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摸著“石頭”過河,哪有不“溼身”

摸著“石頭”過河,哪有不“溼身”

儘管央行早年發佈了ICO禁令。但至今為止,那些標榜著“區塊鏈技術”的 虛擬貨幣依然火爆。各大新聞也在曝光著目前眾多交易所外遷出去,形成了場外交易,即這些交易所只為投資者提供一個買賣雙方的信息發佈平臺,讓國內的投資者能夠通過支付寶、微信、銀行轉賬等多種方式用人民幣購買到各種虛擬貨幣。這種方式其實明顯就是繞開了目前的監管,吸引國內投資者進場。可是這樣的方式,它的透明度就得值得思考下了。但是即使目前在國內它是不合法的,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國人參與並投資海外交易所呢?想必是其背後驚人的利益存在,首先,那些代幣交易所的主要收入來源於眉筆交易所收取的手續費、上幣費以及交易所自身發行的代幣上市交易等。而針對這些多樣化的盈利方式,目前全球範圍內都沒有明確的監管。這樣就很容易形成一方霸主操縱市場的質疑。信息披露不透明,沒有相應的機制維持的時候,其實大家不管投資虛擬貨幣還是投資區塊鏈的時候,差不多都是兩眼抹黑,摸著石頭過河的狀況。

摸著“石頭”過河,哪有不“溼身”

目前,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反饋了這樣一條信息: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技術平臺針對場外交易監控、傳銷幣監控、比特幣交易追蹤、比特幣線下分佈、比特幣跨境監測、ICO監測皆已實現。而在全球政策來看,南非央行限制民眾通過國際交易所買賣加密貨幣、新加坡擬採取三層結構監管、除此之外。西班牙和智利等國家認為加密貨幣帶來的是更多的風險和挑戰,應制定相關的法規進行監管,而自稱“中國比特幣首富”也聲稱:幣圈一夜暴富都是媒體渲染。那麼幣圈自發展以來,其熱度從未銳減過,它未來何去何從,我們只能靜觀其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