的意思就是居于河海之最下用来泄水的门,《经典释文》里说:“崔云:海东川名。司马云:泄海水出外者也。”一个说是大川名,一个说是泄海水的,应该比较符合《庄子》的意思,尾闾显然不能是大石山的沃燋。

大海的蒸发器——沃燋

根据《庄子》司马彪注和成玄英疏,他们认为“尾闾”就是“沃燋”,实际上从记载上看是不对的。

“沃燋”或作“沃焦”,是海中的一座大石山,所以《翻译名义集》等书里又称之为“沃燋山”,方圆四万里,厚四万里,这石山的温度极高,是一个巨大的蒸发器,海水流到它那里都会被蒸发掉,所以不管有多少江河流进海里,海里的水还是不会溢出来。

据成玄英引《山海经》的记载是后羿射落了十日,十日的尸体掉下来变成了沃燋,很符合神话的情理,只是《山海经》里没这话,不知道成玄英根据是什么来的。《楚辞·天问》里曾经说“羿焉彃日,乌焉解羽?”王逸注说:

“《淮南》言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

竟然没说变成沃燋的事儿。可成玄英这么引了,后世一些类书也就跟着以讹传讹,如:

《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前集》卷八引《山海经》:“沃焦,在碧海之东,有石阔四万里;居百川之下,故又名尾闾。”
《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一引《山海经》:“尧时十日并出,尧使羿射十日,落为沃焦。”
《天中记》卷八引《山海经》:“尧时十日并出,尧使羿射九日,落为沃焦。”

《古今合璧事类备要》是硬挖了司马注和成疏硬冒充《山海经》,后者二者的说法则是根据《淮南子》和成疏引《山海经》搀和着说的,《山海经》里根本就没有这种记载,也没有什么“沃燋”或“沃焦”。其实,这些说法应该是出自《神异经·东荒经》:

“东海之外荒海中,有山焦炎而峙,高深莫测,盖禀至阳之为质也,海水激浪投其上,噏然而尽,计其昼夜嗡摄无极,若鏊鼎受其洒汗耳。大荒之东极至鬼府山臂、沃椒山脚巨洋海中,升载海日。盖扶桑山有玉鸡,玉鸡鸣则金鸡鸣,金鸡鸣则石鸡鸣,石鸡鸣则天下之鸡鸣,悉鸣则潮水应之矣。”

这里面开始说的“有山焦炎而峙”的,就是下面说的“沃椒山”,也就是沃焦山,认为这山是“至阳”之物,所以海水到了上面就被蒸发而尽,就象烧红的鏊子、鼎上滴个汗珠,会被瞬间蒸发。《神异经》是东汉时期的作品,说明这个说法是产生在东汉。

另外就是《玄中记》中也有记载,鲁迅《古小说钩沉》辑《玄中记》云:

“天下之强者,东海之沃焦焉,水灌之而不已。沃焦者,山名也,在海东,方三万里,海水灌之而即消,故水东南流而不盈也。”

应该是成玄英误把《神异经》记成了《山海经》,“羿射九日,落为沃焦”这样的话很可能也是出自《神异经》或其中的注,因为《神异经》早就逸失了,现在看到是辑本,不是全文。是成玄英给弄错了,后来的类书就跟着上了当。

《玄中记》这书又称《郭氏玄中记》,传说是晋代郭璞作的,据学者考证实际上是晋代以后、六朝时期人作的小说,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说:“六朝人虚造神仙家言,每好称郭氏,殆以影射郭璞,故有《郭氏玄中记》,有《郭氏洞冥记》。”所以在晋代(包括)以前有大壑、有尾闾、有归墟,根本就没有“沃燋”的说法,这个故事比较晚出,并非是很古老的记载,《山海经》中更不可能有。

《一切经音义》引《兼名苑》曰:

“东海有大燋石,一名沃燋,方圆三万里,水沃之则消尽。过此有大壑,一名尾闾,深莫测其涯,海水常澍,不知其所之也。”

是把沃燋和尾闾分成两种事物,其中认为尾闾就是大壑。

所以,《列子》里说归墟(或归塘)就是《山海经》中的“大壑”,是一道无底的深渊,《庄子》说的“尾闾”是泄水之门,《玄中记》的“沃燋”则是一座能蒸发海水的大石山,这三样东西的功能都是能让大海的水保持盈满状态而不溢出来,但是它们不是一回事,产生的有早有晚,最早的是“大壑”,其次是“尾闾”,再次是大壑的异名“归墟”,“沃燋”出现最晚,古人把三者混为一谈,显然是不适当的。

《颜氏家训》里说:“东流到海,何为不溢?归塘尾闾,渫何所到?沃焦之石,何气所然?”

是把“归塘(归墟)”、“尾闾”、“沃焦”当成三种事物,大概比较合适。

归墟里的生还者

《列子》里归墟应该是大海的一部分,是海中一个永远灌不满的大壑,所以五座神山可以漂在里面,这个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这里也不多说了。

再说一个后出的故事,明代刘基(伯温)《郁离子》卷下里记载了一个“蹷叔三悔”的故事,其中一段说:

蹷叔是个不听人劝告的人,所以做事经常后悔。

有一天,他驾船和其他友人的船只一齐出远海,一直往东航行,不知道走了多久、多远,大概都到了天尽头了,来到一个一望无际的巨大深渊边上,他的朋友说:“不能往前走啦!这里是归墟啊,一旦进去了就回不来了!”

可是蹷叔老毛病犯了,坚决不听,非要往前走,结果进入了归墟里,真的出不来了。可他竟然没有死,在归墟里一呆就是九年,真神奇!

九年之后,一只巨鲲进入归墟,翻起巨浪,而且喷气,竟然把蹷叔的船给从归墟深渊里喷了出来,这才回到家里。可这时他已经须发皆白,形容枯槁,人都不认识他了。

蹷叔后悔得要命,后悔当时不听朋友劝阻,弄到这般地步,但是一切都晚了。

这不免让人想起了《加勒比海盗3:世界的尽头》里的场景:世界的尽头就是大海的尽头,是无底的深渊,海水流下去无影无踪,航行的船只掉下去会到达另外一个世界,而且被困在里面永远出不来。


当然,《郁离子》和《庄子》一样,是一本寓言书,他记载的这个故事是不是真事儿不好考证,可这个“归墟”的说法,和后世书里所说的“落漈”很象。

南海归墟——落漈

据《元史》《山堂肆考》《台湾志略》等书记载,在靠近琉球群岛靠和澎湖列岛之间的地方,有一处海面,海水到那里越来越低,海水流下而一去不回,大概类似一个巨大的漩涡,一旦有舟船被风吹进去,百无一回,当地人称为“落溜”或“落漈”。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清·陈伦烱《海国闻见录》二卷的《提要》里说:

“其《南澳气记》中称:万里长沙者,即《列子》所谓‘归墟’,《庄子》所谓‘尾闾’,《抱朴子》所谓‘沃焦’,《宋史·琉球传》所谓‘落漈’。但诸书皆言注之不盈,伦炯则推以潮长而此溜落,潮落而此溜长,知水自上入,仍自下出。其言确切近理,足以决千古耳食之疑。又史称舟入落漈者一去不返,伦炯则谓乘潮长之时求出,则外高内下,反不得出;如潮落乘南风棹船,尚可出。”

就是说南海的那个地方叫“万里长沙”,也就是归墟、尾闾、沃燋、落漈,都是指同一个地方,古传这里海水永远注不满。

陈伦烱考察过落漈,他认为落漈里的情况和外面潮水的涨落正相反:外面涨潮的时候落漈的水反而下落,外面落潮的时候落漈里的水反而往上涨,是因为水从上面流下来,仍然从下面流走的缘故。

所以陈伦烱认为,掉进落漈里的舟船,如果想在涨潮的时候从里面出来,可外面的水位高、里面的水位低,根本就没可能;只能趁着落潮、起南风的时候,这时候落漈里的水会涨到与海面齐平,才有机会逃出来。

结果,在雍正丙午年(雍正四年,即1726年)的时候,福建有一艘船掉进了落漈,开始怎么也出不来,可巧船上有个人读过陈伦烱的书,就按照他说的办法,竟然真的从落漈里逃了出来,说明陈伦烱的判断准确,办法真的有效——天下霸唱的《鬼吹灯之南海归墟》所描写的归墟场景,也许就是根据“落漈”演绎出来的吧?

但是,古书里说“归墟”都是在渤海之东的东海,不是在南海,所以落漈是不是归墟,还真不好说定呢。

【参考书目】

《庄子》《楚辞》《列子》《汉书》《说文解字》《山海经》《经典释文》《一切经音义》《颜氏家训》《古今合璧事类备要》《锦绣万花谷》《天中记》《郁离子》《元史》《山堂肆考》《台湾志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庄子集释》《列子集释》《中国小说史略》《古小说钩沉》等。

我是小七,一个沉迷于研究山海经与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喜欢可以关注我。

版权申明:本文系山海经解密小七独家邀约稿件,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盗用以及洗稿,未经同意擅自盗用,将追究到底。


山海经解密小七


《山海经》中并没有直接关于归墟的记载,《大荒东经》里有少昊之国在东海之外大壑一说,很多人认为大壑即是归墟。



《山海经》中百川入海,意思即是海是所有河流的终点。基于这个海纳百川的观念,古人就会思考一个问题,每天都有无数的河水注入海中,海水为什么永远不会满起来?

对此,庄子在《庄子秋水》里借北海海神若的之口进行解释。

海神若说,之所以大海不满起来,原因是因为在大海之中有一个叫尾闾的地方,可以将这些水排泄出去。 因此,尾闾也被看做是归墟的一个别称。



到了《列子.汤问》里,归墟这个名字被正式提了出来,里面记载,在渤海东面极遥远的地方,有一大壑,是无底之谷,名字叫做归墟。

《太平御览》里将归墟记作了归塘。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归墟实际上是古人对自然的思考,是对海水不盈想出来的一个解释。



《山海经》中没有对此解释,可能是当时人的抽象思维还不足以思考这种问题,或者并没有记载。

而到了后代,解释成为了必须,于是,归墟就出现了。 与此同时,归墟的位置在东边,可能也与共工撞不周山,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的神话故事有关,当然,这也是对自然地理的一种观察。

所以,归墟不存在确切的地方,而是思考的产物。


凤妖


近日有网友提问:《山海经》里提到的“归墟”真存在吗?有什么依据?归墟,从字面意思来看,是返回、回归到曾经居住过的、如今已荒废的废址故地。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归墟所在地,曾有人大量居住?如今是万物归一的地方呢?

1、《山海经》是如何记载归墟的?

“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吴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大荒东南隅,有名皮母地丘。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上述就是《山海经》对归墟的记载。

说的什么呢?大意如下:东海之外有深不可测的沟壑,是少昊氏建国的地方。少昊在这里抚养颛顼长大,颛顼的琴瑟丢在这里。有座甘山,甘水从山里发源,流成甘渊。东海之外,大荒当中,有山叫“大言”,是太阳、月亮升起的地方。

这段记载或许可以完美解释“墟”的来历:少昊曾在这里建国,如今已成为了一片汪洋,留下了一道深不可测的沟壑。“归”该做何解?因为汪洋之水从这里发源,万物生息有始有终,最终还要回归这里。

为什么少昊建国的陆地会成为海洋?为什么会留下深不可测的沟壑?其实这是这段记载中最关键的两点。大陆板块漂移说也许可以解释:陆沉水起,少昊之国沉入海底,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大陆撕裂露出深壑,海水源源不断涌出,把周围陆地全部变成海洋……

2、《列子 汤问》是如何记载归墟的?

似乎是为了佐证《山海经》的记载,《列子 汤问》则对归墟做了进一步的论述:

“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

说的什么呢?大意如下:

在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的地方,有个很大很深的沟壑,实际上是个无底之山谷,下面没有底部,名叫“归墟”。地面八极、天空九方的流水以及银河之水,都会流到这里,但这里的水不增加,也不减少。

在这里有五座山:第一座叫岱舆山,第二座叫员峤山,第三座叫方壶山,第四座叫瀛洲山,第五座叫蓬莱山。五座山的底部周长有三万里,山顶平坦处有九千里。

除了把《山海经》里记载的沟壑直接叫做“归墟”外,还说海洋里有五座山,但从山的底部周长和顶部的面积来看,难道不是现代人通常所说的“五大洲”吗?古人到底看到了什么?古人到底记载了什么?

3、围绕归墟还发生了什么?

如果有人仅仅把上述的一切看做是神话,那么神话应该也不是凭空而生的,总要有些想象的依据吧?如果还不能肯定这种认知,继续来看下面的记载:

“而五山之根无所连著,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强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沈于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

说的什么呢?大意如下:

五座山的根部不相连,常随潮水的波浪移动,一刻不停。仙人和圣人都讨厌这样,便报告天帝。天帝担心五座山漂流到西边去,使仙人与圣人失去居住之所,就令禺强指挥15只大鳌把山顶住。分三班,六万年轮一换。此后五座山稳定下来不再流动。

但是龙伯国有巨人,举足走几步就到了五座山的所在,钓走6只大鳌,一起背上就回国了,还烧大鳌的骨头占卜吉凶。岱舆山、员峤山没有依靠,就流到最北边,沉入大海,仙人和圣人流离失所的有数亿人。

这又在说什么吗?按古代人的认知,大鳌是海洋里的巨无霸,女娲炼石补天后,就曾断鳌足以立四极。而认为五座山的稳定也靠大鳌顶住,并因为被龙伯国巨人钓走6只大鳌,使两个大山流到最北边。

这段描述是不是证明大陆最初分裂时,相隔并不远,但是因为一场意外,导致两个大陆漂移向北——是非洲大陆、美洲大陆吗?留下这些猜测让扣后人回味吧……

有人说,西方人把神话当历史,东方人把神话当故事。以人类诞生的短暂岁月里积累的经验,去验证存在数亿年的日月星辰都经历了什么,这看上去是多么怪诞的事情啊。



指动济南


《山海经》是这样记载的:东海之外有大壑,少昊之国,少吴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大荒东南隅,有名皮母地丘。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



然而《列子·汤问》是这样记载的: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



《山海经》记载大壑是少昊之国,如今成为了汪洋大海,留下了深不可测的沟壑,在《列子》中记载渤海的东边,不知道多少里地,有一个大壑,名归墟,有的人认为是马里亚纳海沟,我不认为这是马里亚纳海沟。



古人曾经说过九州,九鼎,道家《尸子》中曾经说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为宙,九州之外还有九州,道家庄子也是如此。那么如果把世界地图中在加两个大陆,那么是不是说曾经丢失了两个大陆,这两个大陆才是七洲之外的两大洲。



那么这就很好理解,山海经和列子说的,少昊建国后,这个大陆沉没了,变成了沟壑,被称之为归墟,只留下了五座山,毕竟尘归尘土归土,外国人把神话当成历史,我国把神话当成故事,这件事情也算是个悲哀!

我是独坐静饮淡看世态炎凉,喜欢文化的请关注我吧。


vlog旺旺


《山海经·大荒东经》载:“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儒帝颛顼,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渊,甘水出焉”.

《山海经·大荒南经》载:“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于甘渊”

《列子·汤问》:"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

对于前人来说,归墟是万物所归之地,就如同西方神话中灵魂的所归之处。前人对于不能解释的现象加以神话,以此来符合当时的情况。

就如同地府的存在,万物的灵魂归于地府,再经过地府重新降临于人间。既然地府有了,那么神、仙、日、月等超然于人的存在却没有了归处,恰好有人发现了归墟,以当时的状况并不能解释,所以将其神话成为了万物其所归之处。

所以,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归墟可能是存在的。但是,这个归墟只是物理性质的存在。神话中的归墟又有谁能找的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