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另闢蹊徑造氮肥

兩個氮原子靠三個鍵把它們牢固地捆綁在一起,好像是一對發誓永不分離的情侶,別的原子或分子要想插足它們之間很難。因此,氮氣是非常穩定的物質,很難與別的物質進行反應。

另辟蹊径造氮肥

一百多年前,著名化學家哈伯探索到了把氮氣變肥料的方法,在大約500℃的高溫和幾百個大氣壓的高壓下,還要用鐵進行催化。這樣的條件雖然人類能夠滿足,但有較大的危險,容易因高溫高壓而出事故。

其實試想,在化肥出現之前,生命已經存在了幾億年了,沒有人類為它們製造氨,它們照樣能活。原來生命們自有一套製造氨的妙法,例如很多植物是藉助固氮菌提供的氨合成蛋白質。固氮菌合成氨的方法卻是常溫常壓,顯然固氮菌的方法更巧妙。經探究,原來固氮菌體內有一種固氮酶,這是一種含有鐵和鉬的蛋白質,正是它們的催化,讓氮分子乖乖地分手,並與氫牽手,這個過程並不需要上述苛刻的條件,只要周圍沒有氧就行。

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想模擬固氮酶的工作方式,但是固氮酶等生物酶類都是精妙複雜的生物結構,人類目前的科技很難模仿,所以科學家的探索都沒有結果。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11月美國《科學》雜誌刊登了來自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哈蘭的研究,哈蘭發現了一種在常溫常壓下就能把氮轉變成氨的妙招,意味著人類向成功模擬固氮菌邁出了很大一步。

我們知道,固氮酶中的鐵和鉬是在酶分子中包裹著的,而哈蘭注意到鐵與其它能給出電子對的CN、CO等小分子可以形成絡合在一起的絡合物,在這種化合物中,鐵居於中心,周圍包圍著這些小分子,這樣的化合物一般能夠比較穩定地存在於溶液之中。哈蘭想,這樣的絡合物是否能有類似於酶的功能呢?於是他利用這種鐵絡合物的溶液進行實驗,最後發現,溶液中有鉀存在的情況下,鐵絡合物就可以與氮反應生成Fe3N2這種氮化物,好像是在周圍小分子的幫助下,3個鐵原子成功介入了氮分子內的三個鍵之間,生生把氮分子給拆開了。

這個過程好像模擬了酶的催化過程,固氮酶也是在酶生物分子的幫助下讓鐵介入氮分子內的。而生成的這種氮化物也是位於絡合物小分子的包圍之中,比較穩定。氮分子一旦被拆開就好辦了,之後在酸性條件下,通入氫氣,Fe3N2就與氫反應生成了氨。

雖然哈蘭的方法實現了常溫常壓下製造氨,但是還沒法代替哈伯工業制氨方法,因為哈蘭方法成本更高。因此還需要沿著哈蘭的思路繼續探討,尋找到成本最低的更妙的方法,真正實現工業上模擬固氮酶。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哈蘭的方法在過程中可以製造出多種氮化物,有的氮化物是很珍貴的藥物,也許哈蘭的研究會種豆得瓜,在藥物合成領域得到應用,為人們提供合成珍貴藥物的便捷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