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制定行業防護標準,避免“逆行”醫護人員感染

制定行業防護標準,避免“逆行”醫護人員感染

新京報“我們視頻”截圖

新型肺炎疫情還在蔓延,病例數字每天都在增長。但那些身處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無疑用“逆行”為人們灌注了信心。

因護衛人們的健康與生命,與疾病抗擊,人們喜歡稱呼醫護工作者為白衣天使。可是每個醫護人員也都是如假包換的肉身肉體,患者會被病毒感染,醫務人員也未必能倖免。

所以疫情暴發以來,也有些醫務人員被感染。在1月份的時候,武漢有15名醫護人員被確診感染,最近又有媒體報道了某醫院醫生丈夫被感染,護士妻子繼續堅守一線的事蹟。醫務人員用自己的勇氣與疫情做鬥爭,但如何保護好他們免受感染,也是“抗疫”的應有之義。

這就要求,主管部門和各醫院制定嚴格的規範和流程,提供充足的防護保障,護佑醫護人員健康。

首先,我覺得應該制定切實可行的行業防護標準。按照現在的要求,對於新型肺炎病毒應該實施二級防護,也就是醫務人員需穿戴醫用防護服,佩戴醫用防護口罩、防護面罩和醫用乳膠手套,穿防護鞋和工作帽和相關患者接觸。但是這個防護標準的安全性到底取得了什麼樣的效果,目前似乎沒有一個特別過硬的統計分析。

有些醫院或科室內部自行調高了防護標準,對於此類做法是應該鼓勵還是應予糾正,也並無統一的聲音。這種工作中標準的不統一,可能會給具體工作帶來混亂,反而不利於“抗疫”工作的開展。

再者,建議有機構專門統計醫護人員的感染狀況,並對每個感染案例的原因進行具體分析,究竟是流程有問題還是執行不到位,還是某些因素不可控,讓醫護人員儘快根據原因對鏡自照,也提高各家醫院的防控水平。

特別要提醒的是,由於醫護人員大量接觸病人,儘管在工作中戴口罩、護目鏡,穿防護服,但是去衛生間的時候,不可避免地要脫下一些防護措施,而衛生間是非常容易傳播病毒的。此前衛健委專家組成員王廣發就被感染病毒,他推測是通過眼睛感染的,但也有專業人士分析,他可能是在上洗手間時被感染。

可以確定的是,醫院做好衛生間及時消毒,既是保護患者與就診人員,也是為醫生築起“防護牆”。尤其是醫務人員尤為重要,因為待在醫院時間最長的還是他們。

對醫護人員的防護,在關鍵時期會體現在多種因素之中,其中他們自身的操作規範以及醫院防護工作的到位與否,尤為重要。所以在這些方面需要通盤考慮與設計,保護好醫務人員,打贏這場“抗疫”阻擊戰我們才更有底氣。

□鄭山海(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