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如果宝宝学说话了,记得给他几本书,越早越好!

如果宝宝学说话了,记得给他几本书,越早越好!

很多妈妈教孩子说话时,都会从一些身边常见的事物开始,比如日常家庭常见的灯,镜子,桌子,杯子等。这种寓教于乐,实物引导的方式,对孩子的语言发育是很有帮助的,因为语言的学习就是声像在大脑中的存储、转化、输出的过程。

在孩子大一些的时候,可以接触的事物更多,这个阶段,很多妈妈就应该为孩子准备各种书籍作为语言学习的工具。

如果宝宝学说话了,记得给他几本书,越早越好!

但是很多父母认为2岁以下的宝宝,不适合阅读。

为什么呢?

当妈妈看到宝宝把书撕烂,塞进嘴里,一定担心的要命!

以为宝宝根本不能理解书里讲的什么。看到书,就会咬、撕、扯……好像不弄坏就不会罢休。

所以很多宝妈会选择等孩子大一些再说。

如果宝宝学说话了,记得给他几本书,越早越好!

其实,撕、扯、咬的行为并不代表宝宝排斥书本,相反,这是对书感兴趣的表现。

宝宝在用口腔认识事物的阶段(口欲期),对感兴趣的东西,都会想“尝尝味道”,不止是书。

宝宝一切活动的体现,包括爬、坐、动作能力,吃、喝、排泄等生理能力,还有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等都要经历一个过程,尽管前期充满了幼稚甚至冒险,但这些尝试都是为了打开宝宝的“智慧之窗”,外界80%的信息都要通过这个窗口进入大脑。

这个阶段的宝宝,也很难在一样事物上持续保超过2分钟的专注力。因此,当妈妈给孩子读绘本时,宝宝1~2分钟后即转移注意力了。

如果宝宝学说话了,记得给他几本书,越早越好!

为什么在语言发育期要多带孩子读书呢?

语言学家认为,宝宝的语言和视觉发育同时进行,需要辅助工具,更需要父母的目光对视、情感交流,声像的结合,会对婴儿大脑区域的视听神经产生刺激发育作用。

3个月的宝宝就可以分辨出抚养者的声音了,

9个月左右,宝宝就会跟着妈妈念书的手指,开始对绘本中的描述产生认知。

可见宝宝的认知期要比我们预想的早得多。

如果宝宝学说话了,记得给他几本书,越早越好!

读物作为一个媒介,目的是培养宝宝的阅读习惯。有助于孩子长大后养成自主阅读的兴趣和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