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忌,在好为人师”,如何理解?

人生规划师我的规划师


大家好,我是海海文化闲谈,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人之忌,在好为人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最忌讳的就是,卖弄并炫耀自己的才学。这句话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理解。

第一个方面,人要有一颗谦虚的心。

在我们小学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学过一句话:“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我们只有在保持谦卑的心态之下,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不断努力追求进步,而在骄傲自满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止步于此、停滞不前。

第二个方面,要有空杯心态。

有一句名言叫做:君子不器。意思是说我们每一个人不应该成为器物一样死板的东西,而是要灵活变通,学习方方面面的知识。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他在某个领域可能拥有卓越的才华,但是他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都成为卓越的人物,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空杯心态,学习各行各业的知识,成为一个全面发展,不断学习的人。

第三方面,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优点,我们看待别人要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进而学习、改善自己的缺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的完善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海海文化闲谈


“好为人师”一词可谓耳熟能详,出自«孟子・离娄上»,原句为,“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好” 为喜好之意,这句话的意思是“ 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用来形容那些自以为是不谦虚、以教育者自居的人。

“好为人师”是孟子师道观中的一项重要议题。“为人师”本是善举,用“好”字加以修饰,“好为人师”在伦理与价值观层面就会体现出一种需要加以否定的涵义。而在某些特殊情景中,“好为人师”也会被赋予些许积极或肯定的含义。比较而言,孟子对于“好为人师”,主要持一种否定的态度。其中两个关键词“患”与“好”,关乎整句话的价值导向。



孟子对于“好为人师”也确实持一种否定的态度,这主要是基于“好为人师”所表现出的“不知己”、“易其言”、为名利、无责任等一系列情感态度与道德认知问题。下面就相关问题说一说:

第一、因“不知己”而“好为人师”——容易不了自己

孟子否定“好为人师”,其前提是肯定“好为人师”的客观存在。

“不知己”是指明不了解自己没有可以成为师的资本,而喜好、主动去做别人的老师,这也是孟子否定“好为”人师的主要依据。因“不知己”而“好为人师”的第一种表现是自足或自以为是;第二种表现是“偏执一说”,说明此“好为人师”者具有较好的学问基础,但却未能形成合乎社会道德规范。



第二、“好为人师之人”即“易其言之人”——容易轻易说出口

“易其言”——轻易说出口。孟子用与“好为人师”相同的否定逻辑,即对“易其言”的否定,也就是不可轻易说出口。

易其言”( 即轻易说出口) 并非只是一种随意或是无意识的行为,而是表现为“言无实不祥

”、不“善言”、言行不一等三种情况。

第一,“言无实不祥”,即说话没有实际内容是不好的。第二,不“善言”。言语虽然浅近,但意义确实深远、无穷,这是“善言”;而不“善言”做不到这一点。第三,言行不一。言行一致是为人师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若言行不一,对学生、对社会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第三、好为人师者:为名? 为利?——为何要“好为人师”的关键问题所在

【说明:为名? 为利?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整个战国时期,“”名“和利”字在士人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为何要“好为人师”? 这是解决孟子为何会否定“好为人师”的关键问题。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古之好为师也以名。今之好为师也以利。”名”有声誉之意,“利”有好处、钱财等意,现代汉语中往往将“名利”合用,表明“名”与“利”之间有着诸多耦合。的确,好为人师者若无主观意识上的诉求,也就无法“好为人师”。因此,“为名”、“为利”的现实需求成为好为人师者出现的内在动因。这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巨大的关系——因为整个战国时期,“”名“和利”字在士人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这最后一点,放在当今,的确有相当一部分人“好为人师”,不为名不为利的,这是社会发展至今的历史进步。是社会引导的一种责任与担当;是一种大义;也是一种博学的表现!



总结:

孟子通过否定好为人师者具备为人师的内在条件性与现实可能性,最终指向如何为人师的规范与要求,即“由博返约”、“言行合于义”与责任担当。孟子对“好为人师”的否定,既是理解中国古代师道观问题的一种特殊思维路径,同时也为当今教师教育思想的建构提供具有逻辑特色的历史经验。



(图片均来自网络)


婵月一笑


“人之忌,在好为人师。”

此句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就是说:人的忌讳,就是喜好做别人的老师。

人之忌,在好为人师。😀

学圣贤之道,学君子之行,稍有所得,很容易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见解是绝对正确的,自己是最博学的。这时候就喜欢到处,到处去教训别人,自己则以老师自居。

孟子的本意并不是说“为人师”不好,而其中关键在一个“好”字。“好”字体现的是自我炫耀,自满自足,固步自封,不思上进。这种“好为人师”为的不是传道授业,而单单为的是贪图训斥他人、受人尊敬的虚荣而已。

学无止境,任何一个人永远无法达到无所不知的程度。所以,我们一定要切忌:不要动辄就以老师或专家的身份去教训别人,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博学和威严。

言至于此,笔者道是想到了同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同时也是儒家创始人的孔圣人所说的另一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的原文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字不多,表面看也很明了,但关键是这句话的真正意境该如何去理解。其实孔子的意思是,“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

在这里,“三”是一个虚词,指多数人,“焉”字是一个兼词,可以翻译为“在其中”,也就是说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在里面,“师”这个字最好不要直接理解为老师,古人虽然谦虚礼貌,但也不是见谁都拜师的,这里师字可以理解为“效法”或者直接理解为“学习”。这样的话下面两句也就很好理解了,善的就去模仿依从,不善的就去改正,千万不要再好为人师而误人子弟!

同样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样是自己的经典名言,对“师”字的理解稍有不同哈,但笔者更倾向于孔子的言论,或者说是更倾向于后人对孔子“三人行”之“师”字的理解。

现在,我们再依据上边的思路理解一下题主这句“人之忌,在好为人师。”为人处世过程中最大的忌讳,就在于处处喜好表现自己,为人“表率”或者是希望别人效法自己。咋样,这不就是孔子“三人行”的翻版吗?😀

其实孔子的“三人行”充分体现了圣贤的大智慧,他不仅向善人学习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同时他还向不善的人学习,也就是对别人的缺点善于发现并引以为戒,这正是圣人自我修养的高尚品性。

那么按着这个思路发展下去,一个人在社会上,不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是虚心效法学习别人的优点,面对别人的缺点不是引以为戒,加以改正学习,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处处表现自己,自以为是,喜欢出风头,好“表率”,喜欢别人效法学习自己,先不说你未必有为人师表的才能,就算真的有,岂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立身处事,缺乏虚心好学的精神,更没有自我修养的品性,岂非满招损谦受益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