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中醫治病原則之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的應用

五行是華夏民族創造的哲學思想。多用於哲學、中醫學和占卜方面。五行學說是華夏文明重要組成部分。古代先民認為,天下萬物皆由五類元素組成,分別是金、木、水、火、土,彼此之間存在相生相剋的關係。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運動變化。所以,在中國,“五行”有悠久的歷史淵源。

中醫治病原則之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的應用

五行學說是戰國至兩漢時期很有影響的哲學思想。它認為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構成了整個世界,五種物質的不同配比,組成了萬物,因此,世界萬物都可以歸入這五大類之中。五行學說源於先民的生活和生產實踐。

中醫治病原則之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的應用

《尚書·洪範》曰:“水火者,百姓之所飲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興作也;土者,萬物之所資生,是為人用。”到了戰國晚期,賢哲們還根據五行的特點,將自然界的許多事物或現象,最終歸納為五大類別。並認為五者之間有著內在的次序和聯繫,遂構建起一整體關聯的世界圖景。這一學說滲透進入中醫學,成為中醫學家認識生命的一大方法。

中醫治病原則之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的應用

五行生剋思維方法是四診合參思維方法的補充。五行學說是揭示人體生理功能內在聯繫及其病理變化相互影響規律的學說,它對於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臨床上把病人的聲音、面色、口味、氣味、五臟六腑、五官七竅、舌苔脈象等按五行學說進行屬性歸類,以判斷疾病的性質、屬性及所在的臟腑經絡。然後根據五行學說的生克乘侮規律,結合疾病的臨床症狀、疾病的因果關係及各個臟腑病變的先後次序及疾病可能發生的傳變方向,預測疾病的發展趨勢。

中醫治病原則之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的應用

根據五行生剋的規律來確定治療原則,“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如疾病的臨床症狀為脅肋脹滿、脘腹脹痛、食慾不振、體倦乏力、脈弦等,我們就根據木克土的規律診斷為“肝氣犯胃”。肝氣橫逆在前,脾胃虛弱在後。如果病人的臨床症狀表現為口苦、脅痛、咳嗽、痰黃、脈弦,我們就根據木侮金的規律診斷為“木火刑金”。肝火在前,肺熱在後,可用清肝熱的方法治療咳嗽。如果病人表現為咳嗽、氣短、乏力、自汗、痰薄、脈弱等脾肺不足之象,我們就根據五行生剋中土生金的規律診斷為“子盜母氣”。

中醫治病原則之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的應用

根據“虛則補其母”的原則,治療時就要“培土生金”,使脾氣旺盛,肺氣自復。如果病人表現為咳嗽、胸痛、咳聲粗壯、咳痰黃稠等肺熱壅盛證候,我們在治療時就根據“實則瀉其子”的原則,選擇清瀉腎火的知母、黃柏等品治療,往往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在控制疾病的傳變方面,先師仲景可謂是得心應手,《金匱》開篇即言:“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中工不曉相傳,唯治肝也。”這是根據木克土的規律而得出的結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