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把執著轉化為平等的悲心?

菩提禪境


執著是因為有我,因為有著強烈的人我分別,才有強烈的執著。比如:單位分獎金,給我一萬,給別人一萬一。我就不開心了,憑什麼別人比我多?這個就是執著了。

如果你深入思考:我其實是不真實的。我們把大腦比喻成一盤錄影帶。為什麼我會有我是張三李四呢?因為我的大腦儲存著張三李四的信息。如果把這些信息抹去,換成王五趙六,那我就會以為我是王五趙六。

有人說:我的身體是我啊!其實身體也不是。人的身體每經過十八個月,所有的細胞物質都會更換一遍,排掉舊的物質,換的新物質。

執著第二點,是因為不理解空性。也就是變化。天上的日月星辰,腳下的地球都在動。銀河系也在動,整個宇宙都在動,都在變,執著就是想不開,人的生命早晚要失去,你所有的也都會失去,何必因為這些而煩惱呢,有失就有得,有弊就有利。想明白了,就全放下了就開心了。



半份天空


所謂執著,就是執著於現象界,有我相、人相、壽者相、眾生相。因為執著於這些分別心,所以無法把自身的自無始以來積累的貪嗔痴慢疑五毒抑制住,而陷入我與他人的分明界限中,甚至凡事仍然都以自我為中心,來權衡利弊得失而後做身口意三業。

那麼如何減小或者逐步消除自己的這種分別心和執著心呢?我做以下建議吧:

一,讀讀《金剛經》和《心經》,深刻領悟佛陀關於我們的宇宙實相的揭示,深刻領悟緣起性空,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諸漏皆苦,五蘊皆空的宇宙規律。須知,我們的宇宙天地萬物,包括我們自己的身心無處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中,變化無常,這些東西中沒有一個可以永恆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還有什麼可執著的?



二,明白眾生皆是未來佛,人皆可為堯舜,途之人皆可為禹的道理,盡力做到人人平等,至少先在人格尊嚴,法律權利,道德權利等方面做到人人平等。

佛陀在菩提樹下覺悟後,說一切眾生皆具有如來智慧德相,六祖慧能在明心見性後說,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能生萬法,何其自性,本不動搖,等等,都在說明眾生的本體或者真我都是完全一樣的存在,只是因為無始以來的身口意三業等業力的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樣貌和福報以及生活的角色。



三,用戒定慧來去除貪嗔痴三毒。用六度來抑制貪嗔痴慢疑,用八正道來減少無明的煩惱,用五戒十善要求自己,用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來清淨自己的心,以最終獲得無上平等正覺的覺悟。

六度即:一曰佈施,二曰持戒,三曰忍辱,四曰精進,五曰禪定,六曰智慧。此六者,謂之六波羅蜜。“波羅蜜”此雲到彼岸,與渡義同。故譯曰度。

八正道是:“正見解、正思想、正語言、正行為、正職業、正精進、正意念、正禪定。”



十善即:一不殺生。 二不偷盜。 三不邪淫。 四不妄言。 五不綺語。 六不兩舌。 七不惡口。八不慳貪。 九不嗔恚。 十不邪見。

此外,還要做到學以致用,知行合一。不能只做口頭上的巨人,思想上的矮子。一分辛勞,一分收穫。佛法是修證實證的科學。不親自實踐,也只是走馬觀花而已。總之,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天地人是小阿彌陀佛


首先要有質疑精神和善知識。

就是要用質疑的方法把我們對事物的偏見去掉。善知識就是佛教中的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所涉及的善知識。

比如說,我們要對地鐵中的乞丐發起悲心。並不是應該這樣做,地鐵公司反覆告誡乘客不要對這些乞丐施捨,因為如果縱容他們,後果可能會影響地鐵的安全運營。再有人們都認為地鐵中的乞丐都是偽裝的,所以大部分人都對他們的行為視而不見。

假如我們要對這些乞丐升起悲心,(我說的是假如)我們就要對上述兩點進行質疑。第一點就算了。第二點質疑這些乞丐都是裝的嗎? 答案應該是有真的,也有假的。那麼對那些真乞丐是不是應該有悲心呢?大部分人會有的,就像對災區人民捐款捐物一樣,會是人們自覺自願的行為。

如果心靈還是麻木,那麼就可以啟用善知識。每個人都可能是我們前世的父母,這個乞丐或許就是我們前世的親人,這樣大悲心就升起了。

同樣的方法可以用在我們執著痛恨的前夫、前妻和前男女友身上。如何對一個痛恨的前夫升起大悲心呢?這個人是個變態狂。就要質疑這個變態狂的想法是不是真實的。答案肯定是有時是。那麼他為什麼有時要這樣呢?他素質低下。也要繼續質疑是真的素質低下嗎?或許就是遇到了困境,使他狂躁。當然還可以繼續質疑,我們不是要把一個不好的人說成好人,而是要把執著的仇恨轉化為悲心。只有去除掉不真實的想法,看到事物的本來面目,再用我們的慈悲心去體諒這些可憐的人。


無塵結解


很有緣能回答這個問題。

《金剛經》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我們世間的一切只不過是因為我們的念頭所形成的“相”,如處於夢幻中一樣感覺真實但夢醒時分才方知一切皆為虛幻)這說明世間的萬物和現象只不過是因為因緣所生,所以是世間的萬物都以一種現象而存在。因為(萬事萬物)都是因為有各種因緣條件所組成結合的,一旦因緣沒有了那(萬事萬物)也就成為了空性。

所以世間的一切的生滅現象並非實有真實存在的。如果從心裡真正的明白這個“空”的道理變會放下我們心中的執念、執著,一旦我們放下了、不執著了我們的內心便會得到清淨心和那一顆有利於天下一切眾生的大慈悲之心。






般若悟道


如何生起平等的、對眾生的悲心呢?關鍵在於般若智慧,就是要明白諸法無我、五蘊皆空的道理。

觀自在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是悲心的代表。而《心經》開頭就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可見智慧與慈悲,是一體兩面。

那麼如何才能有智慧呢?要觀察因緣,要明白一切事物都是因緣所生,所以是空的,沒有自性。世上一切惡人,並不是他們自身有一個要為惡的“我”,而是在種種因緣的作用下,才產生了惡行。

因此智慧能生起慈悲。

想生起平等的悲心,一個方便法門就是學習一些心理學知識。這樣你就能瞭解人的種種無知與惡是如何產生的。你能看到那些惡人在自己及他人的貪嗔痴的作用下,身不由己,不得不作惡,因此會產生對他們的悲憫。如果你連惡人都可以慈悲,那麼必然有對全部眾生的悲心。


舉個例子,五年前南京曾出了這麼一件駭人聽聞的案件:

一位媽媽叫做樂燕,覺得自己孩子是個累贅她將兩個孩子反鎖在家裡後出門去混網吧,打遊戲,還有濫交和吸毒。兩個孩子被活活渴死,二十多天後才被發現。事發後她被逮捕時,發現又懷孕了,不知道父親是誰。

很多人一定會說,這種人是畜生,最好去死。她確實很可恨,作為一個孩子的父親,我無法想象她怎麼如此狠心,她的孩子是何等絕望。但是這個人又很可憐。

樂燕是一名私生子,她沒有戶口,基本沒有上過學,不認識字。不能做火車,不能坐飛機,甚至,不能打工和工作。她是一個剛一出生就被拋棄的人,被自己的家人拋棄,也被這個社會拋棄。沒人在乎她的生死,更不用說她的成長和感受了。

所以她沒被人愛過,也沒學會如何愛別人。她說,她被抓起來之後,才第一次感受到被關心,這種關心來自於警察。

從世俗的角度看,這個人確實可恨,應該判刑。但從佛教的角度看,這個人又是可悲可憐,值得同情。



夢露居士


眾生的"執著"心,產生自"妄想″和"分別"。對境生心,根塵結緣,因果相續,生滅不了。修行之難,人生苦短,信心難入。不懼刀頭斷舌之利,只貪蜜甜爽口如飴。今天不記昨日苦,好了瘡疤忘了痛。年年難過年年過,不思人生苦與空。

沒有正信心,不解如來義,以假作真,看不破世事人情如空如幻,怎能痛快放手?先知一切本空,再體忍有求皆苦,生髮出離心,方是見道本。這才能不執著世間萬法,心地澄清,無掛無礙。但是此一境界,名在自了,一入紅塵難免退心。抵不住萬法的誘惑,事事還有分別,仇惡敬善,雖然不再我執,心地仍然不平,不為自己謀算,仍然煩惱不斷。心有分別,即不平等,眾生當中起分別,大慈悲心難相應。為什麼說世間無純善,即在"執著″和"分別″。自心清淨了無塵,還須萬法平等心,同體大悲能拔苦,無緣(條件)大慈能予樂,這才名為佛菩薩。

修行就是轉念的過程,就是看破放下的過程,就是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的過程,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過程,就是由"執著丶分別丶妄想″轉化為"清淨丶平等丶正覺″的過程,就是放下自我執著(我執丶法執)的大煩惱大痛苦,破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分別不平等的大虛妄心的過程。這一過程,上根利智者,可頓悟。一般人,如我者,只好漸次修行,聞思信解,修行證悟,覺了法性,徹底轉化明白,福至心靈,知眾生皆苦,平等大慈悲心自然圓具。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中國難生。我今皆已得到,福報不珍惜利用,過眼空花難再現,藉此假身,做真修行,今生自己得解脫,大慈悲心度眾生。

看破放下,發大菩提心。"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不要坐而論道,說食數寶。應該聞雞起舞,立說立行。

佛法是心法,心法要實證。生起信心,有解有行求實證,現實生活中,處處是道場,人人都是佛。我苦眾生苦,無我無眾生,邪魔要當正神供,心不分別即是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