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擺脫青春期抑鬱症?

nicole4


當父母帶著孩子,經過醫生確診,並按醫生處方決定是否用藥和用藥劑量以後,父母可以對孩子進行一些心理調節。但這些調節手段只能是抑鬱的輔助手段,與醫囑出現衝突時,按醫囑為準。


首先,父母要端正認知。父母要知道,自己的孩子需要幫助。這時孩子心理比較脆弱,父母不要去責罵,或者跟他繼續灌雞湯,認為只要有滿腔熱情,就可以克服一切困難。抑鬱是有一部分生理原因的,青春期由於激素分泌不夠穩定,孩子不能適應身體的變化,出現一些問題,不是由自己控制的。父母不要認為是孩子不求上進或者裝病,也要保護自己的孩子不受其他親人言語的傷害。同時父母也不要覺得自己孩子好像得了不治之症,出現自責等情緒。青春期抑鬱症在醫生指導下,在家人的配合下,還是很容易恢復的。


其次,配合心理醫生或者心理諮詢師給孩子的指導建議。比如有的心理醫生在孩子中考高考前建議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如寫作等。通常都是父母覺得不務正業的愛好。父母可能覺得不理解。不過個人健康愛好、運動、陽光、社交都是幫助孩子戰勝抑鬱的法寶,相反,家長認為最最重要的學習,卻可能是給孩子帶來痛苦的壓力源。有些孩子在抑鬱嚴重時,可能會被建議暫停學習,心理醫生和諮詢師的建議有時對家長來說是不可理喻的,相當挑戰家長的認知。不過,過去的教育方式,也可能是孩子抑鬱加重的原因之一,只要心理醫生或諮詢師是受過專業訓練,家長可能要儘量聽從建議。當然,家長可以去學習、瞭解孩子的心理和抑鬱症,也可以向諮詢師或醫生請教原因。但不能因為跟自己的認知不符合就嗤之以鼻。特別一些孩子考前出現抑鬱,需要特別的重視。考試雖然重要,但是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家長切勿本末倒置。


要幫助孩子擺脫青春期抑鬱症,家長需要在醫生或者諮詢師的指導下,科學地幫助孩子。通常專業人員會有足夠的技術幫助孩子做更深層的治療,如改變思維方式,或者帶孩子處理一些創傷性事件等等。家長可以通過閱讀書籍或學習心理學知識,瞭解孩子和疾病,做好輔助工作。


你的心事與困惑,我們願意傾聽,歡迎關注“青音約”的頭條號,向我們提問,我們幫你解憂,讓我們一起活出本真,愛人悅己


青音約


你會發現很多父母知道孩子青春期過去了都不曾發現他的過往有過抑鬱,這也是為什麼近幾年青少年抑鬱自殺的概率越來越高,這是給我們為人父母敲響的一個警鐘。


我一個朋友前幾天和我說,上週末因為發現孩子早戀的問題,兩個人起了強烈的爭執,過程中兒子竟然拿著刀要自殺,把她徹底嚇懵了。她說這輩子第一次見到孩子撕心裂肺的嘶吼和憤怒,自己苦心栽培的尖子生,竟然對著自己說“你有過一次真正關心我嗎,你永遠關心的只有學習,沒有她我根本都活不到現在”


和大多數媽媽一樣,為了讓孩子在未來有絕對競爭力,補習班,興趣班,輔導老師,一樣沒拉下,週一到週五晚上基本都有課程安排,在這件事之前我一直很羨慕他們家,兒子成績優異,乖巧懂事,媽媽端莊優雅,生活優渥。


如何擺脫青春抑鬱症,我想我們應該先解決如何走進青春抑鬱症的孩子,如果孩子抑鬱卻連父母都不說,是否我們的舉動曾將他們遠遠推開,很多孩子表面上看著沒事,可內心早已崩潰至極,作為家長,我們要讓孩子最大限度地信任我們,作為他們最堅強的依靠,孩子很多時候不願意和家長說,往往就是家長的不信任與不理解,努力站在孩子的角度與他一起看問題,接納他的壞情緒,唯有我們用同理心去對待,孩子心裡的那堵牆才會消失。


格雷姐姐


你好,我是白小恩,恩恩醫生助理。主要給大家分享抑鬱症、焦慮症、精神分裂症、雙相障礙等精神心理疾病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

青春期的孩子產生抑鬱症有哪些原因呢?

  • 學習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難,孩子自己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 社會和家庭環境。比如在學校遭受學校暴力,受到同學的歧視,在家庭中父母關係不和,父母離異,受到忽略,錯誤的家庭教養方式等。

  • 本身性格上的特點,一些孩子的自尊心強,對自己要求很高,追求完美,孤僻適應能力差,性格怯弱,自信心不足。

家人的支持對孩子擺脫抑鬱症大有裨益。


加強孩子的心理教育,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質。可以帶孩子看一些心靈雞湯類的書籍,給孩子講一些較好的列子,培養孩子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事情。


帶孩子堅持鍛鍊。運動,尤其是劇烈的有氧運動,可以改善情緒,減輕焦慮,增進食慾、睡眠、性興趣、性功能和自尊。同時,運動還能使大腦中與抑鬱症相關的化學物質失衡轉向正常。讓孩子多做一些心情舒暢的事情,比如騎自行車兜兜風、欣賞音樂。


平時多和孩子談談心。推心置腹的和孩子交流傾訴有助於緩解孩子的精神壓力,有利於孩子發洩自己的情緒。


讓孩子健康的生活。幫助還是改變苦悶的心理。


如果孩子的心理問題比較嚴重,治療還是需要到正規的醫院去看心理醫生,鼓勵孩子面對這個事實,不要覺得不好意思或者認為自己有“精神病”,幫助孩子克服這個病恥感,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克服


恩恩醫生app是專業的精神心理健康服務平臺,如果有關於抑鬱焦慮、精神分裂、雙相障礙等精神心理疾病的相關問題,可以在應用市場下載恩恩醫生,免費諮詢公立醫院精神心理科醫生!


白小恩


父母想讓孩子克服青春期抑鬱症,首先必須讓孩子樹立自信之心,讓孩子正確而積極地認識自己的外貌體徵以及自己的性格特點,得到自我評價之後,悅納和正視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接著培養孩子坦誠、虛心、果斷的性格,讓他們學會輕鬆自由地與老師和同學們相處,並讓他們學會訂小的學習目標並完成目標,那樣孩子才能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培養了自信心克服自卑的心理。

業餘時間多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讓他們在探索興趣的同時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擁有養好的情操從而樹立遠大的理想,並引等他們把對興趣愛好的熱情用在學習上,讓他們樂學好學養成刻苦鑽研的好習慣,培養他們的意志力從而增加他們耐受力以及抗壓能力。

一般來說,抑鬱症的孩子內心比較封閉,少言寡語也沒有特別的興趣愛好,身邊也缺乏同齡朋友,比較悲觀厭世,情緒消極,沒有交往慾望,又不會積極調整自己消極思想,很難從挫折中振作起來。

所以,家長要多觀察多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及時與孩子交流情感,讓他們學會正確釋放自己的消極情緒,該哭時讓他們哭生氣時學會釋放心中的怒火,那樣孩子在家長的安慰之下,能學會釋放自己的壓力,從而養成樂觀的性格。


水寒雅芙


為人父母,最應該關注這個話題的。

最近筆者就接觸到數個這樣的孩子。他們自覺很痛苦,希望尋求心理醫生幫助。可以說每一個都是聽話精乖的孩子,正值青春年華,心理問題多多。最顯著的情緒表現就是抑鬱,自責,厭世。然而支撐他們僅停留在想法上的厭世言行都是因為維繫他們所愛的人和愛他們的人。而且要不不想尋求讓父母知道自己的心理活動情況;要不父母直接怪責其過於造作。這個現狀也不限於父母和孩子,而是很多人都是這樣認知,能走能跳,就是純粹的在情感上“裝”和“作”。因此作為醫生,有時也是很難以操作,孩子一個來求診,而醫生卻無法解決什麼問題,很多時候是這樣的。這些情況,其實好多也是不需要藥物治療的,糾正不良認知,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家庭治療,是可以達到一定效果。當然真正嚴重點必須藥物治療。

孩子的苦惱因為學業、因為同學相處、因為和父母相處出了問題。而這一切不單單是他們自己的問題。青春期作為向成年的過度期,實際上就是很多的困惑,對自己的角色發展的未知性,不知道自己在社會中的發展位置,不知道有什麼發展的方向,自我定位的失衡情況常有,埃裡克森定義這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衝突,此刻的孩子是彷徨而無助的。作為家長就需要輔助孩子度過這樣一個彷徨期。

心理治療許多時候會用到的是換位思考,為人父母者可以試想一下,你也是這個年紀時是不是也承受著這麼大的壓力?你的父母又理不理解你?有時不要以高高在上的權威壓制孩子,如果你的青春期是無憂無慮的話,你憑什麼這樣要求孩子承擔?如果你的青春期也是如此壓抑你更不應該這樣壓制自己孩子,如果你的青春期有父母的陪伴和體諒,你更應該陪伴和體諒自己的孩子。能讓孩子抑鬱的情況是你們缺乏溝通了,你不理解孩子的心理活動。

至於是前期應該怎樣培養教養孩子,使其性格更加堅毅、果斷和自信這些話題,顯然已經不在這個討論話題,話題是基於孩子已經被整抑鬱了怎麼幫助的問題。建議還是需要給的。

首先需留一雙慧眼,善於洞悉孩子的情感行為變化,是會有蛛絲馬跡的,這是強裝不了,只會有馬虎的家長;就看你對孩子的心理成長是否足夠關心;對的成長不單單是身體成長!因此需要善於發現。

第二個就是公平和平心靜氣的交流方式,做到好多交流,尊重孩子的自主選擇,做到手放而心不放,這樣的交流方式是可以減少孩子的不良情緒發生的;而既已發生不良情緒也更需更換一種相處方式。

第三個,需要理解和共情,多安慰,多鼓勵,還要能體會孩子所承受的各種壓力;確實在相同的年齡段的時候,父母可能無法感知現在小孩的壓力所在,又需要反思自己有沒有把過多的壓力強加給孩子?如果有,是需要一起心平靜氣的一起探討一下更好的處理方法的。

第四個,最簡單的方式雙方都無法認知自己有沒有問題,而又實實在在感知孩子的問題或者孩子都認為自己有一些心理問題的情況下,一起去看看找專業心理諮詢機構看看,有些問題是自己無法看透的,這才是醫生存在的意義。這樣做的出發點是你得認同心理疾病,認同孩子的表述,認同作為父母不應該單單關注身體成長,關注成績,關注自己的面子;該治療就得治療。

望有幫助!


一盞茶的恬靜


現在社會競爭激烈,很多父母都關心孩子的成績,卻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問題。記者從某醫院專家處瞭解到,近些年,兒童、青少年中患上抑鬱症的人數逐漸增多,抑鬱症危害著兒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為人父母,一定要關注這個問題。

抑鬱症有哪些表現呢?

我小時候也有這麼段時間,整天悶悶不樂的,無精打采,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一個活潑的小女孩忽然變得悶悶的,整天不說話。那個時候還不知道什麼是抑鬱,只是覺得沒有人理解我,沒有人疼我。如果你的孩子也有這種表現,父母一定要引起重視。

具體父母可以這樣做:

1、回想這段時間都發生了什麼事,孩子的情緒來得不是沒有理由的,一定是中間發生了什麼事情而導致的。最忌諱父母看孩子悶悶不樂,無精打采就訓孩子,覺得孩子在作。而是應該去細細觀察孩子的心理,幫助孩子解開心結。

2、能理解孩子,我當時是因為上學的問題在生父母的氣,可父母覺得他們並不是有意要耽誤我,而是我太不懂事了。因此,父母在面對孩子抑鬱時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體諒孩子,而不是讓孩子去體諒你。

3、找個比孩子大5歲左右優秀的哥哥姐姐,多和孩子聊天,之前看的一本書,孩子特別想要買摩托車,父母覺得危險不同意,孩子在一家店打工想賺錢買,老闆建議他攢錢買小車,摩托車危險,最後他沒有買摩托車。有時候孩子身邊有個崇拜的人或年長几歲的人,對孩子的幫助時 很大的,父母在選擇這個人時一定要多花心思,注意人品。

綜上所述,父母不應該只關注孩子的成績,而是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這才是重中之重。


子謙媽媽育兒經


家和子貴訪談:如何療愈抑鬱症

主持人:各位家長、各位老師、各位網上的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們有幸請到家和子貴的李幸福老師為大家講解抑鬱症療愈的相關知識。

李老師,你好,據目前情況來看,全國抑鬱症的發病趨勢非常嚴重。對此,您是怎麼看的?

李興福老師:是的,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青少年的抑鬱症發病率達到8%點多,還有人統計,成年的抑鬱症據說能到2個億多。所以說,抑鬱症是當今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它已影響了人們日常的生活和學習。

主持人:李老師,您認為國人之所以大面積地患抑鬱症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李興福老師:我想是這樣的,抑鬱症的產生,我認為和我們文化有關係。也就是說,我們這個民族它是一個有優秀的傳統文化的一個民族,這種文化掩藏在我們中華民族每個人的基因裡邊。但是,近一百多年來,我們學了很多西方的文化,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灌輸,就沒有學習優秀的傳統文化,於是,那麼西方的文化和我們血液基因裡邊的文化相牴觸,實際上是價值觀念相牴觸。比方說,現在大城市那些培訓的,場面搞得熱熱鬧鬧,都是美國的心理學行為科學改頭換面的那一套,實際上不解決人的思想問題。心理諮詢解決不了抑鬱問題,而現實社會發展的速度又那麼快,舊的問題沒有消除,新的問題又不斷產生,於是,她就心裡發生衝突。這樣,有心理問題者的人際關係、事業發展、婚姻、教育等等問題就越來越嚴重,時間久了,持續下去,於是就抑鬱了,基本上是這樣的。這是成人方面的情況。

那麼,兒童這部分,也是說明傳統文化沒有普及,他沒有得到很好教化,因此產生抑鬱,我是這樣理解的。這和剛才講的成人是一樣。我們觀察一下,就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孩子如果得了抑鬱症,或者有抑鬱情緒,你會看到這個家庭的父母,尤其是母親,從小到大和孩子說的話都是比較錯誤荒謬的,換句話說就是孩子沒有聽到幾句正確的話。因為孩子的認知能力弱,家長說的話假如是錯誤的,他就不能及時辨別。他用自己的價值判斷對家長說的話進行一個自我的解釋定義,於是,把這樣的語言句子定義完之後就存儲到大腦,大腦有個機制,一般存儲好之後就不易刪除了。如果類似這樣錯謬的信息,在孩子大腦裡邊存了200條,咱們假設了,我們的孩子帶著這些不健康的信念,然後闖入到成人的社會里邊和人溝通,和同學老師溝通起來,就會相互矛盾就會產生激烈地衝突,無法互相接納融合,這個衝突,有的孩子會用暴力的形式表現出來,有的孩子卻不說,然後藏在內心裡邊,時間久了,然後,他就會抑鬱。

換句話說,按理說他們大多是大孩子了,但是他有時也知道什麼對什麼錯,因為他小時候定義的這些錯誤信念時時會干擾他,讓他無法來接受正確的信息或者是新鮮的事物,它無法在心裡頭來規範這些個信念,於是,就和周圍的人無法進行思想的那種融合,繼而發生衝突。那種自然的行為一旦跟不上,就會大大地落伍,然後,他在班裡那麼就會被邊緣化,回到家裡,家長又不懂他,回家還是抑鬱,學校家裡都抑鬱,時間久了,他就會輟學。這是李老師我對青少年抑鬱研究的一個基本的認知觀點。

主持人:那麼,李老師,現今社會,抑鬱症問題已經是令社會家庭極其頭疼的一件事情,它的發病率高,涉及人群廣。現在社會,由於人們的生存壓力大,我們多多少少都會有一點小抑鬱。那麼,對於抑鬱症的治療方面,可以說手段有很多,方法也有很多,嚴重的有時甚至要使用藥物。那麼,您認為目前社會上的這些抑鬱治療方法,它真的能夠起到作用嗎?

李興福老師:是這樣的,一個孩子如果得了抑鬱症,特別是比較躁狂這種,他肯定是要用藥物。年齡大的患者砸傢俱,還會傷人,那你不用藥物來控制就不行。但是,用藥物它只能起個緩解作用。就是說,這個藥物服進去了之後,它起個舒緩的作用,暫時就把它那種躁狂的情緒,那種不開心感覺消除了,但是他的根本問題還沒有解決。再說,廠家在研究這些藥的時候,就沒有向你保證說這個能根治抑鬱症。所以說,我們會發現很多抑鬱患者就是在醫院住的時間長,回來要長期服藥但卻不能根治,而這藥物對人體還有害,這是一方面。還有一個就是心理諮詢,這個已經沒有什麼希望治癒。我剛才前面講了,心理諮詢師學的都是歐美的那一套,我們國人的骨子裡是排斥的,但是他們不知道他排斥,因為他你看他諮詢完了,他沒有改變,它改變不了,實際上他內心是在排斥這些的,不接受他的文化體系。這樣,心理諮詢還是幫不到抑鬱症患者,以前我就知道這個事情是這樣的。

主持人:那麼,李老師您認為怎樣才能真正地解決這個抑鬱症的問題?

李興福老師:我想這個問題是這樣的,如果一個家庭有了抑鬱症患者,比方說孩子中學抑鬱了,首先我們家長一定要知道這個孩子是怎麼抑鬱的,問問我們的家庭環境或者夫妻之間的關係,以及我們平時對他的價值觀的教育是否正確,這個你要徹底分析。要知道,他是由於錯誤的信息太多導致的。你要能這樣這點的話,我想這個問題就已解決一大半了。現在很多得抑鬱症的青少年不從家庭根源上來解決是沒辦法治癒的。也就是說它是怎麼得病,我不知道,我們就怪罪他,不學習就怪罪他;不上學就怪罪他;砸傢俱,就怪罪他;玩手機,就怪罪他。這樣就只能是停留在抱怨這個層面上,永遠解決不了問題。嚴重的還是把孩子或者成人送到醫院,醫院也是這樣一個情況,醫院他也不解決你信念的問題,他只解決你抑鬱舒緩問題,讓你不發作而已。

依我之見,孩子之所得抑鬱症,成年人之所以得抑鬱症,是他大腦的信念體系出了問題,也就是它容納的信念和社會格格不入,無法來接軌,溝通不了,於是他就會抑鬱。當然了,還有一些是突發事件引起的,比方說女孩遭到性侵,類似這樣的惡性突發的事件,也算一種,但大多數就是孩子大腦儲存了太多的不健康的信念,而且這些信念已經定義在大腦裡邊,換句話說,它已經存儲到細胞的記憶當中。我們家長首先要下來把孩子送到課堂上來學習。當然了,有的孩子是不樂意的,十個抑鬱症患者當中可能有兩三個需要動員,只要他能來學習,消除細胞中的有害記憶,我想是完全可以治癒的。

主持人:太好了!今天,李老師給我們大家講解了這麼多療愈抑鬱症方面的知識,實在是非常感謝!各位朋友,如想了解更多有關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識,請關注屏幕下方的公眾號,我們會有更多的內容分享給大家,謝謝大家。

李興福老師:謝謝!


科學教育法


 現在抑鬱症在越來越多的青少年身上發生,因患抑鬱症而跳樓的大學生每年都有好多例,更有一些高中生,大學畢業生每日抑鬱寡歡、不想工作和學生、情緒低落、興趣減退,覺得人生無聊,出現輕中度抑鬱症的情況。目前,治療抑鬱症主要採用藥物和心理諮詢結合的方式進行,改善患者情緒狀況,減少抑鬱症的復發情況。在抑鬱症的治療中,認知療法是最常見的一種心理治療技術。今天廣州心理醫生為您講解:認知行為療法的基本原理和其在青少年抑鬱症的應用。

  小欣,17歲,一年前與一個男同學關係密切,父母老師知道後強行阻止,父母甚至鬧到男方家裡,自己覺得很丟臉、無臉見人,情緒低落、無學習興趣,老是沒有精神,常常感到悲觀失望,無法上學。後來父母實在沒辦法,也不敢相信是抑鬱,最後去醫院看了看,開了左洛復和黛力新,當天吃完藥立馬感覺好了許多,所以就一直吃了2個多月,黛力新也停了,睡眠也恢復了,自感好了一大半了。然而還是沒有愉快感,心情很一般,又過來4個月,自感狀態越來越差,有抑鬱復發情況出現。

  2、針對青少年抑鬱症的特點,採用相關心理諮詢技術是首選

  青少年抑鬱症自發緩解可能性較高,傾向於自限性疾病,但存在復發的危險。近年有研究表明,青少年抑鬱症經抗抑鬱劑治療緩解後1 年內複發率可高達40 %~50% ,且反覆發作可影響青少年認知功能發展,並且增加自殺的危險性。

  青少年正處於心理和生理快速發展的青春期,情緒不穩定,容易出現抑鬱等負性情緒。個體的抑鬱情緒與童年經歷、來自家庭和學校的心理社會因素、精神疾病、物質濫用等諸多因素有關。

  國外有研究發現童年經歷是造成抑鬱的重要因素,如童年時非父母親自撫養;家庭成員有暴力行為;孩子經歷虐待;童年生活不愉快等情況下,青少年的抑鬱得分高。

  針對上述青少年抑鬱症的特點,目前提出採用相關心理諮詢技術,比如認知行為治療、人際關係治療、家庭治療等方式,可作為青少年抑鬱症特別是急性發作和輕中度抑鬱症的首選。

  3、認知行為療法的基本原理

  對於青少年抑鬱症的心理治療,最有效的治療形式是個別心理治療而非集體心理治療。青少年時期正是其認知方式、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因此認知行為治療的針對性就更為突出。

  認知行為療法是A.T. Beck在研究抑鬱症治療的臨床實踐中逐步創建,Beck認為,認知是情感和行為的中介,情感問題和行為問題與歪曲的認知有關,異常的認知產生了異常的情緒及行為。根據Beck的觀點,抑鬱症病人往往存在一定形式的認知偏見,而這種偏見與抑鬱發作密切相關,並阻礙著病人的康復。

  認知行為療法指出,人們早期經驗形成的“功能失調性假設”,決定著人們對事物的評價,成為支配人們行為的準則,而不為人們所察覺(即存在於潛意識中)。一旦這些圖式為某種嚴峻的生活實踐所激活,則有大量的“負性自動想法”在腦中出現(即上升到意識界),進而導致情緒抑鬱、焦慮和行為障礙。如此,負性認知和負性情緒互相加強,形成惡性循環,使得問題持續加重。

  常見的負性認知有:任意推斷、選擇性抽象、過分概括、放大和縮小、個人中心、二分法思維。

  所以,抑鬱症患者存在的“功能失調性認知”是在童年的生活經驗中形成的,通常無明確表達,不為意識所察覺,具有相當的穩定性,它既是抑鬱症的一種特徵症狀,也是人格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支配著人們的情感和行為。

  認知治療的作用就是改變病人的認知偏見,主要方法就是心理諮詢師(心理醫生)和患者相互合作,幫助患者辨認他們的負性思維和邏輯錯誤,讓患者用實踐檢驗自己的認知假設,用改變行為來改變認知,用理性的信念代替非理性的信念,重建健康的認知結構,使患者能客觀的對待自己,預測未來。

  4、認知行為療法臨床療效評價

  高勇等人曾有研究表明,採用一些基本的認知行為治療的原理,配合藥物治療取得了比較滿意的結果。他們建議在抑鬱症的治療過程中配合採用認知心理治療,可會很好的起到預防復發且療效持久的目的。

  另有研究報道,認知治療的療效對復發的預防可能更好,其複發率為20 %~40 % ,而藥物治療的複發率為60 %~75 %。

  此外,目前心理諮詢專家經過臨床實踐,發現認知行為心理治療對輕中度抑鬱症效果較好。可用來預防少兒抑鬱急性發作。在進行心理治療時,心理醫生應根據臨床實際情況及條件,可以靈活交叉選用心理治療方法與形式,必要時可聯合應用抗抑鬱劑,以求最大臨床療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