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漢靈帝為什麼讓一個宦官做西園八校尉的最高長官?

一德格天1


我是人者仁義也,用正史說三國。

看待歷史事件,首先要回到歷史事實上面去。漢靈帝任命的這個宦官是蹇碩,在188年蹇碩被委任西園八校尉的最高長官,他是屬於漢靈帝十分信任的宦官,而漢靈帝讓他擔任西園八校尉的首領,是希望蹇碩能夠完成自己的心願,把漢靈帝幼子劉協扶持上皇位,這是政治鬥爭的結果。

漢靈帝任命蹇碩的背景——何氏外戚的崛起。

在184年,東漢帝國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也就是黃巾起義,黃巾起義雖然當年被鎮壓,但是一個人物卻在漢朝的中樞洛陽地區佔據了重要的位置,他就是外戚何進。

何進是漢靈帝的皇后何氏的哥哥,按照東漢一朝的規矩,作為舅家的何進是會穩步升遷至大將軍錄尚書事,最後成為新皇帝的輔政大臣。但是在184年的黃巾起義使得何進的升遷速度飛漲。

在黃巾軍剛剛起義,席捲八州的時候。漢靈帝以何進為大將軍,率左右羽林五營兵卒屯兵都亭,修理器械,以鎮京師。東漢都城洛陽周圍有八塞,分別是函谷,伊闕、廣成、大谷、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八大關,當時的何進基本掌握了這八大關的守衛,而且何進的弟弟何苗還擊破洛陽旁邊中牟縣的黃巾軍,這股黃巾軍由滎陽而來,由此何苗被封為車騎將軍。值得一提的是,何苗和何進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但是兩人都是何氏外戚。

作為皇帝,漢靈帝感受到了威脅。掌握軍權的何氏兄弟就在洛陽的近處駐紮,自然會引起漢靈帝的警覺和作為皇帝的敏感。

於是漢靈帝在東漢都城洛陽設立了西園八校尉:以小黃門蹇碩為上軍校尉,虎賁中郎將袁紹為中軍校尉,屯騎都尉鮑鴻為下軍校尉,議郎曹操為典軍校尉,趙融為助軍校尉,淳于瓊為佐軍校尉,又有左右校尉。而且漢靈帝還讓蹇碩統領大將軍何進。

漢靈帝選擇蹇碩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1. 宦官蹇碩壯健而又有武略,是一個可以統領軍隊,保衛皇權的宦官。後漢書記載:帝以蹇碩壯健而有武略,特親任之,以為元帥。可見蹇碩本人雖然是宦官,但是還是具有一定的才能和本事的,否則不可能能夠進入漢靈帝的法眼。其次漢靈帝也十分信任蹇碩,畢竟是隻有皇帝的親信才能夠獲得軍權。
  2. 制衡何進。何進在黃巾起義後手中的兵權龐大,出於皇帝的敏感,他自然知道東漢外戚手中握有兵權的危害,要知道竇武和陳蕃此前和宦官爆發了大規模衝突,最後是宦官憑藉兵權打敗了竇武,漢靈帝當時作為親身經歷者,自然知道兵權的重要性。為了制衡何進,漢靈帝設置了西園八校尉,讓蹇碩成為統帥,以此來制衡何進。
  3. 平衡宮中的勢力。漢靈帝早年比較相信趙忠,張讓等人,常雲:“張常侍是我公,趙常侍是我母。”但是這些人在宮中依附何皇后為自己的後半生做打算。何皇后作為女人嫉妒心十分強烈,漢靈帝喜歡漂亮的王美人,何皇后居然酖殺王美人,使得漢靈帝十分生氣要廢后,最後是張讓等人出錢使得何皇后逃過一劫,所以何皇后和張讓等宦官的關係密切。但是蹇碩和張讓不一樣,他屬於被漢靈帝提拔的新宦官,自然在宮中和漢靈帝站在一起,如此一來可以用蹇碩平衡宮中的新老宦官勢力。

漢靈帝任命蹇碩為上軍校尉的目的

漢靈帝任命蹇碩的目的和漢靈帝的兒子有關係。漢靈帝早年數次失去兒子,這對於漢靈帝的打擊很大,直到漢靈帝娶了何皇后生下了兒子劉辯,漢靈帝才安下心來。漢靈帝為了防止兒子夭折,他讓道人史子眇養育劉辯,所以劉辯也被叫做史侯。

但是後來漢靈帝寵信的王美人給漢靈帝生了一個兒子,取名為劉協。當時的王美人害怕何皇后想要服藥除掉自己的孩子,但是胎兒安然不動,又幾次夢見自己負日而行。181年王美人生下皇子劉協,但是何皇后酖殺王美人,漢靈帝大怒想要廢后,但是宦官出錢平息漢靈帝的怒火。此後漢靈帝讓母親董太后撫養劉協,是為董侯。

漢靈帝本人是比較喜歡劉協,除了對於王美人的愧疚,還有對於何皇后的不喜。他在駕崩之時召見了自己的母親董太后和蹇碩,訴說自己的目的,他讓蹇碩和董太后扶持劉協登基稱帝,蹇碩在漢靈帝駕崩後,想要藉助皇帝的詔令讓何進進宮。但是被何進識破,最後宮內的張讓等人暗殺了蹇碩,劉辯成為東漢帝國的皇帝,是為漢少帝。

所以漢靈帝的提拔蹇碩作為西園八校尉的目的就很簡單,那就是他想讓蹇碩掌握軍權,控制宮內和外朝的勢力,試圖讓蹇碩扶持自己的兒子劉協登基稱帝。只是可惜功虧一簣,這也是漢靈帝政治才能低下的原因所致。


人者仁義也


無他,唯心腹耳。

宦官大多數都是狠厲決絕之人,否則怎麼能咬緊牙關給自己一刀?恥辱的經歷加上旁人的蔑視,使這個特殊群體普遍存在著畸形心理,為了彌補生理和心理上的缺失,他們一方面挖空心思討好主子,另一方面心狠手辣排除異己,無論計謀還是手段都高人一等。有句話說得好:男人就要對自己狠一點。宦官把這句話做了最極致的解釋,只是過於偏激而已。

皇帝孤家寡人,最需要有人協助他處理事務,作為貼身近侍的宦官無疑是上佳人選,尤其是那些才幹出眾的更會得到聖恩青睞,所以歷朝歷代幾乎都有宦官弄權,只是根據不同的皇帝程度不同罷了。

總體上宦官的歷史地位相對比較負面,因為負面的人物太多。像趙高、十常侍、魏忠賢、劉瑾等,都落了個身敗名裂的下場。至於名垂青史的鄭和,以朱棣對他的寵愛,假如半生時間不在海上漂泊而是留在皇宮,那結局是怎麼樣,誰又知道呢?





關東一棵蔥


東漢末年,皇室衰微,外戚與宦官專權亂政,漢靈帝的皇后是何皇后,何皇后有兩個哥哥,何進、何苗。黃巾之亂,讓何進做到了大將軍一職,何苗則擔任了車騎將軍,兄弟二人權傾朝野,勢力極大。

漢靈帝有感於外戚勢大(主要是皇后一族),想要制約外戚,於中平五年八月(公元188年),在京都洛陽西元招募士兵,建立軍隊,並設立八個校尉。《後漢書》卷八《孝靈帝紀》中記載:“中平五年八月,初置西園八校尉”。分別是由宦官小黃門·蹇碩擔任的上軍校尉,虎賁中郎將·袁紹擔任的中軍校尉,屯騎校尉·鮑鴻擔任下軍校尉,議郎·曹操擔任典軍校尉,趙融擔任助軍左校尉,馮芳擔任助軍右校尉,諫議大夫·夏牟擔任左校尉,淳于瓊擔任又校尉。其中宦官蹇碩是最高長官,負責統領他們,並直接對漢靈帝負責。

宦官蹇碩為什麼深受漢靈帝的信任,並擔任八校尉的長官呢?

這其中的緣由涉及到東漢末年,皇權被宦官和外戚長期把持,漢桓帝死後,有沒有留下子嗣,於是竇皇后與其父親竇武商量,把十二歲的劉宏立為皇帝,皇帝年齡太小,自然由太后掌權,於是竇氏一族就此權傾朝野。

幼小的漢靈帝生活在宮中,身邊都是太監伺候他,時間久了,自然對他們信任萬分。在深宮中,接觸不到外面的人,自然不知道這些宦官的歹毒用心,等到自己掌權後,卻發現,外戚的勢力同樣強大,自己卻無人可用,只能使用宦官來幫自己,也是無賴之舉。


汗青長綿


小編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東漢後期的情況。

永康元年(167年),漢桓帝劉志駕崩,皇后竇妙臨朝問政。桓帝無子繼位,竇妙與其父竇武等商議,最終選擇了劉宏繼承大統。

而當時漢靈帝當上皇帝后,成為了竇氏傀儡。當時外戚大將軍竇武把持朝政。靈帝劉宏不甘心做傀儡。九月依靠宦官發動政變,史稱“九月辛亥政變”。誅滅了竇氏,奪回了一部分權力。在此期間,靈帝為了從世家大族手中奪回更多的權力,發動了2次黨錮。

光和三年,立何氏為皇后(後生皇子辯),立何氏諸多族人為官,希望可以從世家大族手中奪得更多權力,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何氏外戚被世家大族拉攏,靈帝手中的權力並沒有增多,而是減少。為了奪回權力,他開始依靠宦官奪權。

光和七年黃巾起義,宣佈接觸黨錮。中平二年涼州叛亂,中平四年漁陽郡人張純、張舉聯合烏桓在幽州發動叛亂。中平五年(188年),劉宏接受太常劉焉的建議,重置州牧,史稱“廢史立牧”。以劉焉為益州牧、黃琬為豫州牧;同年又以宗正劉虞為幽州牧。其結果是造成了各地割據軍閥的形成,包括劉焉在內的州牧上任後基本就不再受朝廷的控制。世家大族的權力增加,土地兼併嚴重,皇權進一步削弱。

漢靈帝有兩位皇子劉辯和劉協,漢靈帝認為劉辯(皇子辯的舅舅就是大將軍何進)為人缺乏威儀,所以他想傳位於劉協,但就在他猶豫未決之時卻身染病重,便把劉協託付給了“西園八校尉”之首的蹇碩。也是一種防治外戚專權的行為,權力的制衡。

西園八校尉,是漢靈帝為分外戚大將軍何進兵權,於中平五年八月(188年),在京都洛陽西園招募壯丁設立的一支軍事組織。《後漢書》卷八《孝靈帝紀》:“中平五年八月,初置西園八校尉”。

所以說,漢靈帝讓宦官統領西園八校尉的長官,是為了鞏固皇權,制衡外戚,削弱世家大族的權力。


小灰學歷史123


何進同父異母之妹被立為皇后,何進兄弟一路快速提拔,成為顯貴。但是皇帝心思多變,他不喜歡何皇后生的長子,喜歡王夫人生下來劉協。於是漢靈帝設置了西園八校尉,而且讓八校尉中的宦官蹇碩,統領全軍,大將軍、何皇后的哥哥何進都在蹇碩的統領之下。

而且安排董太后的侄兒董重為驃騎將軍。這兩個安排,基本可以看做是在為立董太后養大的、被漢靈帝喜歡的劉協為太子做準備。既然有這個打算,當然看擁護長子的何進是很大的障礙了。


御前帶刀侍衛


這個問題其實從人性上來解讀,就很好理解了。我們看待任何歷史事件和歷史規律的時候,其實人性也是值得我們分析和解讀的。

平時大臣想要見皇帝只能靠皇帝召見或者是上朝的時候才能見到。而太監他們都在皇宮服侍帝王時刻都是在帝王身邊的,更加不用皇帝身邊的心腹太監了。他們都是跟著帝王很久了的,他們也懂帝王心思會迎合皇帝。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任何人做帝王都是選擇相信跟了自己這麼久的心腹太監,而不會相信自己不太熟悉和不是很瞭解的大臣


小黃論道談雙創


因為宦官是皇帝的家奴,對皇帝忠心耿耿!宦官有身體殘缺,一般對皇位沒有奪位妄想。所以漢靈帝信任宦官,讓宦官做了西園八校尉的最高長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