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 日军在二战中截获了一封我军战报,组合起来一看,气得差点蒙圈!

战争时期对情报工作的要求非常高。因为一封情报就意味着一场战争是否可以胜利。在二战中也是如此。当时日本为了获取情报,训练了一批人潜入中国,这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川岛芳子,但此人也是汉奸,我们今天不说她。当时这些间谍长期潜伏在我国,对我们的语言非常精通。再加上我军情报工作起步晚,经常被日军破译。

日军在二战中截获了一封我军战报,组合起来一看,气得差点蒙圈!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我军上下开始想办法解决这件事情。当时想到了升级密码等等方案,但是因为技术问题,都不合适。后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情报改成了我们的土话。当时日军截获了我们的情报,将所有的字组合起来一看,脑袋都蒙了。因为他们知道每一个字的意思,但是所有的字组合起来却成了外语。

日军在二战中截获了一封我军战报,组合起来一看,气得差点蒙圈!

当时除了电报还有通讯。同样为了防止日军窃听,我军通话都用的方言。好多时候,在日本人的眼皮子底下就开始了通话。比如当时的陕西方言,其发音和普通话有相似之处,但是还有很多不一样,尤其是当地人说的又快又急真的是听不懂。当时泰州的方言和日语有些相似的地方,但是仔细一听又完全不就一样。所以日本人通常因为这些方言气的摔电话。

日军在二战中截获了一封我军战报,组合起来一看,气得差点蒙圈!

1938年,在最激烈的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和日本就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情报大战。当时我军的有线电话被日军炸断了,部队之间的沟通只能靠无线电报和人工传递。当时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好选择用步话机来联系。但是这样很容易就被日军监听了。

果然,我们猜得没错。但所幸我们用的是地方方言,日本人虽然对汉语说得很好,但他们始终没有掌握我们家乡话的精髓。当时通话用的是云南大理的白族话。如果日军可以听懂,那我真的是要给跪了。

这样的方法非常有效果,于是后来美国在战争中也套用了我们的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