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支付寶不僅有利息而且安全,為什麼使用微信支付的人還是這麼多?

我行我素1301437


根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7上半年,支付寶與財付通兩大巨頭交易規模市場份額共佔94.1%,市場集中度高。

  

為什麼支付寶這麼多好處,大家還要使用微信支付?

其實,不知大家發現沒有,很多小商鋪只要有支付寶支付的,一定有微信支付。而有微信支付的卻不一定有支付寶支付。在很多人的觀念裡,微信是個社交工具,而支付寶卻是個理財工具,大多數的人會把較大額的財產放在支付寶,而把日常生活開銷放在微信中。


IT168企業級


支付寶和微信發展到今天,一個成了十足的支付工具,平時除了支付的時候,能夠想起來它,其他時間根本就不會去點開它,而另一個工具,不僅僅成為了聊天工具,而且還成為了支付工具,人們在聊天的同時,就輕鬆的支付了。

其實,說白了,這就是利用了人們對於社交軟件微信的一種依賴。

我們幾乎每個人都有微信,甚至有的人還不止一個,微信每天的打開率在50以上,相當於平均每個小時都要打開兩次甚至多次,那麼自然也就形成了對微信的依賴,正好微信可以支付,索性就用微信支付吧!這是每個人用微信的基本心理活動。當然了,還有其他幾個原因:

1、記得我去一些商店裡買東西的時候,並不是所有店鋪都支持支付寶支付的,但是所有店鋪都支持微信支付,因為支付寶只是一個支付工具,而且註冊也比微信稍微複雜一些,所以,年級大點的人,用支付寶的就比較少,還是微信支付比較方便一些。這一點,跟市場的佔有率有關。


2、微信有群,群裡會經常有人發紅包,搶來的錢越來越多,就刺激了消費,消費久了,就形成了一種習慣,所以,這一點跟微信的使用習慣有關。


3、支付寶裡面理財項目比較多,功能可謂是應有盡有,APP設計也比微信要複雜很多,所以,很多人在支付寶裡面容易迷了路,而微信就比較簡單了,直接點擊右上角的加號就能掃碼支付了,如果有些人非要抬槓說:支付寶不也是直接點擊那個加號就能支付嗎?你可以去問一下老人們,就算你告訴他們怎樣支付,他們打開以後,看到那麼多功能,依然也會迷失方向。這一點,跟APP體驗度有關。


4、支付寶作為一個老牌支付工具,大多數80後都有比較強的依賴,但是對於那些新生代們來說,當他們學會使用手機的時候,微信出現了,所以,在他們眼中,只有微信支付才是最根深蒂固在自己的思想裡的。正是因為年代不同,對於事情的認知也不通,而他們認同的支付工具就是微信。


職場蘇先森


其實在商圈流傳這樣一句話,“大額支付用支付寶,小額支付用微信”。


這怎麼說了,就說是幾萬,幾十萬的交易,大家選擇用支付寶交易的非常多,畢竟支付寶還是安全嘛!

而小額紅包,比如幾元,幾十元的,或者幾百的等等還是用微信的非常多。兜裡幾百元或者幾千元放哪裡還是差不多,利息也就幾分幾毛而已,所以說大家不在乎,放微信或者支付寶都一樣嘍。

而支付寶起源淘寶,和網購掛鉤,基本以年輕人為主,以及三四十歲的商家為主。而微信風靡之後,把廣大老年人朋友佔光了,就是五六十年代的那批群眾,地球人都知道,“人多力量大”就是那個時候的事情,誕生了數億的人口,一下子把使用微信的使用比例提高了,而這批群眾主要以聊天為主,就主要用微信嘍,而且他們主要在群裡也是發發小紅包,娛樂開心為主。商用基本就少多了。


但支付寶有個保障險,都是百萬級別的,但微信目前沒有,所以就安全係數來說,還是支付寶更可靠一些,就目前爆出的新聞來說,也是微信詐騙的居多,支付寶被掃碼騙走錢,很快就破案的新聞倒是有不少。


所以說,微信支付雖然人數不少,但是總金額不見得比支付寶多,畢竟大家都是明白人,支付寶有利息還安全,大額都存支付寶了。雖然現在微信也開通了零錢通來攢點利息,但是提現要手續費呀。而支付寶提現到銀行就有積分取代,手續費沒有了,所以大額還是放支付寶(或者銀行)的多。


蕭子北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

支付寶和微信已經成為移動支付不可或缺的存在,可以說,微信和支付寶已經佔據了移動支付的95%市場,當然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兩者的較量也一直存在。

第一,微信用戶超過8億,基數非常大。

眾所周知,微信已經成為現在用戶數量最多的社交APP,超過了騰訊自家的QQ,這樣給微信支付的普及和使用提供了海量的用戶基礎。同時微信有著很強的社交屬性,這樣每個人基本上都會有一個微信,使得微信支付遍及全國各個角落。


微信支付使用場景非常多,大到生意轉賬,小到買菜發紅包,微信掃一掃就可以完成了,可以說十分便利,正常來說,每個人生活中基本上一起床就會開著微信,但是不一定開著支付寶,設想一下,同樣的支付,微信已經開著了,直接掃一掃就可以完成,而支付寶還要重新打開。人都是懶的,哪個方便用哪個。

這一點在生活上體現尤其明顯,比如小編天天去菜市場買菜,發現99%以上的賣菜阿姨都是用微信支付收款,而不是用支付寶,我很好奇,當時我猜想這是因為阿姨用微信的頻率比支付寶多,容易熟悉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微信支付用得不少,但是大部分人的微信零錢卻比支付寶少

因為支付寶提現不用手續費,微信提現是要收費的

誰也不願意放個幾十萬在微信裡面,一提現就是幾百元的手續費,因此大錢用支付寶,小錢用微信,基本上成為了大家的共識


網絡解說家


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1.微信和支付寶的屬性不同。微信側重於社交,而支付寶側重於金融。2.微信和支付寶的使用便捷性不同。微信更易於每個人使用,而支付寶一般人玩轉不起來,這就導致微信的覆蓋人群更廣,你可以沒有支付寶,但是你肯定有微信,因為你要社交。3.微信和支付寶的零錢提現規則不同。微信免費額度終身才1000元,而支付寶可以通過消費換取積分,而積分可以兌換成免費提現額度。4.微信和支付寶的零錢額度不同。微信側重於小額高頻,因此微信裡都是小錢,而支付寶側重於大額低頻,餘額裡都是大錢,餘額寶的興起著實讓支付寶過了一把。5.微信和支付寶的支付場景不同。微信與很多便利店,商店都有合作,但是都是停留在線下場景,而支付寶背靠淘寶和天貓這兩個線上商城,加上與線下很多商店和超市都有合作,所以支付寶的金融屬性更強,支付場景更豐富。微信覆蓋率很大,但是無法匹及支付寶在支付的地位,微信有些蚍蜉撼大樹的感覺。6.微信和支付寶裡的錢都可以去理財,但是微信若是將零錢理財後,無法用零錢理財的錢去支付,而支付寶的餘額寶則有很大的優勢,可以用來支付。


大河錦繡


這都是軟件的底層邏輯差異造成的必然結果。

微信是一個社交軟件,這決定了微信是一個高頻使用的APP。

我觀察過身邊大多數人的手機,微信都會放在手機圖標的第一頁顯眼位置,不然叮的一聲來了消息,你還得找半天微信圖標。為了避免麻煩,所以微信一般都在第一頁。

而支付寶是一個支付和理財的軟件,典型的低頻使用APP。

很多人的支付寶都在手機圖標的第二頁,肯定沒有微信好找。

對比之下,用微信支付,在一堆圖標中更便於尋找,而且比支付寶付款少了一個翻頁的操作,這一小小的便利性就決定了微信支付必將在支付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微信作為一款社交軟件,高頻使用,這意味著,你每次打開微信,都是熱啟動,直接進入頁面,而不需要在啟動界面等幾秒。

支付寶就不一樣了,他是冷啟動,每次都要在進入的界面上停留。

我們付錢的時候,心理肯定是趕緊給錢走人,越快越好。

否則你望著老闆等待的眼神,總感覺自己像一個從塑料袋裡掏出一堆毛票開始數的窮人一樣。

微信多好,拿出來就付,有一種古代大少丟完銀子大喊一聲“不用找了”的暢快淋漓,就是這麼的猝不及防。

不破大錢的心理。

同學群裡聊個天,發紅包。

同事群裡聊個天,發紅包。

親戚群裡聊個天,發紅包。

跟老婆聊天,還特麼發紅包。

所以哪個人的微信裡沒有點“零錢”呢。

支付寶就不一樣了,有很多人的支付寶裡面是沒有餘額的,每次付款都從綁定的銀行賬戶扣,這感覺就像是一張百元大鈔被花出去了,心疼。

就好比你左手是零錢,右手是百元大鈔,你更願意用哪個?

肯定更願意用零錢啊。

所以每當你微信錢包裡有零錢的時候,你都會優先使用微信付款。

總而言之,到底是用支付寶還是微信支付,這場戰爭估計還得繼續打下去,最好打到天荒地老,這樣他們為了競爭,就會推出更好的服務來方便大眾的生活,多好呀。

我是無良HR,關注我,最新的職場觀點將不斷為您推送。

無良HR


其實結合實際想一下並不難理解,首先,對於支付安全之一塊來說,不禁支付寶安全,微信支付一樣安全,並且還有百萬保障為用戶的財產安全保駕護航,而題目中提到的支付寶有利息一事,其實微信也同樣的有相應的利息。

在使用微信時,微信的“零錢”其實就相當於支付寶的“餘額”,可以存錢隨時提現或者消費,但是沒有利息。而支付寶所謂有利息的,題主可能指的是“餘額寶”,但是微信也有相應功能的“零錢通”,同樣可以隨時提取和消費,並且可以賺取利息。由此看來,在功能和安全性上,支付寶和微信並沒有太大差別。

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微信支付比支付寶付款使用頻率高呢?這就要從支付寶和微信的使用體驗以及市場定位來說了。首先,支付寶最初只是為了方便淘寶用戶付款而設計的一個第三方支付平臺,後期隨著發展有些人可能還會在支付寶進行理財,但是目前為止,它也在大眾心理也只是一個理財支付的平臺定位,沒有太多人在上面進行日常聊天,所以打開率較低。

而微信不同,微信最初的市場定位就是社交軟件,而且隨著平臺版塊的不斷優化,微信已經超億用戶使用了,作為一款日常社交軟件,微信的打開率要遠高於支付寶,而這就帶動了微信支付的使用頻率高於支付寶。

試想,同樣關聯了銀行卡的支付寶和微信,如果此時你正在使用微信和人聊天,而又需要現在付款,那麼你肯定會優先選擇在微信上直接點擊付款,而不會優先選擇關閉微信再去打開支付寶這樣略微繁雜的操作。

此外,隨著微信紅包和轉賬功能的普及,很多人都是用微信轉賬或者給親朋好友發送紅包的,而這些錢會直接存到用戶的零錢裡,正常來說,體現是需要手續費的,而目前移動支付已經成了一種主流支付方式,那麼很可能大家在收到紅包之後不會體現,而是在付款的時候直接使用微信支付了。

由此看來,支付寶的付款率低於微信,並不是因為支付安全等問題,而是因為打開率造成的。打開率更為頻繁的微信,在大批用戶日常使用率越來越高和越來越普及的情況下,必然也會帶動微信支付的使用頻率。


科技大求真


實體店微信支付與支付寶支付率比例大概是10:1(本店),為什麼線下消費微信這麼高?也問過不少顧客為什不使用支付寶支付呢,原因是:

1.沒支付寶。這類人基本上是20歲以下35歲以上的人群。

2.很多小店都不用支付寶收費。很多上40歲以上的小老闆是拒絕使用支付寶收費的,我看了一下微信支付的賬單,去年六月份都很少人用微信支付寥寥無幾,而現在有百分之二十五的人使用微信支付,其他幾乎是現金,微信支付頻率這一年中大概增長了20倍,而支付寶頻率大概是漲4倍吧。

3.微信是零花錢錢包,支付寶是整錢小金庫。很多人基本上小錢用微信花,幾百上千的用支付寶花。

4.微信的粘性太強。對於很多人來說支付寶可有可無,微信可不行,但是想網購的話,沒支付寶在淘寶也交易不了,只能用其他購物網站。所以線下還是微信支付比較火。

支付寶這幾個月在推廣線下支付活動,感覺收穫一般,增長量不大,每次使用支付寶消費都能隨機減免0.5-1.8元,但是對於很多商家和消費者還是不太喜歡接受支付寶。


晨東社角


隨著科技發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互聯網。以前出門總是會帶著錢包,而如今一部手就就可以行天下。目前最主要的兩種手機支付分別為微信與支付寶,從手機支付的競爭可以看出是騰訊與阿里兩家企業的競爭。



產品定位不同

微信作為一款社交軟件,在支付方面就佔了很大優勢。日常生活中,打開微信的頻率明顯大於打開支付寶的頻率。微信作為主流的社交軟件,在增加支付功能後,更加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而支付寶作為第三方支付平臺,其主要作用是用於網上購物和支付,線下購物支付,由於沒有社交,支付寶的功能僅僅侷限於支付、購物。

社交體現的差異性

基於社交關係,微信累計了大量的人群,特別是中年人群體,並且在今年年初,微信用戶突破10億人。作為社交工具,可以這樣說:人人都有手機,人人都會有微信。並且微信支付的方式簡單方便,就如同照相一樣,按下快門就能付款。

2014年1月,微信推出紅包功能,憑藉自帶的社交特性,微信紅包來勢洶洶,其勢隆隆。2月16日,微信官方公佈了今年春節微信紅包的數據,除夕期間參與收發微信紅包的總人數達到6.88億,同比增長了15%,其中80後用戶佔比32%。



支付寶是走的“大金融”路線,成立一系列資金公司,推出更多理財產品;而微信支付走的是“日常支付場景”路線,通過用戶使用場景而設計的,滿足了絕大多數微信用戶的日常支付需求。


首席發言者


將資金存放在微信零錢通同樣有收益,目前七日年化收益在4%左右,而餘額寶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只有3.6%左右,所以微信零錢通的收益比餘額寶要高一些。而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作為第三方支付工具,從安全性而言相差並不是很大。目前微信的用戶數已經突破10億大關,基本是手機用戶必備的手機應用,因為微信支付應用場景較多,所以微信支付的用戶是比較多的。

微信的用戶數十分龐大,微信支付的普及率較高

目前微信的用戶數已經突破10億大關,對於手機用戶而言微信基本上是手機必備應用。很多手機用戶可能不安裝支付寶,但微信一般都會安裝的,正是因為手機用戶對於微信基本是剛需,因為微信用戶數十分龐大,所以使用微信支付的人也是非常多。

微信支付具有社交屬性,應用場景比較多

微信作為市場上最主流的社交軟件,微信支付也是具有更多的社交屬性,手機用戶更習慣於使用微信發送紅包、轉款和購物,正是由於微信支付的應用場景較多,手機用戶在消費時更偏好於微信支付,所以微信支付的用戶也是非常多。

目前很多商家都支持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但由於微信支付的滲透率和使用頻率更高,很多商家更偏向於使用微信支付,微信支付基本是商家的必備收款工具,而支付寶只是一個備選收款工具。

很多手機用戶更偏向於使用微信支付,主要還是因為個人偏好和習慣,由於人們使用微信是剛需,所以使用微信支付的人非常多。由於支付寶起步比微信支付更早,優惠力度更大,所以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目前也是勢均力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