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朱祁钰为什么不在太庙而朱厚照却在太庙?

當冬夜漸暖大海不再那麼藍


向敬之

中国封建王朝历朝历代都要建立太庙,以供奉祖先牌位。

立庙祭祀先帝,俨然成了后继之君的传统。但是,朱祁钰虽然做了七年多的景泰皇帝,却在景泰八年正月被英宗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即废朱祁钰为郕王,软禁到西内永安宫。

一个月后,朱祁钰不明不白地死去。复位的英宗下诏,申斥朱祁钰“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并废其帝号,赐谥号为“戾”,称“郕戾王”。这是一个恶谥,表示朱祁钰终身为恶,按藩王之礼葬在北京西山,而没有没有被葬入帝王陵寝。

虽然英宗的后继之君宪宗同情叔叔的遭遇,终于成化十一年十二月下诏恢复其景泰帝号,定谥号为“恭仁康定景皇帝”,并下令按帝陵的规格修饰陵寝,但始终没有给其尊庙号。

无庙号,便无法称宗袝庙。

今日所称的朱祁钰庙号代宗,是为南明偏安皇帝弘光帝朱由崧上尊的,那时的北京太庙已由清廷接管,清帝自然不会将一个既成事实的前朝废帝朱祁钰重新奉入太庙、立庙祭祀。

朱厚照不然,虽然其死后无嗣,内阁大臣议立其堂弟朱厚熜做了嘉靖皇帝时,就早早地就为沉湎豹房、疾发而崩的朱厚照定好了庙号——武宗。嘉靖帝捡漏即位,煞费苦心地挑起三年半的大礼仪之争,终将自己的生父兴献王朱祐杬追尊为帝。嘉靖十七年九月,大权在握的嘉靖帝追尊太宗朱棣为成祖,追尊兴献帝为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简敬文献皇帝,将兴献帝的牌位升袝太庙,排序在明武宗之上。

这是闹得君臣长期不欢,嘉靖帝虽在武宗前插入一个假皇帝的神位,但他还是不敢再起事端地将朱厚照的神位撤出太庙。


以礼观书


这就不得不说俩人死后所享受的待遇的差别了,朱祁钰在明帝国危难时刻被人拥戴上位,之后的7年时间虽然在于谦等人的辅佐下一改朱祁镇时代的乌烟瘴气,但由于没有斩草除根,导致在他病重之时又被明英宗朱祁镇篡夺皇位。


明英宗重新登基后是这样处置朱祁钰的,下诏指斥朱祁钰“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并废其帝号,赐谥号为“戾”,称“郕戾王”。然后以亲王的礼仪将他埋葬。

明宪宗登基后感念朱祁钰的功劳又恢复了他的帝号,但为了照顾他父亲朱祁镇的面子,没有给予朱祁钰庙号。朱祁钰处在这样的境地自然不能入太庙了,更尴尬的是明十三陵中没有朱祁钰的帝陵。

朱厚照就不一样了,人家是正经的皇位继承,只是到他这里因为没有子嗣断绝了,然后不得已从皇室近支中选择了朱厚熜。

朱厚熜以小宗入继大宗,虽然在大礼仪之争中胜利了,但对于自己堂哥朱厚照的皇帝身份世人都是认同的,他也没理由让朱厚照从太庙中拿走,所以朱厚照在太庙是正常的。


历史这点儿小细节


朱祁钰之所以不享受太庙祭祀原因在于他被他的哥哥朱祁镇秋后算账。



景泰八年,朱祁钰本人病入膏肓。在儿子死亡,帝国后继无人的揪心和深深忧虑之下,朱祁钰一病不起。其实他明白,属于他的权力已渐渐离他远去。终于在徐有贞,曹吉祥等阴谋家的策划下,夺门之变发生,囚禁南宫的太上皇朱祁镇重新复辟。改景泰年号为正统。那个土木堡之变,让整个大明差点灭亡的无耻皇帝朱祁镇再一次当上了皇帝。

我之前说过,朱祁镇这个人对他的印象非常差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不但因为他的无知让大明王朝由盛转衰。还因为他对弟弟朱祁钰秋后算账的行为,让人不齿。



朱祁镇上位之后,朱祁钰并没死,所以大明王朝出现了两个皇帝同时存在的戏剧一幕。但这并不重要。随后朱祁镇下诏,剥夺朱祁钰皇帝称号。历数朱祁钰几大罪。并由皇帝降为王爷,赐谥号“郕戾王”,陵寝不入皇陵,葬于北京西山。自始至终不提土木堡之变,北京保卫战,甚至最后为了让他的复辟合法性残忍杀害了于谦。实在让人心寒齿冷!

其后英宗之子宪宗皇帝恢复朱祁钰皇帝称号,谥号“恭仁康定景皇帝”,但却并没有尊庙号。所以后人多称呼朱祁钰为明景帝,至于明代宗是后世南明给重新尊的庙号。而那时,南明风雨飘摇,也几乎不具代表性。



至于明武宗朱厚照和朱祁钰最大的区别在于朱祁钰身世反复,皇位因为朱祁镇两任皇帝而有争议。但朱厚照却完全没有,他是明朝正统皇位继承人。只因贪玩,没有生下皇子而由堂弟朱厚骢即位为嘉靖帝。嘉靖帝和正德帝属于正常的皇位交接,不存在任何争议,自然正德皇帝明武宗朱厚照配享太庙有尊号,有庙号。

历史总是后人书写。关于朱祁钰,虽然本身有瑕疵,但他毕竟挽狂澜于既倒,联合于谦,携手拯救了大明王朝。朱祁镇毕竟没有死于朱祁钰之手,还成功复辟,当了皇帝,但他为了维持自己皇位的正统性而恶意构陷已死的朱祁钰。也是不道德的。北京保卫战两大功臣朱祁钰和于谦双双惨死,不得不让人叹息

胡侃历史,多歧为贵。欢迎留下您的观点!


君笺雅侃红楼


第一个问题,朱祁钰没有庙号,他的庙号“明代宗”,是南明弘光朝廷加的,

而且,他没有皇帝谥号,英宗复位后,下诏指斥朱祁钰“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并废其帝号,赐谥号为“戾”,称“郕戾王”。这是一个恶谥,表示朱祁钰终身为恶。并且,以亲王的礼葬在西山,

也因此,明代宗是朱棣迁都北京后,唯一没有进入帝王陵寝的皇帝,所以十六个皇帝只有十三陵。

就是说,明英宗根本就没把他当皇帝,自然没有庙号了,没有庙号,怎么进入宗庙?这跟有没有儿子没关系的,也不是嘉靖皇帝不让他进的问题。

第二,对于太庙祭祀几个祖先的问题。

每个朝代宗庙的个数是不一样的,先秦时期为七庙,“天子七庙”、“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为一祖,三昭三穆。所以很多人就认为是七个。

古代宗庙,是每庙一主:唐、夏为五庙,商七庙,周亦七庙;汉七庙,魏有四室,晋为七室,东晋增至十室至十四室,亲尽则祧迁。到了唐代,定为一庙九室;明清亦沿袭一庙九室,另立祧庙之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