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世界上最后一种第二代战斗机——歼8

世界上最后一种第二代战斗机——歼8

歼-8战斗机,是中国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沈飞)在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设计研制的双发高空高速截击战斗机(歼击机),是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20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主力战斗机种之一,现正逐步退役,被歼-10和歼-11所取代。

世界上最后一种第二代战斗机——歼8

歼-8设计上参考苏联米格-21战斗机(歼-7),装备两台涡喷-7甲(WP-7A)发动机,加长了机头,提高高空战性能。歼-8原型机1969年7月5日首飞成功,1979年完成设计定型,1980年开始服役;由于早期歼-8不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沈飞于70年代末开始研制歼-8的全天候型,改良火控雷达等电子设备;机舱盖、座椅、氧气系统和组合仪表重新设计,改装武器系统等,成为歼-8Ⅰ型战斗机。

世界上最后一种第二代战斗机——歼8

20世纪80年代,沈飞又开发出歼-8Ⅰ的升级型号歼-8Ⅱ。歼-8Ⅱ使用推力进一步增大的涡喷-13A(WP-13A)发动机,进气道改用机体两侧进气布局,从而腾出机头空间安装更大的火控雷达和更多的电子设备。

中国空军从2011年开始退役部分老旧的歼-8战斗机。截止2011年,在中国空军及海军航空兵中,仍在服役的各型歼-8战斗机约300架。

世界上最后一种第二代战斗机——歼8

歼-8战斗机,自1964年开始设计,1968年7月首批2架原型机制造完成,于1969年7月5日首飞成功,1979年设计定型,1980年开始服役。

世界上最后一种第二代战斗机——歼8

歼-8战斗机是在歼-7战斗机基础上放大设计,装备两台涡喷-7甲(WP-7A)发动机,加长了机头,以提高高空战斗能力。该机是上世纪70年代是由中国沈阳飞机研究所和沈阳飞机制造公司研制和生产的高空高速战斗机,属于第二代战斗机,也被称为世界上最后一种第二代战斗机。

世界上最后一种第二代战斗机——歼8

歼-8基本型,装备两台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涡喷-7甲航空发动机,最大马赫数为2.2。机上装备一门23毫米双管机炮,全机7个外挂点;可以使用霹雳-2、霹雳-5、霹雳-8短程空对空导弹、霹雳-11中程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及无制导航弹与火箭弹。

世界上最后一种第二代战斗机——歼8

歼-8II机尾下部安装可折叠腹鳍,结构与米格-23相当类似。

歼-8Ⅱ单价约3500万人民币。在歼-8Ⅱ的机体材料方面也有较大突破。625所按计划在飞机垂尾和1至5框段前机身采用复合材料结构,这是中国首次在自行设计的歼击机上大面积使用复合材料。该所还为批生产机种提供制件,使飞机减重近30%,同时配套的防雷击、防静电火焰喷铝技术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

世界上最后一种第二代战斗机——歼8

歼-8Ⅱ换装了两台涡喷-13A双转子发动机,单台推力6600千克。发动机推力的提高,可提高飞机的中低空机动性,也使起飞着陆性能得到改善;外挂增加至七个,可悬挂多种武器或副油箱,使飞机具有全天候拦截能力并兼有对地攻击能力,并装备了雷达制导的中程拦射导弹。前起落架后装一门23mm双管炮。机尾下部安装可折叠腹鳍。

世界上最后一种第二代战斗机——歼8

歼-8Ⅱ的发展重点是武器系统、火控系统、机载电子设备和动力装置。为给大口径雷达天线提供空间,采用两侧进气方式,这也是该机与歼-7最大的外观区别。先进火控要包括适当的输出显示手段,才能真正形成战斗力。2004年珠海航展,沈飞表示歼-8ⅡM已经改装国产某型号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可使用SD10等国产武器。该新型国产雷达比起以往的国产雷达,性能有大幅提高:对RCS为3平方米的目标,上视大于75km,下视大于45km。下视能力和对地能力比台湾IDF的APG-67F“金龙”要强,海I方式大于100km(50平方目标),海II大于80km,而且该雷达能同时探测跟踪10个目标。2005年北京航展,全新改进的歼-8IIM是在歼-8F的基础上改进而来,雷达具体可选用JL-10A或者1492型,可发射SD-10主动雷达制导导弹以及反舰导弹。发动机采用涡喷-13最新改进型号,不考虑涡喷-14“昆仑” 。

世界上最后一种第二代战斗机——歼8

以往老式的光电瞄准具仅能为飞行员提供简单的瞄准光环。飞行员通过标示和经验上预知的目标尺寸进行估算,测距、攻击精度都较低。还得需要经常低头查看座舱仪表信息。改装新型平显后,歼-8Ⅱ飞行员可直接读取火力控制、飞行数据、雷达信息和机动能量管理信息。空对空作战时,飞行员可透过平显看到目标,同时看到投影叠加的雷达目标截获指示符号、瞄准光环、最大/最小发射距离指示、瞄准操纵点、弹丸示踪线(热线)和速度矢量。上述提示信息在作战中能成倍数的提高飞行员工作效率,例如投掷航空炸弹时,飞行员只需观察目标以及平显上火控系统输出的瞄准操纵点,按指示适时按下发射钮,投出炸弹,即可准确的命中目标。巡航时平显显示方位、速度、高度和操纵信号等,可减低飞行员的工作强度。

世界上最后一种第二代战斗机——歼8

世界上最后一种第二代战斗机——歼8

雷达是战斗机的大脑,对于一架现代战斗机而言,雷达火控系统的重要性已经不亚于飞机本身的飞行性能,它决定了一架飞机能否先敌发现、先敌开火、完成多种任务。歼8IIM战斗机刚推出时,使用的是俄罗斯的“甲虫”ZHUK-8II雷达,该型雷达是俄罗斯法佐特隆(PHAZOTRON)联合集团专门为歼8IIM开发的一种脉冲多普勒雷达,其探测范围为:前半球70公里,后半球40公里,具备上视/下视能力。ZHUK-8II雷达可实现同时跟踪10个目标、打击其中最具威胁性的2个目标的能力,空战状态下具备垂直搜索模式。该雷达可制导多种空空导弹和空地武器。

世界上最后一种第二代战斗机——歼8

中美撞机事件,又称81192撞机事件,发生于2001年4月1日。当天,一架美国海军EP-3型侦察机在中国海南岛附近海域上空侦查飞行,中国海军航空兵派出2架歼-8II战斗机监视拦截,其中一架在海南岛东南70海里(110公里)的中国专属经济区上空与美飞机发生碰撞,中国战斗机坠毁,飞行员王伟跳伞下落不明,后被中国确认死亡。而美国军机则迫降海南岛陵水机场。中国指责美机故意撞向歼-8战斗机,并在没有通知和许可的情况下降落于中国领土;而美国说法,EP-3是被失控的歼-8战斗机所撞击,并被中国的另一架歼-8带到陵水飞机场。中美双方对此事件依然存在争议,未达成共识。

世界上最后一种第二代战斗机——歼8

1985年11月,歼-8战斗机获中国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000年歼-8Ⅱ战斗机获中国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世界上最后一种第二代战斗机——歼8

自从1980年服役以来,歼-8相继研制出歼-8白天型,全天型,歼-8Ⅱ等多个系列机型。特别歼-8Ⅱ型飞机,是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主力战斗机种之一。在三十多年的漫长服役岁月里,歼-8不仅准备对抗IDF、F-14、F-2和F-15等各型战斗机,就是面对“猛禽”F-22也可能要上去缠斗一番。在中国空军的武器装备还并不强大的年代,歼-8捍卫着中国的蓝天 。

世界上最后一种第二代战斗机——歼8

歼-8Ⅱ战斗机是中国曾经的主力战斗机,虽然中国已经装备了歼-10、歼-11等战机,但仍然有一定数量的歼-8Ⅱ战斗机在发挥余热,继续巡航值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