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比岳飞还冤的一代名相,被黑了上千年,一直被骂,后代都抬不起头

天道好还,中国有必申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韩侂胄

南宋宋宁宗在位的时候,朝中最有权势的大臣是韩侂胄,此人系出名门,韩侂胄是北宋年间的著名宰相韩琦的曾孙,韩侂胄的母亲和宋高宗的吴皇后是亲姐妹,因此韩侂胄是当时的皇亲国戚,身份尊贵无比。由于韩侂胄的特殊身份,他在宋孝宗淳熙年间,就凭借“恩荫”做了汝州防御使,成了朝廷的官员,不过韩侂胄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物,他不甘心只做一个小小的防御使,他想做一番大事业,要像自己的曾祖父韩琦一样出将入相,拥立天子。

比岳飞还冤的一代名相,被黑了上千年,一直被骂,后代都抬不起头

韩琦曾经在宋仁宗时期拥立宋英宗为帝,又在宋英宗病重的时候,拥立宋英宗之子宋神宗为帝,因此韩琦在当时的宋朝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连皇帝都很敬重他。韩侂胄也想效法韩琦,于是在宋光宗绍熙五年,韩侂胄趁着宋光宗赵惇病重,和另一个大臣赵汝愚,合谋策划让宋光宗退位做太上皇,拥立太子赵扩登基为帝,是为宋宁宗。

宋宁宗继位之后,对拥立自己的韩侂胄非常感激,于是对韩侂胄大加封赏,予以重任,韩侂胄在这次政治投机之后,平步青云,被宋宁宗封为太师、平章军国重事(宰相),成了当时的第一权臣。

比岳飞还冤的一代名相,被黑了上千年,一直被骂,后代都抬不起头

宋朝当时朝廷始终存在抗金派和投降派两股势力的明争暗斗。自从孝宗“隆兴和议”之后几十年,再无人公开提及北伐之事。但是韩侂胄却是坚定的抗金派。他把持朝政之后,抗金派在朝廷处于主导地位,恢复中原再度成为朝廷的重要话题。

开禧元年(1205年),韩侂胄任平章军国事,军政大权独揽,开始筹划北伐事宜。他首先从思想上进行动员,要求朝廷追封含冤而死的抗金名将岳飞为鄂王,并削去投降派秦桧的王爵,改其谥号为“谬丑”(即荒谬、丑恶)。崇岳贬秦的做法大大鼓舞了主战派的士气,沉重打击了投降、妥协势力,一时大快人心,上下抗金情绪极度高涨。同时,主战派也得到提拔重用,如闲居在家的辛弃疾被任命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宁宗也不堪在金人面前的屈辱地位而赞同北伐,任命四川宣抚副使吴曦兼陕西、河东路招抚使,郭倪兼山东、京、洛招抚使,赵淳、皇甫斌兼京西北路招抚使、副使,进行战前的军事部署。在开禧二年(1206年)五月,朝廷正式下诏北伐,史称“开禧北伐”。辛弃疾为此兴奋地写词赞颂韩侂胄:“君不见,韩献子,晋将军,赵孤存。千载传忠献,两定策,纪元勋。孙又子,方谈笑,整乾坤。”(《六州歌头·西湖万顷》)

比岳飞还冤的一代名相,被黑了上千年,一直被骂,后代都抬不起头

但是,南宋王朝沉湎于半壁江山而文恬武嬉多年,因此“开禧北伐”的不利因素很快就出现了。自从符离兵败(1163年)后,妥协投降派窃取朝廷要职,军备松弛,军纪涣散,多年没有作战。另外,决策北伐前,宁宗、韩侂胄为了最大团结力量,特地解除“庆元党禁”,重新任用一些在籍官员,争取支持,但部分人并不真诚合作反而拆台。同时,被寄予厚望的吴曦在四川里通金朝,密约献出关外的甘陕四州,求金朝封为蜀王。北伐开始后,吴曦果真按兵不动,使金军东下,无西顾之忧。吴曦叛变,对北伐部署破坏极大。其他几路人马也进军不利。韩侂胄又用丘崈为两淮宣抚使。但丘崈受命伊始,就放弃已占领的泗州,退军盱眙,以守为策,金兵分九路进攻,战争形势由宋军北伐变为金军南侵。丘崈多次遣使与金军谈和,擅自停战。

比岳飞还冤的一代名相,被黑了上千年,一直被骂,后代都抬不起头

西线吴曦叛变,东线丘崈主和,使得韩侂胄日益陷于孤立。开禧三年(1207年)正月,韩侂胄罢免丘崈,改命张岩督视江淮兵马,又自出家财二十万,补助军需,但战局不利,不得已派遣使臣到开封同金谈判。金国却提出割两淮、增岁币、赔军银,还要韩侂胄的人头等无理要求。韩侂胄大怒,决意再度整兵出战。宁宗下诏,招募新兵,起用辛弃疾为枢密院都承旨。但是身患重病的辛弃疾还未及赴任就离开人世了,时年68岁。

开禧三年(1207年),蜀中吴曦叛乱被平定,淮南形势渐趋稳定,金国大将仆散揆也病死,形势转而对宋有利。但是主和派最终杀死韩侂胄主动乞和,“开禧北伐”宣告失败。

比岳飞还冤的一代名相,被黑了上千年,一直被骂,后代都抬不起头

韩侂胄执政前后十四年,权势显赫,曾与赵汝愚一党相互倾轧,最后适应朝野抗金的要求,发动北伐战争,由于坚持抗敌,遭受投降派的杀害而牺牲。但因韩侂胄反道学,长期遭到程、朱门徒的咒骂。元代修《宋史》,特立《道学传》崇程朱,又依南宋《国史》立《奸臣传》,不列入史弥远,反而将韩侂胄与秦桧并列,辱骂他是“奸恶”,完全颠倒了历史的是非。后世史家立论,或沿袭旧说,也不免有失公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